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539|回复: 0

明哥在路上:公办教师最高薪水的城市,开始降薪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28 22:2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

  南方有一个一线城市,长期以来,对非师范类的名牌大学和专业的毕业生,高薪吸引来基础教育的小学、中学校,当公办教师。

  现在别说是清华、北大的硕士、博士,已经习以为常了,连来自美国常青藤高校的研究生,都在公办学校,屡见不鲜了。

  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让过去5年每次在高校的招聘会,门槛都被名牌大学生踏破,最核心的原因是:

  他们给的实在太多了!

  但是从去年开始,就不断有各种消息传出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体制内的从业者,包括在公务单位、公办学校、其他事业单位,都要面临一次薪酬大调整,以适应形势下的财政精简趋势。

  今天,在著名的水木社区论坛上,有一个号称是拿到了公办教师降薪表的网友@woak,公开了他认为靠谱的方案表,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附议。

  当然,这种方案并不会由官方公开发布,也就不存在绝对权威的来源,但是从教师职称级别、原来薪酬结构、个别当事教师的确认等信息来交叉验证,可信度很高。

  首先,我们来熟悉下,该城市教师的职称级别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初级职称:

  助理级(13级,小学三级、小学二级、中学三级);

  小学一级(12级);

  中学二级(11级)。

  中级职称:

  小学高级(10级);

  中学一级(9级、8级);

  高级职称:

  中学高级(7级、6级、5级)

  中学正高级(4级、3级、2级、1级)。

  硕士新毕业,起步级别是13级;工作2年后就是10级。

  博士,过了试用期,就定为10级。

  到手薪酬的结构比较复杂,分为好几项:

  税后月工资、

  房补、

  两贴(维修基金、物业补贴)、

  公积金、

  绩效工资(2种不同种类的)。

  不同级别的综合薪酬方案,是如下变动的:

  13级:28.77万,变为22.70万,减少6.07万元;

  12级:30.24万,变为23.69万,减少6.55万元;

  11级:31.88万,变为25.22万,减少6.66万元;

  10级:35.02万,变为27.34万,减少7.69万元;

  09级:36.90万,变为28.67万,减少8.23万元;

  08级:40.58万,变为31.87万,减少8.74万元;

  07级:45.49万,变为36.13万,减少9.36万元;

  06级:46.98万,变为36.95万,减少10.04万元;

  05级:48.26万,变为37.66万,减少10.60万元。

  很多人看了方案之后的第一个感受是,在降薪之前的待遇实在是太高了。

  毕竟,最低级别的年薪就有到手28.77万,每年3个月带薪假期,完整双休日、有编制不用担心失业,吃在学校食堂,有教师宿舍住,学校提供免费停车场。

  虽然说,在一线城市,互联网、金融2个行业,是高薪人群的聚集地,但是这2个行业的工作强度、调用知识的难度、加班时间,远远不是公办学校教师所能比拟的。

  他们职业的高薪,是包含了青春折价、职业路径中断、待遇波动风险的一种补偿。

  而该城市公办教师的工作,完整具备了高薪、劳动强度不大、职业稳定上升等任何其他行业不具备的优点,打破了「职业不可能三角」关系。

  从该市教育局网站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来,从2010年底到2019年近十年间,各级各类学校从1705所增加到2642所,增加了55%左右;教职工人数曾从115476人增加到21.94万人,增加了90%左右。

  这21.94万教职工群体,真正吃到了时代红利、城市红利。

  如今,随着经济形势的不理想,进入稳步下台阶的新常态,体制内从业者也开始响应国家的号召,过紧日子。

  但是就算降完20%比例的幅度了,最新的薪水,依然具备很强的诱惑力。

  因为连这类旱涝保收的群体,都可以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了,可想而知,要在市场经济里刨食吃的体制外打工人、创业者,现在有多惨淡了。

  本来在2015年前后,一轮棚改贷款、涨价去库存运动,让全国无论哪个城市房价都上涨了一波,绑架了社会经济,消费能力下滑,各行业都在冲刺进入存量时代,GDP增速稳步下台阶,延续到了2019年。

