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08|回复: 0

黄远秋:县城抢了北京的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4-24 2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曾经流浪天涯,终究回归故里。

  京都豹变。

  近期,北京公布2021年度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公报,数据局显示,北京常住人口下降0.4万。

  这已经是北京第四年常住人口下降,第五年外地人口下降。

  北京的常住总人口,自2017至2019年下降三年,2020年止损,2021年继续下降。

  北京的外地人口自2016年至2019年下降四年,2020年止损,2021年继续下降。

  北京常住人口总规模逐年下降,2017年、2018年、2019年北京常住人口规模分别为2170.7万人、2154.2万人、2153.6万人,比上一年分别下降2.2万、16.5万和0.6万,常住人口累计减少19.3万。

  2015年末,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总量达82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37.9%。此后四年间,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总量一路下滑,2016年为807.5万人、2017年为794.3万人,2018年为764.6万人,2019年为745.6万,较上一年分别下降1.8%、1.6%、3.7%和2.5%,连续四年呈现“负增长”,外来人口规模累计减少77万。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也随之下跌至34.6%。

  其中,北京的城六区,更是人口流出的重点区域。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常住外来人口规模呈现持续减少态势,其中,2018年城六区常住外来人口减少总规模达到30.2万人。

  2013年北京大学毕业生选择在京就业比例为62%,2019年已经降到44%;清华大学也出现类似情况,本地留存从2013年的54%,下降到2019年的44%。

  2020年北京人口回升,但这是统计口径问题,以前很多藏在角落中的流民,被大数据搜出来了。全国多数城市,在2020年这年,统计数据都升了,并非北京一城。

  常住人口逐步下降,外来人口猛烈下降,北京的开放度急剧萎缩,已不再是北漂的梦想之都。

  在代表中国繁荣与庞大的北京人口萎缩的同时,中国的县城人口出现了巨大回流。

  县城绞杀大都。

  (1)北京的外地人去了哪里?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北京的外来人口来源地,依次是河北、天津、河南、山东、山西,以及东北三省。集中在地理和文化接近的区域。

  此前,北京的拥堵问题严重,北京集中了中国最多的公共资源,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存在。中央政府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于2017年设立雄安新区,并有意开始了疏解北京的部分功能。

  2019年以来,北京市共疏解提升市场和物流中心66个,其中市场50个、物流中心16个,累计涉及从业人员24448人,商户10285户,建筑面积约97.7万平方米。

  2019年北京市疏解一般制造业企业399家。仅顺义区就累计疏解一般制造业82家,其中已退出的企业包括金属制品、塑料化工、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行业。

  一边是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同时北京高昂的房价如泰山压顶,一边是各地兴起的抢人大战,两下夹攻之下,不少人离开了北京。

  在北京疏解的人口,呈现两极分化。一是流向了其它的繁荣城市,如沿海发达城市,各地省会,二是流向了县城。

  2021年人口增量排名十大城市(数据,如图)

  可以看出,人口流入地主要集中在两个地方:沿海发达城市,内陆省会城市。

  东部沿海城市,仍然是中国当下最开放,最有包容能力,也最发达,最有发展机会的城市。历史指向未来,无数人的选择,已经说明一切。

  没家庭背景,就好好混市场,别想去北京混,和权贵比横?和巨富比壕?广东和江浙是天下穷人和草根的最优选择。劳动不一定致富,但足以糊口。

  中国的东部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未来潜力最大区域,在于广大内陆腹地。主要集中在内陆省会城市。

  人口流入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武汉、成都、西安、南昌、长沙,郑州,贵阳都是内陆省会。十个占了七个,比例惊人。

  市场与权力两种力量共同主导资源配置。中国的省会,无论经济是否发达,在公共资源的拥有上,都是非常杰出的。只要不是太落后,绝大部分人的故乡省会,都是一个中策以上的选择。

  武汉在长江经济带正中间,处于“龙腰”地位,2021年,武汉一年就增加120万人口,可谓迅猛。成都是成渝经济区的双核之一,郑州也是新晋国家中心城市,近年吸人也很厉害,西安作为西北中心,且户籍改革力度大,近年人口流入也很多。南昌近年发展高速,也吸引了不少人才。

  在东部沿海城市,以及内陆省会城市之外,还有一个特殊存在。就是内地县城。

  (2)梦想在大都市,乡愁在小县城

  梦想在大都市,乡愁在小县城。地级市在哪里?被架空。

  近年来,房价的变化,也印证了这个趋势。

  以疫情之前的2019年为例,全国房价上升的城市,基本都是直辖市,省会、计划单列

  市,以及少数沿海繁荣城市。

  内地一般地级市房价虽有上升,但是,内地的县城更狂飙多年,直到近年熄火。

  从人口统计看,也与此轨迹基本一致。

  人口流入的城市,一线城市中除北京之外都在列,沿海多数繁荣城市(除南通等少数受上海吸附的城市之外),以及内陆省会城市,基本呈人口流入趋势。

  内陆接近两百个地级市,人口呈流出趋势。

  湖北的13个地级市,竟然就有8个人口流出。河南也是多数城市流出。

  但是在内地的县城,却有不少人口流入。说明地级市被架空。

  本地人要不去省会大都市,要不去了沿海繁华城市,本土地级市的城区,难以吸引人口。而回乡人员,又直接到了县一级。

  2019年中国县城人口净流入县

  在京津之侧的河北、山西、是人口流出大省,但是,这几年有近十个县人口流入。保定以前是人口流出大市,近年涿州人口开始流入;山西忻州人口外流,但是底下的县级市原平,人口却在回流。

