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27|回复: 0

戍天九思:佩洛西搞砸拜登对华新冷战部署,中国顺势“突围反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14 14: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佩洛西窜台意味着中美摊牌,充分暴露出美国把台湾变成美式意识形态的殖民地、亚太同盟的不沉航母、“印太战略”的军事前线和对华科技封锁的芯片杀手的阴谋,标志着中美博弈由过去的美国战略进攻中国战略防守进入战略对峙的全新阶段。这次,中国战略反制正在达成三大目的。

  一是“顺势而围”——开启“武统”大预演!今天国人有多愤怒,未来武统就有多正义!而且,还让美日无法干涉干瞪眼!

  二是“顺势突围”——打乱拜登政府步步紧逼的对华新冷战部署,中国顺势突出“德国式强者困境”的重围。

  三是“顺势反霸”——美国干涉在先,中国反制在后,让美国霸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立,中国高举反对美国霸权主义的旗帜,打响新时代国际反霸的主动仗!

  美国“分而治之,群而攻之”的全球战略

  长期以来,美国的全球战略一直是“分而治之,群而攻之”。近年来,美国更是通过不断“抹黑对手、塑造公敌”在全球大打认知战,妄想让伊朗、俄罗斯和中国成为世界公敌、众矢之的,让三国陷入“德国式强者困境”,个个击破。

  一是中东巨变、伊朗崛起,特朗普政府成功把伊朗塑造成中东公敌。过去,中东地区的主要矛盾是“阿以矛盾”,因为以色列要复国,阿拉伯国家不允许。但是,近年来中东格局正在发生历史性巨变,突出的有三个标志性事件。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意外地让没有了死对头的伊朗迅速崛起,沙特、阿联酋等阿拉伯国家感受到了伊朗的威胁。

  ★2011年发生 “阿拉伯之春”,许多阿拉伯国家陷入动荡和内乱,穆斯林兄弟会宗教力量异军突起。正是这种国内穆斯林兄弟会的威胁和伊朗的外部压力,让沙特和阿联酋背靠背、形成非正式联盟。

  ★特朗普政府出于对付中国需要、不断从中东退出力量,调整中东政策、促成阿以合作。美国不仅退出《伊核协议》、抹黑伊朗,而且于2020年9月撮合以色列和阿联酋、巴林签署《亚伯拉罕协议》,正式建立外交关系。2022年3月,巴林、埃及、摩洛哥和阿联酋4个阿拉伯国家外长到以色列开会,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

  目前,中东地区形成相互制衡的三大阵营:

  第一大阵营(深绿、浅绿)为沙特和阿联酋阵营,包括巴林、科威特、埃及、利比亚东部、也门东部等。

  第二大阵营(红色)为伊朗阵营,包括伊拉克的大部分、叙利亚的大部分、也门胡塞武装控制区、黎巴嫩真主党控制区。

  第三阵营(蓝紫色)以土耳其和卡塔尔为核心,还包括利比亚西部地区、叙利亚和伊拉克的北部。

  这三大阵营相互之间各有矛盾和博弈,其中沙特-阿联酋阵营和伊朗阵营的矛盾最深。前段时间,拜登和普京前后脚访问中东,说明俄乌冲突的关键时刻美俄都想打中东牌。

  二是美国通过不断拱火引爆俄乌冲突,拜登政府成功把俄罗斯塑造成西方公敌,让50个西方国家联手对俄罗斯进行制裁。

  三是通过佩洛西窜访台湾,引诱中国出手,企图像对付俄罗斯那样把中国塑造成西方公敌,加速形成对华新冷战格局。美国正在用中东对付伊朗的战略来对付中国,值得中国高度警惕。

  我们只有把佩洛西窜访台湾放在美国全球战略的大棋局中去把握,才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反制的战略意义。

