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9219|回复: 1

风留痕:从美“国家安全战略”看中美“竞争”鹿死谁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0-14 18:4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拜登上台后,用了近2年时间才搞出这么一个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中国的竞争是其战略核心之一。按“战略”的提法,美国要用10年时间赢得与中国的“竞争”。中美竞争最后鹿死谁手?从目前的世界局势演变来看,美国是定输无疑。

  日前,美国公开了拜登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用了近2年时间才终于定稿出台,这在历任美国总统也是少有的事。

  通观“战略”的内容,充斥着中美“竞争”的字样。“战略”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重塑国际秩序,又越来越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推动这一目标的国家”。首次把中国定性为最主要的战略对手。并强调赢得与中国的“竞争”是优先事项。

  “战略”中还强调了“后冷战时代”已经结束。也就是说,目前的世界已经进入了中美竞争战略优势的时代,也就是“大国竞争”时代。

  同时还强调了,尽管要与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但也要在应对“遏制流行病、减缓气候变化并促进粮食和能源安全”等领域里与中俄和盟友等合作。

  用沙利文的说法就是,第一个是主要大国之间塑造国际秩序未来的竞争,第二个是应对跨国挑战。这实际上与拜登此前提出的“合作、竞争、对抗”三分法基本上相一致。只不过是把“对抗”字眼从美国的战略中抹掉。

  尽管把中国定义为“最有意愿重塑国际秩序”,但却视俄罗斯是“自由和开放的国际体系构成了直接威胁”,并把中俄关系安排得“更团结”。

  从这份“战略”来看,尽管中国是主题核心,突出的是大国竞争。看上去似乎是老生常谈,实际上通篇还是体现了与过往战略的很大不同。

  虽然“竞争”是最核心的字眼,可抹去“对抗”似乎也更具有新意。通篇只强调竞争与合作,而不提对抗二字。为什么会如此?

  一方面使竞争更具有欺骗性。或用竞争之虚来掩盖对抗之实。

  拜登很清楚,目前的世界正处于各种危机多发复杂交织的时代。正如“战略”中提到的,解决这些危机难题,必须是要由中美俄欧等全球合作才能解决。任何一种危机难题的恶化,都是全球性的巨大灾难。因此,合作是普遍的要求。如果突出对抗,美国会更孤立。美国就会从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变成一个破坏性的大国。

  另一方面,重要的是,目前欧洲的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原有的西方联盟处于严重的分裂之中。如果不能建立起新的竞争或霸权联盟,美国就无力与日益紧密关系的中俄对抗。面对单打独斗的局面,美国就是一只纸老虎。

  所以,拜登突出有了“竞争”二字来掩盖对抗之实。用大国竞争来取代后冷战时代。尽管竞争是虚词,但也反应出美国的心虚。这与前些年不可一世的霸王美国就有了本质的区别了。

  再一方面,也表明了美国更惧怕对抗或不想引发对抗。因为对抗即意味着冲突,而中美这间的冲突,则肯定是两败俱伤的,是美国不愿意面对的局面。

  正因为欧洲以及非西方国家坚定拒绝在中美的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所以就没有底气直言对抗。

  重要的是,目前的中国,不管是在应对新冠疫情还是经济衰退危机,都是世界最大的贡献者。美国也承认在处理世界重大危机难题中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对抗之事,一不得人心,二没有胜算,三是自己受损更大。

  最后就是,尽管中美之间还有巨大的差距,但中国目前综合实力已经今非昔比。而美国的实力则今非昔比。世界局势地缘政治也都出现了不利于美国的转变。与中国对抗,不论成败胜负,美国都将付出失去全球统治力的代价。而中美对抗所引发的世界局势的混乱,对处于衰退阶段的美国更不利。

  总之,强调竞争而非对抗,最突出的就是美国已经显露出一个“怯”字。

  尽管“战略”中通篇都针对的是中国,但用词方面却还算是客气,强调的是中国意在重塑国际秩序,而不是美国或国际秩序的挑战者。

  重塑与挑战,语气和性质上有显著的不同。竞争、重塑与对抗、挑战相比,敌意实际上也弱化了许多。因为,竞争世界秩序重塑过程中的战略优势,对于任何国家来说都是正常的合理的行为。美国要竞争,中国要竞争,俄罗斯和欧洲当然也要竞争。有重塑国际秩序而非过去惯用的挑战国际秩序,这也算是一种进步吧。应当是不想刺激中国。

  目前的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变局的最后自然就是建立一个新的国际秩序体系,这正是中国的判断。这表明了美国认可了中国的判断,所以要与中国展开“竞争”。

