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508|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2-53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14 22:57: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16日,星期五,2022年第530期

  【话题】从1933年德国国会大厦纵火案的角度观察德国未遂政变及刺杀朔尔茨计划

  【消息】12月14日,美国某知名媒体日前援引消息人士爆料称,德国警方挫败一起由极右翼团伙策划的政变,该团伙曾密谋袭击德国议会大厦,甚至制定了杀死德国总理朔尔茨的相关计划。

  【讨论纪要】

  ●面对美俄对峙轮番升级,面对跑步前进的社会维稳问题,欧洲内部躁动不安

  1、德国经济能够一枝独秀,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俄罗斯的廉价能源,也就是说,俄德经济关系是高度互补的。当然,除了实际需要外,西方也在防止俄罗斯的能源被中国所用,防止中俄联手,阻碍中俄战略互信深化。

  2、再谈“爱国者”导弹系统的使用需要体系支撑,一旦“爱国者”导弹系统进入乌克兰,意味北约开始成建制进入乌克兰,俄罗斯将与北约在乌克兰“正面遭遇”。

  3、对此,俄方发出警告,其战略火箭军已进入全面战备值班(亚尔斯导弹系统就部署在莫斯科周边),这意味乌克兰局势上升为核战争的风险在继续上升。

  4、乌克兰对峙让欧洲很受伤,面对美俄对峙轮番升级,面对跑步前进的社会维稳问题,欧洲内部躁动不安,很多欧洲内部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吁缓和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应照顾俄罗斯合理的安全关切。

  5、既然中东国家人民有意愿,中国就和中东国家一起往前走一步,欧盟,俄罗斯跟上来更好,跟不上来也无所谓。一旦中东有变,俄罗斯的能源将变得更为重要,如果欧洲不用,用美国的能源,通胀如何处理?不难看出,这次中国前出中东选择的时机非常准确。

  ●从1933年德国国会大厦纵火案的角度观察德国未遂政变及刺杀朔尔茨计划

  1、美国媒体爆料德国极右团体发动政变,企图刺杀朔尔茨,这让我们想到了1933年德国的国会纵火案。

  2、有趣的是,俄总统新闻秘书、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此前在对此案的评论中否认俄方与策划者有任何牵连,并称所谓阴谋是德国国内的事情。

  3、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中,这起事件的背后是西方准备借此机会消除德国国内呼吁缓和俄德经济关系的健康力量。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默克尔通过“渣女言论”也在自证清白,其与俄罗斯“割袍断义”,当然也是提醒德国国内准备为俄罗斯说话的人闭嘴!当然,这类案件也意味西方对俄发出信号,与俄罗斯死磕到底!这恐怕是美国媒体爆料德国极右团体发动政变企图刺杀朔尔茨的主要原因所在。

  4、不排除德国,欧洲出现“寒蝉效应”,任何敢于为俄罗斯说话的人,都会遭到打击报复,变为政治犯!现在的西方邪恶势力与当年的纳粹就是一路人,其前后有继承性。显然,西方资本利益明显因欧洲社会维稳问题的高涨而感到切实的恐惧。

  ●西方对通过“由外促内”的方式快速实现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极度感兴趣

  1、类似“普京身边人受贿”、“俄罗斯总参谋长被解除职务”、“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可能将辞职”等谣言的集中出现,都意味普京政权的稳定性正在经历严峻考验。

  2、西方离间的主要目标就是普京与其身边人。

  3、不难看出,西方对通过“由外促内”的方式快速实现实质性消化俄罗斯,极度感兴趣。

  ●国际社会对俄罗斯应有的战略策应仍在继续,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1、只有中国有能力,有意愿,真心实意的帮助非洲发展,这就是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各取所需,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西方对此望之兴叹,以至于出现拜登“嘴瓢”的笑话。