  东北是中国著名的人口流失地,但是,去年辽宁通化市的梅河口、辽宁葫芦岛市的新城人口也回流。

  安徽金寨、福建龙岩、江西吉安是革命老区,人口流出数十年,但是,底下的县金寨、上杭、井冈山2019年人口也回流。

  河南是中国的人口流出大省,2019年周口户籍人口1166.15万,常住人口只有866.22万,流失人口近300万,但是周口底下的商水县和鹿邑县,也在2019实现人口回流。

  在广东的珠三角之外,多数城市人口流失,南端的湛江和最北边的清远都是贫穷的城市,但是所属的雷州和英德人口回流。

  云贵川也是人口流出大省,但是,纵使偏远的贵州毕节市,云南的德宏州,底下的大方县、瑞丽市人口也回流。旅游的兴起,居功不小。

  在大西北,渭南市的大荔县、合阳县,新疆巴音格楞州的库尔勒市,都出现了人口回流。

  地级市人口减少,地级市底下的县的人口却增加。

  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也符合逻辑。

  大都市繁华且公共资源丰富,机会广阔。县城则承载了外流人口的乡愁。

  梦想在大都市,乡愁在小县城。

  离开北京的人口,就去了这些地方,一部分回了当地省会,一部分越过地级市,直接一插到底,到了乡镇老家,

  而随着其他繁华大都市步北京后尘,逐步因为高房价等原因减缓吸引人口的脚步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口,都回流到县城。

  以湖北黄冈为例。2019年黄冈户籍人口737.81万,外流104.5万,黄州区城镇化率达到75%以上。但是下面的县城镇化率比较低。以红安县为例,城镇化率44.8%,假如红安县的城镇化率达到60%,就意味着县镇增加10万人口。

  近年,好几个朋友已经离开北京回乡创业,未来随着京九高铁的开通,这一趋势将加速。

  (3)为什么是县城?

  在故乡买房,在北京工作。

  这是很多北漂以前的生存状态。

  但是,疫情之后,情况巨变。

  在故乡工作,在故乡生活,成为一体。

  此前很多人在故乡县城买房,在北京租房工作,疫情中不少人失业或降薪,纷纷离京,老家闲置的备用房变成常住了。

  同时,国家近年来振兴乡村和脱贫攻坚两大战略叠加,也促成了县和乡镇的巨大变化。

  中国全面告别绝对贫困。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83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告别绝对贫困的区域,也是未来消费的巨大增长极。

  当下大城市被高房价压制消费,2020年全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GDP比重仅为38.6%,北京上海更低,深圳甚至不到30%。县乡村消费,成为中国消费保底的基石。当下,县级消费占比普遍在50%以上。

  2021年春节,中国沉寂的县城,重新变得热闹起来。

  不少人中断了在北京等大都市多年的闯荡生涯,扎根本土。

  他们以前或者在大城市从事互联网、或者其它服务业,或者是在工厂搞技术与管理,有的是开餐馆或者送餐。

  瞭望智库讲了一个关于小镇青年毛蜜蜜的故事,他从北京撤退,回到老家山西临汾洪洞县,给支付宝做云服务。

  图(2)统计中出现的山东泰山,其人口回流,与新兴产业下沉县城关系密切,据瞭望智库报道,泰山2018年曾统计,在小镇做云服务的青年达1160人,占泰安新增就业人数的一半以上。

  广东的塌陷区,也借助新兴行业逐步崛起。揭阳市成为中国快读业务量第七的城市,令人震惊。揭阳的揭东,一个叫军埔村的小镇,8名从一线城市回乡的青年创立一家淘宝店,发展到每日订单4000的企业。一个村的交易额就达到数十亿,带动就业10万人。

  淘宝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的1年内,中西部淘宝镇、淘宝村增势迅猛,其中淘宝村达到300万个。美团也推出了“新起点在县”扶贫的运动,推进县域经济的数字化,推进乡村振兴。蚂蚁研究院的统计,蚂蚁云客服平台迄今共有3.8万兼职者。他们主要生活在中部县城。在互联网铺天盖地的扩张中,连中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城西藏墨脱,都出现了外卖小哥。

  无数的县镇青年,将在北京等地的新兴行业,移植到家乡,为当地的产业,注入新鲜血液。

  人口数据统计也支持这一趋势:2019年,中国进城农民工首次出现下降,人数高达204万,他们多数人越过地级市,直接到了老家县乡。

  据相关机构统计,近几年,现场购房人口,从原始的1%飙升到20%,增幅惊人。

  主力就是从大城市回县的青壮年。拿着与大城市相差不大的薪水,但是生活成本却大幅降低,能攒的钱翻倍。

  这些见过世面的青年,将外面的业态带到故乡,同时,扁平化的世界,也拉平了县城与大都市在生活方式上的差别。进一步吸引了青年的回流,带来更大的消费需求,创造更多的产业,形成良性循环。

  世界改变了他们,他们改变了家乡,也与家乡互相成就。

  也许,这就是中国未来新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县城围猎北京,值得庆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7:19 , Processed in 0.1562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