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619|回复: 0

环球科学:躺在床上就想瘦?科学家找到了运动减肥的关键分子,补充就能降低食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6 19: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健康 ·

  锻炼可诱导抑制食欲的分子

  锻炼被证明能预防肥胖以及肥胖相关疾病。然而,身体锻炼对生理机能以及代谢健康的长期好处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理解。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显示,锻炼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代谢物可有效减少小鼠进食和肥胖。

  研究人员对在跑台上密集运动后的小鼠的血浆代谢物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诱导产生最多的代谢物是一种名为Lac-Phe的改性氨基酸,这种改性氨基酸由乳酸(令肌肉产生烧灼感的剧烈运动的副产物)和苯丙氨酸(蛋白质合成所需的一种氨基酸)合成而来。与对照组小鼠相比,高剂量的Lac-Phe能在12小时的时间里将小鼠进食高脂饮食的食量抑制约50%,同时不会影响小鼠的活动或能量消耗。在另一组实验中,研究人员给予小鼠10天的Lac-Phe,可使其累计摄食量减少、体重下降(因为体脂减少)、糖耐量增加。研究人员还发现短跑后血浆Lac-Phe水平的上升幅度最大,其次是抗阻训练和耐力训练。研究人员表示,还需要进一步解析Lac-Phe作用机制的下游通路,以促进改性氨基酸在新疗法中的应用。

  · 新冠病毒 ·

  感染奥密克戎并不能有效增强对奥密克戎的免疫力

  一般认为,感染病毒后人体能够获得一定的自然免疫,从而更好地抵抗未来的感染。然而最近一项发表于《科学》的研究发现,感染奥密克戎后,人体对奥密克戎本身的免疫增强作用很小,即使对接种了3针疫苗的人群来说也是如此。

  研究者分析了英国医护人员的血液样本,这些医护人员均接种了3针mRNA疫苗,并且具有不同新冠变异株的感染史。研究者发现,此前没有感染过任何新冠变异株的人,在感染奥密克戎后,会对先前的变异株(阿尔法、贝塔和原始毒株等)表现出免疫力增强,包括B细胞和T细胞免疫增强,但对奥密克戎本身的免疫力只有很小的增幅。而曾感染过阿尔法变异株,或先后感染过原始毒株和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医护人员,没有表现出任何对奥密克戎免疫力的增加。研究者表示,奥密克戎不仅可以突破疫苗提供的免疫,而且很难在免疫系统留下“免疫印记”,这可能导致了大量的奥密克戎突破性感染。

  · 航天 ·

  NASA:若星舰在佛州出现发射事故,会切断美宇航员前往空间站途径

  SpaceX的星舰(图片来源:SpaceX)

  星舰是SpaceX正在开发的下一代完全可重复使用运输系统,计划将人类和货物送往月球、火星和其他深空目的地。SpaceX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距离39A发射台数百米远的地方投资建造了一个星舰发射台,作为备选发射台使用。近期马斯克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星舰下个月准备好起飞,第二枚星舰8月准备好飞行,在那之后每月飞行。据路透社报道,NASA官员近几个月来告诉SpaceX,如果星舰在佛州的发射台爆炸,会切断NASA发射美国宇航员前往国际空间站的唯一途径。

  据NASA官员透露,SpaceX正在研究如何加固39A发射台,或使发射台更能抵御星舰爆炸事故和成功发射星舰释放的巨大冲击力量。SpaceX还向NASA提出备选方案,从40号发射台发射宇航员。NASA官员表示,SpaceX正在与NASA合作解决这些问题。

  · 公共卫生 ·

  黑死病的起源

  1347年,贸易船带来的鼠疫从地中海播散到整个欧洲、中东和北非,感染了60%的人口,被称为黑死病。鼠疫大暴发延续了500年,直到19世纪初期才结束。其致病菌的起源一直富有争议性,最为常见的理论是东亚起源说和中亚起源说。近日,发表于《自然》的一项研究在这一问题上取得了突破。

