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438|回复: 0

德林社:雷军最后一次豪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2-4 19: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雷军的每次动作,似乎总能引起市场的大反应。

  一句“Are you ok”成了B 站热门的鬼畜梗,一句“站在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被无数创业者奉为经典。宣布造车时,更是引起市场骚动:“难道年轻人的第一辆车,是小米造的吗?”

  雷军也喜欢做承诺,喜欢把话说的圆满,唯恐大家不相信他说的一样。

  2010年,快40岁时,雷军感叹自己一事无成,决定创办小米。当时他曾说,小米将是他工作的最后一家公司。

  11年后,知天命的雷军造车时,同样的话再次从他口中说出,“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为了增强说服力,他加了一句“我愿意押上我人生所有积累的战绩和荣誉为小米汽车而战。”

  回看11年前的小米,雷军做到了,将小米带到了世界500强,手机出货量也在2021年二季度超越了苹果,信心满满的雷军近期又说,要在三年内做到全球第一。

  对于造车,雷军也动作迅速,招兵买马,说要在2024年量产。

  不过,对于雷军最后一次豪赌,市场却并不全是看好:小米轻易造车,难度很大。毕竟一些高调宣称要造车的,至今还没有量产,还有一个跑到了美国,不敢回来。

  雷军的这次豪赌能赢吗?恐怕要2年后才知道,在没有结果的情况下,雷军为何要豪赌这一把呢?

  答案是被“逼”的。

  雷军曾自嘲,说带队造车完全是被董事会“逼”的,小鹏汽车的何小鹏也曾说,雷军造车是他怂恿的。不过,这些只是一些自嘲罢了,真正“逼”雷军的是小米,是时代趋势。

  雷军自己可以不造车,但小米不能不造车。互联网公司的尽头是金融,地产公司的尽头是拿地,科技公司的尽头是造车。

  新能源电车成了时代的风口,成了互联网科技企业下半场的竞争之地,百度、华为等都下场,雷军的老朋友周鸿祎都要干了。

  如果雷军不造车,恐怕小米的资本、盟友、粉丝可能都会倒向别处,倒向造车的科技企业。

  到时,小米的宣传语会是,不是我们做错了,而是时代不需要我们了。想象一下数码相机时代的柯达,智能移动手机时代的诺基亚,这是雷军绝对不想看到的小米。

  小米做手机挺牛的,这是大家能看到的。可是,移动智能手机已经过了黄金时代,手机市场容量的天花板可能也将来到,小米即便做到了行业第一,也只能是存量时代下的竞争。

  更何况,智能手机、智能穿戴、智能家电的打法,竞争对手都已经学会了,想要在存量竞争市场搞出更多的新花样,难度可想而知。

  而造车不同,大家也都刚刚开始,并没有完全相同一致的打法,你有你的路,我有我的打法,想要有新故事,造车绝对是小米的不二选择,对企业,对股价都很有想象。

  2021年1月,百度宣布造车后,股价曾1个月上涨67%,冲破千亿美元市值。而作为港股上市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小米现在面临“公司很好,股价很差”的现象,也需要新的故事来提振。

  至于雷军造车的结果,也只有两种:成功和失败。

  造车成功,小米想象的空间就大了。一直主打“手机 X AIoT”的万物互联生态,就可以成为“手机X汽车X AIoT”。汽车作为新的场景,是“长了腿的超级手机”是整个物联网生态的金字塔,小米生态链的价值将会再上一个台阶,那时雷军还用担心资本市场的股价吗?

  造车失败,小米可能要被市场嘲讽一段时间,毕竟雷军说的话很自信。不过,面对嘲讽,雷军也能接受吧。毕竟曾经努力过,享受过过程,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创业,创业总有失败,失败后,还可以重新专注小米的主业,巩固现有的市场也能长久生存。

  所以,造不造车,造车成功或者失败,雷军恐怕并没有太在乎,在乎更多的是小米的未来。至于失败后,市场询问雷军:“Are you ok?”雷军或许也有答案:“Fine thankyou,and you?”

  “站在风口之上,猪都能飞起来”,万事俱备,东风已起,那就“造”吧!

  换作你是雷军,要不要赌一把呢?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6 01:18 , Processed in 0.1094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