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28|回复: 0

黄治金:美媒罕见发声:“台湾不是乌克兰”,拜登信誉丧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5-27 19:2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顾美国总统拜登韩日之行,美国媒体和政客议论最多的莫过于拜登访日期间关于“美军协防台湾”的言论,因为它既能和当前的俄乌局势联系起来,又能被两党政客用来聚焦美国面临的中国挑战。拜登访日期间首次公开将台海局势和乌克兰相提并论,认为“协防台湾”的风险比乌克兰更高。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明确回应,台湾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是根本性质完全不同的两个问题,把这两个问题相提并论完全是非常荒谬的事情。

  对于拜登的挺台言论,美国国内舆论反应不同。有声音认为,美国在拒绝向乌克兰派军应对俄罗斯入侵的同时,怎么可能在将来在军事上“协防台湾”?拜登“失言”后,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曾紧急灭火,强调美国的一中政策并未改变。但也有声音认为,为了应对中国挑战,美国就应该抛弃一直以来坚持的“战略模糊”政策。这种声音主要来自美国国会,尤其是那些鹰派议员。

  拜登访亚前夕,一些共和党人改变怀疑态度,转而支持400亿美元的对乌军事援助,就是为了向中国释放信号。他们将中国视为比俄罗斯更大的长期威胁,并将当前的俄乌热战同两岸紧张关系等同视之。

  美国国会政客的这种立场很大程度上和两党政治及今年中期选举选情有关,主要是利用台湾话题展现对华强硬,或者批评对方对华示软。不过,在美国主流媒体当中,也有一些较为冷静的声音,提醒美国不要将台湾问题和乌克兰议题混淆,否则可能适得其反。

  5月23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新闻旗下有线新闻频道MSNBC专栏作家Zeeshan Aleen发表题为《拜登关于台湾的令人困惑的言论是对他个人信誉的一次打击》:

  拜登竞选总统时誓言恢复美国的信誉。为此,就应该保持谨慎并与言语保持一致。但是,拜登的表态已经呈现一种大家所熟悉的模式:大胆表达一种新的一定程度上与中国或俄罗斯等竞争对手或敌手开战的准备,然后他的幕僚将其收回。

  这种模式令人不安。虽然美国国内观众可以对拜登的失言和失误一笑置之,但不能保证外国会相信他。拜登正在破坏他自己演讲的可信度,并有可能在无意中让美国的对手得出结论:美国更倾向于战争。

  事实上,“军事协防台湾”并不是美国做出的承诺。美国的传统姿态是故意不具体说明美国将如何应对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入侵”。根据美国1979年以来实行的一个中国政策,美国正式承认中国在台湾的立场,但也保持和台湾的非正式外交关系,并向其提供武器。

  这里有一个微妙的、充满悖论的政策空间,期间存在细致入微的差别,需要谨慎地操作。拜登应深谙这一点。他访问过台湾,投票通过了美国对台关系政策的法案,但也曾斥责过前总统小布什“军事协防台湾”的说法,这也正是他此次的说法。

  2001年4月1日,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面对媒体提问时提到“不惜一切代价保卫台湾免受中国的侵扰”,之后,时任民主党参议员拜登在《华盛顿邮报》发文批评小布什这种“战略清晰”的表态,称“作为一个外交问题,保留使用武力的权利和先验地责成我们保卫台湾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拜登在文章中强调,“在外交中,语言很重要。”(拜登当时认为,在与台当局“共同防御条约”废除后,美国已经没有保卫台湾的义务,美国总统若打破“战略模糊”政策,将造成环太平洋地区的混乱。)

  但拜登的话到底有多重要尚不清楚。在他发表讲话后不久,一位白宫官员告诉NBC,“我们的政策没有改变”,这相当于撤回拜登言论。拜登肯定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即美国是否会军事干预以保卫台湾,而与此同时美国又拒绝在乌克兰进行军事干预。拜登也没有对自己的说法进行限定,也没有以任何方式进行缓冲。

  这是拜登在台湾问题上至少出现的第三次失言或口误,每次似乎都在尝试一种新的、更具好战性的立场,但最后他的幕僚都会收拾烂摊子。比如,拜登在俄乌问题上曾说普京必须下台,但幕僚随后不得不澄清说美国不寻求俄罗斯政权更迭。