  “战略”中,虽然强调了美国要竞争重塑国际秩序的主导权,却并没有再提重塑美国领导地位,或美国以实力地位领导世界。后者可是此前一直挂在拜登嘴边的词。这也是一个悄然的转变。不管是否出于真心,至少美国不再像以前那么狂妄赤祼裸地强调美国霸权了。这也透露出心虚。

  拜登政府强调,俄是国际体系的最直接的威胁,中国是最有意愿和最有能力重塑国际秩序的竞争者。这个安排非常有意思。

  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或秩序重塑时代。而俄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则被视为是打破了欧洲和世界的安全秩序。而普京也强调俄的军事行动彻底的改变了世界秩序体系。

  由俄罗斯来直接打破世界秩序,再由中国来竞争重塑世界秩序,这真的太顺理成章了。至少对于中国来说,省了太多的麻烦。

  重要的是,目前中国正处于稳定的上升期,而美国和西方则正处于衰退时期。这是中国与美国的大国竞争中的先天性优势。

  尽管中国是最大的竞争对手,可俄是最直接最现实的威胁。消除俄的威胁自然才是当务之急。也就是说,无论多么想或急于与中国展开竞争。首先就得消除俄的威胁。而乌克兰战争的升级,对美国是最大的牵制作用。

  更重要的是,美国最重要的盟友欧盟,在对华大国竞争战略上与美国存在严重的分歧矛盾。

  目前拜登正在推动与中国选择性脱钩,或选择性打击中国的高科技。而法德却急于与中国加强合作。德国总理和欧盟贸易专员日前在欧洲的一个会议上,则直截了当强调不能与中国脱钩,而是要加强合作。法国则早就明言绝不做美国的附庸。即使是澳日两个紧跟拜登战略脚步的国家,也在想尽办法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贸关系。

  尽管西方国家受到美国胁迫放缓了对华合作的脚步,但非西方国家特别是亚太国家与中国的合作却在不断强化。印太经济框架则还只是一个开始。

  中国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以及中国经济的良好状况,决定了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贡献力不输美国。在世界经济衰退危机的关键时刻,拜登推动选择性的与中国脱钩,到最后很可能变成与世界脱钩的局面。

  中国已经完成了基础建设,目前正在进行的是为高科技的发展或与美国竞争高科技快速的打基础。而用拜登的话说就是美国正在输掉与中国的基础建设竞争。从基础建设的角度来看,中国已经赢在了起跑线。目前是美国需要追赶中国的基础建设脚步了。这又何容易?

  拜登推动选择性与中国脱钩,这是对多边主义和全球化进程最大的破坏,是在伤害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利益。而中国则是多边主义和全球化坚定的维护者和推动者。这决定了更难有国家选边美国。可以说,美国目前正在失去人心。

  战略中强调了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重塑国际秩序,又越来越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推动这一目标的国家”。

  尽管这是有意在渲染中国威胁论,可这也变相帮助中国提高国际影响力。中国的实力和影响力越强,主动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就会越多。重要的是,与一个强大的中国合作就可以极大降低对美国的恐惧。

  连美国都认可中国有能力与美国竞争,“中国威胁论”就是一把双刃剑。想追随美国与中国对抗的国家自然就得想想与中国对抗的代价。至少夹在中美两个世界大国中间会受到夹板气。更可能殃及池渔。

  总之,从拜登版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来看,尽管与中国竞争是核心主题,但却弱化了对抗。不提对抗,就是心虚的表现。强调“后冷战时代”已经结束,正在进入的是中美大国竞争时代。也是在弱化对抗的气氛。看来拜登真的不自信了。强调俄是直接威胁,就得首先在俄身上发力。一方面受到了牵制,另一方面也在消耗美国的实力。而通篇似乎没有明显的提出如何联合西方盟友,则表明了对建立美国霸权联盟的失望。通篇体现出来的就是美国的心虚不自信。竞争才开始,美国在气势上就输了一局。最后的结果也是定输无疑。

  强调本世纪20年代是关键的10年。也就是说,未来的8年里中美竞争将会有一个结果。要么是美国重塑了世界秩序,要么就是中国主导了世界秩序。如果中国成功重塑了国际秩序,这倒是比中国在本世纪中期建成世界强国早了20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10-17 10: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迫切需要建立新的世界秩序,这是一个滚滚向前的历史大势,是任谁也阻挡不住的。美帝经历几次撞到南墙倒是回头的挺快的,这是他们的幸运,也是全球人民的幸运,合作共赢都是世界永恒的利益诉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2 04:16 , Processed in 0.12505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