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531|回复: 0

郭海强:南非出现“新毒王(欧米克隆)”,对于全球疫情究竟意味着什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29 2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是十一月底,位于北半球的各国当然早已逐步进入了冬季——也就是说,该死的新冠疫情又到了活跃期。但诡异的是,正在进入盛夏的南半球地区,竟然也整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幺蛾子。

  据英国BBC、《金融时报》等外媒报道,近期在南部非洲国家博茨瓦纳首先被发现的新冠病毒的一个新型变种“B.1.1.529”,随后在南非约翰内斯堡所在的豪登省迅速传播,并已在南非蔓延扩散。

  11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紧急会议,将在南非发现的新变异毒株B.1.1.529命名为“Omicron(笔者译为‘欧米克隆’)”,并列为“需要关注”级别。不少专家形容这一变种病毒“非常可怕”,可能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凶猛的、他们所见过最糟糕的变种病毒,突变程度超过预期。

  据南非当地卫生官员透露,早期检测结果显示,截至24日在豪登省出现的新增病例中,90%都是由“欧米克隆”病毒引发的,远超“德尔塔”等变异毒株的同期水平。目前,豪登省已发现77例“欧米克隆”病毒引发的确诊病例。

  目前,除了南非、博茨瓦纳发现“欧米克隆”病毒相关病例外,比利时政府于26日宣布,该国检测到1例从埃及入境的“欧米克隆”病毒相关病例,比利时成为首个发现新型变种病毒的欧洲国家。鉴于“欧米克隆”病毒的严重危险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还有以色列、新加坡、日本等亚洲国家,相继宣布针对包括南非、博茨瓦纳在内的多个非洲南部国家采取“旅行限制”、“立即停航”、“强制隔离”等各项防疫措施。

  爆发新一波疫情并遭停航的非洲南部各国

  在中国香港也发现了2例,源头病例是近日从南非抵港的一名36岁印度男子,在酒店隔离期间传染了对面房间的住客——一名62岁的加拿大籍返港男子。香港特区政府宣布,27日起禁止近21天内曾在南非、博茨瓦纳等非洲8国逗留过的非香港居民入境;香港居民则需完成疫苗接种,并持认可疫苗接种记录返港,抵港后在指定隔离酒店接受21天隔离。

  为何在短短几天内,“欧米克隆”病毒就引发了各国政府以及国际组织如此快速和严重的反应?这主要是因为,该变种在关键的刺突蛋白(S蛋白)上出现32个突变,其数量是德尔塔病毒的两倍。从有关数据来看,该变种似乎极具“竞争性”,正在南非“逐步取代”主导毒株德尔塔。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病毒学专家Tom Peacock认为这“十分可怕”,对防疫带来“实实在在的威胁”。

  法国卫生部长韦朗26日表示,新变种“很有可能具有非常强的传染性”。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核糖核酸(RNA)病毒专家西蒙-洛里艾指出,“欧米克隆”病毒的“一部分突变与免疫逃逸相关,可能对疫苗产生抵抗力”。因此,令各国防疫专家担忧的是,该病毒的突变种类不仅能使其更具传染性,还增加了抗体耐药性,可能会降低现有新冠疫苗的有效性(也就是可能导致中外疫苗全部失效)。

  面对这个即将汹涌而来的新一波恶性疫情,世界各国政府和民众除了重复使用现有防疫抗疫措施外,是否还应该进行一番认真检讨和深刻反思?我们首须明白一个重要事实:如果是应对天然病毒,那么“研制疫苗、接种疫苗”这个传统抗疫办法,应该还是有效的;但对于“人工病毒”,特别是新冠病毒这种经过黑恶组织精心研制、长期布局的“生化战级别病毒”,即使研发再多的新冠疫苗也无济于事。因为疫苗永远只能跟在病毒屁股后面,无法做到有效预防,所谓“特效药”也是同样道理,根本难以有效治疗急速演变、层出不穷的变异病毒。

  美国CDC将变异病毒分为三类:高度关注变异株(VOC)、需留意变异株(VOI)、导致严重后果变异株(VOHC)。第一类VOC,是指会造成更多重症且传染力更强的新冠变种病毒,目前已知正在全球持续扩散的共有4种,即2020年5月首次在南非发现的Beta病毒、同年9月首次在英国发现的Alpha病毒、同年10月首次在印度发现的Delta病毒、同年11月首次在巴西发现的Gamma病毒。

  第二类VOI,是指具有影响传染性、疾病严重度或治疗效果等特性,目前已知的此类病毒有埃塔Eta、艾欧塔Iota、卡帕Kappa和拉姆达Lambda。第三类VOHC,是指能够导致严重后果,即极高传染力、极高死亡率的超级变异病毒,目前尚未出现。

  我们先来看看“病毒变异”的时间链:

