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91|回复: 0

蒋校长:马斯克被逼捐?这个难题只有中国能给他答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8 20: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两天,马斯克在推特和微博上发了首曹植的《七步诗》,看的人是一脸懵比。

  开头还配了个“humuankind”(人类),看样子是对人类命运产生了一丝感慨和无奈。

  网友纷纷脑洞大开,有说回应民主党提出的亿万富翁所得税的;有猜测他这是暗指狗狗币和柴犬币两种加密货币的;还有人说马斯克其实没啥别的意思,就是随便搞了首古诗发着玩的。

  不过最有可能的原因,还是他对联合国逼捐的回应。

  01.

  前段时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的署长大卫·比斯利表达了一下当前工作的困境:

  由于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和战乱等因素影响,世界多国正面临饥荒问题,而人道救援组织对此也束手无策,他们不知道如何弄到那么多粮食,并且也缺乏资金,连工资都发不出来,更没办法调动运粮车。

  他还表示,一群超级富豪只需要一次性的拿出一小部分资产,就能帮助解决世界饥荒问题。

  随后他还cue到了马斯克,60亿美元,就能拯救4200万人的生命,而这只不过是马斯克一天增加的财富。

  他催促马斯克,立即站出来,如果不去帮助那些人,他们真的会死去。

  马斯克财富一天暴增60亿美元,比斯利给到的这个数字还是太保守了。

  10月26日,特斯拉股价单日暴涨12.7%,成为全世界首家市值突破万亿的车企。当天马斯克的财富就暴增362亿美元,创下有史以来个人财富增速最快的记录。

  现在,特斯拉市值达到1.23万亿美元,比大众+丰田+奔驰+宝马之和还要高一倍。马斯克的个人财富接近3500亿美元,比贝佐斯+比尔盖茨之和还要高。

  60亿美元不到马斯克2%的个人财产,听起来似乎并不多,但现实就是,马斯克很难拿出这60亿。

  马斯克是世界超级富豪中最穷的一个,其所有财富几乎全都来自手里的公司股份增值,而没有任何有价值的固定资产。

  2020年5月1日,马斯克发了条推特,表示自己正在卖掉名下所有房产,将不会再拥有房子。

  当网友问他为何这么做的时候,马斯克言简意赅地回答说,我不需要这些,财富只会把我压垮。

  从发完这条推特开始,马斯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就把自己在洛杉矶的六处豪宅全部卖掉,成为了名下无房的租房者,没有豪宅、也没有豪车(必须要为电动车站台)、更没传出马斯克有什么烧钱的收藏爱好,马斯克手里最值钱的,就是特斯拉公司的股份还有SPACE X在德州的发射场。

  马斯克大概率手里没多少现金,想要拿出这60亿美元估计只能靠出售股份和固定资产。

  10月31日,马斯克又发了一条推特向联合国开炮:如果世界粮食计划署能在这个推特主题帖上解释60亿美元如何解决全球饥饿问题,那我现在就把特斯拉的股票卖了解决它。

  “财务报告必须要公开,这样公众才能看到钱是如何花掉的。”

  去年,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筹集了84亿美元,但还是不能解决世界粮食饥荒问题。

  在官网上的捐款数据也是完全不透明的:

  每年捐赠情况,查不到;多方资金来源,查不到;现有资金状况,查不到。

  打开页面都是404,捐钱的人不知道钱花到了哪里,现在还要继续去筹款,简直把超级富豪当冤大头一样骗钱。

  所以在马斯克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的隔空嘴炮之下,网友们几乎是清一色站在了马斯克这边。

  “别相信那帮骗子,联合国每收到1美元,70美分会先被官员们吞掉,然后只有30美分会拿出来救济穷人。”

  “在气候变化上,联合国每收到1美元,只有15美分用在正地方,剩下的都被官僚主义者拿出来说大话了。”

  这名网友翻出了联合国的财务报表,去年联合国收到了恰好60亿美元的捐款,而去年光在差旅支出上就花了20亿美元。比尔盖茨为了祝贺联合国成立75周年捐了一大笔钱,但这笔钱最后被用在了国际航班的公务舱上。

  联合国的尸位素餐看起来是导致善款乱用、慈善事业进展缓慢的主要症结。

  但实际上,这背后还有更大的问题。

  02.

  粮食署提出的60亿美元解决饥荒问题的大致逻辑是:

  43美分x4200万人x365天=66亿美元(注: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计划概要中标注每天一顿饭平均花费43美分)

  也就是说,马斯克拿出66亿美元,正好够全球的饥饿人口吃上一年的饭,但想要把这66亿美元真正用在饥民吃饭上,则还需要另外一大笔成本。

  4200万灾民,分布在43个国家,统筹管理、物流运输、监管发放、跟踪记录等等等的问题,都需要大量的人力落实,这些人都是需要真金白银拿工资的。

  尤其是在欠发达地区,联合国必须要依赖于当地政府、甚至一些部落酋长之类的人开展工作,发下去的物资还能剩下几成?

  和珅对此早就看透:救民先救官,不把官员喂饱了,哪有人给你干活啊?

