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5|回复: 0

戎评:逼近临界点?美国枪击案飙升背后的恐怖真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6-10 19: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仅仅一个周末的时间,全美因枪击案件共造成了156人死亡,412人受伤。而在最近的9天之内,一共发生了20起大规模枪击案件!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暴力档的官网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5月,全美一共发生了213起大型枪击案件,一共有17320人因此丧命,其中652人是未成年人。

  2020年,全美共有超过4.5万人死于枪支暴力犯罪;2021年,这个数字为44816人;今年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恐怕又会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命的消失,可美国政府乃至整个社会似乎都对此束手无策。关于全面禁枪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却一直被华盛顿的政治精英们无视。

  当地时间的6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再度就枪支暴力犯罪问题发表全国讲话,这是10天之内的第二次。拜登称,如今美国的很多场所已经成为“杀戮场”,限制枪支的问题关乎“良知和常识”。他呼吁美国国会,尤其是共和党采取行动,“我们不能再让美国人失望了”。

  是的,目前的情况已经严重到就连总统本人也不得不坦承——美国已经变成了一个战场,一个杀戮场。

  但即便如此,美国的精英阶层还是对此无动于衷,因为在这些枪击案件死伤的基本都是中下阶层的平民百姓,大富豪们有非常周全的安保措施,几乎不用为人身安全而担忧。

  这又是另一个维度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美国的枪支泛滥和暴力犯罪问题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军工联合体固守既得利益这么单一的问题了,而是结合了政府治理、文化传统、秩序维护逻辑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

  这里面利益盘根错节,政治风险层层叠加,没有高超的政治手段和强大的意志决心,一般的政治领导人都没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而对于最近一段时间,美国枪支暴力犯罪问题突然恶化的情况,又和当下的美国国内形势脱不开关系。

  今年以来,美国物价飙涨,就业不振,经济陷入衰退危险当中,使得全社会特别是中下阶层老百姓的生活痛苦指数飙升。而生活在金字塔顶端的权贵阶层对此毫无察觉或者说熟视无睹,继续利用各种游戏规则捞钱,贫富差距继续拉大——人民拥有枪支的自由和权利解决不了资产阶级窃取国家权力垄断国家资源的问题。

  面对困境,老百姓就会因为巨大的生活压力而变得焦虑和紧张,很容易陷入到激烈对抗当中。

  所以,问题的根本还是在于因为经济大环境的不景气,社会上充满了戾气,全社会的承压力全面下降大家就容易陷入高度对抗的情绪当中。由于拜登政府的无能,无力解决内部问题,危机无法转嫁出去。于是,社会矛盾的总爆发进入了临界点,社会秩序的崩坏似乎近在眼前?

  要想理解当下的美国社会现状以及未来的走向,咱们先从一个案子聊起。

  我们今天就来剖析一下被美国媒体热炒了近一年的基诺沙枪击案以及那场震惊全世界的BLM运动背后更多的荒诞之处。

  那么,我们先抛开先入为主的主观判断,通过已公开的细节来还原事件的真相(注:以下案情回顾所叙述的事件经过均来自于检控双方的法庭陈词以及目击者所提供的证据,记录源自官方)。

  1.颠覆固有印象的事件经过

  2020年8月25日,17岁的MAGA民兵凯尔·里滕豪斯“跨省支援”,从伊利诺伊州来到了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县,帮助当地“维持秩序”。当天,他拿了一把AR—15步枪,上午和别的MAGA民兵一起参加了社区的义务劳动(清理抗议者留下的垃圾和涂鸦)。到了下午,他看到BLM运动来到了当时所在的社区,便依次携带了灭火器和救生包。

  他为什么要带这些装备呢?联系当时混乱的局势,在BLM运动当中,有人浑水摸鱼对商家进行了洗劫,甚至纵火,无法无天。携带这些装备就是为了紧急救助和帮助商家阻止纵火抢劫的。

