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908|回复: 0

黄汉城:上缴财政1万亿,曝光了央行的三个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3-10 18:3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央行上缴财政1万亿元利润”,一夜之间刷爆全网,曝光了央行的三个秘密!

  人们终于恍然大悟,在烟草纳税大户之后,中国最赚钱的大鳄,名字叫央行。

  今天,我就来带你好好捋清楚整件事。

  3月8日夜晚,中国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向中央财政上缴总额超过1万亿元的结存利润,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非常时期,非常举措!

  这个1万亿的规模,惊掉了多少人的下巴?!

  一万亿是什么概念?

  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

  央行一家单位上缴的结存利润总额,可以占全国二十分之一!!!

  2021年,浙江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万亿元。

  央行一家单位上缴的利润,可以“养”一个浙江省!!!

  实在太牛了,但这还没完。

  2020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营收总额是20871.5亿元,应缴税额是3157.5亿元。

  2020年,华为营收8913.68亿元,净利润646亿元,纳税903亿元。

  2021年,把国内所有500强公司纳税加在一起,也只是1.36万亿元。

  央行这一家单位,所上缴的钱等于3个中石油,等于10个华为!!!

  任你能源狂飙,实体腾飞,在搞钱的面前也只是个小鹌鹑。

  不得不感叹,这就是颠覆世界的金融魔力啊。

  美国为什么是世界老大,就是因为其东部搞金融,西部搞科技,完美拿捏了两大核武器。

  如果说华尔街是美国国力的象征。那么,在中国,央行就是国力之锚!

  根据公开数据,全球最先进的航母,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研发和建造总经费共计137亿美元,大概是866亿人民币。

  换句话说,假如把央行这笔钱全部拿来造宇宙最先进航母的话,差不多能搞出来12艘。

  12艘!!世界顶级航空母舰!!

  唯一能击败央行的,只有那个江湖中如神明般仰望的传说——

  烟草行业。

  2021年,烟草行业实现财政总额12442亿元,同比增长3.36%,创历史新高。

  这个数字,不仅超过了央行这一次上缴的利润,还远远超过了广东一年净上缴的9000多亿元税收。

  如果觉得这些比较还是有点远,我们拿其他国家看一下。

  美联储是“全球的央行”,2020年利润达到了888亿美元,较2019年的555亿美元增加了333亿美元,增长率达到60%。

  2020年美联储向美国财政部上缴利润885亿美元,较2019年增加336亿美元。等于说,美联储基本把赚的钱都上交国家,只留了3亿美元保底。

  真是太“丢脸”了!

  堂堂世界第一大国的中央银行,一举一动都会掀起全球市场动荡的中央银行,在疫情当中只赚了888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只有5000多亿。

  而根据中国财政部的说法,新冠疫情爆发之后暂停了央行等机构的利润上缴,直到今年恢复。所以,央行的1万亿,非常大概率是疫情期间累计的利润。

  那也就是说,美联储上缴给国家的钱,算两年的话也是1万亿!只能跟中国央行旗鼓相当。

  厉害!太厉害了!!

  可回过头来想,央行这个行为还有三个问题没有解决。

  央行为什么会有利润?

  1万亿从哪里变出来的?

  为什么要给财政上缴利润?

  先搞清楚普通银行的利润从何而来。

  我们说一个人的账户里有钱,是因为他的资产减去负债有盈余。

  一家银行有钱,也是因为资产大于负债。简单来说,银行的资产端,是各类贷款加上各类投资,两者所赚的利息A。银行的负债端,则是付出的各类资金来源的成本,也就是利息B。

  资产端减去负债端,也就是两种利息之间的差值,就是银行的利润。

  中央银行的盈利模式大同小异。

  差异在于,央行给其他银行贷款收利息,以及给其他银行上缴的准备金付利息,这些行为都是为了维护宏观经济稳定。

  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利息差,也就是利润,不是央行“主动”想赚的钱,而是属于“被动”获取的利润。

  中央银行,我们平常戏称为“央妈”,就是因为它是银行的银行,也是政府的银行,本身不以赚钱为目的。

  根据西泽研究院的粗略统计,央行这些年吃的平均利差为1.5%(3%-1.5%),保守假设“生息资产/负债”为总资产/负债的一半,即20万亿元,一年下来仅利差形成的利润就高达3000亿元。

  这也只有3000多亿啊,超过1万亿元的结存利润,到底怎么来的呢?

  首先,根据财政部的说法,新冠疫情爆发之后,央行就被暂停上缴了。换句话说,1万亿元里面可能累计了两年的利润。

  而且,这两年刚好是全球大放水,资产大爆炸的时候,银行的利润也随之狂飙!

