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876|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26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21 09: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中东版“东南互保”

  【第2021-267】

  【消息】据相关媒体11月24日报道,为抑制攀升的国际油价,美警告OPEC扩大石油供应,遭OPEC14成员国集体反对。无奈之下美国做出投放战略储备石油决定。不少专家称:美对OPEC影响力正在下降。

  ●西方(金融霸权)操纵大宗商品,比如油价的能力大幅减弱

  【时事视点】面对不断攀升的通胀、特别是通胀预期,美国总统拜登似乎抓住了油价这根“救命稻草”,拼命的将通胀的原因归于油价太高。于是乎满世界的嚷嚷,要求主要产油国增加产量,呼吁主要经济体释放储备原油,还煞有其事的大肆炒作中国正在配合美国平抑油价。

  想必结果大家都很清楚,被美国炒作配合平抑油价的中国聊起了“哲学”,迟迟没有释放原油储备的意思;被美国勒令增产的OPEC集体拒绝了美国的无理要求;至于俄罗斯,早就手捏着北溪2号、一副“请君入瓮”的姿态等着西方上门来谈能源及能源所附着的解除经济制裁问题。

  要知道,控制大宗商品价格向来是美国的拿手好戏,不说呼风唤雨,也是一言九鼎,然而这次,似乎真的如相关专家指出的那样,“指挥不灵”了。当然,我们并不怀疑美国最终有办法令油价大跌,但至少对比从前,那个高高在上的美国(西方)金融霸权似乎已跌落神坛。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11月24日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召开理事会会议,在中方建议下,理事会在短时间内协商一致、决定增设单独、正式的议题,专门讨论“美英澳三国成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并开展核潜艇合作所涉核材料转让及其保障监督等影响《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各方面的问题”。

  ●原本西方一手遮天的国际原子能机构被国际社会塞入了西方既不愿、极力回避讨论的“大逆不道之声”

  【时事视点】与操纵油价能力减弱所表现出西方金融霸权在急速衰减类似,西方在国际原子能机构中的影响力也在急速的衰减。

  大家都知道,国际原子能机构从来都是西方一手遮天,在“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日本核废水排放问题”上表现尤为恶劣,面对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甚至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日本核废水排放问题)等的强烈呼声,从来就在那里“选择性耳聋,失明”。但就是在这样一个被美国视为犬马、任意驱使的国际组织中出现了“大逆不道之声”,之所以将其称之为“大逆不道之声”,就是因为这一话题是美国极不愿意、极力回避讨论的话题。某种意义上说,由于“美、英、澳核潜艇合作问题”就是针对中国的,显然这一新变化本身,一方面,就是国际社会(中俄为双核心)力量不断增强的具体表,而另一方面,是西方建立于金融霸权上的诸多霸权明显衰减的具体表现。

  第一、美国(西方)世界霸权的急速衰弱主要体现就在金融霸权层面,以及由其影射到的话语霸权层面,更会集中汇集在军事霸权层面。在上一期时事视点中,我们提到了中俄防长会晤,拿美国“常规力量不够、核弹来凑”的话茬儿“打哈哈”(具体可参考《东方时事解读·时事视点》第“2021-266期”)就是最好的侧证;

  第二、如果美国(西方)不打算就国际原子能机构作出实质性调整,进而使其更能代表“世界大民主”的话,那恐怕国际原子能机构今后“什么都干不成”;

  ●所谓“什么也干不成”在当前阶段恐怕就会集中体现在伊朗是否继续按西方“画的道儿”重返维也纳伊核问题谈判

  第三、所谓“什么也干不成”在当前阶段恐怕就会集中体现在伊朗是否继续按西方“画的道儿”重返维也纳伊核问题谈判。换言之,在国际社会的强力策应下(中俄在伊核问题上的立场空前一致,主张全面履行协议,解除一切对伊不平等制裁),如果西方不打算响应国际社会就伊核问题的严正立场的话,伊朗拒绝出席维也纳谈判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而伊核问题的背后紧密关联的全球金融秩序重构问题,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许多种可能,其中两条,恰恰是“中东全面破局”、亦或是“中东最暴力破局”,不论是这两条,还是其它的解决途径,问题的解决,事关美国(西方)世界霸权的存续问题。或全球各种秩序的重构问题。

  第五、在前四点的基础上,这一变化显然对中东国家是一个巨大的鼓舞,他们越来越意识到,在西方想要操控伊核问题走向的问题上,原来很艰难,现在则变得更加不可能。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一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11月24日报道,约旦宣布与阿联酋、以色列两国在迪拜世博会期间签署一份合作意向书,就在能源与水资源领域展开合作的可行性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三国将从2022年起开展一个项目可行性研究,预计约旦每年可从项目中获得2亿立方米的水资源。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中东王爷们”正在搞串联!

