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33|回复: 0

罗列思维:今年首次!欧洲六国集体哑火,对乌援助彻底归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2 20: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久之前泽连斯基还在基辅放出大话,要于下半年发起大规模军事行动,对俄军施展“战略反攻”收复失地。他的大话已经顺第聂伯河而下,直达赫尔松和扎波罗热。

  然而还没等泽连斯基披挂上阵、乌克兰军队集结待命,他身后的欧洲六国就高挂出了免战牌,在最关键的军事援助上集体哑了火,以其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乌克兰的“支持”。

  据德国基尔世界经济研究所旗下的“援乌追踪”数据库显示,近几个月来,此前主要支持乌克兰的英、法、德等欧洲六国对乌克兰的援助直线下跌,整个7月份,六国未向乌克兰提供任何新的双边军事援助承诺。

  这还是自开战以来首次出现这种情况,难不成欧洲的老地主也没余粮了?

  “援乌追踪”数据库的负责人克里斯托夫·特雷贝施对这种说法不置可否。他对媒体表示,欧洲应该将俄乌冲突类比为欧元区危机或者新冠疫情,他认为欧盟为疫情恢复提供了约8000亿欧元的基金,而欧洲对乌克兰的总体援助,相较而言只是一小部分。

  (该数据库公布的数据)

  羊毛不出在自己身上,克里斯托夫当然说的轻巧。但事实是,欧洲这块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扎堆的地方,的的确确没有余粮了。

  欧洲通胀

  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追踪式地点评美国严峻的通货膨胀,但实际上,欧洲的通胀跟美国比起来不遑多让。7月份美国的通胀率大概在8.5%左右,这个数据放在欧洲压根拿不出手:西班牙通胀率为10.2%;意大利通胀率为8%;英国通胀率为9.1%;法国稍微低一点,但也有5.8%。其实欧洲还有一个大奇葩——土耳其六月份通胀达到了惊人的78.6%,这甚至迫使当地的苹果手机店集体关门。

  美国8.5%的通胀就足够令拜登头疼了,他甚至跑去沙特求爷爷告奶奶,请求提高原油出口量,默默收起了当年要让沙特变成“国际社会的贱民”的口号。这些欧洲国家还能对通胀无动于衷?绝不可能。光看看近期土耳其为俄乌和解做了多大努力,就可以看出他们有多急。

  毕竟煽动反俄情绪是一回事,拿出真金白银来支援乌克兰是另外一回事。当这些国家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尚能拿出一点残羹冷炙来填塞泽连斯基之口,但等到泥菩萨过江的时候,难免先把不必要的支出砍掉,军援乌克兰对这些国家来讲就是不必要的支出。

  俄乌战事爆发初期,整个欧洲国家其实只有英国率先对俄罗斯发难,准备支援乌克兰。这倒不是因为英国多么富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而是因为当时英国首相约翰逊深陷各种丑闻,他迫切需要一个突破口来转移英国民众对他的不满,结果还真被他等到了这个机会。2月份约翰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言必及乌克兰,把来访记者的嘴堵得死死的,问不出其他问题。

  其他国家大多持坐山观虎斗的态度,口头不咸不淡地拉个偏架。欧洲诸国实质上对这场俄乌战事并不关心。谁输谁赢对他们有什么影响吗?对他们来讲,别耽误俄罗斯的能源出口恐怕才是要事,不然大半个欧洲的民众都要感受下“冬将军”的威力。俄罗斯要是在法国的后花园——非洲搞点事情,法国早就坐不住了,哪有可能是现在这种态度。

  如果不是拜登力挺泽连斯基,将支援乌克兰和其所谓的“普世精神”挂在一起,相信这些欧洲国家绝对不会冒着激怒俄罗斯的风险支援乌克兰,要知道“绥靖政策”就是英法二战时期搞出来的东西。

  美国开动宣传机器之后,泽连斯基一下子站到了世界政治舞台的最中心,所到之处民众竭诚欢迎,离“肉身成圣”恐怕只差一步。在狂热的民意面前,这些欧洲国家不敢对乌克兰的要求说不。德国在自己的总统被乌克兰羞辱之后,仍将军援拱手奉上,形势可见一斑。