  这是不是颠覆了我们固有印象里面反智主义盛行的MAGA形象?别急,接着往下看。

  凯尔·里滕豪斯带了灭火器和救生包就是为了以防不测,在遇到有人违法犯罪的时候维持秩序,所以,当地的警察部门对这群MAGA民兵抱持的是赞许甚至是鼓励的态度。

  一直到当晚10点左右,我们的这位“跨省援助的资本主义接班人、2020年度感动美国候选人、MAGA十大杰出青年”依旧在一家CarSource店面附近巡逻。

  到了晚上11点46分,附近另一处二手车店用来停放车辆的停车场被人纵火。然后,还在附近巡逻的兵凯尔·里滕豪斯携带灭火器赶往现场准备实施灭火。就在这个过程当中,第一位死者出现了。而他刚从精神病院出院的死者,并且已经在此之前和MAGA民兵发生过口角和轻微的肢体冲突。所以,此人的暴力攻击倾向比较明显。

  他当时朝着背对自己的凯尔·里滕豪斯嘶吼威胁,并把一包装了自己的衣物的塑料袋砸向前者。被砸以后,凯尔·里滕豪斯立刻回过头来,向对着自己展现出威胁姿态的死者连开四枪,致其当场死亡。注意,当时四周已经有人朝天开枪,场面一度非常混乱。

  在开枪杀人以后,凯尔·里滕豪斯立刻朝着有警察部署的地方移动,而周边闻声赶来的BLM运动支持者迅速追赶并企图包围这位“杀人犯”。

  在BLM运动支持者和凯尔·里滕豪斯奔跑追逐的过程当中,其中一人起身飞踹凯尔·里滕豪斯,使其失去平衡,无法用枪进行自卫反击,而另一位拿着滑板的支持者迅速用滑板补刀,砸向凯尔·里滕豪斯的头部并准备夺枪。

  幸好这位年仅17岁、接受过基本军事训练的小民兵反应敏捷,躲过了这致命的一击,然后迅速调整好姿态对着第二位死者的胸口开枪,致其当场死亡。

  这个时候,另一位手持短枪的BLM支持者看到凯尔·里滕豪斯开枪击倒自己的同伴后,举手表示“投降”,凯尔·里滕豪斯也没有继续开枪,甚至枪口微微朝下。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这个小伙子在面对如此极端情况下依旧保持了难得的冷静,且训练有素,可见美国民间的武德丰沛。

  但很快,这位仁兄又开始移动并把枪对准了凯尔·里滕豪斯,他随即开枪,打伤了此人的胳膊。至此,这起事件共造成了2死1伤。

  这就是基诺沙枪击案的大致经过,根据法庭上所呈现的证据,大致勾勒出当天到底发生了什么。对于支持凯尔·里滕豪斯的MAGA民兵和其他极右翼拥趸来说,这位年仅17岁的美国少年是个“英雄”,他当天的行为不但是合理合法的持枪自卫,而且还“为民除害”,将几个罪犯、人渣送去见了上帝。

  对于支持BLM运动的左派和支持禁枪运动的人来说,凯尔·里滕豪斯就是个滥用自卫权的“杀人犯”。

  总之,这起案件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支持者和反对者各执一词,吵成了一锅粥。

  2.当司法问题遇上政治斗争

  基诺沙枪击案开庭审理以后,检方向法官提起公诉,提出了凯尔·里滕豪斯的“七宗罪”:1.三项使用危险武器鲁莽杀人或危害公共安全;2.一级谋杀;3.杀人未遂;4.违反宵禁;5.非法持有枪支。

  但在被告律师的努力之下,这些罪名有的直接被法官驳回有的则经过审理之后,陪审团一致认为被告人凯尔·里滕豪斯符合美国法律规定的合法自卫条件:1.合法持有武器;2.合法的处境,也即是不能处于犯罪过程中;3.只在必要情况下使用武力;4.没有过度使用武力。

  其罪名均不成立!

  于是,2021年11月19日,凯尔·里滕豪斯当庭无罪释放。

  这一宣判立刻在美国社会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支持者自然欢呼雀跃,反对者如丧考妣并借此展开新一轮的大型“0元团购”活动。

  前总统特朗普通过发言人莉兹·哈林顿向凯尔·里滕豪斯表示祝贺,“祝贺凯尔·里滕豪斯在所有指控中被判无罪释放。这叫被判无罪——顺便说一句,如果这不是自卫,那什么都不算了!”

