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918|回复: 0

燕梳楼:今年可能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却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2-11 20: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昨天,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幕。

  而今天,正好是中国入世20周年。

  我结合在一起说点干货,关系到未来10-20年的趋势。

  前两天解读政治局会议,很多读者表示付费阅读了,但还是觉得不过瘾。这里必须得说明一下,6块钱差不多也就这样子哈。

  昨天的政治局会议,有深意!

  这当然是玩笑话,主要还是为了脱敏,很多时候只能是抛砖引玉,背后意味就要看各人的悟性了,投喂很省事,但不太容易消化。

  昨天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基本上也就是前面政治局会议精神的延伸和细化,所以看了前面我对政治局会议的解读,再看经济工作会议,就好理解了。

  但对比一下此前十余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会发现,还没有哪次会议像这次如此承上启下,审慎微妙。

  2022年的经济工作总要求是,稳字当头、稳中求进。

  “双稳”之下,是“三重压力”。

  何谓“三重压力”?即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

  这是从未出现过的表述,也体现了高层对明年特别明年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的担心,更是应对百年未见之变局跳不过去的经济演进。

  “演进”这个词,我凝视了很久。原话是“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从推进到演进,一字之别意味深长。

  这背后,蕴含了深刻的内涵。很多常规的、可控的因素,在疫情脉冲式冲击与西方单边主义猖撅的大环境上,正变得深不可测。

  也正因此,这次会议进一步强化对经济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强调了“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

  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

  这样的表述亦是前所未有。每一个关键词的变化,显然都蕴藏着复杂多变的时代与国际背景。

  先说需求收缩。这个很好理解,结婚率与人口出生率双双跌穿标准线,没人结婚没有生孩子,就意味着国内消费减少,人口红利逐步消失。

  再说供给冲击。需求冲击必然会带来供给冲击。由于疫情反复,关键技术被卡脖子,原材料价格上涨,造成供应链紊乱,处理不好就会带来通货膨胀。

  最后是预期转弱。三季度GDP同比增长已经降至5%以下,环比仅增长0.2%。明年一季度必然遭遇更大下行压力,这是外界的普遍认识。

  基于这“三重压力”,所以“稳定”就要压倒一切。

  此前的政治局会议,并没有看到“房住不炒”表述。

  于是有人解读为房地产政策破冰,趋向宽松了。而从恒大一微可知著,约谈恒大后,许老板亲自领衔风险处置委员会,负责债务处理。

  接着第二天的12月9日,老许的2.778亿股恒大股份被出售。

  这传递的意味很明显了,大不是不能倒,但这个倒不是躺倒,不允许耍无赖,必须要保交房,对200万业主负责。

  降准也不是救市,而是边际宽松。一方面是对前期相对严厉政策的校正,一方面确保在一定空间的箱体内震荡,这个寒冬,就看谁能熬过去了。

  熬过去,就进入“良性循环”新赛道。熬不过去,就被时代抛弃,成为路边冻死骨。

  所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重申“房住不炒”。这也再一次明确传递了信号,别指望国家出手,更别指望一根香肠吃到头。

  这也正式宣告,土运时代结束,火运时代开启!

  什么是火运,首当其冲的就是高精特,高科技以及互联网新基建2.0。与之伴随的还有金,具体来说就是新能源领域。

  技术卡脖子问题不解决,所有的命都只能是听天由命。

  要想我命由我不由天不由西,就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把互联网资本引向未来科技的星辰大海。

  关于资本,这次会议首次提出了积极资本和消极资本的概念。资本本身不分好坏,但要引导其发挥积极作用,控制其消极作用,防止资本野蛮生长。

  而在去年同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表述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从“无序扩张”到“野蛮生长”,一个是横向的控制,一个是纵向的遏制,警惕性明显。

  为此,会议提出要设置“红绿灯”,强调资本应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意味着,过去10年资本无序竞争跑马圈地兴风作浪的时代,宣告结束。

  在这次会议提出的七大政策中,对“共同富裕”不吝笔墨不少,8次提到“就业”。鼓励大家通过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并切好分好,推进公平。

  不患寡而患不均。过去那么穷大家还很快乐,就是缘于公平,大家差不多,没有心理落差。而现在基尼系数那么高,必须要向橄榄型社会改变。

  最后说说对未来3、5年以及对10年大周期的判断吧。

  开头说过,今天正是入世20周年。

  这20年中国发生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能感知到,至少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发展才是硬道理。

  第二,效率与公平要兼顾。

  第三,关键技术不能被卡脖子。

  基于三点经验或者教训,未来五年的发展判断如下:

  2022年,经济下行压力就能让最底层感受到,收入开始减少,生活水平下降。

  2023年,随着房产泡沫被挤破或者说是进入“良性循环”,以房产为主配置资产的中产阶级将感到阵阵寒意。

  2024年,那些见势迟转型慢的企业,不分大小,都会在新一轮的产能洗牌与新基建赛道中加速萎缩甚至淘汰。

  到2026年,产业大挪移结束。

  谁在裸泳,谁能破冰,谁哭死,谁又笑到最后,届时一眼便知。

  能熬过这5年,就能迎来未来的10-20年黄金期,进入下一轮历史发展周期。

  现在再来看未来10-20年,经济大趋势。

  简单来说,就是快慢转化,刚柔相济。

  大家都知道10年周期率。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都大致有这样的规律。但从4万亿救市开始,就打破了这个周期率,造就了20年的楼市大发展和20年的股市平滑线。

  显然,这是外力作用干预的结果,并不是市场自身所跑出来的。

  现在要做的,就是踩刹车。

  踩快了容易翻车,踩慢了又容易熄火。

  所以前面我为什么说本轮会议深刻微妙承上启下,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至关重要。

  要减速的不仅是房地产,还有资本介入后所引爆的互联网经济(反垄断、流量高质量)、娱乐产业(打击饭圈文化,反对娘炮,约谈四大台)、教育产业(双减,遏制学区房)等等。

  这些,都要慢下来。现在已经把灵魂甩的老远了,必须要消化,要等一等灵魂。

  更重要的是,要把“生活”还给人民,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而格力率先宣布实行双休,实际上也是一种政策导向上的风向标。

  以后谁再提996是福报,就不仅仅是人民公敌那么简单了。

  当然,慢下来不代表不发展。而是为了转换赛道,实现高质量发展。比如科技高精特(北交所、芯片),互联网大基建(5G、操作系统)、工业4.0必须要快起来。

  这是我们在上一个周期里缺的课,以前是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现在必须要尽快把这些课补回来,否则就没法从实力与地位出发与美国掰手腕。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目前世界之大势,是以中美关系走向来决定的,美国在衰退期,我们在上升期,谁都不会轻言硬冲突,都是双方不可承受之重。

  优秀可以被复制,但复制者不会优秀。

  这就是未来10到20年的大周期。

  看一个行业是否暴利,去大街上看看有多少店铺就知道了。

  这些年来遍布大街小巷最多的就是房产中介、教培机构和口腔牙科。

  随着改革进入深水区,资本被关进笼子,这三个行业的打工人也该准备后路了。

  见微知著。昨天的P2P,今天的校外教培,就是明天的房产中介,后天的专科医院。

  能不能成功熬过谷底,在新赛道中寻找生机,抓住下一轮发展的风口,就看大家的眼力和智慧了。

  顺大势者昌,见势迟者亡。向来都是时势造英雄,无论是时代中的马云还是时代中的教父。

  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逆势中同样可以创造奇迹迎风飞起。

  2021可能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

  却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1 10:02 , Processed in 0.156398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