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85|回复: 0

司马平邦:春节后能不能全民摘口罩?我看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4 20: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我们还是想聊聊之前的话题,就是“春节后能不能全民摘口罩?”在上一期节目里,我们引用了当年林则徐广东禁烟时,与王泽邦,也就是王老吉凉茶的创始人的一段故事,来回溯在中国历史上,传统的中医药是如何对付瘟疫的,提出:

  是不是也可以尝试像林则徐和王老吉当年的这个故事里说的办法,由中医来推出普适的,当然也可以是略加细分的中药日常性饮剂,进行全社会的普遍性分发,咱们也别都每个人挤在网上买各种各样的高价药了,咱们可以像进行核酸检测一样,比如在每个城市的街头巷尾多设网点,一杯一杯,一袋一袋,普遍发放,正如故事里所说,“将药煮成茶,使人随到随饮,有病治病,无病防病”,这也叫“愿服尽服”,当然前提还是自愿,还有还要进行科学的指导,这样,就可以对正在大面积暴发的疫情,进行更广泛的、更疾速的、最大面积的主动性压制,完全可以普惠到所有人群,而且还要进行持续数月的普惠,当然,为此,则一定要把基层社区完全动员起来,这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今天,我们再讲一个眼前的故事,就是张伯礼先生,2020年武汉疫情时期如何拯救江夏方舱的故事,张伯礼是谁?想必大家一定知道,老先生现在已经是中医药的泰山北斗,成名之作就是他带领包括儿子张磊在内的中医精英们,镇守江夏方舱,使用“中药漫灌”的治疗方式,让患者服用以治湿毒疫为主要功效的中药汤剂。江夏方舱医院运行26天,休舱时轻症普通型患者,零转重,痊愈患者,零复阳,医护人员零感染。大疫出良药,在张伯礼与刘清泉等专家指导下,中医手段、中药使用,贯彻到治疗和患者康复的全过程。他们和中医同道,筛选出的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胶囊、血必清注射液、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药三方”,因疗效明显,还被编入国家版诊疗方案。以下是张伯礼自己的一段话,他说:“刚开始中药推得很难。阻力来自多个方面,所以我说要特别感谢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支持中医参与抗疫的决策,中央指导组信任中医药,要不然我们也不敢那么大胆子去做。当时,我开出方子来,试着给湖北九州通的企业领导打电话,请帮助做袋,装中药汤剂。第一天3000袋,第二天就1万袋。”“通过普遍服用中药,集中隔离的很多发热、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转,效果不错。”

  真想不到,武汉疫情过去还不到3年,黑中医之风又卷土重来,黑中医的结果,其实也会让中国的抗疫打折扣,这个折扣还不是要清算到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头上?

  说句不太好听的,我们就以现在的北京疫情为例,的方舱医院了,这除了听起来别扭之外,会有谁反对吗?虽然说,现在的奥密克戎毒力下降,但毒还是毒,而且还有二次、三次、四次感染的可能,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采用张伯礼在江夏方舱时使用过的“中药漫灌”呢?

  当然,原则是一方面,方法是另一方面,如果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进行“中药漫灌”,比如把之前的核酸检测点全部改成“中药漫灌点”,里面发放的中药饮剂,有针对感染后的,也有针对感染前的,而针对感染后的还应该有多种适用方案,这些都是具体执行层面的事。

  我这个人的思维方式,以及我之前通过学习得到的思想,大体是这样:既然如此,只好如此;已经如此,不妨如此!当我们面对困难时,在困难未到,或者初到时,自然会有许多畏惧、抱怨和推诿,但是如果困难已经实实惠惠砸到我们头上,你躲也躲不开了,那就要放下畏惧、抱怨和推诿,要尽快认清现实,尽快看清困难,跟它干,要尽快从消极、被动中脱出来,要尽快站在积极主动的心态上去想辙,能想一辙是一辙,能想两辙是两辙。

  其实,中国之前3年,迎战新冠疫情的办法,在智叟们看来,真的也没多高明,就是这个14亿愚公的国家,动员体制所有优势,对疫情一块一块地切,一点一点地啃,能上西医上西医,能上中医上中医,定点医院不足就建火神山、雷神山,再不足就建方舱,然后再研制疫苗,等医疗手段还是解决不了,那就覆盖以联防联控,联防联控还搞不定,就搞全民核酸,就这样,我们跟新冠耗了3年。

  这3年下来,我给大家叨咕叨咕有什么结果:

  其一,让接近10亿中国人免除感染,让至少500万人免除死亡,这是参照美国、印度的标准;其二,把新冠病毒从原始毒株耗到了奥密克戎,毒性降低,但传染性又起来了;其三,疫情严控之下,确实出现了经济迟滞,民生困顿,现在急需改变抗疫和发展的思路。

  但无论怎么说,现在的中国,比2020年初刚接触新冠这东西时,所握有的有利条件是太丰富的,但客观讲,我们现在缺少一种旺盛的心态,这是一种古怪的社会心理,全世界抗疫最成功的国家,就因为受到一点儿生活收入上的损失,就萎成了这个样子。

  京东老板刘强东前几天发视频,自述感染奥密克戎的经历,他号召大家,尽量在家治疗,把更多医疗资源留给老幼,在同一天,某地政府医疗部门,也号召,如果感染很轻、年纪轻,就不要打120了,最好在家自愈;刘强东从自身的体验出发,号召在家自愈,把医疗资源留给老幼,乍一听挺感人,当然,相信他即使在家重症了,人家也有本事直接把医院搬到自己家里去,所以他的例子是不能普适的,大家不要跟着胡乱感动,但是,作为政府医疗部门,这时候通过媒体,号召大量的奥密克戎感染者(即使是轻型)不要去医院,虽然是为了把更多资源留给老幼,但这种做法真合理吗?真合法吗?这不等于帮着医院拒绝患者吗?如果有人因听信此话,而耽误病情,责任算谁的?

  当然,我也理解,其实无论是刘强东,还是地方政府医疗部门,说话的初衷都是好的,因为现在抗疫政策松动之后,感染者大增,医院也确实出现挤兑,根本无法“应医尽医”,但是情归情,理归理,我觉得我们的政府部门要反思这种表态,并努力做更多的工作,让医院原本的职能“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完全运转起来,而不是让乌泱乌泱多的感染者,像刘强东一样,顶着一种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仁爱精神去自愈。

  所以,说来说去,增加医疗资源,增加到病毒在哪儿医院资源在哪儿,这才是上策,这也是我建议要把整座城市作为一个大舱医院来看待的主要原因,既然现在医院的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抗疫的需要,为什么不能像去年普及15分钟路程核酸检测一样,进行中医药抗疫的普适呢?

  想一想,我们现在想要的是什么?第一,要摆脱疫情,让更多人免于被感染;第二,要恢复经济,恢复生活,让更多的企业免于破产,让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工作,赚到钱;第三,还要有一个更长期的计划,以应对可能会没完没了的病毒传染长尾;第四,最重要的是,尤其是在打赢了前3年抗疫之后,中国人更惜命了,不但惜命,还惜健康,我们不要活得朝不保夕,要活得踏实,要天天心里有底儿。

  这更惜命、惜健康不是坏事,是天大的好事,我们中国,在这3年来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平均寿命下降的时候,逆潮流而上,反倒涨上去好几岁,惜命、惜健康,才会让人更智慧,会想出更多办法,达到既能压制疫情,又能恢复经济,恢复生活。

  我想来想去,觉得只有“中药漫灌”能满足这4项诉求,并无他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2 10:32 , Processed in 0.06252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