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37|回复: 0

李子熙:欧洲病危,美国下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7-18 15: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经济繁荣,歌舞升平,号称美国的“爵士时代”。

  这个好听的名字,来自于1920年,黑人歌手玛米·史密斯演唱《疯狂布鲁斯》掀起的热潮,直到1929年年底,唱片销售断崖式下滑,这个时代持续了将近十年。

  1929年10月24日,星期四,是个值得纪念的一天。后来人们把这天叫“黑色星期四”。

  那天美国股市大跌,并引发了金融领域一连串的反应,比如银行遭遇挤兑,很多银行宣布破产。

  银行系统的崩溃,很快殃及到了实体经济领域,工厂纷纷关门,大量工人失业,“爵士时代”戛然而止。

  美国经济像坐了过山车一样,从顶点做自由落体运动,跌入了资本主义大萧条的万丈深渊。

  到1933年,美国国内产能跌去了三分之一,失业率高达25%。

  我们从中学课本学到的那段历史,将资本主义的残酷无情定格在一张黑白照片上面:

  美国农场主宁可把成桶成桶的牛奶倒进阴沟,也不愿意送给失去工作的穷人。

  当时的欧洲刚刚经历了一战,虽然已经走上了下坡路,但他们依然认为,欧洲才是世界的中心。

  他们对美国并不感冒,甚至从骨子里还有点瞧不起。

  在欧洲人眼里,美国人就像个没文化的暴发户,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的主人公,虽然有钱,但是肤浅、粗鄙、俗气,无法得到尊重和认可。

  面对美国突然爆发的经济危机,欧洲人有点儿幸灾乐祸,尽管他们并不清楚,后面发生的事情会改变整个世界。

  美国发生的危机会漂洋过海地传递过来,影响到靠美国的贷款和订单续命的德国,进而导致德国债务危机爆发,经济停滞,严重通胀。

  最终,小胡子艺术家在德国人民的簇拥下,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了“我的奋斗”。

  而身处1929年的欧洲人,并不知道后面的历史走向。

  此时此刻,他们正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纽约城里的情景:

  “投机者从高楼窗口往下跳,路上的行人非常机敏灵巧,在坠楼身亡的金融家的尸体之间穿行。”

  好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斗转星移,弹指一挥间。九十多年过去了,在俄乌战争、美联储加息、新冠疫情的合力作用下,欧洲人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危机。

  通货膨胀、欧元贬值、能源短缺、贸易赤字……

  连一向稳健的工业巨人德国,今年都成功地实现了贸易逆差。

  啊?

  德国?

  贸易逆差?

  对,是的,是这样的。

  以前打死都不会相信的事情,就这样波澜不惊地发生了,令人不禁慨叹:

  欧洲这是怎么了?

  乱象接二连三,黑天鹅铺天盖地。

  英国首相小金毛被逼宫、意大利总理德拉吉辞职、法国总统马克龙被曝出卖工会、德国总理舒尔茨被披露参加性派对。

  欧洲政坛乱象的背后,是整个欧洲陷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危机。

  美国人会不会幸灾乐祸呢?

  那简直是一定的,因为他们就是欧洲乱局的始作俑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按理来说,美国应该把欧洲的主导权,还给欧洲。

  然而,并没有。

  美国通过北约东扩,刺激俄罗斯,把俄罗斯强行推到了对立面,逼迫俄罗斯充当“敌人”的角色,以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

  二十多年来,一次又一次的北约东扩,像压弹簧一样压迫俄罗斯民族的生存空间。

  起初,俄罗斯人为了融入西方,为了尽快走入正轨,他们忍辱负重,默默吞下苏联解体的苦果,向欧洲敞开自己的胸怀。

  举两个例子。

  2002年1月,普京首访波兰,出乎意料地将60多年前波兰总理希科尔斯基将军的档案移交给波兰。

  在二战期间的波兰国家军和地下政府纪念碑前献花。

  答应对二战期间曾在苏联当劳工的波兰公民,按照俄现行法律予以赔偿等。

  2006年2月底3月初,普京对匈牙利和捷克进行访问,期间面对“匈牙利依然有许多人对1956年事件感到痛苦和愤怒”这一诘难,普京回应道:

  “今天现代的俄罗斯不是过去的苏联。我必须诚恳地说,我们内心对这些事件负有道德责任”

  由此可见,当时的普京对欧洲充满了善意的幻想,但他得到的“礼物”,却是北约一次又一次的东扩,俄罗斯与欧洲之间的安全缓冲地带,被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蚕食。

  你的善意,在盎撒人主导的丛林世界里,会被理解为软弱和无能。

  而面对软弱和无能的国家和民族,盎撒人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鲨鱼,会一口一口地吃掉你。

  终于,当美国开始染指乌克兰的时候,美国踢到了俄罗斯的睾丸,那是俄罗斯人无论如何也不会退让的敏感地区,再退让的话,将面临被阉割的悲惨命运。

  从力学的角度来看,当弹簧被压迫到了极限,必然会发生反弹。那反弹的力度,取决于压力的大小。

  从今天俄乌战争的残酷性,可以看出当初压迫地太狠了,以至于普京大帝咬着后槽牙发誓,要拿回属于俄罗斯的荣光,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神坚定。

