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008|回复: 0

刘晓博:影响房价!金融科技,哪些城市在领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6 16:3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5年,中国的金融科技技术创新非常活跃。

  在全球超50个国家和地区申请的19万件金融科技领域相关专利中,中国的金融科技专利申请数量最多,高达10.69万件;

  其次是美国和日本,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3.71万件和0.78万件。

  金融和高科技,是最能汇聚财富的两大行业,而金融科技,正好处于两个核心行业的交汇地带,属于王冠上的明珠。

  随着《2022中国金融科技专利技术报告》发布,我们可以清晰看到,中国金融科技的专利布局在哪些领域,又有哪些城市摘得王冠上的明珠。

  01

  先简单解释一下概念。

  金融科技(FinTech)是由金融(Finance)和科技(Technology)组成的合成词,可以简单理解为金融和科技的结合体。

  金融包括传统金融机构(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新兴金融业态(互联网金融公司和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监管机构三大主体;

  而科技则包括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前沿科技。

  科技深刻地改变了金融业态,并开始成为未来金融发展的制高点。

  从领域看,中国的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和互联技术占比最高,达到50%以上,大数据、云计算、密码安全、人工智能增速相对平稳。

  从具有技术实力、创新活跃度高的金融科技优势企业看,中国平安以5947项专利蝉联榜单第一名,蚂蚁金服以3579项专利排在第二。

  京东科技以2865项专利排第三,工银科技、中银金科、建信金科、腾讯、微众银行、泰康保险、百度分列前十。

  传统金融巨头与互联网大厂的技术布局较快,比如平安集团,依托于智能技术,“极速闪赔”成为智能赔付的代表。

  诞生于深圳的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是国内“金融科技”的代表之一,它的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55%以上,每年将10%以上的营收投入IT研发,更像一家高科技企业。

  微众银行以技术创新解决了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为中小企业发展送去源头活水。

  以管窥豹,金融科技创新,主要解决了金融与实体经济适配性不足、资金循环不畅和供求脱节等问题,在民生领域也带来不少人性化服务。

  02

  与此同时,金融科技创新,也在悄然提升城市的能级。

  在后疫情时代和数字经济时代,金融科技发展可以带动城市的创新力、吸引力、驱动力、竞争力甚至是国际影响力提升。

  北京市金融科技专利数量稳居第一,创新实力优势明显,专利数占全国总量的51%,百强名单中北京占据44席。

  深圳仅次于北京,有12家企业上榜。

  上海作为金融中心,本次有11家企业入围。

  《2022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显示,北京连续四年居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榜首。

  北京为何能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创新中心?

  首先,北京本身就是科技创新中心,每年研发投入占本地GDP比重约为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倍。

  其次,北京金融资源丰富,一行两会、绝大多数的金融机构总部都汇聚于此,再加上新成立的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头部金融地位可谓牢不可破。

  此外,北京还有超百万的在校大学生,清华、北大等重点高校成立了金融科技研发团队,人才储备雄厚。

  2018年,在西城金融街和海淀中关村交界处打造的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揭牌,带动周边形成浓郁金融科技生态氛围。

  2021年,首都金融业实现增加值7603.7亿元,同比增长4.5%,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8.9%,占比接近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就深圳而言,深圳拥有深交所、平安银行、招商银行等重要金融机构和企业,一直重视科技、金融等领域人才的吸引,加上政策扶持,近几年金融科技发展势头较快。

  2021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4739亿元,同比增长7.6%,占GDP的15.4%,两年平均增速达8.3%,位居一线城市首位,这为深圳金融中心排名大幅前进埋下注脚。

  此外,香港作为国际重要金融中心之一,能够为深圳金融科技企业融资提供便利,深港联手,合作推动大湾区金融科技发展。

  9月15日,深圳发布《深圳市金融科技专项发展规划(2022-2025年)(公开征求意见稿)》,力争到2025年,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

