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94|回复: 0

万里先:普京说出了心中的无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9-3 19: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嗯哼。俄乌冲突半年多了,我们从这半年多俄军的行动明显可以看出,俄军的准备是不足的,最典型的就是兵员上,只投入了10万左右的部队,自始至终都没有进行动员。

  这种准备不足不仅仅体现在兵力上,更体现在能源上,能源出口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而向欧盟出口天然气占俄罗斯天然气总出口量的63%,虽说欧盟依赖俄罗斯天然气,但反过来俄罗斯天然气出口也依赖欧盟市场。

  如果俄罗斯早就决心干这一仗,就应该把能源出口尽可能分散,起码欧盟的占比要降低到40%以下,才不至于太大冲击,俄罗斯近些年也的确在做类似的准备,比如建设向中俄天然气管道--西伯利亚力量1号。

  不过西伯利亚力量1号最大输气量只有380亿立方米,即使后续二期“西伯利亚力量2号”建成,总输气量1000亿立方米,这个数字和俄罗斯输往欧洲的1550亿立方米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何况二期建设至少需要几年。

  显然从经济角度,俄罗斯远远没有准备好,但普京还是带着俄罗斯踏出了这一步,为什么呢?

  壹:别无选择

  这种别无选择,从普京说的话就可以看出来。最近,普京视察了加里宁格勒,到当地学校和学生面对面交流。

  在谈到俄乌问题时,普京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下巴都惊掉了,一些学生甚至不知道俄乌曾是苏联的一部分。”

  这里的一些学生,指的是乌东的一些学生,俄军在拿下乌东的一些地区后,发现了这种现象,想想看,连万里之遥的中国人都知道俄乌曾经同属苏联,但乌东当地反而有部分学生不知道,这是多么的可怕,乌东还是亲俄区,要是放在乌西,恐怕就不是“一些学生不知道”,而是“很多学生不知道”。

  从表面上看,这就是个历史知识问题,单纯是那些学生不好好学习,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显然没有那么简单,这背后反映的真正问题,是俄乌的共同历史记忆在不断流失,认同感在不断流失。

  自从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就开始了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建构的进程,这种进程包括打压俄语、将俄乌共同记忆历史从教科书中删掉以及刻意抹黑历史。

  乌克兰当今的历史教课书把上世纪30年代的大饥荒进行了重点着墨,大书特书,好像苏联制造这场大饥荒是刻意针对乌克兰人一样,实际上这说法有失偏颇。

  当年苏联的大饥荒是由于斯大林搞集体农庄,而集体农庄需要上缴大部分粮食,严重挫伤了农民积极性,导致粮食生产减少,进而引发饥荒。

  这场饥荒的范围不仅仅在乌克兰,而是整个苏联,比如戈尔巴乔夫的老家--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也发生了大饥荒,戈尔巴乔夫本人小时候也饿得不得了,而斯塔夫罗波尔边疆区远在高加索,跟乌克兰八竿子打不着,这里大部分也是俄族人,总不能说斯大林要消灭俄族吧?

  所以说苏联为了消灭乌克兰民族而制造饥荒,显然是错误的,但乌克兰官方不管,为了构建民族性的意识形态,制造仇恨是最好的办法,没有什么比仇恨更能凝聚群体了。

  其次,按照乌克兰官方的说法,俄罗斯历史上对乌克兰就没有一点好,都是坏,坏到极致。

  这就更扯淡了,你说沙俄有没打压乌克兰人?那肯定有,但乌克兰人得到的好处也不少,最典型的就是领土。

  乌克兰西部的领土,大部分都是沙俄从奥斯曼手里抢来的,利沃夫州、沃伦州在二战前都是波兰领土,是苏联抢来后划给乌克兰的,不然乌克兰哪来这么多领土,历史上乌克兰人从未独立过,真正受乌克兰人控制的领土只在第聂伯河两岸,范围十分狭窄。

  而在政治上,俄罗斯人真的是把乌克兰人当兄弟对待,特别是在苏联时期,苏勋宗勃列日涅夫就是乌克兰人,出生于乌克兰第聂伯州,统治苏联的18年期间,围绕他身边还形成了一个第聂伯帮。

