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66|回复: 0

树神彧:为什么当下的年轻人变得越来越保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24 20: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段时间,刘亦菲上线了个新剧,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剧本改编自关汉卿的元杂剧,主角是几个奔赴新生活的妓女。电视剧保留了女主们身份,却将其魔改为“双洁”(即男女主角不仅要为处男/处女,且相爱前无任何情感经历)。

  一般的爱情剧双洁就算了,三十岁的妓女角色也能拗出双洁,这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这番争议当然不是有关部门的要求,而是因为“双洁党”可谓当前网文界的一股极大的势力,且声势越加浩大。电视剧领域频频出现的双洁,不过是在迎合受众罢了。

  网文这种消遣性质的娱乐活动,其抉择非常充分地体现消费者心理取向。21世纪的年轻人,竟然比元朝时的古人还要保守、封建,实在是很有意思。

  为此,小树写了一条微博:

  其实吧,从当下年轻人对“双洁”的热衷就知道,古代的贞操礼教并非上层一厢情愿,而是上层因需赢得大众支持,吸收并利用了大众在特定历史时期所激发的人性弱点而已。

  至于保守二字为何会在当下大行其道,小树给你拆解拆解。

  1

  首先,我们要厘清“保守”二字。

  过去俺提到保守二字时,基本上指的都是郑智概念上的保守。

  还记得以前这张图么:
  有些科普,俺已经反反复复说了很多次,但还是有再复述一遍的必要。

  保守二字,拆解就是保存守护,要有值得保存守护的东西,才能称为保守。

  比如郑智上的保守派,可以笼统地认为反对改革的都可划入此列。他们为了保卫守护既得时代红利,排斥自由竞争(右),更厌恶平等分配(左)。他们希望的只是维持现状不变,因为现状是对他们最有利的。

  因此,保守派口中只有他国内部矛盾,或是外敌对我们的威胁,转移大家视线的同时绝口不提内部矛盾——由竞争受限或分配严重不均引发的矛盾。

  这也是为什么,民族主义成为维护他们利益的最佳意识形态。

  而文化概念上的保守派,指的是思维倾向传统封建礼教道德者。

  事实上,当下越活越“古代”的年轻人,同样是因为有值得保存守护的东西,才激发出如此取向。

  原理很简单,因为所拥有的东西太少,因为获得增量实在太难,所以一些所有物重要性,就被一步步地抬升了。

  而传统封建礼教道德,恰好能最好地维护他们利益,因而被他们选中。

  2

  比如很令人讶异的是,文首提到的礼教般的“双洁”,受众绝大多是女性。

  曾经,封建礼教被革命家认为是束缚女性的锁链,可为什么当今的女同胞又主动把锁链请回脖子上?

  这是个好问题。请允许俺拿处女情结举例。

  当处女膜能换取的利益不变时,如若其他所得所获下滑或不确定性飙升,那么处女膜总利益中的占比就会提高,导致贞洁自发地被人们(主要是女性)抬举。

  读起来很抽象是吧?请容许小树请出赋值举例。

  首先,假如某地的一个姑娘,非处女身份能拿到20万彩礼,处女身份能拿到30万彩礼,那么处女膜的价值就是10万元。

  若这位姑娘工作一年刨除吃穿房租能攒3万元,那么处女膜的价值相当于她三年纯收入。因此对她来说,舍弃婚前的性的享受换取三年纯收入是划算的。

  若这位姑娘工作一年刨除吃穿房租能攒30万元,那么处女膜的价值就不甚重要了,没有必要为这一点点利益牺牲自己的享受。

  我们可以看到,当这位姑娘纯收入期望值大幅下滑时,处女膜价值在她资源库中的占比就会日益抬升,贞洁就日益被视为一项划算买卖。

  另一方面,若男人们都不把处女情结当回事,那么处女膜就一分钱不值;若男人们都极度重视处女身份,那么有无处女膜的差价就可能被抬高到20万、30万甚至更高。

  因此,女同胞们越来越重视贞洁能换取的收益,越来越自发维护贞洁价值的氛围,不过是因为她们收入普遍越来越低、越来越不稳定。

  看起来处女膜是禁锢、贬低、物化女性的锁链,可当拮据到了一定程度,且无改变的可能性,锁链卖铁赚的钱也是珍贵资源。

  你能砸碎这个锁链吗?