  目前,平安集团、招商金科等代表性企业先行领跑,多家香港虚拟银行、虚拟保险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在前海集聚;

  微众银行、腾讯、华为技术等研发推出如FISCO-BCOS等有影响力的开源项目;

  福田、南山等重点区正加快打造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国际金融科技生态园、深港金融科技城等集聚功能区。

  实体经济发达,以金融助推科技创新,这是深圳机遇所在。

  长三角的上海,是公认的全球金融市场门类最完备的城市之一。

  有上海证交所、上交期货交易所、中国信托登记公司、上海保险交易所、上海票据交易所等顶尖金融机构,拥有货币、债券、股票、外汇、期货、黄金和金融衍生品等在内的各类市场。

  此外,数字人民币试点、人民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工具和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等一批国家金融科技重大试点工作,先后在上海推进实施。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四五规划中提出了“两中心、两枢纽、两高地”的具体建设目标,其中“两中心”正是金融科技中心和全球资产管理中心。

  2021上海金融业增加值7973.25亿元,同比增长7.5%,高于北京和深圳。

  在不同的机构排名中,上海、北京、深圳三城,金融科技中心的顺序稍有差异,但是都位于第一梯队。

  第31期GFCI金融科技中心排名

  综上来看,北京是金融管理和决策中心,上海是国际金融中心,深港有望成为亚洲最大的金融和科创中心。

  不论过去成绩如何,金融科技创新都成为未来三者竞争的关键变量。

  03

  此外,浙江、广东、江苏、四川金融科技专利数和上榜企业居前。

  作为知名的金融科技中心城市之一,杭州被公认为“全球移动支付之城”,近年来招引落地了世界银行全球数字金融中心。

  杭州市聚集了蚂蚁集团、恒生电子、邦盛科技等金融科技领先企业;

  目前已形成七大优势金融科技产业——智能移动支付、数字普惠金融、金融IT产业、智能投顾、大数据风控、云计算技术金融应用及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

  2021年杭州金融业增加值达到2189亿元,同比增长6.4%,钱塘江金融港湾、金融特色小镇、杭州国际金融科技中心等产业平台方兴未艾。

  广东的广州,金融科技竞争力仅次于京沪深第一梯队,可以位列第二梯队。

  广州在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方面都有优势,也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37所本科院校,人才资源丰富。

  广州的短板是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较低(2021年广州金融业增加值2467.9亿元,占GDP比重8.7%),全国性金融市场交易平台仅有处于起步阶段的广州期货交易所,尚未形成功能效应;

  缺乏金融科技的龙头企业,行业话语权较弱,与同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深圳在金融资源方面存在一定竞争关系。

  未来,广州进一步发展金融科技,必须直面挑战,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

  证券时报与新财富联合编制《2021中国内地省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

  江苏的苏州、无锡,在上市公司数量和市值上均遥遥领先于武汉、大连等城市,但是它们尚未在金融中心城市中出圈,主要跟城市级别以及区域发展政策有较大关系。

  比如苏州,2021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971亿元,同比增长6.8%,但受困于法人金融机构和一些总部聚集与其他省会城市差距较大,苏州只能依靠地方力量凝聚一些金融资源。

  成都正在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西部金融创新中心项目是四川省重点项目,位于成都东部新区CBD核心区域已建成。

  作为成都产业发展的主阵地,成都高新区金融产业发展强劲,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聚集各类金融机构900余家,成为西部地区最具活力的金融机构聚集地之一。

  与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都立足于国际或全国金融中心不同,西部金融中心着眼点在于西部,属于区域金融中心。

  本轮科技爆发导致金融行业传统发展模式受到颠覆性冲击,金融科技对未来城市价值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反过来讲,要形成两大核心产业的交汇地带,必须是金融中心,科技中心,或者是新产业中心,必占其二或者其三,城市才会拥有强大的金融科技企业和相对靠前的排名。

  因此,金融科技发达的地方,城市不动产的价值相对更高。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7 07:17 , Processed in 0.07814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