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185|回复: 0

鉴茶院:大厂裁员,打工人的寒冬才刚开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30 18:3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01

  你知不知道有种从天而降的神奇武功,叫做:

  隔山打牛。

  一拳打出,山没啥大问题,牛废了。

  这几天大家都在热烈吃瓜的,是互联网大厂的裁员,京东、阿里、腾讯、百度、小米、滴滴等,大几千几万人的疯狂砍人,甚至整个部门整个条线的关掉。

  收回去的工牌堆满了纸箱,离职员工的显示器堆满了半层楼。

  有人说我又不干互联网,是路人一个。错,这事跟你关系大了。

  首先是收缩放大反应。很多人的工作岗位看起来跟大厂没有关系,但你老板老板的老板,甲方甲方的甲方,很可能就是大厂的直接供应商,那边整个部门都砍掉了,需求瞬间消灭。

  需求没有之后,只能向上游消灭供给。而且是加倍的消灭。

  假设某东,他一个地方优化掉3000名员工,做餐饮的王老板,每天3000份盒饭的生意没了;然后是李老板,一个月20万份的泡沫塑料盒没了,再然后是宋老板,挤餐盒的产线就要停两条,最后是做设备的孙董事长,被迫半停产。

  大王为何担忧《有种无可奈何,叫做上海没法花钱》,经济从来都是链式反应的,不是很多人认为非黑即白的二极管。

  链式在网状结构上会加倍放大,大厂裁员,某个耗材和打印机维护的公司,最大的客户要丢了;某个做礼品贸易年终福利的企业,再也找不到这样的金主了;某十几个灵活就业的保洁阿姨,也得换地方找工作了。

  更不提那些被裁掉的员工,会去4S店退掉预定的车子,跟包工头说下个月装修不用进场,乃至于房贷断供,影响小区品质和你的身价。

  互联网大厂砍掉5000万的开支,他延伸的供应商们就得缩减1个亿,而为了应付可能的预期,他们会打出3亿的余量,造成收缩踩踏。

  所以,大厂裁员只是中小企业紧缩的先声,因为滞后效应,中小企业的砍人浪潮,几个月后才会真正到来。

  你想想,连中国最精明最鸡贼的老板和985毕业大学生们组成的BATJM都扛不下去了,其余的中小企业,难道比他们更结实更有钱吗?

  02

  第二是溢出打击效应。

  再怎么说,互联网大厂的员工们普遍都学历过硬、素质较高,裁员后他们会怎么办?

  一是利用过往的人脉关系,跟老东家做生意。

  比如说送送盒饭、搞搞办公室绿植、提供保洁服务、接点广告业务,行政经理们都是当年同事,兔死狐悲肯定要给点面子和订单,那么市场就忽然冒出好几个竞争者,怎么办?最后只能打价格战。

  二是放低姿态,去行业里重新工作。

  等大厂“毕业生”们真正适应了市场的环境并摆正了自己的心理预期,对中小企业员工的竞争压力无疑是降维打击。

  100万的年薪如果找不到,3个月后预期可以调为60万,半年后30万也行,最后可能15万就找给地方先做起来再说。

  试想一下,一方面是大厂过来既有能力又有经验,工资要求还不高的前高管,一方面资质平庸业绩一般很多年都带不动的吊车尾,老板会选什么?

  如果阿里等这种大厂裁掉10万人,行业里起码要有20万的不如他们的打工人就要被撵走,去更下一级的公司找口饭吃,进而把40万人的平平无奇大师兄,搞成灵活就业。

  岗位的竞争一多就是供给过剩,供给过剩了,工资和薪酬都要回归一个更低的“均值”。

  过去,内卷主要在大厂里,在互联网,下一步,内卷下移,行业扩散,无数人和无数行业的岁月静好将会打破。

  03

  前面我们谈的都是理论和认知,在实操性方面有什么建议呢?作为招过很多人,也砍过很多人的大王,可以跟大家聊一下裁员次序:

  1,先砍花钱的部门,比如品牌,市场,等这些搞投放的,花预算的,俗话说广告有一半都是浪费。谁也不知道花出去的具体哪一分钱为公司带来了回报,既然这样,那不如砍了。

  品牌和市场要做好需要极高天赋,大部分人其实没有。市场上有一些品牌总、策划总、创意总,500强出身工资老高,一年花掉好几千万广告费,这钱老板难道不会花吗?拿十分之一的预算难道找不到乙方吗?

  2,然后砍中台部门,什么产品部,规划部,对一般企业来说,公司最大的产品经理就是老板,还需要花大钱请什么产品总?

  一个朋友的公司,花3000万做了个APP,各种研发测试加班灯火通明,大王看了眼淘宝,一样的东西,上面30万一个就能买,似乎还更全面。

  当年投地产时,大王看到产品部那几十号人就头疼,大学刚毕业自己都没房子,你帮着身价几百几千万的白领中产研发个毛线,万科的90平米小户型你不会抄吗?绿城的一梯两户你认真学就是了,非要拧巴干吗呢?

  所以你看现在的地产界,最难的就是那些人到中年的产品总。

  3,第三个砍后台形式主义的支持岗,财务、人事、客服、行政等,2个人能干的,何必5个人干?综合岗能兼的,何必设一个部门?

  许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有招聘经理、绩效经理、薪酬经理、员工关系经理、企业文化专员一大堆,叠床架屋的其实一两个人就能干完,小公司学什么大企业的毛病呢?

  给人事经理加2000块钱补贴,让她坐到前台去办公,不就再省下一个5000块的前台吗?

  还有就是一些码农和工程师,反正平平无奇没有什么特色,多了不多少了不少,老板没有印象,行业里也没有名声,先砍了再说。

  天天996也是竞争力不足的表现,微信之父张小龙,小马哥开会要就着人家的时间。

  寒冬之下,公司只需要能给他带来业绩的,或者显著提高效率与竞争力的,必须有肉眼看得见的付出回报或者性价比的,要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

  你说为什么会这么难?因为前三年老板很难。

  难完老板,如今该难打工人了。

  老板难的时候,没几个打工人替老板说句话甚至帮上大忙的,如今打工人难的时,老板已经没啥余力了。

  老板,其实也就是大一号的打工人而已。

  那怎么办呢?

  各位如果有还在中台部门或者后台做普通工作的,要尽快拥抱业务,拥抱客户,熟悉公司的战略,摆正自己的问题,站在更高的角度替老板考虑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在公司这条船上,挣自己能分的那笔钱。

  那么我们有必要去悲观吗?不需要,任何的竞争都是一场中值的回归,当行情显著偏低之后,他必然酝酿着下一轮更大的增长力量。

  经济周期是没有对错的。我们难,别人更难,当市场帮你出清并消灭对手,剩下来度过寒冬的将具备更强的身体素质和涨价能力。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晚吗?

  更何况,上面的工具箱里还有诸般器具,堪称列国第一,也确实还有一招从天而降的神奇招式:

  如来神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4 08:34 , Processed in 0.18779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