  这些国家的政府被民意裹挟着支援乌克兰,自然也会被民意裹挟着去关注其他事情,在通胀如此严重的当下,欧洲人的生活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欧元又没有像美元那样收割全球的能力。怎么办?有苦有难自己扛着,欧洲的通胀最终还得欧洲人自己消化。

  这时候要是再去和欧洲人谈什么支援乌克兰的事情,思考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他们恐怕会愤怒地上街游行:我们自己都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还要拿着我们交的税去帮乌克兰这个无底洞?

  更何况,俄乌战事已经半年多了,它作为新闻的热点早已烟消云散。2、3月份,BBC、路透社开了个专栏,一天24小时滚动更新俄乌战场的情况,拿下一个镇子也要报道一番,然而现在该专栏已经许久不更新了,千篇一律的内容根本吸引不了读者的兴趣。

  还有一些事能反应这种倾向:

  日本恢复采购俄罗斯的石油

  欧洲重启俄罗斯债券交易

  德国决定继续向俄罗斯提供农业物资

  欧盟承诺的支援只到账一小部分

  国际人权组织批评乌克兰侵犯人权

  这些事情放在3、4月份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欧洲正在“退烧”。

  耻无寸功

  不过,经济原因其实只是一方面的考量,另一方面的考量,则是乌军的烂泥扶不上墙。

  从2月份开战以来,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不可谓不多,虽然还没到毫无保留的程度,但是相对于乌军原本的装备体系还是下了大力气的,某段时间乌军前线士兵都能人手一支一支反坦克火箭筒。不少国家也把自己压箱底的东西掏了出来,像是法国的“凯撒”卡车炮、波兰的232辆T-72M1坦克、斯洛伐克的11架米格29,至于什么“标枪”、“毒刺”,在乌克兰前线都成了烂大街的熟脸。

  从“援乌追踪”数据库的总结来看,欧洲国家这段时间起码向乌克兰提供了大约100亿欧元的援助,美国自己就给泽连斯基送上了400亿美元的大礼。尽管这些钱不会全花在军事上,但乌军其实也能分到不少经费。

  但结果却是,乌军拿了钱没办事,只有在基辅大本营发布的战报里,乌军才“一路凯歌”向俄军阵地进发,三天两头一个“好消息”。不过,战报可以骗人,战线却不会。自开战以来,战线不断被俄军往西推进,乌军或是固守原地,或是节节后撤,压根看不到他有什么“战略反攻”的举动。

  这些欧洲国家精明是精明了点,但肯定不是守财奴式的葛朗台,如果乌克兰真的能在战场上给予俄军重创,那他们肯定不遗余力地帮助乌克兰以彻底解决俄罗斯这一“威胁”。然而乌军压根就没有这个能力,又狠狠地被俄军教育了一番何为“战争之艺术”。

  帮你你没用,不帮你就崩,这些拿真金白银援助乌克兰的欧洲国家也很难办。

  再继续往这个泥潭里砸钱?俄军现在完全不怕和乌军耗着,毕竟战场是乌克兰的土地,完全影响不了国内的生产;另外德国库存的油纸包不存在,但是苏联封存的弹药库却真实存在,俄军这场仗越打成本越低。按照俄军目前的态势,很难说不会耗上个一年半载的。

  彻底扔下乌克兰不管?当初这些国家对俄罗斯的指责和对泽连斯基英雄般的欢迎可是历历在目,照片、新闻报道随处可见,这还不到一年时间就选择性“遗忘”,真的忘得掉吗?如果俄军完全拿下了乌克兰,那么周边的原华约现北约的小国,也必将出现严重的动荡,谁都知道北约条款第五条要求保护成员国,但是谁敢试一试和俄罗斯对线呢?

