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560|回复: 0

[核心摘要] 《衍射智库-东方时事解读讨论核心内容摘要》【第2021-21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29 20:4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2月9日,星期四,2021年第219期

  【话题】突发:印度国防参谋长坠机身亡

  (1)拉瓦特本人在对华关系问题上比较强硬。

  (2)从其携带家人出行可以侧面看出,其出行方向局势不甚紧张,所以更多我们将其初步定性为“技术性事故”,或者由于天气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

  (3)从目前的国际局势看,各方都没有策动此事的动机和操作空间,所以我们更多关注印度官方的后续事故报告。

  【话题】俄美元首视频会晤基本谈崩后,东欧局势的一些基本判断

  ●西方摆出一副“欧美合体”和俄罗斯死磕到底的架势

  1、再谈2014年的乌克兰之乱是欧盟在西方资本支持下,在“欧美高度合流”的框架下,于二战后第一次主导重大国际事件。

  2、乌克兰局势发展到今天,不管原因如何,都意味欧盟在乌克兰问题上“玩砸了”,至少在客观上,西方有摆出一副“欧美合体”和俄罗斯死磕到底的理由。

  3、西方暗示俄罗斯,不要继续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否则“北溪2”项目将由现在的“俄罗斯与欧盟的问题”变为“俄罗斯与欧美的问题”。

  4、西方显然在拿“实在不行就废掉‘大欧罗巴计划’”威胁俄罗斯。

  5、俄罗斯对美国参与诺曼底峰会持开放态度,意味着俄罗斯对即便在德法“不反对”的背景下,美国“加入战团”,持无所谓的态度。

  ●俄罗斯显然是“腰里”别着“真金白银”的“冲牌”,逮谁更谁来!天老子是“王大”,俄罗斯的现实利益就是“王二”,其它勿论

  1、西方被逼到如此地步,首先在于中国至今为止不与西方做任何原则性交易;其次在于,俄罗斯“不见兔子不撒鹰”,西方不拿出大尺度的、真金白银的对价,其余面谈。

  2、在俄罗斯的“头”如此“难剃”的背后折射出的则是,西方与俄罗斯之间处于种种原因,虽然有意愿继续谈,但毫无战略互信可言。

  3、西方或许有了对俄罗斯“让步”的念头,但问题在于,如何用“最小的代价”,以“让步”为手段,最终谈通“莫斯科通道”。

  4、对俄罗斯而言,这种“让步”让普京想起了希特勒和罗斯福,当年他们也似乎对前苏联做出“让步”,然而这种“让步”的背后则是满满的战略欺骗,甚至给前苏联,俄罗斯民族造成巨大损失。

  5、在现阶段对俄罗斯而言,“大欧罗巴计划”更多是一种形式,核心本质是西方对俄罗斯“诚意”如何,具象化“诚意”首先就在于实质性解除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再具象化就落在“北溪2”项目落地执行、军火大单等问题上。

  ●西方能否现在就废掉“大欧罗巴计划”?

  1、“大欧罗巴计划”本质涵盖两点:第一、实质性瓦解中俄战略互信,实现“南亚破局”,先后彻底解决俄罗斯问题和中国问题;第二、西方资本复杂转进。

  2、目前废掉“大欧罗巴计划”无助于实现“第一”,因为改变不了任何事情。也无助于实现“第二”,一旦如此,等同于客观加速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相关进程,而现阶段,无论是美国平台还是欧洲平台显然都没有准备好(不具条件)。

  3、如此“N步并1步”必然激化原本就不可调和、只能“有效缓和”的欧美国家利益矛盾,甚至撕裂原本很难调和、但因欧美高度合流而“有效调和”的欧美资本利益矛盾。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因“十次车祸九次快”而出现各种破绽、甚至致命破绽,而被国际社会反手抓住重启“三边撕裂”。

  4、所以,就目前阶段,虽然在客观上西方可以摆出“欧美合体”的姿态威胁俄罗斯,可以摆出废掉“大欧罗巴计划”的姿态威胁俄罗斯,至少在目前看,是讹诈、胁迫俄罗斯的手段而非目的。

  5、但鉴于目前西方仍深陷“双线作战”难以自拔,西方无论出于主观因素还是客观因素,是否最终走到这一步恐怕要另当别论。

  【话题】如何客观看待11月CPI年内首破“2”?

