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2992|回复: 0

路财主:居民买房的信心塌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4 16: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周五,央妈公布了2月份的金融统计数据。

  广义货币M2啥的,基本都在正常的范围内,但社会融资增量数据和贷款数据,却与市场的预期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例如,市场预期的2月份社会融资增量为2.22万亿元,但统计数据的结果却是1.19万亿元——与市场预期差距达到1.03万亿元。

  为什么出现这么大的偏差?

  就是因为居民部门的贷款数据出现了历史性的下跌。

  “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3万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减少336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911亿元,中长期贷款减少459亿元。”

  众所周知的是,居民的中长期贷款,就是指居民的房贷。而对照历史数据看一下,这是自2007年有相关统计数据以来最离谱的值!

  其实,如果就纯粹社融增量数据来看,因为春节因素的影响,虽然远低于预期,但整体上也尚能接受。根据平安证券团队的统计,2016-2022年共7年间,每年1月的社融数据都高于市场一致预期,而有5年的2月社融数据,都是低于市场一致预期的。更重要的是,因为1月份社融增量数据的超级放量,如果采用过去3个月季度平均值,这个社融增量数据仍然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关键就是这个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量数据——

  居然下降了!

  居然下降了!

  居然下降了!

  要知道,哪怕是在2008年四季度中国房价大跌的时候,或者2020年3月份疫情袭来的时候,当时的月度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最多也就是接近于0的水平,从未出现过负几百亿元的情况。

  3个月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

  中国人买房的能力,用得差不多了!

  其中提到,如果采用国际通行的债务/GDP的方式,来判断中国居民部门的债务负担,看起来中国居民部门的债务似乎还可以再涨一下。

  然而,因为中国居民部门在GDP产出中的分配比例,远远低于西方国家,用债务/GDP方式来计算中国居民部门债务,很容易高估中国居民部门承担债务的能力。

  如果,采用债务/可支配收入的方式,来评估中国的居民债务杠杆率,那么中国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不仅在纵向上已经达到了中国的历史最高,而且在横向上已经超过了美国2007年底次贷危机爆发时的水平(140%)——当年,正是这种极限债务水平,导致了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这里要说明的是,关于中国的居民部门债务杠杆率数据,因为要做长时间序列的对比,我采用的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下属的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CNBS)的数据,这个数据与世界银行的数据基本一致——但,如果采用中国人民银行的报告数据(只有2016年以来的数据),那中国居民部门的债务负担其实更高。

  从债务负担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居民部门的债务杠杆,2020年底的时候,已经基本加到了极限。

  除宏观债务分析外,我们还从微观角度着手,估算了居民部门的购房负担。结果发现,从2016年底开始,城镇居民几乎要把90%以上的可支配收入,都用来支付房产的贷款。

  这意味着,无论从宏观角度,还是从微观角度观察,中国居民部门的负债能力都已经到达极限。

  有鉴于此,那篇文章的结尾,我特意强调:

  “中国的房地产行业,新的额外来自居民部门的贷款,大规模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可能性已经基本消失。”

  当房价上涨预期开始消退,2月份居民部门的中长期贷款,出现了有统计数据历史以来首次明显下降,或许,这恰恰证明了我们前面的这个判断。

  中国的房地产,这下子是真的到了拐点了么?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7 21:27 , Processed in 0.07816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