  文章将拜登的这种做法称为“非战略模糊”,即由于无能或无纪律而导致的“缺乏清晰性”,而不是故意决定让对手保持猜测。

  “战略模糊”可以成为一种力量来源,起到威慑作用,而不需要美国投入资源,也不需要美国采取行动,例如大规模战争。但“非战略模糊”标志着一个笨手笨脚的外交政策机构。如果拜登幕僚频繁出来就他的言论进行“灭火”,他就无法自己保持信息的严肃性,无法坚定信念。他可能会不小心给自己施加压力,迫使自己的政策符合他最强硬的即兴言辞,以挽回面子。最糟糕的是,中俄这样的国家可能会认为拜登更像一个耀武扬威的人,进而考虑或转向更具对抗性的对美政策。

  5月2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资深撰稿人大卫·安德尔曼(David A. Andelman)发表题为《拜登不应该将台湾和乌克兰混淆》的观点文章:

  台湾不是乌克兰。尤其在世界那片地区,中国也不是俄罗斯。拜登的言论只会再次唤醒中国最可怕的噩梦:台湾不会在短期内轻易或和平地回归大陆,甚至永远不会。

  正如中国已经认识到的那样,美国决意抵抗或至少牵制中国在海上和周边沿海岛屿雄心勃勃的扩张,目的是向中国大陆表明“攻击台湾或美国在该地区的任何盟友”可能会付出的代价。这只会增加中国面临的风险,并加剧整个地区的外交和军事温度。

  毫无疑问,美国正专注于与该地区其他国家建立军事关系,如果最糟糕的情况发生,这些国家可能是美国值得信赖的盟友。5月23日,拜登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发布的美日联合声明指出,“美日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保持不变,并重申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社会安全与繁荣不可或缺的因素,他们鼓励和平解决两岸问题。”

  文章就此认为,日本一直在悄悄地发展一种能力,使其能够在这种利益方面(即美日在台海的利益)成为一个值得称道的伙伴。4月份,日本执政党提议将日本国防预算在GDP中的占比由1%增加到2%,达到与北约对成员国要求的同等水平。

  拜登通过“四方安全对话”(QUAD)和日印澳领导人的会晤旨在表明,美国有实力挺身而出,遏制一个“进攻性”的中国。至少就目前而言,台湾是最令人担忧的爆发点。拜登的国安顾问沙利文在拜登到访韩日前的一次简报会上说:“Quad四国都关心台湾海峡两岸的和平与稳定”,拜登总统“不希望看到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为,我们当然也不希望看到军事侵略”。

  据此,嘲讽中国或在该地区到处展现美国实力绝不是明智、甚至审慎之举。这样做在很多方面证明是适得其反的。为了展示其决心,中国宣布从5月19日到5月23日在南海举行海空军演行动。当时适逢拜登访问韩日。

  而且,中国已经开始直接警告美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上周打电话给沙利文,称“如美方执意打‘台湾牌’,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必将把局势引向危险境地”。

  中国军方在自己的海岸线上预先部署了数千枚中短程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其中许多瞄准台湾,同时大大增加了巡航台湾领空的军机数量。根据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中国同样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武装海岸警卫队,其中大部分定期部署在这些水域。

  而在防御方面,台湾几乎没有准备好应对全面的海空两栖“入侵”。据报道,台湾常备部队“正式军职编制”计18.8万人,许多部队训练不足,无法承受任何坚决的攻击。根据国际战略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现役兵力,数量超过200万,而美国现役兵力则是140万。此外,与分散在各地的美国军队不同,几乎所有的中国军队都部署在其大陆及其周边地区。

  也就是说,围绕台湾发生对峙,将使得台湾岛和美国的状况比乌克兰更糟,毕竟乌克兰漫长的陆地边界能够允许北约部队定期向其输送物资。而且,与俄罗斯不同的是,自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流亡台湾以来,中国攻台演练和自我强化已经超过72年。而台湾是一个岛屿,只能通过空中或海上进行补给。

  当然,中国也认识到自己有弱点。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IPTI)2021年的年鉴,中国只有350枚核弹头,而美国有5500枚。不过,五角大楼预测:中国核武十年内将增长一倍。拜登“武力保台”这样的言论无疑只会刺激中国加速扩充核武器。

  在将中国排除在“印太经济框架”外的情况下,拜登和沙利文将台湾排除在该框架外是非常正确的做法。多年来,中国一直明白美国历届政府在军事上对台湾的态度,现在没有理由戳中国的痛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9 12:44 , Processed in 0.12506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