  而拜登则表示他和许多美国人对凯尔·里滕豪斯被无罪释放感到“愤怒和担忧”。

  我们从特朗普和拜登不同的表态来看,就知道美国社会对这件事的分裂到底有多么严重了。

  从美国人的视角来看,最大的争议点就是凯尔·里滕豪斯属不属于防卫过当。如果法庭认定当事者防卫过当,那么针对他的所有指控都有了法理基础,反之就一切都不成立。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立国精神就之一就是天赋人权,即《独立宣言》里面所写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在此基础之上,才有了人民的言论自由、个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有权捍卫自己的私人领地等权利。而且,当时思想理念十分先进的主权在民学说也被纳入到《独立宣言》当中,这才有了“人民有权持有武器推翻暴政”的法理基础。

  当然,什么“人人生而平等”之类的美好理念并不包括印第安人、黑奴以及后来的华工——美国宪法当初只保护了白人的权利。在美国独立建国,践行立国精神的时候,就展现出了赤裸裸的双标,老双标狗了。

  现在,至少从现有的证据所反映出的事实来看,17岁的MAGA民兵凯尔·里滕豪斯的所作所为符合美国的立国精神以及传统价值观,得到了MAGA等保守势力的拥护。

  而长期被排斥在美国立国精神之外,遭到主流种族——盎格鲁·撒克逊人压迫和剥削的其他有色人种,并没有从此案件当中获得任何法律上的认可和政治上的利益。

  虽然在这起冲突当中并没有任何一位有色人种的公民受害,但是那些参与BLM运动的白人,他们所抗议的,最终可能受惠的还是全美的有色人种,尤其是非洲裔美国人。

  因此,这起案件看起来是司法问题的争议,实际上还是美国内部各族裔政治权利的争夺。

  但是,不论是MAGA还是BLM,在政治正确空前受到关注的大环境下,谁都不愿意捅破这层窗户纸,给对方以把柄,于是就在各种司法审判的细节上弯弯绕,让这起案件变得相当复杂。

  什么种族歧视的问题、警察与民兵在社会当中的职责划分与作用的问题、伦理道德的界限问题以及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的问题,当然还有老生常谈的人权问题与正当防卫相冲突的问题等,凡是能沾上边甚至完全不搭界的问题都被掺和了进来。

  当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再被各路人士加以利用并用有利于自身利益或诉求的方式来解读,自然变成了全美最为关注的一个案件。

  所谓旁观者清,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私心,都想利用这起案件攻击彼此。

  民主党这边从案件发生以后就死死抓住特朗普的政治表态不放,死死抓住当事人的MAGA民兵身份大做文章,在政治上办成“种族冲突”的铁案,而挑起冲突的特朗普和共和党应该对此负责。

  作为反击,MAGA与共和党先在被杀死和打伤受害者过去的劣迹上做文章,大肆渲染这些人过去的斑斑劣迹,把凯尔·里滕豪斯塑造成“为民除害”的“英雄”。把民主党这群激进的左派抹黑成挖美国立国精神的“掘墓人”,是“美奸”。

  PS:根据公开的信息披露,第一位死者被精神病医生诊断为躁郁症,此前因为猥亵和性侵多位幼童被判15年监禁,出狱后因为酗酒和药物滥用被老妈赶出家门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第二位死者也因为用刀威胁弟弟和其他家庭成员被警方记录在案,因为控辩交易而重罪转轻罪,最后获得了人身自由;而本案的第三位被枪打伤胳膊的也不干净,身上背着17项轻罪,包括但不限于吸毒、酒后隐蔽携带枪支等。

  虽然这些人确实劣迹斑斑,但并不不能成为被凯尔·里滕豪斯持枪剥夺生命的借口,他们死有余辜的唯一法理依据是当时是否威胁到了当事人的人身安全。

  最后,凯尔·里滕豪斯当庭无罪释放,MAGA与共和党强行认为法庭捍卫了自己的政治理念,捍卫了美国已经岌岌可危的主流价值观。

  作为局外人,我们也基本认为凯尔·里滕豪斯是正当防卫,但是二者的逻辑并不相同。

  我们是根据现有的证据认为犯罪嫌疑人凯尔·里滕豪斯有罪或无罪,而在美国,支持或反对他的人是根据各自不同的立场或利益诉求而认定他是正当防卫还是谋杀犯罪。

  这起案件还有一个吊诡的地方在于,当事人凯尔·里滕豪斯在事发一个星期以前因为驾驶超速被警察拦截并留下了记录,当时在“种族”一栏填写的是“西裔”,而到了法庭上却变成了“白人”。