  2、与此同时,南亚的局势也在持续恶化,瓜达尔港再遭恐袭,凸显“南亚减重”的前瞻性。

  3、朝鲜宣布大功率固体燃料发动机地上点火试验成功,配合SLC-18警戒雷达,朝鲜是有能力打下相关西方的军事卫星的,包括马斯克的“星链”,将西方的军事体系撕开一个大窟窿。这意味西方在西太,乃至世界维持军事优势愈发困难。

  4、除此之外,俄军图95巡航日本海,中国055大驱前出西太,“双线作战”不是好玩的!朝鲜一旦要去“挑事儿”,且一旦中俄参与其中,西方拦得住吗?恐怕届时崩溃首先会从西太方向开始。既然韩国将北约引入东北亚,既然有人意图用“北约+西太”搞威慑、撑场子,那么,朝鲜军事突飞猛进也很正常,恐怕过不了多长时间,美国仅仅对看到朝鲜都会深感头疼。

  【话题】东方点评北斗超越GPS主导国内导航定位

  【消息】12月14日,据媒体报道,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发布消息说,截至2022年11月,北斗卫星在高德地图的日均使用量已超2100亿次。

  【消息】12月15日,据媒体报道,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郭树人研究员15日表示,目前,中国国内90%和全球50%手机已支持北斗信号。同时,基于北斗系统提供应用服务的相关产品,已进入120余个国家和地区。

  【讨论纪要】

  (1)这首先意味中国新能源汽车向智能汽车转向的一个基本条件已经基本具备。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和汽车保有量第一大国,当北斗成为导航的主流产品时,这就是一个飞越,这对中国以外的其他市场都会产生极大触动。

  (2)美国GPS世界声誉很差,不仅参与了很多见不得光的丑事,而且动辄掐断信号,加以制裁。当北斗成为导航的主流产品时,很多国外用户会义无反顾的选择北斗。因为北斗的出现,美国不能一家独大,几千亿美元的收益,恐怕至少要吐出多一半。

  (3)美国一边制裁中国,一边却加紧向中国出售芯片,结果到头来,制裁打压的是自己的盟友。搞笑的是,近期宁德时代和福特合作,后者出地皮和房子,宁德时代负责运营和技术,这样,宁德时代就在美国人的帮助下钻了美国法律的空子,甚至还骗了一部分“补贴”,这就是中美贸易战的实质。所以,大家只要看关税委员会就可以了,因为美国实际在豁免,在延长,这才换取了中国的豁免和延长。

  (4)此外,美国的军工重器,如F35,都需要中国重要的零部件,西方的确在摆脱中国的稀土控制上做了很大努力,但最终无果而终。当然美国可以无视稀土产品上的专利,那中国也将无视美国芯片、医药等产业上的专利,到头来看谁吃亏更大。如果西方敢于“孤注一掷、战略冒险”,中国也许会一时感到困难,但中国却有能力让西方彻底死掉,所以西方始终忌惮与中国全面摊牌。

  (5)北斗的开发难度比芯片要大的多,正是有了北斗系统,尤其在其成为导航的主要产品时,才能有效威慑西方,只有5G、高铁、电网等技术是做不到这一点的(GPS仅在“授时”的问题上就会让这些系统紊乱,更不要提在OS上的“后门”了)。所以,怎么估计北斗系统的功绩都不为过。

  【话题】西方邪恶势力动用国家机器加以针对,TikTok应如何应对?

  【消息】12月15日,据媒体报道,美国参议院当地时间周三投票通过法案,禁止美国联邦政府人员在政府下发的设备上使用TikTok。

  【讨论纪要】

  (1)特朗普为美国总统时期就曾经强迫TikTok低价出卖,后来中国出台相关法律阻止了美国的掠夺行为。

  (2)现代“封建”概念普遍存在于西方国家的各个角落,这一点在得克萨斯州大停电事件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对于马斯克而言,既然在地面上干不成,那就在太空中,甚至在地下(地下高铁)实现他的“中国梦”,打造一个涵盖方方面面的“X计划”。马斯克想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拿下TikTok,因为TikTok是当前世界上最有效高效、最受欢迎的社交媒体。

