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6|回复: 0

量化交易并非黑匣子?明汯投资裘慧明这样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 16:02: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华尔街量化投资团队的人才陆续回国发展,为中国的量化发展注入新能量,这被认为是我国量化交易的起步阶段。

  到了2010年,国内第一个股指期货合约标的——沪深300股指期货正式上市。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的推出使对冲成为可能,为量化投资领域的策略研发和应用拓展了极大空间,量化中性策略初露锋芒。因此,业界一个公认的说法是,2010年是中国量化投资元年。

  此后,国内越来越多的量化交易机构开始出现,成立于2014年的明汯投资,便是国内较早的量化投资机构之一。为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需求,明汯投资从成立之初就决定走多产品线发展方向。

  从过去多年牛熊市场中的投资业绩上看,明汯投资所开发和不断迭代的量化模型,在高散户化、低有效性的A股市场实现了“降维打击”,先后发行的指数增强、多策略、CTA等产品线,也都实现了长期优异的业绩表现。

  明汯投资裘慧明表示,量化策略的目标是超额收益,这需要在市场上寻找“规律”——由于股价不可预测,寻找从股票市场参与者身上寻找。量化策略之所在中国有效,因为A股有大量散户群体,越是集体行为,越有规律可循。

  明汯投资裘慧明还指出,量化交易不喜欢庄股,背后的筹码非常集中,而有数万投资者的个股,才能找到上述规律。

  A股每个交易日9:15开盘后,盘后都会出现大量买卖盘,平均一天7000亿的交易量,量化基金据此进行数据收集→规律总结→模型研发。

  与成长策略、价值策略不同,量化策略赚得是“市场无效性的钱”,而非企业成长的钱。要看到,一个企业好并不等于投资者能从股票赚钱。有时候,市场给一只个股高估值,虽然基本面成长性好,但要买到好价格,也要付出时间成本。

  明汯投资裘慧明认为,量化策略并不等于低风险,除了中性策略产品风险较低外,指数增强、择时对冲产品风险均较高。此外,论文和实证数据均表明随着股票量化策略占市场交易占比增大,波动率呈下降趋势,反转因子权重远大于动量因子,尤其中国股票市场。

  他表示,量化交易并非“黑匣子”,比较来看,基本面选股的超额收益来源为高盈亏比*中等胜率*低交易频率*仓位,统计套利的超额收益为中等盈亏比*中等胜率*高交易频率*仓位。

  观察未来A股超额收益,有利因素包括上市股票数量越来越多,总市值和交易量持续放大;不利因素则是:个人投资者比例降低,机构投资者比例提升,以及市场波动率长期缓慢下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1:4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