  这个变化也被双方尤其是支持MAGA与共和党的一方紧咬不放,大造舆论,指责“民主党造假”——2020年的总统大选当中,作为关键摇摆州的威斯康星州,让拜登以微弱优势获得通往白宫的门票。

  而且,不论左右,支持或反对,美国的主流媒体都没有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该事件,甚至带头造谣,故意掩盖不利于自身立场的关键信息。这就让民众更加难以通过事实真相来判断是非曲直。

  当然,现在很明显是政治问题大于司法问题,是非曲直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问是非,只分立场,这就是政治极端化和意识形态极端化后的美国社会现状。

  因此,观察和剖析基诺沙枪击案对了解当下的美国乃至整个西方社会价值观分裂、法律与伦理悖论、政治制度设计与安排的底层逻辑都是一个绝佳的观察样本。

  从基诺沙枪击案的前前后后看到当下美国社会严重撕裂的现状仅仅是第一层,在此基础之上,还有更多有意思的东西等待我们发掘。

  3.政治正确与反政治正确的极度内卷

  基诺沙枪击案,法庭内双方唇枪舌战,法庭外也是打得热闹非凡。

  除了我们熟知的BLM运动和MAGA的支持者,还有诸如极端反法西斯运动组织Antifa、素食主义者、绿色食品推广协会等,各路大神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以此为舞台尽情开始了自己的表演。

  而且,只要对方反对自己的观点,与自己的立场对立,不管真实情况怎样,双方就开始互相贴标签,什么“白人至上主义者”、“共产主义者”、“恐怖分子”、“法西斯分子”等各种帽子满天飞,看得是眼花缭乱。

  可以说,这是西方社会极力推崇政治正确,在全世界范围内大搞平权运动后的一次集中体现。

  其实,这种乱象早就广泛存在于西方社会了。

  比如说在全世界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的时候,反女权运动也异军突起,开始针锋相对地与之斗争。

  别看西方社会现在天天喊什么女权、反对种族歧视,好像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其实这和朋友圈里面经常晒名牌包包、晒豪车、晒优渥生活的人潜藏的那种炫富心理是一个道理——越缺乏什么越需要什么就把什么挂在嘴上,随时提醒自己和大家“我很优秀”。

  历史上真正第一个实现了解放妇女,践行女权的国家是被西方人视为洪水猛兽的苏联人。而“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博爱”的美国直到1920年8月26日才签署通过宪法第19条修正案在全国范围内赋予女性投票的政治权利。

  可是,与真正的女权不同,西方社会的女权运动从一开始就走偏了,她们在一边积极拜托传统父权社会对女性的种种压迫,争取权利的同时,并没有相对应地承担社会责任。

  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损害了男性的合法权益,男性必然要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却获得比过去更少的权利。

  这种双标的做法久而久之就引起了社会一部分群体的反感和反弹。像特朗普以及MAGA为代表的保守势力,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甚至掌握了国家权力的。

  而且,西方女性可以争取到权利的相当一部分原因是政客需要她们手里的选票。这和现在民主党极力讨好国内的少数族裔、各种激进的民权组织、绿色环保组织等做法,底层逻辑是一样的,我假装对你好,那你就必须投票的时候支持我,这样才能把争取到的政治权利制度化、永久化。

  平权运动异化成为了政治工具,变成了某些人获得更多权益甚至不法利益的利器。

  有人获得更多的权利,必然就有人的权利受到侵害。

  就在基诺沙枪击案宣判前不久,美国的弗吉尼亚州劳登县一所高中,发生了一起“性别流动”的男孩穿着裙子进入女厕所侵犯了一名女学生的恶性案件。这起案件同样引起了全美的高度关注。

  所谓的“性别流动”指的是在生理上是一种性别,但在心理上又是另一种性别,而且这两者之间还可以左右横跳。总而言之,什么时候、什么法律法规对哪种性别有利,那么“流动性别”者就是那种性别,反之亦然。

  这件事之所以会发生就是因为民主党执政以后,大力推动在全美执行各种平权政策,什么“56种非传统性别分类”、“变性人四星上将”、“男同交通部长”之类的,各种buff满天飞。

  现在,各种所谓的“少数、弱势群体”在民主党多元、包容的政治宣传口号下,早就成为了可以四处出征的精兵悍将。一个人不论犯了多大的罪,做了多么出格的事,只要他/她/它宣称自己是LGBT(性少数群体),是少数族裔,就有了最强护身符,就可以在美国社会横行无阻甚至无法无天。

  像弗吉尼亚州发生的这起案件,就是这种社会乱象所导致的恶果之一。如果争取权利的最后结果是导致每个人的自身权益都得不到保障,还方便了坏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这还能保障民主、自由和人权吗?