  (3)拿下TikTok就需要给其安插罪名,这一点是身为商人的马斯克所不擅长的,只能通过美国政府,这是典型的官商勾结。

  (4)希望TikTok早做准备,学习华为,依靠、深耕中国市场,同时努力开辟俄罗斯、中东、非洲等其它新兴市场,做好一切放弃美国市场的切实准备。只有这样,反而对方会有所忌惮。

  (5)如果TikTok打算出卖国家与对方媾和,那就是自寻死路。在国内并不是只有TikTok一家,类似的同类产品还有很多,很容易被替代掉,在国外则会被西方吃的毛干爪净。

  【话题】东方点评欧美股市12月15日全线重挫、从欧美海外市场需求萎缩再谈中国防疫政策调整时机

  【消息】12月16日,据媒体报道,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分别下跌 2.5%和3.2%,均创上月美联储加息日以来最大跌幅。道指自9月13日以来首次一日跌超700点,跌幅2.25%,创9月13日以来最大点数跌幅和百分比跌幅。

  【讨论纪要】

  (1)西方主要国家央行几乎在同一时间都在加息,可见他们此前是预先商量好的,这就是所谓“西方超级央行”的一个具体表现。

  (2)本轮西方股市全线重挫,不要忽略欧洲社会维稳问题跑步前进因素的巨大影响,毕竟欧洲是美元海外最大交易市场。

  (3)此外,之所以仍然硬着头皮继续加息,还在于欧美国家的通胀持续高涨。导致通胀的三个要素:钞票超发、商品供应不足、消费下降,西方国家全都占了,尤其是11月主要西方国家零售额大幅下降说明了很多问题,这意味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情况持续恶化,且在持续加息的作用下,欧美主要国家的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的恶化速度将会进一步加剧。

  (4)尽管欧洲经济一片愁云惨雾,但美国的股市还相对安全(道指仍在33000左右)。此外,加息支持了美元,使其重新回到104以上(当然压下黄金也是必须操作)。总的来说,获得了波动机会,华尔街还是赚钱的。所谓“华尔街还能赚钱”的背后是美联的眼中已经没有制造业了,美联储的金融决策将不再考虑实体制造业的死活,对于那些大的不能倒的企业,印钞将他们养起来就是,一旦欧美社会维稳问题全面来临,欧美就要立刻开启印钱模式。美国所谓的经济还能维持,靠的仅仅是依靠仅存的相对金融霸权,高高飘在天上的美国股市。

  (5)需要额外强调的是,越南作为美国计划中部分取代中国的商品生产基地因全球经济恶化、房地产暴雷、工厂大面积倒闭等因素,生产能力持续下降。有趣的是,中国恰好也在此时(2022年11月底到12月初)开始优化疫情防控,且在此期间因种种原因,中国的产能也开始收缩,这在客观上避免了因欧、美、日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订单急速萎缩对生产造成的损失。

  (6)如果西方最终选择“河渡人”(被动选择),中国则可以继续供给商品,产能逐步释放;否则,如果西方敢于选择“孤注一掷、战略冒险”,那我们就随时准备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一旦如此,中国将不再向西方提供商品。此外,中国的这次防疫政策调整也瞄着欧洲社会维稳问题的具体进程、走向,以及欧美何时准备大规模印钞“补贴”的时间点。当然,国家本次优化防疫政策也有无奈的一面,中国经济三年下行压力较大,受疫情影响较重,的确喘一口气,以应对后面更加复杂多变的形势。更多要在被动中争取相对主动,留有余力防止敌人使用新型生物武器,只有做最坏打算,才能对敌人进行最大程度威慑。如果西方敢于“孤注一掷、战略冒险”,包括那种“前一秒战略冒险,下一秒就立刻认怂”的情况,届时不排除中国关闭外国领事馆(不再对外国人发放入华签证)的可能。再次强调,直到今天,西方选择被动“河渡人”和孤注一掷的比率仍然是50%对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4 20:27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