  因为央行为了放水,购买大量资产,扩大了自己的资产规模,同时这个行为压低了利率成本,提高了利差,央行就能以更大规模的资产乘上更高的利差,最终放大自己的“被动利润”。

  最后,最关键的是,央行自己说了,这笔钱主要来自外汇储备经营收益。

  靠庞大的外汇储备来赚钱,这才是中国央行赚大钱的秘密!

  自2006年起,中国就是世界上外汇储备规模最大的国家。多到连中国自己都“担心”过,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中国国际收支的主要矛盾已经从外汇短缺转为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最新的数据是,截至2022年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规模达到32138亿美元,较1月末下降78亿美元,降幅为0.24%。

  中国的外汇储备到底有多赚钱?简单概括就是,

  第一,战胜了美国平均通胀2.4%。

  第二,战胜了美债平均收益1.95%。

  迄今为止,外汇局总共三次披露了外汇储备收益状况。最新的情况是,2007到2016年的平均收益率为3.42%,比全球非常多的外汇储备管理机构表现都要好。

  央行不愧是央行,最会理财的大脑都在里面了。

  中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向来是个谜。根据最新可得知的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中有59%为美元资产。另外,外汇储备的99.5%都是债券和股票等证券资产。

  换句话说,中国央行通过外汇储备赚到的钱,大部分都是“收割”美国经济发展的红利!美国人给我们的共同富裕事业提供粮草了!

  事实上,央行上缴结存利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有蛛丝马迹可循。

  首先是稳增长这个大方向的需要。

  报告指出,今年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加大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力度。

  这是历史罕见的强烈表述,对这句话的理解将贯穿2022年货币政策走向的主线。

  其次是政府专门提出了对央行的要求。

  报告中也提及“今年财政收入继续增长,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可用财力明显增加”。

  这个提法跟央行上缴1万亿的操作放一起看,信号太明显了。

  有人说,颠覆想象的一万亿上缴财政,不过是又一次大放水,刺激经济,大家一起吃肉喝汤。

  可隔天的中国股市并没有大涨。

  这说明市场并不认同这个逻辑,起码并不认为这是一次大放水。背后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这笔钱本来就是政府的钱,不等同于央行直接放水。

  我们常常听到的宽松刺激,赤字货币化,央行购买国债其实是在给政府“借钱”,所以需要多印钞来解决。

  但央行上缴这一笔利润,可以理解为央行把钱从政府的一个特殊账户挪到了原有账户,等于是一次“转账”。

  借钱和转账,很显然是两回事。

  第二,财政部在回应此事的时候提到,这笔钱按月均衡上缴。

  也就是说,虽然总量惊人,但实际就大约每月仅上缴1000亿左右的利润,短期大刺激的感受其实并不强烈。

  如果打个比方,这次操作等于是中国版量化宽松的一次试水,每个月一点一点地给经济注入支持,不畏畏缩缩,也不搞大水漫灌,稳稳的幸福。

  总而言之,这次操作一定是有利于刺激需求和稳定经济的。市场普遍认为,这次的上缴所能产生的影响,类似于全面降准50个基点。

  中央财政突然多了一笔巨款,就能通过转移支付帮扶地方财政,也能通过退税降费给中小企业输血。

  怪不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赤字率只有2.8%,原来国家兜里还有钱。

  这一万亿,最后究竟会流向哪里?

  我认为,至少包括以下可能性:

  第一个是落到实体经济,刺激消费。

  例如退税降费时,出口与制造业企业的账面资金就会增加。随后通过工资、奖金分红等方式进入员工、老板口袋。

  老板员工手上拿到了钱,可能用来还债降杠杆,也可能用来消费,提高生活品质。甚至可以给低迷的房地产一点小甘霖。

  刺激内需,促进双循环,堪称一盘大棋。

  第二个是落到新能源行业,促进能源转型。

  双碳也是今年要重点推进的工作之一。中国能源转型,必须先立后破,先把新能源行业搞起来,再思考如何有序退出煤炭行业。

  而一直以来,中外的共同经验都是补贴,狠狠地补贴新能源的发展,把它牢牢地立起来。

  显然,这需要大量的财政投入。央行这笔钱是额外增加的,如果能精准补贴新能源行业,促进双碳发展,等于钱花到了刀刃上,能够产生积极的财政效果。

  这在当前稳增长的主基调下,很重要。

  国家的政策工具箱,实在太高深莫测了。

  然而,如果需要短期发力,与其等待这一万亿落地,不如静静等待3月15日前后的降息靴子落地。

  今年春天,中美两国货币政策彻底背离,又会给这个已经极度复杂的世界,抛去多大的未知数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20:15 , Processed in 0.1719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