  可以。除非,你能为她们补上这卖锁链的钱。

  新中国早期能砸碎锁链,是因为增量足够,广大女性不仅能用工作收入替代锁链价值,甚至还赚得更多。

  如今锁链重新被女同胞请回自己脖子,不过是侧面反映女性就业、收入问题真的非常严峻。

  越是热爱“双洁”的读者群体,越能反映她们社会经济地位的不断下滑。

  而且就业了,马斯洛需求中的第二层——安全,如今也相当难以达成。

  马斯洛需求的第一层是生存需求,人们如今不必担心被饿死。而第二层是安全,这里主要指的是拥有安心的、不必焦虑忧心于被驱逐的个人居所。
  2022年的普通年轻人,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十年内赚取一套房子并能自行覆盖贷款,以大部分三线及以上城市的房价收入比来说,已然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而六个钱包,不是人人都有的。

  (这里的普通,指的是学历普通、相貌普通、家境普通、工作普通、收入普通,不要拿只占人群极少数的211985及以上说事)

  这里预告一下,之后会有一篇文章讲到这件事:高房价是一切戾气的最根源。

  好了,回到主题。我们还是以一句课本上的经典总结,那就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会反过来作用社会存在。

  除了处女膜,人们因为要“保存守护”仅有之物而变得文化上的保守,还有太多例子。

  比如,子宫能换取的利益占比飙升,生产的神圣性就会自发地被人们(主要是女性)抬举。

  郑爽购孕,全网攻击。而在二十一世纪初,购孕在娱乐圈可谓司空见惯,观众见怪不怪。

  婚姻或确定关系能抵御的风险所折合的利益占比飙升,忠诚的圣洁性就自发地被人们(男女都如此,但仍主要是女性)抬举。

  小三是可恨,可如今的人们见到事不关己的小三,都恨不得踏上一万只脚,就差浸猪笼游街了。

  宗教能带来的抚慰所折合的利益占比飙升,神祇的重要性就自发地被人们(这里就无论男女)抬举。

  这个就不多说了。

  当然,还有竞争失败的平庸孩子获得的兜底越少(如父母是否还有能力帮衬,如孩子未来是否能找到一份薪水平均的工作),父母们就越会过度保护自己的孩子。

  之前俺就写过:

  这样啼笑皆非的事情,我们身边数不胜数:

  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嗯,大家注意到了,文化上保守的,大多还是以女性为主,而且是年轻女性。

  所以说,当下“女权”群体是很拧巴、很复杂的。有的人确实在争取砸碎锁链,可有的人只是披着这张皮,在试图争取将锁链卖高点价格。

  要对这些层级南辕北辙的姑娘做概括,只能从谋求更多生存空间和利益的角度了。

  但正如我在2年前在《青萍之末上的粉红色风暴》里的预言一般,社会经济地位最低的年轻女性率先承压之后,很快就是社会经济地位第二低的年轻男性了……

  3

  郑智上的保守派,和文化上的保守派,有时候很容易合二为一。

  最著名的案例,莫过于我们自媒体整天嘲笑的美国锈带红脖子。

  锈带红脖子们吃到了美国工业化的时代红利,赚取了房、车、保险、子女教育等,确实有需要保卫守护的时代红利。

  再强调一遍,“时代红利”的意思是此人因为幸运而被时代赐予的红利,得来并非靠能力。如若让他们在今天再赚一次同等红利,他们是绝对做不到的。因此,时代红利的获取者在郑智上总是保守的。

  但与此同时,锈带红脖子能赚取的增量也越来越少,他们在思想上也会变得越来越保守。

  如上文所示,他们当然也得依靠锁链卖铁维生。

  所以要反堕胎,所以要种族主义,所以要坚持那过度的自由……这些自家传统带来的抚慰和一点价值,是锈带红脖子生活中仅有的甜蜜了。

  要断了人家的甜蜜,可美国的经济结构却又给不了人合理的补偿(如体面的工作和收入),咋整呢?难怪,他们和试图砸断他们锁链的人的矛盾越加激化。

  他们反对改变现状,但现状又是束缚他们的根源,这造就了太多拧巴、精分。而排斥复杂思维的他们,又因这复杂现实而愈加恐惧思考……

  比起美国,我们也有许许多多同样生态位的,或是窘境类似的人群。

  同一时代的人和人之间的相似之处、社会和社会之间的相似之处,永远比我们想象要多得多、大得多。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07:45 , Processed in 0.12502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