  佩洛西窜访打破美国对华新冷战的部署

  众议院议长、美国政坛“三号人物”佩洛西窜访台湾,无底线挑衅中国,引发第三次台海大危机。

  对此,中方祭出多项严肃反制措施。我外交部、中央台办、国防部、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五部门第一时间重磅发声,表达严厉谴责。中国军队于8月4日至7日进行大规模军演,并组织实弹射击。该演习被台媒认为“形同锁台”。

  台湾最新民调显示,岛内45.1%受访者认为佩洛西的访问对台湾弊大于利,只有27.4%的受访者认为利大于弊。

  ▲8月3日,佩洛西抵达韩国当晚,正在首尔休假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并没有与其单独见面进行会谈,而是在首尔大学路观看话剧并与演员合影。

  事实上,佩洛西这次窜访大概只对她个人是“值得”的,美国不仅没有从佩洛西窜访中收获什么,反而因为美国无法用强势对抗中国大陆的军演来给她撑腰、暴露了美方的软胁,而且搞砸了拜登政府想抹黑孤立中国、推进对华新冷战的战略部署,还让美国霸权受到前所未有的孤立,让亚太国家更加警惕和反感美国实施十多年的“印太战略”。

  8月9日,我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表示,170多个国家和许多国际组织发出正义声音,重申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支持中国坚决维护自身主权和领土完整。联大主席和联合国秘书长都明确表示,联合国将继续坚持联大第2758号决议,核心就是一个中国原则。

  对中国围岛大军演,除了美日澳三国外长联合发声说三道四外,其他亚洲国家保持了沉默。此外,包括东盟、韩国和一些南亚国家还在第一时间表示支持“一个中国”政策。

  说明拜登政府朝思夜想的对华新冷战格局不但没有形成,反而被中国利用变成反霸反美的把柄和机会,这些正是中国反霸反美的标志性成果。

  中国顺势摆脱“德国式强者困境”高举起反霸旗帜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尤其要警惕出现“德国式强者困境”。

  这是1871年德意志统一后出现的情况。当时,从体量看,统一后的德国领土和人口比原来的普鲁士大了一倍;从工业能力看,德国刚统一时工业能力与法国相当,20年后德国工业能力已经是法、奥、俄三家之和;从海外殖民地看,刚统一时几乎为零,20年后占了100万平方公里。由于统一后的掌舵人宰相俾斯麦实行放低姿态、利益捆绑、平衡外交战略,德国一度成功实现20年“和平崛起”。

  但是,1890年老宰相俾斯麦下台后,德国新领导人彻底抛弃了俾斯麦“韬光养晦”式的复杂结盟体系和平衡外交,20年后的德国就被一个敌对的大国联盟包围,陷入全面孤立,国内处处充斥着和某某国家必有一战的声音,直到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

  本来,美国通过挑起香港问题、新疆问题、台湾问题,不断抹黑中国,企图把中国塑造成西方公敌,提出并推进“民主国家联盟”“印太经济框架”“重建美好世界”“四方芯片联盟”等倡议,着力构建“三国机制”“四方联盟”,正在形成一个个步步紧逼、围堵中国的反华小圈子。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正面临着“德国式强者困境”的内外挑战。国内一些人只看到中国实力的强大,根本就没有看到这种强大带来的危险,导致出现“强硬偏好”的民意:政府对外强硬,舆论就喝彩,对外有一点点妥协,舆论就骂。这样,政府对外政策很容易被强硬民意绑架,在对外强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被牢牢锁死,从而失去战略选择和回旋的余地,容易在大国博弈中陷于被动。

  但是,物极必反。佩洛西窜访,中国借力打力的机会来了。既让世界看清了美国霸权的真面貌,中国还成功甩掉美国强加的“地区安全威胁”的帽子,摆脱了“德国式强者困境”,还有望建立起反霸统一战线。特别是让国人认识到大国崛起国际影响力总是滞后于综合国力的客观事实,美国从GDP超越英国到二战后称霸世界长达半个世纪,更加坚定对中华民族崛起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认识,增强了战略定力。这些才是中国反制的战略收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3 08:27 , Processed in 0.10941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