  于是,在这样的社会氛围当中,为了保护自身的权益和争取更多的利益,大家就疯狂往自己身上叠buff:你是弱势性别,我就是弱势种族;你要是强调自由民主,我就扯平等博爱。

  这几年,女权组织发起了跨国反对性骚扰的“Me too”运动,一些自称“生理上是男性,但心理上是女性,同时还喜欢女性的同性恋”的跨性别群体发起了“占领女更衣室”运动针锋相对,打得不亦乐乎。

  如果单一buff还不够,那我就索性把所有buff全部堆到自己身上,所以在纽约街头出现了一位非传统的“极品”模特——Jari Jones。

  这位模特集变性人、同性恋、黑人标签于一身,其伴侣也是一位变性人,甚至领养的孩子也是LGBT(性少数群体),属实政治完全正确了。

  像这种为了迎合政治正确“特别定制”的“稀缺品”,特别讨那些所谓自由派政客、媒体和平权组织的喜,却并不被主流社会大众完全接纳,相反还会引起保守派的反弹。

  就算平权组织内部,也并非大团结的和谐画面,有时候也是互相攻击和各种看不惯,比如女权主义者也反对跨性别、反对同性恋等;那些成天喊着LGBT,高举彩虹旗的也不都是环保主义者,甚至对瑞典“环保公主”格雷塔·通贝里也嗤之以鼻。

  比如身为女权主义者的《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就在去年对跨性别群体颇有微词,然后就被网上的跨性别群体给冲了。然后,一大堆反女权或者反跨性别团体的网友就故意拱火,直接来了一波火上浇油,随着两边的争吵越来越激烈,整个晋西北,阿不,是整个西方的舆论场都乱成了一锅粥。

  可你以为现在只有一直“文明先进”的欧美是这样吗?其实在亚洲的日韩等国,甚至在非洲这样的欠发达地区,都不逞多让。

  这就是政治正确在全球泛滥之后的结果,甚至这股歪风也渐渐传入国内,搞得我们的舆论场也变得极端和分裂,不过好在国家已经重视起来。

  前不久,解放军报就发表了一篇《应警惕境外势力煽动性别对立》的文章,就在警醒同胞,不要陷入西方舆论所设定的政治正确陷阱当中,引发社会不必要的对立和分裂。

  剖开现象看本质,其实这些政治正确并非依照文化习俗自然形成的,而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强行组合到一起,必然会引发一连串的负面连锁反应。

  西方社会为什么要大搞特搞政治正确,甚至还要向全世界输出?

  从西方国家内部来看,统治集团只要不断制造话题就能让被统治阶层不断内斗、内卷,来转移经济发展停滞以后不断激化的阶级矛盾,从而达到巩固其统治地位的目的。

  那些大打政治正确牌的政客通过在被统治阶层内部,把原主流群体的一部分权利和利益让渡给少数群体,从而获得政治支持上台执政,然后笑看双方互相争斗,不但可以更好地获得和政治权利参与资源的分赃,而且不用真正去解决那些吃力不讨好的社会问题,岂不美哉?

  至于说这样会给社会运行增加多少的成本,造成多大的对立乃至分裂,这不是政客财阀们所要考虑的了。这个道理不但对于自由派有用,对于那些已经被政治正确压迫到必须有所反抗的保守派来说,也同样适用,所以特朗普才能在2016年问鼎白宫。

  而从西方国家维持霸权垄断的角度来看,把政治正确这颗“意识形态毒丸”输出到全世界,更有利于让那些被霸权统治的国家内部变得同样对立,让社会更加原子化,从而一样无法团结起来反抗霸权统治。