  原子弹这个词,今年出现的频率非常高,间接地说明了俄罗斯人的决心之大,死亡都不能阻止他们。

  当然了,原子弹只是个吓人的摆设,不到山穷水尽万念俱灰的时刻,它只能安安静静地吃灰。

  普京手上真正的杀手锏,是另外两个亲兄弟,一个叫“能源”,一个叫“粮食”。

  尤其是能源,简直是无敌的。

  直到战争爆发,我们才真正地看清楚,欧洲对于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程度,竟如此之深。

  以至于欧洲人对俄罗斯的所谓制裁,看上去更像是一场日本式的“切腹”,十分滑稽。

  结果是,被制裁的俄罗斯赚得盆满钵满,卢布汇率稳如泰山。

  而制裁方的欧洲,欧元跌得爹妈不认,石油天然气价格冲上了天,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下降得稀里哗啦。

  如果战争再持续几个月,俄罗斯的另一个盟友——“冬天”将加入战局,形势将一边倒地朝着乌拉响声震天的方向发展。

  而这一切,都缘于远在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对大国俄罗斯地缘安全环境无休止的逼迫。

  欧洲人,认真地想过没有?

  俄罗斯人,是你们搬不走的邻居啊!

  为什么要跟随美国,苦苦相逼自己的邻居,最终用杀人一千自损八万的方式去制裁他、羞辱他,你们得到了什么?

  其次,欧洲铁了心要制裁俄罗斯,为了压制能源价格,需要俄罗斯之外的替代能源。

  于是,需要美国政府出面,缓解与伊朗、沙特这些产油大国的关系。

  但是,美国是怎么做的呢?

  美国表面上答应欧洲,会帮助他们找到替代石油和天然气,但拖到现在,什么也没做成。

  伊朗是美国的宿敌,今年三四月份,为了缓解能源危机,美国抛来了橄榄枝,大家都以为美国人这次有诚意。结果谈来谈去,最终还是谈崩了。

  美国总统拜登在访问以色列的时候,扬言如果伊朗不听话,会武力教训伊朗,彻底锁上了与伊朗合作的大门,还把钥匙吞了。

  沙特本来是美国传统盟友,但是,美国记者卡舒吉被沙特特工在土耳其肢解一案,成为沙俄王储与美国民主党之间,无法逾越的一道鸿沟。

  倒不是美国民主党多么正义,一定要为卡舒吉讨回公道,而是民主党的票仓——白左们对这件事情不依不饶。

  擅长表演的拜登,曾经咒骂沙特王储小萨勒曼是贱民,发誓永远不会踏上沙特这个肮脏的土地。

  才过了一年,他就食言了,主动跑到沙特去斡旋石油增产的事情。

  但是沙特人心眼儿小,沙特王储选择在首都之外的一个城市和拜登会面。相当于我们的领导选择在唐山会见拜登。

  而且,拜登下飞机后,发现诺大的机场,竟然容不下一面美国国旗。

  这是对美国的羞辱,非常有诚意的那种羞辱。

  但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拜登假装没有看见这些细节,还是按照流程,按部就班地举行了会谈。

  为了表现自己的不卑不亢,拜登故意哪壶不开提哪壶,说沙特王室策划发起的“刺杀卡舒吉事件”,是不对的,值得批评。

  这话遭到了王储的反击。

  王储的发言似乎早有准备,他说,美国人在伊拉克阿布格莱布监狱做的事情,更加不堪,美军士兵对囚犯进行性虐待和身体虐待。

  说完伊拉克的事情,王储又买一赠一,说今年五月份,美国女记者阿克利赫在约旦河西岸遇害,对美国有很坏的影响。

  言外之意,同样都是美国记者被杀,一个是沙特干的,一个是以色列干的,但是你们美国一直揪着我们沙特的衣领子不撒手,衣领子都弄皱巴了,而对以色列呢?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为什么不能一碗水端平呢?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这是一场互相揭短的会谈,其效果可想而知。

  最终,沙特方面宣布,会在今后几周内考虑对增加石油产量的讨论。

  大家注意措辞啊,一个词一个词的看。

  沙特不是要增加石油产量,而是要“考虑……讨论”,也就是说,连要不要“讨论”,都是值得“考虑”的。

  估计等到他们考虑好了,欧洲的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我说,美国根本没有诚意、也没有决心去遏制油价,欧洲所托非人。

  你把美国当知心大哥,美国拿你当韭菜盒子。

  靠人不如靠己,欧洲人总是不长记性,所谓不见棺材不落泪,还有更多的苦头在后面等着他们,已经排好队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欧洲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会最先感受到痛苦,他们会是最早一批醒来的人,希望他们能够擦亮眼睛,看清痛苦的根源是在哪里。

  看清给他们下毒的人,究竟是俄罗斯人,还是盎撒人。

  当醒来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一场催生新秩序的大变革,将不可阻挡地驶来,碾压一切反动的、落后的、虚伪的旧势力。

  像一辆隆隆的高铁列车,碾死一只会说英语的耗子,没有任何心理负担。

  快点来吧,等不及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3 21:56 , Processed in 0.21900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