  研究人员分析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伊塞克湖附近墓地——Kara-Djigach墓地和Burana墓地的DNA印迹和考古学数据,并将此与其中埋葬的7名个体的古DNA分析相结合。1338年和1339年,这2个墓地的埋葬数量明显增加,很多墓碑的死亡原因为“瘟疫”。他们在其中三个DNA样本中发现了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引发黑死病疫情的致病菌)的痕迹。通过对样本中的Y. pestis的基因组进行测序,研究人员发现它们均为单一菌株,且正是与鼠疫出现相关的多种突变型菌株的共同祖先。研究人员还发现,与这些古菌株联系最密切的现代菌株是目前天山地区(与吉尔吉斯斯坦在地理上靠近)鼠疫菌库中现代菌株,这可能将鼠疫的起源指向中亚。根据历史数据和人工制品,作者推断该地区曾生活着丰富多样的社群,这些社群仰仗与整个欧亚大陆的贸易往来生活。这种贸易往来可能推动了黑死病在14世纪的传播。

  · 动物学 ·

  猫痴迷猫薄荷,不只是为刺激

  一吸到猫薄荷,猫咪就会疯狂地在上面打滚、摩擦、舔舐和咀嚼。人们过去认为,猫薄荷与木天蓼类似,具有令猫咪陶醉的特性。但近日,一篇发表在《交叉科学》杂志的文章显示,猫咪痴迷这类植物可能并不只为追求刺激。

  研究人员发现,猫薄荷和木天蓼被破坏时,会释放大量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包括荆芥醇(nepetalactol)和荆芥内酯(nepetalactone),它们是一种强效驱蚊剂,能够使植物免受害虫侵害,也让猫咪免受蚊虫叮咬。猫咪摩擦、滚动、舔舐和咀嚼造成木天蓼的物理损伤,会促使叶片立即释放比完整叶片高10倍的环烯醚萜化合物。完整叶片中,荆芥醇占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总量的90%以上,而受损叶片中,该比例下降到45%左右。这一变化会增加猫的反应时间,且叶片释放混合物的驱虫性能也变得更强,因为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多样性会提升其驱虫效率。而将化合物涂抹在盘子或猫无法触碰的位置,猫均表现出相同的翻滚、舔咬等行为,能够证明,这类行为是环烯醚萜混合物嗅觉刺激引发猫的本能反应。未来,该研究团队希望通过研究能解答,哪种基因导致猫的本能反应,为什么该反应仅限于猫科,以及为什么一些猫对该类植物没有反应等问题。

  · 公共卫生 ·

  卫健委发布猴痘诊疗指南

  昨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的通知》,其中提出,2022年5月以来,世界多个非流行国家报告了猴痘病例,且存在社区传播。为提前做好猴痘医疗应对工作准备,提高临床早期识别和规范诊疗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制定了《猴痘诊疗指南(2022年版)》。

  《指南》中指出,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感染所致的人兽共患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灵长类动物(包括猴、黑猩猩、人等)感染后也可成为传染源;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还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尚不能排除性传播;目前人群普遍易感,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国家卫健委官网)

  · 新冠疫情 ·

  截至北京时间6月16日10时,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最新统计,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537 223 755例,死亡病例6 314 224例。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的数据,6月1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6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2例(福建7例,广东6例,上海4例,浙江2例,北京1例,重庆1例,四川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浙江2例,四川1例);本土病例42例(北京14例,内蒙古13例,上海9例,辽宁3例,河北2例,重庆1例),含4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内蒙古3例,重庆1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11例,其中境外输入73例,本土38例(内蒙古21例,上海7例,北京4例,辽宁3例,吉林2例,广西1例)。

  截至2022年6月14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39108.8万剂次。

  文:二七、白德凡、clefable、不周、韩佳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4 05:27 , Processed in 0.1250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