  没想到2020年开始爆发的疫情,持续到如今的2022年3月底还没有彻底结束,我们选择的动态清零政策,曾经在2020年的上半场取得了成绩,但是现在明显可以看到,付出的经济代价也越来越大。

  就连深圳、上海2个一线城市、经济的龙头城市,也经历了事实性的封城,经济、生产、房价、卖地,都无法短时内就回到曾经的美好岁月。

  在这种时代大势下,我们要对各地方的财政收入,有个冷静而又明确的预期,体制内从业人员也必须及时调整心态,也应该调整心态,毕竟: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2

  这周,互联网行业继续传来「向社会输出优秀人才」的消息。

  负责在微信生态上,开发面向中小企业的Saas平台的有赞电商公司,开始了大裁员。

  本来年初员工总数是4500人,1月份裁撤了一批后剩余4100人,这一波整体一次性裁撤了2000人左右,预计保留2100人半年左右时间,年底再裁撤第3波,只保留1500人的编制。

  我看了一下,中国有赞(08083)公司在港股的股价,跌得惨不忍睹,市值也只剩下35亿港币了……

  之所以有赞寄生于微信生态平台,也被腾讯投资扶持,业绩还这么惨,是因为它面向下游的中小企业们,过得实在太惨了,能够投入到微信生态开店、引流的预算断崖式下跌。

  国内仅次于阿里的电商巨头,动不动说把员工当兄弟的那家公司,各大事业线不同部门,也制定了不同的裁员比例10-30%,2022年校招进入的应届生尚未毕业就接到了毁约电话。

  有意思的是,这家公司既不称呼为:裁员,也不说是:优化,更不会步阿里巴巴的后尘说是:向社会输出优秀人才,而是取了个更有情怀的名字:毕业……

  散场来得太快,被「毕业」掉的员工们,把工牌扔到一个个的盒子里,很快就装不下了。

  滴滴的货运部门在杭州,裁员90%,剩下10%要考虑从杭州迁移到北京工作,不同意的视作自动离职……

  打工人,太不容易了。

  3

  依照惯例,根据主流财经媒体报道、上市公司公告,梳理下近期的市场热点。

  1、格力电器:珠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一份《诉求答复书》显示,公司未按照某员工上一年度平均工资足额缴存2012年7月至2021年12月期间的住房公积金。

  9年半的时间,并不是没有缴纳公积金,而是没有按照上年度平均工资足额缴存。

  虽然性质没那么恶劣,但是对于一家动不动做宣传:为员工提供住房、要做中国智造领头羊的家电公司来讲,牛皮吹得太大、打脸来得太快了。

  最近2年,社会和资本市场,对董明珠的印象,反转来得太快。

  2、中国神华:2021年收入3352.16亿元,同比增长43.7%;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2.69亿元,同比增长28.3%。

  作为一家灰不溜秋的煤炭企业,持续践行高分红理念,拟向全体股东“10派25.4元”,派发现金红利504.66亿元,占2021年度净利润的100.4%,现金分红规模再创新高。

  怪不得最近股价这么强势。

  3、私募人但斌,清仓至几乎空仓状态的消息,在投资圈子里蔓延,结合外部消息,估计会给明天开盘的A股、港股,带来一点心理上的冲击。

  上海的疫情还在继续,管控措施没有放松;深圳也还没有完全放松,我们小区已经封了14天了。

  经济龙头城市面临这样的复杂局面,我们要对2022年的经济、股市走势的复杂性,抱有理性、务实的预期,来不得半点幻想。

  4、虽然美股还没有完全收复失地,但是最近走势强硬得难以置信。

  我有好几次担心它来个比较大的调整,结果周五晚上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有惊无险,-0.08%收盘。

  现在无论是石油价格上涨,还是俄乌战局变化,抑或是美联储鹰派官员出来释放加息力度更大的发言,都影响不到市场的走势了。

  纳指ETF(513100),下周的走势,同样值得期待。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3 08:17 , Processed in 0.1406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