  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句话用来形容当下欧洲国家眼里的乌克兰再合适不过了。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如果乌军能打几个胜仗,收复几块失地,那好歹能唤起欧洲国家的信心,但它就连这个都做不到,自己不争气显然怪不到别人。

  而且一些欧洲国家对乌克兰的援助基本上算是掏空家底的那种。波兰陆军一共就只有232辆T-72M1坦克(当然波兰自己还有其他型号),他们把这些坦克全给了乌克兰,空出来的装备缺口还得自己补上。而斯洛伐克援助乌克兰的11架mig29则是它全部的空军战斗机。德国、法国等国家的武器装备生产本来就不算太高效,如果不直接从现役部队里拉装备,那现在这个速度也基本上是和平年代的上限。

  都已经这个支援力度了,奈何乌军还是没什么进展,倒是舆论攻势玩的比谁都六。但诸君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能哭死董卓否?

  旷日持久

  当然,7月份欧洲诸多对乌克兰的“断供”,只是一个小小的空窗期,只要美国一天不停止它对欧洲的觊觎和对霸权的渴望,俄乌战场就不可能消停下来,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也不可能断绝。

  从开年到现在,拜登在外交上的努力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解决国内的问题,出访中东、组建东亚东南亚小团体、敲打欧洲都是其借力打力的行动。总结来讲就是以政绩填国内之口,为11月底的中期选举和自己的连任积攒政治资本。

  尽管拜登折腾了这么多事情,五大洲被他翻了个遍,但依旧成果寥寥。在这种情况下,拜登总还有一副牌可以打,那就是老生常谈了几十年的“俄罗斯威胁”,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拜登必然围绕着乌克兰和俄罗斯做文章。那欧洲能置身事外吗?

  局势就这么僵持住了:乌克兰没法反攻回去,欧洲被迫委身示意,美国摇旗呐喊,俄军一步一个脚印。俄乌战事就是没办法快速解决,尽管各方都希望它能够早日结束。

  这种战争也不是没有过。上世纪的两伊战争就打了八年之久,一战时期的堑壕战同样旷日持久。不过,以上战争形成对峙的主要原因是双方实力对比差不多,故而没办法突破防线。可是俄军和乌军的实力可谓云泥之别,为什么又出现了这种形似对峙的情况?

  这倒不是因为俄军水平不行,而是因为它有政治上的考量。正所谓军事是政治的延伸,毛主席就曾批评过将军事与政治割裂开来的“单纯军事观点”。

  那克林姆林宫在政治上的考量是什么呢?首先是以战求和。对俄罗斯来讲,乌克兰毕竟是另外一个国家,虽然两国历史上曾亲如兄弟,但那段岁月已是过去,俄罗斯完全吃下乌克兰无论对内还是对外都完全没有法理可言。就实际情况来看,吃下东部的几个州建立缓冲区,迫使乌克兰无法加入北约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但怎么让乌克兰承认这几个州的独立呢?唯有继续打下去占领更多的地方才能迫使乌克兰让步。

  另一方面,俄罗斯不得不顾忌北约的存在。一旦完全吃下乌克兰,那么俄罗斯就会与北约脸对脸,下一步很可能就是硬碰硬。美国在这场较量中虽然一直没有出兵相助,但是真要在北约第五条协议上逼美国一下,其后果也难以想象。

  因此俄军就这么慢悠悠地打,越打下去乌军的反击就越无力,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讲,再往后俄军甚至可能以战练兵,把乌军当成自己推进军队合成化、现代化的实验对象,毕竟自己又没有什么损失。什么时候乌克兰主动服软了、欧洲实在不想耗着了,这场战争才能结束。毕竟俄罗斯出的不是攻速和暴击,而是护甲和生命值。

  写在最后

  欧洲断供乌克兰虽然不会持续下去,但这已经体现出他们的无力感,面对俄乌战场这样一个有如无底洞的地方,欧洲就好像陷进了淤泥里的汽车,出不来也动不了,只能踩着油门继续耗。

  毕竟,是谁让你们在前段时间把话说得太满了呢?泱泱大国总不至于玩“吃了吐”这一套吧。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还是能看见美国挥舞着“普世精神”的鞭子,一下一下抽着欧洲软肋,让他们继续耗在乌克兰的土地上。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7 12:40 , Processed in 0.0781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