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502|回复: 0

刘晓博:户均百万,大城市的超级红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8 12: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项新政策,可以让一个家庭资产暴涨100万,甚至1000万!

  这群人,大概是这轮经济“下行—复苏”的最大受益者!

  他们就是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的“双(多)证房”家庭。

  2023年1月6日,广州的媒体报道说:广州“双证合一”的政策全面落地。

  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我查到了这份文件:

  文件的第20条,是这样写的:

  推进解决历史遗留房屋合证问题。回应群众房屋合证诉求,对我市执行“9070”政策(即90平方米以下套型住房占全部套型70%以上)期间建成并出售的商品住房项目,同一权属人、未设定权利负担、位于同一层相邻位置且实际按照一套使用的两套商品住房,申请人声明不再分割房屋的,可申请办理产权合并。

  这意味:在广州全市范围内,只要符合条件,双证房都可以“两证合一”。

  其实从去年8月开始,广州花都就开始办理“双证合一”了。到了11月,番禺也允许办理了。

  上图:网上流传的,广州花都办理双(多)证合一的流程。

  最新文件的发布,等于给全市所有限购区推行“双证合一”亮了绿灯,而不仅仅是第二圈层的城区,越秀、天河、海珠、黄埔等核心区也可以办理了!

  对于核心区的“双证房”来说,其政策红包的力度更大,因为双证房和单证房的价差更大。

  比如在天河房价最贵的小区,1套180平方米的大平层动辄要3600万元以上。而同小区“90平+90平”的双证房,虽然也是180平米,但总价可能只有不到2600万。

  “双证合一”政策的推出,将让豪宅里的双证房获得巨大的收益,账面升值至少100万起,甚至可能达到1000万以上。

  “双(多)证房”现象,是“9070政策+限购令”给楼市制造的一个“完美死角”,一度把很多人困在其中、无法解脱。

  事情的起因,是1998年全面房改之后,楼市在2002年到2005年出现了第一波牛市,房价飙升、住房矛盾尖锐。于是高层决定控制豪宅建设,加大刚性住房供应量。

  2006年6月末,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下图):

  该文件要求:2006年6月1日起,凡新审批、新开工的商品住房建设,套型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住房(含经济适用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这就是“9070政策”的由来。

  政策刚公布的时候,开发商和购房者都笑了,觉得这个政策太容易突破了,搞多证房、双证房不就破了吗?

  也就是说,开发商把所有的房屋都控制在90平方米以内,然后2套组合1套,或者3套、4套组合1套来出售,不就可以打着刚需的旗帜把豪宅建了吗?

  当时楼市尚未限购、限贷,很多购房者觉得买双证房、多证房无所谓,欣然接受了这种房子。

  然而,真正的杀招在2010年出现了!

  从2010年4月开始,北京等城市率先出台限购令,大部分限购城市一般只允许户籍家庭购买2套住房,非户籍家庭只能购买1套住房。

  双证房、多证房持有人马上就傻了。卖出1套双证房,需要购房者有2个购房名额;如果是4证合一的房子,则需要受让方有4个购房名额。非户籍家庭则根本不可能有房票接盘双证房、多证房。

  双证房、多证房马上陷入了流动性枯竭的陷阱,即便按照市场价打7折、6折也很少有人接盘。

  双证房不仅在广州、东莞等城市很常见,在深圳也是如此。曾有第三方研究机构统计,截至2018年末,深圳南山区有31%的住房为“双(多)证房”,龙岗、宝安的占比则分别达到了22%和19%。

  2020年,深圳湾片区的“双(多)证房”业主曾发起维权,有政协委员也提交了相关提案。最后,深圳住建局的答复是:

  1、如果将“双拼房”合并为一套大房产,有悖于当前国家住房政策导向和住房限购调控政策。

  2、经过评估,我们认为,将“双拼房”变更为一套住房,允许其作为“一套房”进行交易和买卖,将会对房地产市场秩序和宏观调控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3、在产权证书不变更的前提下,对于双拼房按照“大房”实施征税,暂不具备可操作性。

  总之,2020年末、2021年初的时候,深圳方面否决了“双(多)证合一”建议。否决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楼市正处于烈火烹油阶段,监管部门显然不愿意进一步刺激楼市。

  后来,随着楼市不断降温,“双(多)证合一”终于在越来越多的城市获得了突破。比如东莞,在2022年5月14日出台楼市新政,其中有一条就专门涉及了双(多)证合一:

  对居民家庭持有或购买“双(多)证房”但实质作为一套住房使用的,在核验购房资格时,该“双(多)证房”视作一套商品住房。

  不过东莞的双(多)证合一只迈出了半步,没有完成房产证的“合一”。所以其后遗症是:只是给双(多)证房家庭了新的购房名额,原来双(多)证房在转让的时候,还是要1套按照首套房贷款、另外1套按照第二套、甚至第三套来贷款。由于交易麻烦,首付比例、利率高,“双(多)证房”的价格没有补涨太多。

  广州的新政明确规定“可申请办理产权合并”,这就把“双(多)证合一”进行到底了,因此政策红包比东莞要大很多!

  广州和东莞分别有多少“双(多)证房”,暂时没有查到资料。有报道说,深圳至少有120多个小区存在双(多)证房,涉及房屋9万多套房产、4.5万个家庭。

  如果深圳也能跟广州一样,允许“双(多)证合一”,则至少能给4.5万个家庭送上“百万级”的大红包,大大改善其家庭资产负债表,还相当于增发了4.5万张房票,让这些家庭有机会购买新房。

  广州商品住房存量至少是深圳2到3倍,所以“双(多)证房”的数量也应该为深圳的2到3倍。

  我们大致可以算出:广州楼市新政的红包,或许可以让10万个家庭享受到,给广州不动产带来的市值上升或许能达到1000亿元。

  而这1000亿元,全部计入了广州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表上,是居民的财富。这对于楼市回暖、消费回暖,有积极的意义。

  广州的楼市新政,让深圳等其他尚未落实“双(多)证合一”的城市,充满了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楼市新政里除了“双(多)证合一”、全面推行“二手房带押过户”、新建商品房项目“交房即交证”外,还允许合理地“扩面积”。

  广州的文件说:

  进一步优化不计容积率建筑面积规则。对于飘窗、空调外机外搁板如涉及装配式建筑等需增加特定结构需求的,除外飘部分尺寸(飘窗外挑尺寸≤0.5米,飘板外挑尺寸≤0.6米)不计算容积率外,所增加的特定结构部分也不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有特殊建筑层高要求的工业项目,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出具特殊工艺流程说明等材料,无需单独组织专家评审,特殊层高部分按单层面积计算容积率。

  总之,楼市的春天正在到来,各种管制都在放松!广州带了一个头,相信其他城市会跟上。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6 08:35 , Processed in 0.07813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