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4057|回复: 0

时晨晨:重大拐点:硬核红头文件出台 最佳宏观环境到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4 22: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进入了最佳宏观环境。

  当下,美国宏观经济最大的利好是,通胀见顶回落,货币政策预期松动。国内最大的利好是,YQ防控措施松动,且房地产行业又得到切实的支持。

  在G20峰会上,中美领导会晤之际,两国宏观松绑竞赛也打响了。

  对中国来说,最硬核的变化,还是楼市的刺激政策。

  11月12日,房地产市场就爆出了一条劲爆消息:房地产救市16条出台。

  主要内容如下:

  在这份文件出台之前,包括我们上一篇文章,我们对楼市融资政策判断,主要是用“量变引起质变”等逻辑推测。

  这个文件是,直接硬核证据,影响非常大。

  01

  重大变化:红头文件出台!

  按照惯例,我们解读一下该政策的几个点:

  1、发布机构是,央行和银保监会,一个管货币政策,一个管金融监管,二者职能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矛盾”。

  这一次,两部门联合发布文件,避免了两个系统在执行上发生“冲突”,影响政策效果。

  2、以往,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都仅仅停留在口头通知上。

  为啥?“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不变。无论哪个部门、哪个地方,都不敢大张旗鼓地跟大方向背道而驰。

  比如,给商业银行开会、点名给示范性房企融资、促进中债增信发债、第二支箭融资等等,都是口头传达。

  这次不一样,从口头指导变成红头文件。

  并且,红头文件已经下达给各个银行、银保监系统、信托、资管机构等机构。

  敢下红头文件,就是一个质的突破。

  3、文件内容细节和变化:

  比如,明确了免责条款,新发放配套融资形成不良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可予免责。

  以前也出文件支持贷款,但是贷款就是发不下去,为啥?因为发放贷款对支行和分行的负责人终身追责的,一笔烂账下去,职业生涯就结束了。

  现在,放松了这个限制,从实操层面肯定会带来积极影响。

  比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以允许超出原规定多展期1年。

  这些给了银行文件可依,可以给房企一些时间和空间,不用逼着房企还贷款,也降低了房企爆雷的风险。

  等等。

  这些都说明,这份文件无论从规格、内容,还是实际操作层面,影响都非常大。

  它必定会被写入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除此之外,最近货币和信贷刺激政策:

  1、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

  2、中国银保监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联合印发《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

  3、11月8日,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宣布,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

  我们基本可以下结论:信贷政策又放松了,楼市刺激政策油门踩到底了。

  接下来一个问题是:为什么?

  前提条件是,中国通胀压力下滑,甚至面临通缩压力。

  11月9日,中国10月份通胀数据公布:

  CPI同比增长2.1%,增速较上月回落0.7%,低于2.3%的市场预期,这是CPI连续第4个月低于市场预期。

  PPI同比增长-1.3%,2021年以来首次由上涨转为下降,增速较上月回落2.2%,低于-1.1%的市场预期,这也是PPI连续第4个月低于市场预期。

  划重点:中国CPI和PPI数值,连续四个月低于市场预期,且PPI也已经由上涨转为下降。

  相比“通胀”,“通缩”特征更明显,详情参看文章:《全球股市、汇市、债市趋势性大逆转?关键是它……》

  央行的政策,最大限制因素就是,通胀。

  中国通胀下行,给了央行信贷刺激的空间。

  02

  财政政策用尽 信贷刺激最后一脚油门!

  我们从金融数据方面,技术性地分析一下,信贷刺激的逻辑。

  大家都预期到了10月份金融数据会下降,但是都没想到会是这么大的降幅:

  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152亿元,同比少增2110亿元,前值为增加2.47万亿元。

  10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079亿元,预期1.65万亿,比上年同期少7097亿元,前值为3.53万亿元。

  结论很清楚,这个数据很真实,也很差。

  再看一下分项数据,就清楚社融数据差的原因是,人民币贷款和政府债券拖累严重。

  “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少增 3376 亿元,当月新增仅有 2791 亿 元,成为拖累社融的主要因素。

  再细分一下,新增人民币贷款中,主要是居民贷款下滑太严重。

  10月份,单月居民贷款转负、 同比少增超4800亿元。尤其是,居民中长贷新增仅332亿元,同比降幅扩大至3890亿元,创14年来同期新低。

  这说明什么?居民部门和ZF部门,同时收缩地太严重了。

  为了看到变化,我们再看一下6月份和7月份的数据:

  新增人民币贷款分项:这个项目的总体变化,跟信贷刺激政策,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密切相关。

  比如6月份,政策窗口指导商业银行下放信贷,YQ缓和经济恢复,导致企业贷款好转。

  7月份,情况发生变化,新增人民币贷款迅速下滑。

  新增人民币分项中,不变的是什么呢?居民中长期贷款长期拖累。

  居民中长期贷款对应的是什么?房地产行业。

  这也意味着,今年整个房地产行业表现都非常差。

  再看政府债券分项:前几个月,尤其是上半年,一直很坚挺,苦苦支撑社融数据。

  但是,从8月份之后,政府债券就开始拖累社融,到10月份已经严重拖累了。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之前发债要求“专项债在6月底前基本发行完毕”所致。

  这有个特征就是,政府部门的年度净融资额相对透明和稳定,今年大约在7.02万亿元上下,与去年基本相当。

  也就是说,政府债券这个项目,变化的只有节奏,总高度不变,上半年用完了,下半年就没有了。

  另外,“委托贷款”在经过8月和9月新增3200多亿之后,10月份就非常低。

  这表明,政策性金融工具基本投放使用完毕。

  政府债券对应的是什么?基建行业,也就是财政政策。

  因此,事实就清晰了:

  政府债券数据非常差,对应的是,基建行业,没有更大作为的空间了,财政政策也用光了。

  剩下最后两个月,再想推出新的基建刺激政策,基本上没可能了。

  如果还想刺激经济,只能靠什么?房地产行业。

  然而,现实情况是,新增人民币贷款数据非常差,对应的是,房地产行业非常差,急需信贷刺激。

  因此,信贷刺激政策,尤其是,针对楼市的新的刺激政策,就自然而然地推出来了。

  这也意味着,ZF部门开始退居次要地位,财政政策用到头了,把私人部门顶到前面,扩张信贷政策,希望撑过最后两个月。

  把时间线拉长来看,这份“救市16条”文件,对房地产的影响十分巨大,明年的房地产状况,绝对会比今年强。

  明年3月份之后,估计YQ防控会有实质性松绑。

  从国内看,YQ防控边际放松,房地产行业切实得到喘息;从国际看,美国货币条件放松,中美关系又暂时看不见恶化的导火索。

  因此,综合来看,明年中国的宏观条件,应该最近两三年内最好的。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23:57 , Processed in 0.1094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