  (图自百度:勃列日涅夫)

  乌克兰人都能当最高领导人了,一当就是十几年,你硬要说俄罗斯人打压乌克兰人,怎么看怎么扯淡,只说自己遭受的不公,却刻意忽略得到的好处,这显然不是客观的。

  但政治也从来不客观,乌克兰独立后为了完成民族构建,必然会走这一步,只有把苏联、俄罗斯说得一无是处,才能激发群体内部的愤怒,进而塑造民族认同感,完成国族构建。

  所以,也就出现了前面普京所说的“令他惊掉下巴”的事。

  对俄罗斯来说,一切都时不我待,表面上看乌东是亲俄区,但那毕竟名义上不是俄罗斯领土,在乌克兰官方在当地推广它那一套“仇恨苏俄”叙事的时候,俄官方是很难插手的。

  每拖一年,亲俄的人群就会少一点,越往后,民意对俄罗斯越不利,这就导致普京根本没有太多选择,从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匆匆准备了几年后,便匆匆出手。

  不上,也得上。

  事实上,构建一个族群意识,并没有那么难,想想我们的香港台湾。

  香港在60年代还深受大陆影响,主流语言以国语为主,但从70年代起,英国人刻意使坏,扶持粤语和香港本土意识形态,比如在电影上刻意推广粤语电影,在教学上刻意推行粤语教学。

  本来粤语也就是一种方言,全国有方言的地方多得去了,但英国在宣传上极力强调粤语是“香港独有”,大陆没有的。

  再加上彼时香港比大陆发达得多,香港人看大陆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两者相交之下,香港本土文化意识便产生了,以致于部分港人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说国语是大陆人,说粤语是香港人。

  2017年亚冠联赛,恒大在香港客场对阵香港东方,东方这边港灿球迷搞事,先骂了恒大,恒大球迷当然要骂回去,恒大球迷以广东人为主,当然也用粤语,结果令不少香港人震惊,“他们竟然会说粤语”?

  粤语本来就是广东的,但部分港人却以为这是他们独有的,这种现象的背后就是英国佬的“杰作”。

  无论是乌东的案例还是香港的事,都说明了建构一个族群的意识,并没有那么难,人造一个民族是完全可行的,只要刻意把某些文化符号、语言宣传为这个“民族”独有的,再刻意宣传这个“民族”历史上的苦难,再在现实中刻意挑拨一下,大约只需30年左右,“民族”意识就会完成构建。

  说回乌克兰,如果只是单纯的宣扬和俄罗斯的仇恨,也许还在正常范围,但乌克兰的民族构建手段有个问题--崇拜纳粹。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民族在建构过程中都需要找到一个民族“英雄”,也就是能激发大家认同的人,为什么“英雄”要用双引号呢?

  因为本民族的英雄,可能意味着其他民族的苦难。

  乌克兰人历史上能充当英雄的只有一个人:赫梅利尼茨基。

  17世纪50年代,奥斯曼帝国在第聂伯河两岸实行着非常残酷的压迫,当地的乌克兰人受不了了,决定独立,在赫梅利尼茨基的带领下发动起义,一度打败了奥斯曼。

  但是好景不长,奥斯曼援军到来后,起义军一败涂地,没办法的赫梅利尼茨基决定向沙俄求援,表示可以效忠沙俄,只要帮我们赶走土耳其人。

  后来沙俄出兵,打败了土耳其,这就是俄乌兄弟情的开端,赫梅利尼茨基符合一切英雄的特质,但在乌克兰民族主义者看来,效忠沙俄是大逆不道,不能作为英雄。

  (图自百度:赫梅利尼茨基)

  找不到正面人物做英雄,乌克兰民族主义者只能退而求次,但找来找去,也只能找到班德拉这种纳粹分子,因为选择实在是太少了。

  班德拉当年以屠杀10万波兰人而“成名”,后来又投靠纳粹,是彻头彻尾的纳粹分子,当今的乌克兰官方以纳粹意识为民族构建主力,对俄罗斯来说难以接受。

  如果这种民族构建完成,那俄罗斯家门口将出现一个5000万人口的纳粹国家,还有比这更可怕的吗?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乌克兰完成构建之前撕下一块,能撕多少是多少。

