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73|回复: 0

云石:未来小城市体制内——不想被裁员,抓紧生二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5 17: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觉得挺有意思的。
  其实文中所说的情况并不是只在这个县城有,基本上除了东南发达地区,内地的县城和三四五线地级市都普遍存在。毕竟小地方没产业没发展——所以优质男青年大都去了大城市;只有女生因为对事业要求不高,也更亲父母,所以更愿意回到小城进编——在中国男高女低的传统婚恋观主导下,自然也就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剩女。

  当然,结婚自愿,生育自由。人家爱结不结爱生不生,其他人也管不着。不过在国家大力鼓励生育的大环境下,小城体制内青年的情况,就越来越扎眼——因为,她们其实是中国最适合生育的群体。

  这两年国家提倡生育,网上一片冷嘲热讽。但其实,中国的网络舆论场,主要是被一二线城市青年把控的——这帮人知识层次更高,参与社会话题的欲望和能力也更强。遇到提倡生育后,他们巧妙的反过来,在舆论上头,把生育作为要求官方解决其个人一系列问题的筹码。

  但实际上,这种反向要求的想法,很难获得成功。倒不是官方不愿意满足,而是没法完全满足,而且满足了也没用。

  说没法满足,是因为大城市资源有限,不可能无限扩张;而且大城市是用来创造经济价值的,就现在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没法提供那么多休闲资源和福利保障——每个人都买得起一二线大房子、买得起好车;每个人都能朝九晚五,手头有足够的钱,还能享受良好的福利待遇,这个在现阶段不现实。

  说满足了也没用,是因为一二线的青年本身就更具野心,所以他们不仅要绝对的优越物质生活条件,还要相对的社会优越感——自己要有更好的个人成就,孩子也得有相对于其他人更优越的生活和教育环境——这种相对性,比绝对性更无法满足。

  而且,一二线城市青年因为身处花花世界,又受现代思潮影响更深,所以对生育天生更排斥——你就是让他们生活好些,他们更多的也是像西方白人那样,把拿到的钱拿去各种享乐,对生孩子养孩子这种费钱又费人的事情并不热衷。

  所以这部分人,其实一开始就不是鼓励生育的目标群体——政府也不会真把主要资源和希望投入到他们头上——性价比太低。真正生育主力,是内地三线以下到十八线县城的小镇青年——这些地方生活节奏慢,社会氛围传统,整体物价和消费水平和欲望都较低,娱乐不发达,人也不像一二线的那帮卷王那样有想法有野心(真有就不会呆在小地方)——这才是最适合生育的主力军。

  而小镇青年中,体制内又无疑是最适合生育的一波——毕竟小城普通人中,就数他们最稳定,待遇最好,最体面,工作强度也相对不大,还有各种关系人脉可以搞定各类本地优质资源。所以,要搞促进生育,他们算是主力军中的主力军。

  但主力军不愿意结婚生育,这个就比较恼火。搁在以前,这个算是个人自由。但接下来,可能就未必。

  这则新闻,想必前段时间大家都看过了。而鹤岗的这种情况,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出现在大部分内地中小城市和县城,而且情况会更严重——现在只是减少招聘临时工,未来则很有可能大幅缩编。

  这是必然的。中国人口即将进入整体萎缩期;而结构方面,人口,尤其是青年又向一二线聚集。随着这种趋势的进行,绝大部分内地中小城市和县城,人口将越来越少。同时,因为交通设施、信息通讯手段的进步,政府对基层的社会治理能力有了大幅的增长——技术手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过去因为地缘等因素,而必须由人力来完成的事、

  除了某些能源、矿产集中地外,一般地区的行政区划和机构人员配置,主要就是基于两个因素——人口和地缘。现在的区划和人员编制,是基于20年前的情况设置的。20年下来,中国国情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现在三线以下人口越来越少,地缘阻断对行政管理的制约越来越低,这就意着现有区划和配置已经过时——直白点说,有大量精简空间。

  当然,精简这种事,会触犯既得利益者的核心利益,所以内部阻力非常大。但凡维持得下去,一般都不会轻易动手。但现在情况不同:内部,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走到尽头,增长动能枯竭——进账降低;要想挖掘新动能,就必须投入大钱去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支出增加。外部,全球经济危机迫在眉睫,中美对抗长期化并愈演愈烈——外部未来大环境将越来越恶劣。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未来较长一段时间,财政会很紧张——换句话说就是政府没钱了!

