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022|回复: 0

叶檀:从女性地位说起 什么样的空间能诞生谷爱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1 23: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不说别的,从经济上来说说女性地位,怎么样避免悲剧发生。

  2月20日,冬奥会结束。绚烂的开始,梦幻般的结尾,其中,有个“别人家的孩子”受到空前欢迎。

  她活泼开朗,十分阳光,笑容治愈痛苦。情商、智商双高,在北京冬奥会上收获了两金一银。她第一次进直播间,涌入了几百万人。

  她被贴上了种种美好的标签,有颜值,有身材,是学霸,还是滑雪“天才”,把兴趣玩到世界第一,没有那么苦大仇深。

  没错,就是谷爱凌。

  2003年,出生在旧金山,我们至今不知道她父亲是谁,但这并不影响谷爱凌有健康心态,也没有人因此产生歧视。

  谷爱凌基因不错,母亲谷燕是滑雪教练,而父亲呢?

  她妈妈是这样介绍的:

  “她的爸爸是哈佛毕业的,我是斯坦福毕业的,她的爷爷也是斯坦佛毕业的。”

  2011年,8岁的谷爱凌加入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浩湖地区的专业滑雪队,正式开始了专业滑雪训练。

  2012年,学习了一年的谷爱凌就开始参加美国的滑雪比赛,在美国的各类比赛中,谷爱凌共计获得50枚滑雪金牌。

  在文化课上的成绩也优秀到不可思议,谷爱凌的“美国高考”成绩为1580分,而满分为1600。

  有一个空间,存在谷爱凌这样的女孩,体现了国人所有的宽容和自信。

  多数女孩生存在这样一个空间,小康之家,父母呵护,参加一些兴趣班,一年旅游一两次。

  但在另一个平行空间,生存着八孩她妈,真相到底如何,我们还在静待调查结果。

  在一些贫困地区,女孩子们等待着张桂梅这样的天使伸出援手。

  两个极端都存在。

  从逻辑上说,天堂和地狱是同时存在的,否则无法流通。只要有不同的空间,谷爱凌、八孩母和张桂梅并存,并不奇怪。

  但一片雪花,落到一个家庭头上,就是不可承受之重。

  1亿以上的女孩需要接受教育

  先说张桂梅。

  这是一个坚强的人,毕生致力于帮助贫困地区女孩接受教育。为了这个目标,她献出了所有,从身体到物质。

  云南华坪女高,是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

  从2008年创校至今,张桂梅将1800名女孩送出大山。这些女孩生下来就没有得到子宫红利,她们的人生与干活、生育为伍,并不被认为需要接受教育。

  张桂梅受到景仰,但有人认为她过于“女拳”。

  在正式创办女高之前,张桂梅起草了一份《关于创办华坪县贫困女子高中的设想与计划》。

  在计划中,她突出要实现的最终目标是:

  使华坪县今后的女性沿着“高素质的女孩──高素质的母亲──高素质的下一代”的良性循环发展下去。

  在获得七一勋章后的致辞中,她说:

  “一个受教育的女性,能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张桂梅看了太多的女孩失学辍学,看到太多的女孩小小年纪嫁人,变成工具人。

  穷尽毕生精力,她大概能改变2000个女孩的命运。

  我们需要改变多少女孩的命运?

  我国有14亿人口,18岁以下的人口大概占比18%,大致推算有1亿以上的女孩需要接受基础教育。就算其中只有百分之一的女孩需要外界伸出援手,也有100万的数量。

  所以,我们需要多少张桂梅来改变贫困家庭女孩们的受教育情况?

  女孩受教育情况不足的比较严重的地区,是性别失衡叠加贫困的地区。

  这次让大家痛苦的是,盲山不只在西北、西南,还在我们认为相对发达的地区。

  来看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的一张图,有哪些地方性别失衡明显:

  如果性别失衡,叠加贫困,那就是值得重点关注。

  经济发展和文化宽容是女性进步的根本

  1991年,中央电视台播了一本电视剧《外来妹》。

  剧中女主人公赵小云和六个同村青年一起,从一个贫穷的北方山村赵家坳来到深圳打工。

  她们有青涩的脸,6个打工青年中,学历最高的是高中毕业的赵小云。

  到深圳后,先是上了玩具厂的流水线,最终,有些普通的打工妹实现了人生的迁徙和飞跃。

  没有城乡人口流动,没有市场经济,赵小云们大概率在乡村嫁人生子。

  大规模的普及教育,经济发展,才是让绝大多数赵小云摆脱宿命的关键。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有上千万的女性走出乡村。

  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按照一家三口计算,大概有1亿个家庭是农民工家庭。

  女性人数在农民工中占比多少呢?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女性大概有1亿人。

  农民工里面,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不如男性。

  以较发达的广东为例。2016年8月30日,在广东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发布了2015年“走进社会”广东农村调研项目报告《广东农村发展白皮书——人口转移与广东农村》。

  1000多个受调查的对象中,女性受教育程度明显低于男性,文盲数量则高于男性,在16岁到60岁的女性劳动力中,甚至有37%为文盲。

  因为教育程度所限,女性所从事的工作方向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如纺织、缝纫、车床等重视熟练程度,对学历要求低的工作,但收入较低;男性多从事木匠、泥瓦匠等技术工,收入相对较高,但是在劳动安全保障上比较低。

  只有两条路,普及基础教育和技术教育,然后让女性走上社会参与经济。

  经济制度才是根本

  女性获得参政权时间不长。

  1918年,英国30岁以上妇女终于获得选举权,10年后,年龄要求下调至21岁,不列颠女性终于成为公民。

  19世纪后半叶,女性受教育程度增加,自主意识有所觉醒,期间有激进的活动。

  但直到半个世纪以后,一战爆发,男性上战场,女性停止激进抗议,转而为国家事业服务,这成为女性获得选举权的催化剂。

  经济生存条件好转,让女孩接受教育,文化宽容,女性生存空间扩大,成为良性传导链条。

  其中,缺失了任何一环,都无法转动。

  49年后,中国女性有两个解放期,一是50年代之后女性大规模参与工作,二是80年代之后的市场经济打破城乡隔离带。

  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只有女职工61万人,约占职工总数的7.5%;改革开放初期,女职工3128万人,占职工总数的32%;2010年10月,全国女职工已达1.37亿,占职工总数的42.6%。

  数字说明一切。

  以前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

  从宋代以后,给女孩裹脚盛行,很难想像,一个社会一半左右的人成为半残废,经济怎么运转?

  唯一的理由是,在当时的经济资源环境下,女性并非主要劳动力,只要守住家就行。

  同一个社会,不同的文化、经济,女性生存在截然不同的平行时空。

  日本是发达经济体,多数女性在家,但有女政治家等杰出女性;印度有女政治家,但也有被逼自焚的寡妇……

  经济隔离带多、文化转变不彻底的社会往往如此,相对来说,北欧女性独立地位高,也有彻底封闭让女性变成私有财产的社会。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不同的时空总要被打破,要么,让女性裹上面纱或小脚,要么,让女性逐步解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8 20:43 , Processed in 0.26567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