  4.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根本不在一个层次

  虽然说基诺沙枪击案反映的是当下美国社会乃至西方世界的乱象,但是从根源上来说,这也是西方文明的底层逻辑BUG所致。

  这起案件的直接导火索就是17岁的MAGA民兵凯尔·里滕豪斯持枪自卫。其实在美国,持枪自卫根本不成问题,未成年人持枪还有各种限制,如果是成年人合法持枪几乎没有门槛。

  全美50个州当中,有28个州允许持枪者在非常宽松的情况下持枪自卫;15个州允许持枪者在没有安全撤离线路的情况下可以使用致命武器;7个州制定了“城堡法”,即在私人领地当中(住家、公司或车内)可以使用武力自卫。

  如果该起案件不是发生在美国爆发严重种族冲突的特殊时期,是不会这样引人注目的,因为类似的案件在美国实在是太稀松平常了。

  根据美国非营利组织“枪支暴力档案”汇总的数据,2020年美国发生611起造成4人及以上伤亡的严重枪击案,导致513人死亡、2543人受伤,较2019年激增47%。与此同时,2020年美国枪支销售数量也突破历史纪录,民众对公共安全担忧加剧。美国联邦调查局全年针对枪支购买进行了3970万人次背景调查,比2019年增加40%。

  换句话来说,美国去年平均每天发生1.7起严重枪击案,平均每天至少因此死亡1.4人。

  这可真的是“自由美利坚,枪击每一天”啊。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美国的枪支泛滥问题是美国相关的军工利益集团绑架政府公共政策不作为造成的,为的是保护军火市场。

  这个观点不能说错,但肯定不全面。今天我们就借着基诺沙枪击案说说背后的深藏的西方文明底层逻辑BUG。

  美国人可以自由持枪,一方面是“天赋人权”,政府权利下放的结果,另一方面就是政府在权力下放以后同时也把职责抛给基层民众了。

  在回顾事件发生的经过时,作为局外人的我们,作为一出事就习惯性喊警察叔叔的中国人,会感到分外的奇怪,那些本来负责维护社会治安的美国警察跑哪里去了?

  在当时枪声大作,局势一片混乱的时候,美国警察在做什么?和我国规定人民警察必须多少分钟之内必须出警,奉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不同,美国警察在整起事件过程当中都是缺失的,只是在凯尔·里滕豪斯跑向警察后,递给了他一瓶水以示慰劳,然后就什么动作也没做了,直到凌晨再次将其逮捕(还是小伙子在妈妈的带领下主动投案自首的)。

  而且,即便当时政府颁布了宵禁,可当天依然发生了大规模的抗议和抢劫、纵火等严重暴力事件,当天也并不是只有凯尔·里滕豪斯一人持枪,在目击者用随身设备记录下来的视频里,枪声就一直不断,可见当时的情况有多么混乱,而政府和警察竟然毫无作为。

  而这,美国人早已习以为常,并没觉得有多么奇怪,甚至有时候还认为警察的执法过当才是安全的最大威胁,在BLM运动起来之后,很多民主党执政的地方都大幅削减了警察的预算开支,背后就是有这样一股民意的存在。

  自独立建国以来,美国警察的执法边界范围都一直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同时也在不同时期对公民的持枪权、自卫权等有过争议。严格来说,美国的枪支管理并不宽松,但是美国地广人稀,城乡差距也很大,某些贫民窟根本没有警力部署,将法律真正落地执行成为了一个大问题。

  像MAGA民兵组织这一类的民间武装组织,就是在警察执法缺失或者不到位的情况下才出现的。

  而由于美国施行的是联邦制,地方县郡政府与市政府、市政府与州政府、州政府与联邦政府之间没有非常明显的上下级隶属关系。在特朗普当初领导美国政府抗疫的时候,我们就发现共和党执政的州比较听话,而像民主党执政的州经常不甩特朗普,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共和党的红州与民主党的蓝州之间都是互相指责和甩锅,乱成一锅粥。

  从经济蛋糕的分配角度来看,由于税收大部分都留在了地方政府,所以每个地区/县郡的财政收入多少直接反映出当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

  所以,在美国的富人区什么都好,因为税收高就可以花钱做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贫民窟就只能脏乱差,连警察都懒得巡逻或者害怕到那里执勤公务。

  在美国广大的乡间和非富人区,社会治安乃至基本的公共服务依靠的就是民间自发组织的互助系统,民兵组织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应运而生负责社区基本治安维护需要的。

