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436|回复: 0

外事儿:疑似“奥密克戎+德尔塔”新冠混合株出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0 07:48: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塞浦路斯发现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结合的新冠新变种。

  据彭博社当地时间1月8日报道,塞浦路斯大学生物科学教授、生物技术和分子病毒学实验室负责人莱昂迪奥斯·科斯特里基斯称,在塞浦路斯发现了一种结合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新冠变异株,并被命名为“deltacron”。不过,这一发现遭到同行质疑。

  稍早前,多名科学家警告,如果有人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新冠病毒变异株,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更危险的超级变种。2021年12月末,多家印度媒体报道称,已有专家将可能产生的新变种命名为“delmicron”。

  关于“奥密克戎+德尔塔”混合株将如何演变,塞浦路斯专家认为,这一毒株也将被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所取代。

  塞浦路斯

  已有25人感染“deltacron”

  当地时间1月7日,科斯特里基斯在接受当地Sigma电视台采访时说:“目前出现了同时感染奥密克戎和德尔塔的情况,并且这两者结合产生了新的变异株。”

  科斯特里基斯表示,这一发现被命名为 “deltacron”,因为在德尔塔的基因组中发现了类似奥密克戎的基因特征。

  科斯特里基斯及其团队可以确定,已有25人感染了这一新变异株。统计分析显示,与非住院病人相比,因新冠而住院的病人中合并感染的相对频率更高。目前,这25人的样本已于当地时间1月7日被送往追踪新冠病毒变化的国际数据库GISAID。

  科斯特里基斯表示:“我们将在未来看到,这个毒株是否更具致病性、更具传染性,以及它是否会取代德尔塔和奥密克戎。”但他个人观点是,这一毒株也将被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变体所取代。

  塞浦路斯疑似发现重组病毒“德尔塔克戎” ,同行质疑或是样本污染。/新京报我们视频

  然而这项结果也受到了同行质疑,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大学病毒学家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被广泛报道的“deltacron”看起来是检测样本发生污染,或者是患者同时感染了这两种病毒。

  实际上,“奥密克戎+德尔塔”混合株也被称为“delmicron”,曾在2021年年末的多家印度媒体报道中出现。

  据《印度时报》等媒体在去年12月的报道,鉴于“delmicron”是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混合株,其症状多多少少和这两种变异毒株相同。常见的症状包括高烧、头痛、流鼻涕、喉咙痛、持续咳嗽、嗅觉或味觉丧失等。

  新冠病毒重组

  或致更危险变种出现

  据《福布斯》网站介绍,塞浦路斯最新发现的奥密克戎和德尔塔混合株,是否意味着这两种新冠变异株发生了基因重组仍未可知。

  去年12月,莫德纳(moderna)首席医疗官保罗·伯顿曾解释什么是基因重组。他表示,两种变异毒株同时感染同一个细胞,就会给它们提供一个机会,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开始共享并交换基因,从而合成一种新的毒株,这种现象称之为重组。”

  ”通过这种重组,一种不能感染人的病毒可以与像新冠病毒这样的病毒重组,使其变得能够感染人。”参与这项研究的进化病毒学家斯蒂芬·戈尔茨坦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科学家马西耶·博尼进一步指出,重组可能会产生一个 “超级变种”,它的传染性将明显比以前的新冠变种更强,甚至更致命,或者两者都是。

  当地时间2022年1月5日,英国伦敦,病人抵达医院。图/IC photo

  去年9月底,《The Scientist》杂志报道,以多名科学家研究英国一段时期的毒株为例,基因重组在新冠病毒的出现和演变中都发挥了作用。

  到了去年12月,多名科学家警告,如果有人同时感染德尔塔和奥密克戎的新冠病毒变种,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更危险的超级变种。

  但《纽约时报》的报道解释说,研究新冠病毒基因重组是否可能导致更危险的变种出现,也带来了一丝希望,帮助研发人员研制出阻断病毒传播的药物。

  奥密克戎仍占全球主导

  当地时间1月7日,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奥密克戎毒株正在快速传播,其踪迹已遍及全球各地。具备完善的病毒基因测序能力的地区均已检测出奥密克戎毒株。

  当地时间2022年1月5日,印度尼西亚亚齐,人们在社区卫生中心接种新冠疫苗。图/IC photo

  截至目前,奥密克戎仍是多国的主导毒株。随着奥密克戎的快速传播,英国、印度等国的新冠病毒感染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截至当地时间1月8日,印度新增新冠确诊病例超14万例,英国累计新冠死亡病例超15万例。

  当地时间2021年12月20日,美国华盛顿,民众进行新冠病毒检测。图/IC photo

  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更是不断刷新纪录,单日新增病例一度突破100万。美国总统拜登的一批前顾问日前呼吁美国政府与新冠病毒共存。不过,当地时间1月8日,当拜登被问及美国人是否准备“永远与新冠共存”时,他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并称能够控制病毒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尽管不少研究显示奥密克戎引发重症的风险低于此前的新冠变异株,但它仍在全球多国造成人员死亡,因而不宜将这一毒株的特性描述为“温和”。

  对于奥密克戎的特性,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也驳斥了网上一些说法。

  1月8日,在上海举行的光华科技公益论坛上,张文宏表示,一些自媒体说奥密克戎引发的是“大号流感”,这是缺乏科学依据的,他研究奥密克戎感染者的医学影像后认为,这种变异株“会咬人”。一个国家和地区需要强大的免疫屏障和医疗资源,才能抵御奥密克戎的威胁。

  记者 | 朱月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2 03:40 , Processed in 0.09379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