  政府没钱了怎么办?根本解决方案当然是培育新兴产业,拓展海外利益——经济好了自然就有钱;但这玩意需要大量投入,受各种制约因素较大,而且时间长见效慢。所以现实的做法,就是在现有格局下开源节流。

  所以我们看到对网红、明星、主播、电商的大补税;看到对资本的整顿,看到金税四期对税务的规范化——这就是现有格局下的开源;

  而去年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各地公务员和教师降绩效降奖金,以及政府公务支出缩减,就是节流的一部分。但降绩效降奖金,和减少行政开支只是毛毛雨——毕竟财政供养人员也要生存,政府行政开支很多都是刚性的,不能无底线缩减。所以接下来,撤县并市,精简机构和人员,势在必行。

  如果说财政人员降薪,主要还是针对发达地区——毕竟他们收入相对高;但精简机构和人员,那就不关发达地区的事了——因为他们在过去20年人口大量涌入,经济活动大量增长,所以他们不仅不会精简,甚至有可能小幅增加。所以这一刀,主要会砍刀内地三线以下,砍刀那些经济活力缺乏、人口逐渐萎缩的小城镇。

  首先是针对行政部门的撤县并市和机构合并。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因为全国经济普涨和总人口总量增加,所以有过一轮设县拆市的浪潮。现在内地人口和经济萎缩,接下来势必行政区划重新整合和机构合并——这意味着公务员和职能型事业单位将大幅精简。

  然后就是学校。五六年前全国还有1700万新生儿,去年估计就只剩下1000万——降幅高达40%。这意味着未来十几年里,从幼儿园小学开始,一直到大学,教师将出现严重过剩。

  一部分垄断地方国企,也会精简——随着行政区划和机构的撤并,地方性国企也会压缩降级——而且地方性国企员工除了领导层,其他中层一下都本身就是合同制,属于半体制内,所以裁减起来更简单。

  总而言之,小城体制内单位,在未来会面临一波大幅的职位缩减。

  当然,很多人会认为,可以内部逐渐消化——比如减少新招,自然淘汰。

  这个理论上是可以。而且政府也会往这个方向努力。但内部消化能力是有极限的,而且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在退休年龄延长的大背景下,这种内部消化的难度更胜以往。

  但全球经济危机不等人,中美对抗的加速度不等人,新产业和高科技突破的时间更不等人。这些客观因素的急迫性,决定了中国必须得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更多资源应对。

  这就意味着,发达地区和大城市或许还好——毕竟它们过去是人口涌入和经济增长的主力军,长期编制相对不足;但在财政供养人员严重过剩,却又主要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运转的内地三线以下到十八线县城,人员内部消化的速度,可能是远远跟不上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减少,和精简结构、合并行政区划的进度的。

  那怎么解决?年纪大的,反正他们平时也基本退二线不干活了,大不了让他们提前退休——反正公务员干满30年就可以退(警察25年);事业单位和国企业也可以停薪留职或内退,无非就是退休后收入少了,但至少还能维持生活;20岁的年轻人还要指望着他们去干活。至于三四十岁不上不下这一波老油条,就很危险了。如果真的必须走到裁撤人员那一步,这部分人员危险性是最大的。

  而这部分人中,未婚族、丁克甚至一胎人群,又相对最危险。毕竟国家鼓励生育,你又占着全中国最适合生育的岗位,可你偏偏不生。到小地方真要精简体制内人员时,很有可能就把生育和精简人员这两项挂钩。

  而且这么做也有理由:

  从大道理上讲:别人有孩子,甚至有两个以上,所以生活负担重,要照顾,不能失业;你没孩子,生活压力小,又正值壮年,正好作为优秀人才输送到社会。

  从实际利益上说:小城市作为提高生育率的希望所在,未来国家为了促生育,肯定会按照新生人口数量给钱给福利;而对于小城市自身来说,为了避免被撤并精简,又自然希望本地有人口有经济活力。但内地小城又没有产业,维持经济运转的基础财富主要源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所以要对抗衰落和被撤并精简,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寄望于本地人多生——他们生的越多,不仅人口数量越多;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也就越大——这就既捞到了人,又捞到了钱,就可以延缓甚至避免自己被裁撤的命运。

  撤县并市、机构和人员精简的大趋势,决定了内地小城未来很有可能会有一波体制内人员会丧失铁饭碗;而为了延缓和避免被合并裁撤,各个内地小城又会拼命鼓励提高生育;这种双重挤压下,生娃,多生娃,就会成为体制内中青年的避免被优化的重要隐性筹码。

  当然,结婚自愿,生育自由。你不生没有人会强迫你生。但如果你不生,轮到你们市县合并机构精简时,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你,多半会是重点优化对象;如果你不生,主政者看到这趋势,为了避免自家中招,也会想方设法的先借机构精简的机会,把你占的这个最适合生育的岗位腾出来,留给那些想生爱生的年轻人。

  所以,小城体制内的中青年,别太挑了,也别学大城市搞什么晚婚晚育丁克。抓紧时间结婚生娃吧。越是经济不好、人口外流的地区,越要赶紧生,而且最少生两个——谁让你们那被撤并的风险高呢。如果你家不是有特别过硬的关系,你又不是特别有能力有才华,那孩子,尤其是两个以上的孩子,才是未来的撤并精简浪潮中,保住你铁饭碗的最重要筹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07:58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