  2020年3月,美国首次发现厄普西隆(Epslion)病毒,传染性增强40%,存在免疫逃逸。

  同年5月,南非首次发现贝塔(Beta)病毒,传播力增强,免疫逃逸能力提高。

  同年9月,英国首次发现阿尔法(Alpha)病毒,能引起更强烈临床症状。

  同年10月,印度首次发现德尔塔(delta)病毒,传染性和毒性均大幅度增强。

  同年11月巴西首次发现伽马(Gamma),传染性是原始病株1.4-2.2倍。

  同年11月美国首次发现艾欧塔(Iota),致死率显著提高。

  2021年6月,印度首次发现德尔塔+(Delta+)病毒,快速蔓延至13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超越现有各种新冠病毒的“一代毒王”。同年8月,一年前在秘鲁首次发现的拉姆达(lambda)病毒,经过一段时间的传播和反复感染,其免疫逃逸、传染性和致死率均显著增强,在拉美地区成为与德尔塔+病毒“并驾齐驱”的新一代毒王。2021年11月,南非首次发现“欧米克隆(Omicron)”病毒。

  从以上“时间链”可以看出,自2019年9月美国出现新冠病毒感染病例,以及2020年1月中国武汉爆发新冠疫情至今,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新冠病毒(COVID-19)已经变异出十多个N代病毒变种,这种既恐怖又诡异的病毒急速演变,在人类病毒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因为天然病毒发生突变性的进化,至少需要数千年至一万年的时间,根本不可能在短短两年内就产生如此快速、如此迭代的突变。换言之,只有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制造出来的“人工病毒”,才能产生如此具有“高度智能”的突变进化。

  今年8月8日,面对新冠病毒不断变异的严重威胁,美国政府首席医疗顾问、美国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福奇警告称,病毒继续传播得越多,发生变异的机会就越多。下一代变异病毒可能比德尔塔毒株更具攻击性、更易传染,甚至会让疫苗完全失效。如今“欧米克隆”病毒的出现,让福奇的警告“不幸而言中”了。

  我们也可以再来作一个推演:为了有效防治“欧米克隆”病毒,按照西方医学的传统办法,必然是继续研发新一代的新冠疫苗。那么假设中美英德这四个最具疫苗研发能力的国家,现在立马开始研发新疫苗,最乐观的估计也需要六个月吧,再加两、三个月的“紧急试验”,然后又再加两、三个月各国卫生部门“一路开绿灯”的“特许生产”、“特许应用”,第一批能够接种最新疫苗的时间,最快也应该在一年后吧。

  众所周知,“德尔塔+”变种在今年5、6月开始出现,如今半年刚过,就已出现最新变种,那么下一个“新新变种”又会在何时出现?按照病毒变异速度越来越快的历史规律,很可能不到半年就会出现下一个“新毒王”,那么世界各国是不是又要研发另一个“新新疫苗”来应对?

  但最大的问题是,即使已经以最快速度研发出新疫苗,而世界各国完成“全民接种”,至少又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估计变异更加快速、毒性更加强烈的新变种病毒,早就产生出三、四个,甚至终于出现能够导致严重后果的超级病毒变种(VOHC)。

  11月26日,美国辉瑞公司宣布,鉴于南非发现的“欧米克隆”病毒“S蛋白发生多个突变,与其它已知变种有明显区别”,辉瑞已开始着手测试自家疫苗对该新变种的有效性,测试结果最晚于两周后出炉。辉瑞发言人指出,辉瑞和BioNTech公司早在几个月前就作好准备,若检测结果证明新变种对现有疫苗有抵抗力,“可在六周内调整新配方,一百天内可出产新疫苗”。

  看看,美国的医药寡头集团对于“出现新冠病毒新变种”,早就“胸有成竹、准备妥当”,正在摩拳擦掌、撸起袖子大干一场。不管还有多少新病毒跑出来,辉瑞都有无限的新疫苗可以快速研制出来,只要各国政府不断买单、各国民众不断接种就行,辉瑞公司的业绩利润自然快速上升,辉瑞公司的股票价格自然持续大涨。

  中国有句古话,“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下这个残酷的全球疫情表明,那些公知和网红,拚命鼓吹什么“群体免疫”、“苗后(与病毒)共存”、“打开国门、恢复经济”之类的鬼话,无非是替资本“鸣锣开道”。实际上,片面地依赖“全民接种疫苗”,国家和公众除了不断给西方医药寡头集团“割肉输血”外,根本上就难以有效防疫抗疫,只能沦为长期遭受大资本家盘剥压榨的“疫奴”。

  事实证明,中国社会只有坚持行之有效的“物理隔离+中医防治+动态清零”,才是战胜新冠病毒的唯一有效抗疫措施。面对当前这一场由西方资本寡头集团及其所掌控的国家机器恶意发动的世界生化大战,十四亿中国人民更须提高十二万分的警惕!

  2021、11、2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15:56 , Processed in 0.17198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