  而那些住在沿海发达城市和都市富人区的民主党支持者是无法理解这一点的,因为他们一直就生活在各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齐全的环境当中,无法与生存环境相对恶劣的基层民众产生共情。

  所以,这种现象表面看是政治观念和生活认知的差异,再深究一点是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的问题,我们再深究一下,还会发现这是经济利益乃至国家权力分配的问题。

  细想一下,那些能够生活在大城市里,享受着各种生活便利的人不都是高级知识精英、商界精英、政治精英所组成的既得利益集团吗?他们几乎都是民主党的拥趸。

  而那些共和党以及MAGA的支持者几乎都广泛分布在乡村和发展相对落后的美国内陆城市和地区。

  造成现在这种格局和社会撕裂现状的,恰恰是美国的政治演化所导致的——民主党执政时倾向于全球化,忽略了本土劳工阶层的利益;共和党执政后倾向于本土资本既得利益集团,损害或者相对漠视了跨国资本利益集团的利益。

  两者利益的不可调和也造成了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既然矛盾不可调和甚至空前对立激化,枪支泛滥也是必然的了。

  那么,如果有一天美国也“天降猛男”,学习富兰克林·罗斯福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准备建立大政府制度,大幅增加联邦政府的权利,收紧地方政府的权利,会改变美国的现状吗?

  这种可能性放在现实环境中几乎和“懂王”与“睡王”握手言和一样几乎无法实现。

  先不说既得利益者的反扑,就连改革最受益的基层民众也不会答应。因为沿袭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西方人就没有建立大政府和建立类似于中国这样的统一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文明基因!

  西方国家为什么大多数国家用的是联邦制,为什么极少出现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追踪西方文明的源头,一般认为其文明的发端来自于古希腊的海洋文明(当然,现在也有争论)。而海洋文明的特征就是权力制衡,其商业属性决定了社会成员基本依靠互相协商的形式规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彼此的利益交换来达到制衡,在此基础上逐渐萌发了最基本的财产权观念,并以此发展出了城邦民主制度。

  这种海洋文明城邦民主制度的基础就是利益合作,没有共同的利益顷刻间就分崩离析。并且,海洋文明和游牧文明类似,很多时候都是靠劫掠、侵略其他文明来发展壮大自己,属于进攻型文明,往往凭借各自的本事洗劫一番之后打道回府,即便后来发展出了商业属性,也是赢家通吃的零和博弈思维,根本不需要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来约束自己。

  相反,以中国为代表的农耕文明,是典型的防守型文明。虽然在历史上,华夏民族也是武德丰沛,一度打得游牧民族怀疑人生,但在总体趋势和战略目标上,还是为了守住文明核心精华区。

  我们的先祖占据了资源最丰富的一片沃土,强敌环伺,在生产力极度落后的古代,又要面临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各种自然灾害,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构建一个强大而有力的中央政府统一调动资源才能延续文明的发展。

  所以,我们的生存环境天然需要各部落联盟、小型城邦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才能确保集体安全与集体繁荣。

  在漫长的民族融合与文明演化的过程中,我们并非像欧美殖民者对原住民一样进行种族屠杀与文明灭绝,反而是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发展出了多元一体的文明形态,让整个文明充满生机与活力。

  正是这样的生存环境以及多元一体的大一统政治格局,让中华民族一直拥有强大的向心力和民族凝聚力,对集体意识和集体利益的认同自然也远远高于西方文明。

  另外,虽然中国历史上的改朝换代大多是由于阶级固化,土地兼并严重逼得农民没有活路只能造反,但是也远比西方封建君主长久压抑平民阶层跃迁的程度要好得多,至少在体制内还有科举在一定程度上开放了民间的自由流动。

  甚至每次改朝换代,对统治阶层大换血以后,社会重新洗牌的程度也比西方各国彻底地多。这让中国的老百姓对政府的信任度也远高于西方的老百姓。所以,我们对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没有那种排斥感,也愿意让渡出一部分权利给政府,授权政府做大事,做长久的规划。

  翻看西方文明的历史,长久以来都是强大的封建君主专制和宗教势力联合统治西方的老百姓。它们做了多少反人权、反人类、欺骗西方老百姓的恶心事就不赘述了,这就造成了西方社会对政府的看法基本是持负面的,理所当然地认为政府对社会活动的干涉和限制越少越好。

  这就是所谓的“塔西佗陷阱”——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

  西方政府长久以来的黑历使得人民对政府产生了天然的不信任。既然政府无法取得人民的信任,又想降低统治成本,那么最经济的办法就是权利下放,以自由民主的名义甩掉政府职责的包袱。

  假设我做一件为国为民的好事有可能触犯了既得利益者而遭到打击报复,还得不到基层的理解和支持,社会上也没有产生一种奖励为民做事的机制,那谁还愿意做这些事?