  【时事视点】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中东王爷们”正在各个利益层面搞串联!这恐怕是美国(西方)最不愿看到的场景之一。实际上,这种“串联”在此之前就从未停止过,只不过在“美国(北约)阿富汗撤军”失败之后,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得密集起来,尤其是在中国提出“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这一号召之后。

  在继续这个讨论之前,我们不妨看几则资料:

  【资料】10月6日,约旦、叙利亚和黎巴嫩三国能源部长在约旦首都安曼达成协议,同意将约旦电力经叙利亚电网输送至黎巴嫩,以帮助黎尽快摆脱能源短缺危机。

  【资料】11月10日,阿联酋外长阿卜杜拉访问大马士革,并与叙利亚总统阿萨德会面。

  【资料】11月14日,沙特外交大臣法尔汉表示,沙特与伊朗的会谈将继续进行,目标是使两国在六年前断绝的外交关系恢复正常。

  ●“东南互保”的氛围充斥整个中东地区

  【时事视点】中东地区这一局面不禁让我们想起了中国近代清王朝末期著名的“东南互保”事件。

  话说慈禧向西方列强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等清末封疆大吏,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此举客观上使得清廷颜面扫地。

  如果我们把今天的美国(西方)世界霸权比作当年的清王朝,把若干中东主要国家比作当年清朝末期的封疆大吏们恐怕再合适不过了,正所谓“此举使得西方世界霸权颜面扫地”。

  值得额外说明的是,没有当年的义和团运动,中国的历史命运恐怕要悲惨的多,其基本确保了中国没有彻底被西方列强瓜分。某种意义上说,“东南互保”与后来的“曲线救国”、“低调俱乐部”等卖国行为一脉相承,但的确削弱了当时清政权的统治根基。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再来看两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11月24日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麦肯齐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伊朗在发展自己的核计划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目前,德黑兰十分接近拥有生产核武器的能力。

  【消息】据相关媒体11月25日报道,英、法、德发表联合声明指出,伊朗破坏国际原子能机构观察其核计划的能力。

  ●西方在中俄这边“一脚踢到铁板”后不得不瞄着伊朗方向“扶一把椅子”,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并借此寻找行棋步调

  【时事视点】伊核问题的新变化让中东主要国家感到鼓舞。同样,弥漫着“东南互保”氛围的中东也让伊朗感到鼓舞。对此,国际社会自然喜闻乐见,唯独西方对此恨之入骨。

  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西方目前对伊朗再度施压的主要原因就是西方在中俄这边“一脚踢到铁板”后不得不瞄着伊朗方向“扶一把椅子”,测试国际社会的反应,并借此寻找行棋步调。

  需要强调的是,之所以这次西方再次选择伊朗,第一、西方仍然瞄着的是伊朗对西方仍一定程度抱有不切实际幻想这一点,就在前不久,伊朗仍然对以色列战机轰炸叙利亚伊军事目标的行为缄默不语;第二、鉴于伊朗紧邻阿富汗,地缘政治重要性非常突出,彻底压服伊朗对西方重启被“暂时冻结”的“南亚破局”进程是十分有利的。

  ●有毒的“胡萝卜”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西方在施压伊朗的同时,也在敦促伊朗必须加入石油增产的行列,并且放话,只要伊朗配合增产石油,西方或考虑部分解除对伊朗制裁。在东方时事解读的观察与评估中,这一举措与传统安全层面的施压、威胁构成西方着手在伊朗方面再寻“行棋步调”之“胡萝卜+大棒”的“胡萝卜”的一面。

  但这份“胡萝卜”显然是有毒的,在西方的如意算盘中,如果伊朗响应美国的号召,将不利于目前中东地区“东南互保”氛围的发酵;二则就算伊朗增产,但伊朗未必会因此立刻获得相关收益,美国和西方国家或再次以种种理由将“油钱”扣下或冻结。

  ●伊朗面对的战略风险应更多的从“做好自己、撬动世界”的角度加以仔细考虑,这其中有一个最好的榜样就是白俄罗斯

  在中俄防长视频会晤的背景下,虽然我们强调国际社会有意在印度洋方向强化对伊朗的战略策应,但这需要伊朗表现的更为坚定和主动,眼下,有一个最佳的学习榜样就是白俄罗斯。虽然国际原子能机构、中东局势对国际社会而言十分鼓舞,但距离“中东全面破局”、“中东最暴力破局”的出现尚有距离。只要伊朗足够强,国际社会(中俄)恐怕不会干阻止伊朗跨入“核门槛”。换言之,如果西方彻底丧失对中东地区的控制,也就等同于客观上形成“中东全面破局”或“中东最暴力破局”的局面。

  对伊朗而言当然存在一定战略风险,也就是一旦西方选择“孤注一掷”、“战略冒险”,则在军事层面首选一个点就是伊朗,但伊朗应该更多在“做好自己、撬动世界”的层面考虑这一问题。

  ●“瓮城”外的“瓮城”

  某种意义上讲,西方之所以总是在伊朗、俄罗斯方面“临门一脚”就是因为“中国不与西方做原则交易”的威力太过巨大,具体表现就在于西方的金融市场稳定极可能因“兜底方案”的落地执行而“秒崩”。

  所以伊朗是有足够理由拖下去的,遭遇这样一个“蒸不熟、煮不烂”的伊朗也算是西方的不幸。对中国而言,“中国不与西方做原则交易”收到的战略好处真的是太大太大了,就像在“瓮城效应”的外面又套了一座“瓮城”一样。

  【花絮】近日有网友编排了一个文字场景,较为形象的描述了当前西方全球战略极端被动的场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

  波兰、立陶宛:老大啊,再不给钱、枪,兄弟们也顶不住了…

  韩国:中国啊,借贵方宝地谈谈俺家兄弟和好的事儿行不?

  日本:欢迎中、美都加入CPTPP啊,欢迎欢迎,我绝对一碗水平端…

  基辛格:日本,竖子!匹夫坏吾大事,不枉老夫当年将汝看做“所有背信弃义国家中最坏的一个”,然后大喊三声,既生华何生美利坚,吐血而亡…

  蔡英文:(明语)我部经花莲、宜兰,到与那国,到竹富,到石塬,多良间,到冲绳、关岛,畅通无阻,畅通无阻…

  旁白:西方(金融霸权)已死,黄天(世界大民主)当立,岁在“辛丑”,天下大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3 00:4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