  (1)通胀的最大问题在于其会引发资源错配,并不断积累。通胀继续上涨,必然会影响利率和汇率,这就构成了对经济的严重影响。

  (2)世界范围疫情失控,全球经济“满地鸡毛”不可避免。所以我们的经济政策将着眼于维持经济基本稳定运行(民生问题、中小企业是否能继续维继等)。但控制通胀并非唯一手段,需要全盘统筹考虑。

  (3)如果西方明年“彻底摊牌”,中国经济必然进入“最低经济内循环”,则中国国内的通胀或因此在短期内有较大幅度波动。

  (4)不排除国家会将相当部分的物质供应转为计划的可能,比如通过物流“国家队”尽可能缩减“中间商赚差价”,但关键的关键则是要保证物质生产的基本稳定运行。

  (5)有关“全球满地鸡毛”的局面可以与二战时期做对比,当年美国制造业强大,以国家信用为担保放债,刺激经济,不但使得美国逃过了当年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更是让其成为世界第一强国。既然如此,当年美国做的,今天中国也可以做的。

  【话题】人民币升值突破“6.35大关”,是否意味人民币进入快速升值通道?

  (1)这首先是一个市场行为,体现了市场对人民币的认可,也体现出市场普遍担心美国会陷入恶性通胀,美元剧烈贬值(黄金被操纵)由于年底结款和对明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悲观评估,很多人觉得保留人民币或更为保险。这也导致很多进出口商更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

  (2)对此局面,国家层面甚至有对其默认的味道。某种意义上说,现阶段,人民币升值有利于扼制不计代价的恶性竞争和出口,客观起到了“拉闸限电”的作用。

  (3)对中国是否进入“快速升值通道”,还需要进一步观察。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还是对欧元升值影响已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物资供应方向的输送方向。也需结合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过程综合考虑。

  (4)这是一个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金融问题。维持国家经济、金融稳定运行,依靠单纯的金融手段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针对性极强的、准确的、高效的、强力的行政手段。

  【话题】为什么IMF对欧、美通胀问题的说辞不同?

  (1)欧美虽然都通胀压力很大,带目前美国资本利益仍代言西方资本利益,欧洲央行不过是美联储的欧洲央行。某种意义上说,IMF说的话就是美联储、华尔街要讲的话。

  (2)但欧美毕竟有所不同,欧洲一些国家,比如德国对如何应对通胀的问题并非心甘情愿与美联储保持一致,比如德央行行长宣布2021年年底辞职(德国以实体制造为主,且其对恶性通胀仍记忆犹新),所以需要消除噪音,要“统一思想”。

  (3)观察西方国家,或资本主义国家,更多要看他们做什么,不要听他们说什么。

  【话题】对相关“北京在线辅导计划”话题的讨论

  (1)探索是必要的,不要“一棒子打死”,如果政府,学校,家长一起将问题妥善处理好,那就是好事,“计划”不仅可以得到继续完善发展,而且有利于发展远程教育。

  (2)“计划”设计有好的一面,比如免费、公费、不在周末进行等,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家长、学生的客观现实需要,但执行过程中能否“守住初心”是个问题?

  (3)需要再次强调:减轻学生负担,减轻家长负担,阻止资本涉足是三个“初心”,偏离这三点,那再好的计划也会最终“变了味道”。

  (4)解决教育问题的核心在于,想办法丰富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除了目前现有的传统师资培养渠道外,更需要使用新技术手段来实现,比如虚拟课堂,人工智能,5G等,最终实现教育公平与因材施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0 22:32 , Processed in 0.09375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