  而普通民主不相信政府,自然是能够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利最好,这样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更重要的是,与中国社会自古以来产生的“天下为公”的理念不同,西方社会更笃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就像疫情当中大多数的西方民众所坚持的那样——生得自由,死得随意。

  这对于那些封建贵族和资产阶级新贵来说,也是乐观其成的。因为这些特权阶级多掌握的资源和权利与普通民众相比有着天差地别的差距,没有大政府的掣肘,它们可以不受限制地攫取社会财富和资源。

  当年试图脱离英国统治的北美十三块殖民地,其实刚开始并不想独立建国,只是不想缴纳赋税,不受限制地走私而已。最后因为英国的经济制裁,才无奈地选择联合起来独立建国。

  美国,其实是伪装成国家的超级殖民机器而已——要想更方便地殖民,当然是限制自己的条条框框越少越好,限制别人的条条框框越多越好。

  于是,自由民主成为了解除自身枷锁的钥匙,成为了限制他国组织抵抗的紧箍咒。

  持枪自卫的自由看起来是民众获得了更多的权利,但实际上失去的是政府保护民众不受枪支泛滥威胁的公共服务;但政府在现有制度下不可能解决枪支泛滥的问题,民众只能退而求其次依靠自身的力量保卫安全。

  这就形成了一个悖论和死循环——我为了争取更多的权利,就让政府下放更多的权利;而政府一旦下放更多的权利,从而本质上,民众又丧失了更多应有的权利和利益。

  所以,西方民众看似“自由民主”,强调“人权”,事实上,普通人的自由、民主和人权的实质意义早被掏空,变成了形而上的口号。

  而在东方,在中国,我们的全过程民主,我们对人权的保障有赖于强大的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全体公民的授权,反而可以充实民主与人权的内涵,让人民真正享受了自由!

  从文明进化的本质上来看,西方文明和中华文明,谁能够在更大范围和更深程度地组织协调,共同完成集体任务和目标,谁的文明就更成熟一些。

  这样看来,西方现代文明与中华现代文明根本就不在同一个层次上!

  曾经,因为全方位的落后,我们被动挨打,以为西方文明才是“历史的终结”,可经过百年屈辱史与70多年的新中国奋斗史以后,国人已经不再仰慕西方,更不会认为西方文明远比中华文明优秀。

  这种意识上的集体觉醒,才是民族复兴最大的动力!

  回看美国,几乎与基诺沙枪击案同时出炉的还有这样一份民调:41%的拜登支持者和52%的特朗普支持者,都同意各自所在的蓝州或红州独立成一个新的国家,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都直呼内行。

  而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创始人、现任桥水董事长兼联席首席投资官瑞·达利欧在欧美舆论场也抛出了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美国在未来10 年内,爆发内战的可能性是30%。

  这体现出美国的精英圈子对现状的一种担忧,以及对改变现状无能为力的痛苦。

  从社会治理层面来说:基诺沙枪击案以及最近枪击案飙升的背后,是社会统一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瓦解,社会缺乏对公平、正义的统一定义,多元化背后的失序和混乱已经开始严重侵蚀美国社会安定团结的根基——美国都不需要和平演变,在一批自私自利的社会精英治理下,自己就能搞死自己。

  说实话,美国再次爆发像南北战争那样的内战的可能性极低,美国最可能的结局就是像一块烂肉一样慢慢腐败变质,自己烂下去。

  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可以躺赢,我们的民族复兴之路就从此天险变通途。最有可能的未来是,一个无能为力控制全球的美国,一个失序混乱、群雄并起的世界,反而是复兴中的中华民族,所要面临的更大挑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9 01:11 , Processed in 0.0937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