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10|回复: 0

陶冬:减碳之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6 18: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参加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6)的前夜,美国总统拜登做了一件不寻常的事情,请求OPEC+增加石油产量,他甚至威胁沙特和俄罗斯如果不照办,美国可能对他们采取措施。

  对于一位将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作为自己第一政绩的美国总统,在寻求制止气候暖化的最高级会议期间,撕下面具公开要求生产更多的化石燃料,这是一件极具讽刺意义的事情。

  但是白宫没有选择。美国的汽油价格在暴涨中,而距离中期选举不到一年时间。选民们已经在几个地方选举中表达了对拜登政府的强烈不满,他第一年的支持率创下了三十年历任总统的新低。拜登的国务卿、能源部长在四处游说产油国增加产量,政府也准备释放大量库存来平抑油价,不过到现在为止效果并不理想。华尔街几家投行预测原油价格达到每桶一百美元,甚至有人提起油价冲向150美元的情景。

  自从开采墨西哥湾石油和发展页岩气之后,美国成为能源净出口国,对中东、西非的石油进口依赖度大幅下降,自给自足的日子过得不错。

  那么为什么出现现在的情况呢?在奥巴马任内,美国对石油生产严加限制,对页岩气产业更施以严厉监管,时任副总统的拜登曾经深度参与制定这些政策,造成美国的能源投资大幅下滑。前几年石油价格大幅下挫时,政府将页岩气行业看作污染行业,并未施以财政援手,坐视成批公司倒闭。

  页岩气产业本是美国能源产能的调节器,能源价格高时候就多生产,低的时候就少生产。他们的破产令美国的能源供应失去了缓冲。只是在政治正确的亢奋中,关闭高能耗和污染环境能源生产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可是,一旦供需出现逆转,破产了的页岩矿、停产了的油井是无法很快恢复生产的。加上欧洲亚洲爆发天然气危机,直接扯高了替代能源的价格。

  美中欧日英分别承诺在2030年或2035年完全停止或者减半生产燃油汽车。所以石油需求长远来看一定会减少,化石能源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没有了长远需求,也就没有了长远投资,于是就产生出短期的错位,短期的供需失衡加上巨大的资金炒作,将石油价格越推越高。

  德国关闭核电站、中国关闭小煤矿,都是人类迈向清洁能源、安全能源的重要步骤,是最终实现碳中和的重要一环。但是这个过程意外地触发了本国的能源短缺,前者导致欧洲天然气价格暴涨,后者迫使中国大面积限电限产。

  减少碳排放,扭转气候变化的趋势,事关人类的生存,各国都必须作出不懈的努力,但是这个过程却可能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导致物价高涨、民生困境,甚至催生能源危机。

  扭转气候变化这个理想十分丰满,能源供应出现缺口这个现实却很骨感。人类既要解决现实里的困难,又必须不忘前进中的方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5 03:00 , Processed in 0.172201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