  贰:嗅觉灵敏

  从俄罗斯自身实力来看,这不是一个好时机。

  但从世界形势来看,这又是一个好时机,俄罗斯敏锐地捕捉到了当今世界的微弱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中国崛起,带来的美国战略东移;二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对当今世界格局的不满。

  由于中国的崛起,美国被迫将大部分海空军力量,在中美的较量中,谁都不愿意过早出手,中国想争取时间发展,囤积粮草,而美国搞战略东移、制造业回流也需要时间,更不能在东欧分心。

  换句话说,中美在互相比拼战略定力,俄罗斯赌的就是中国吸引了美国大部分火力,应该说俄罗斯赌对了,俄乌开打后,美国除了军事援助,确实没有在东欧大举增兵。

  但苦于俄军能力不足,无法实现战前的规划,只能和乌军争夺一城一地,从未来的角度说,拿下顿巴斯,再拿下一两个州,是大有可能的。

  当然,代价是被西方顶格制裁,损失不可谓不大,但从俄罗斯的角度说,它肯定战前就知道会遭到制裁,算过一番账了。

  而这番账,就是国际局势,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都对当今世界格局的不满。

  目前的国际局势,发展中国家不满,觉得发达国家吃得太多,剥削自己,红脖子更不满,觉得全球化就是引入移民、丢失工作机会,是剥削自己。

  这样的全球化显然是难以继续的,或者说会遭受很大的波动,不仅是俄罗斯,站出来挑战这个秩序的还有土耳其等一众地区强国。

  8月28日乌克兰在联合国提交谴责俄罗斯的提案,结果只有58个国家投票赞成,大部分还是西方国家,欧洲就占了40多名额。

  要知道,俄乌刚开打时,联合国投票谴责俄罗斯的国家有148个,当时国内某些人也拿着这个投票结果大肆宣传,而这次投票结果,互联网一片静悄悄。

  除了谴责,真正制裁俄罗斯的非西方国家至今寥寥无几,只有日本、新加坡等几个。

  这背后反映的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不满,他们在借着反对制裁俄罗斯表达不满,凭什么这个秩序下,美国想怎样就怎样?!凭什么西方可以刻意干涉他国内政?!凭什么北约拉帮结派,却不允许别国这么干?!凭什么我们要一直做资源国,干着最苦最累的活,还动不动要被美联储收割?!

  在发展中国家看来,俄罗斯攻打乌克兰,无异于在这个不公的体制上狠狠踹上一脚,决不能让俄罗斯这个出头鸟倒了。

  而在美国国内,特朗普最近被FBI抄家,引发了红脖子的极大不满,甚至有人持枪闯入FBI大楼,以死进谏,还有人在路上向FBI的车开枪,玩了一场速度与激情。

  一旦美国国内内乱,被迫战略收缩就成了必然。

  这一切都预示着,当前的国际局势可能迎来一场大动荡,一个寒冷的冬天即将降临,在冬天来临之际,毛熊当然要吃得饱一点,从乌克兰身上撕下足够多的肉,为冬眠做准备。

  但多年的衰弱,已经令原本锋利的熊爪钝化、牙齿磨损严重,咬起猎物来格外费劲……

  总结:

  1993年,美军无端诬蔑中国银河号货轮上藏有制造化学武器的原料,出动军舰强行登船,令中国蒙受了奇耻大辱;

  1996年,台海危机,美军航母悍然侵入台湾海峡,我们憋屈又无奈;

  1999年,美国无端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三名外交官丧命。

  中国当时虽然愤怒,但并没有和对方撕破脸。

  而作为对比,俄罗斯1998年由于经济危机,直接宣布不还债了,导致其被国际资本拉黑,日后只能卖靠资源,成为日益衰退的重要原因。

  说这些并不是要我们向美国认怂,而是一个国家需要发展,只有手握更多的筹码,未来才能赢得彻底,要是没有这20年的“猥琐”发育,就没有今天的三艘航母、八条055巡洋舰,就没有完备的工业体系,哪怕遇到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也很可能像俄罗斯一样,没法咬住猎物。

  现在,我们手中已有了充足的筹码,而机会,正在降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16:05 , Processed in 0.12501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