  这叫做施政成本,而越是欠发达地区,这个施政成本就越是高的可怕。

  但现实情况是,就算把层层盘剥的当地官员喂饱了,他们就真的能干好实事吗?

  2010年,联合国驻索马里观察团发布了一份报告,说世界粮食计划署在索马里准备好的救济粮被扣了,一大半粮食被政府官员联合当地武装分子拿走,然后再非法出售牟利。相当于是粮食署从世界筹钱,养活了索马里的非法武装,再进一步说,这简直就是联合国在为索马里海盗输血。

  2019年,在也门也出现了一样的情况,也门政府控制的地区出现了挪用援助粮食的状况,在胡塞武装控制的地方也同样如此,各个势力都在盯着这点粮食并想方设法刮进自己的腰包,唯独最需要粮食果腹的老百姓拿不到粮食。

  海地就是这个问题最典型的一个缩影。

  在过去几十年里,全球一共向海地提供了超过80亿美元的捐助,2010年的海地大地震之后,给到的捐助更多,要知道海地当时的GDP不过60亿美元,全国三分之二的人没有正式工作,这样的一笔巨款陆续打到海地之后,重建工作依然缓慢。

  ▲海地街头安置点的灾民

  美联社曾经发布过一篇《海地:所有的钱都去向何处?》的报道,诘问海地政府:对美国和其他捐助者来说,追踪数额巨大的海地善款去向到底有多难?

  美国在初期就提供了超过4500万美元的灾后援助,用于解决灾民的基本生活物资保障,但情况依然得不到改善,后来美国政府派出了审计人员去审查这笔援助资金的使用情况,但是因为担心绑架和其他犯罪,只能去被认定为绝对安全的地方简单查看,审查活动变成了浮于表面的草草了事,最后所有美国审计人员都快速撤出了海地。

  《商业周刊》坦言:国际社会正倾囊相助,来自全球的援助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向海地,而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确保这些钱能用在正确的地方。

  《经济学人》的报道则更直接:长期以来,海地充斥着争吵不休、贪污腐败的政客们,国际社会对海地数十年来的援助几乎未能奏效,仅仅是让部分政客们的口袋更鼓了而已。

  在最近几次的联合国安理会海地问题公开会上,耿爽的用词也都非常尖锐。

  “人民似乎看不到自己的未来。”

  “政府和领导对当前这种失望甚至绝望的局面应负有主要责任。”

  “长期以来,政治派别争斗不休,政治任务好不作为,滥权腐败屡禁不止,国家治理几近失败。”

  耿爽举了两个例子:

  到目前为止,近40%的海地人口,大约460万海地民众每天的基本食物无法得到保障;

  仅仅在过去两周之内,太子港就有约8500名妇女和儿童由于黑帮暴力流离失所。

  这样的海地,别说是援助了80亿美元,就是援助800亿美元下去,依然肥的只是政客的腰包,老百姓该吃不上饭还是吃不上饭。

  03.

  “联合国近三十年来为了帮助海地做出巨大努力,投入大量资源……海地人民依然苦难深重,海地国家依然前途渺茫。联合国现有的输血、供氧式帮扶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不可持续。”

  这几乎是国际社会的共识。

  国际组织源源不断捐钱出去,但这些善款想要利用好,必须依赖于当地政府的执行力和廉洁程度,但悲哀的是,越是欠发达地区,其政府的行动力越差,也越容易滋生出贪污腐败,每一笔善款最后落到老百姓手里的都少的可怜。

  这就是如今联合国援助穷国迟迟得不到进展的难点,他们确实能够筹集到资金和物资,但在分发环节,需要的是像毛细血管一样的,深扎到每一个城市或者村庄的分发体系。但现实是联合国只能依赖于本国政府,哪怕他们再腐败,能力再差,但如果没有这些人,联合国的援助体系根本运转不下去。

  所以这个问题再深挖,是理想化的国际援助体系,与欠发达国家低效落后的基层管理能力错配的问题。

  发达国家向欠发达国家支援用于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物资,本质上是西方国家价值观中很理想主义的一种援助方式。

  “你看你家过的这么困难,我家啥都有,那我给你送点东西,日子过的别这么苦了吧。”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理想主义般的制度,却总是低估人性的贪念与欲望。

  国际组织给出的援助,往往都被小国的实力派勾结外部势力给瓜分了,比如美国给海地援助了2个亿,那就必须要带过去几个美国顾问,而当地的买办阶级就会收买顾问,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后这笔钱就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拿掉了。

  对于小国来说,以他们的官员素质,他们的政府规章制度,他们的基层治理模式,根本就拿不住这笔钱,属于典型的“给你机会但你不中用啊”!

  就像是给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10个亿,他大概率也守不住这笔钱。

  因为一个人的经济实力,一定与他的能力和认知是匹配的。

  西方国家的“圣母式援助”,本质就是在向病人输血供氧,只能是虚弱地维持,没法让一个国家真正站起来。

  一个国家的经济想要真正有起色,想要真正摆脱贫困,必须要保证两点;

  第一:必须要立足于发展产业,通过产业容纳足够的就业人口;

  第二:必须有一个公正廉洁的政府,配合强大的基层管理,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而这两点,就是中国实现脱贫攻坚的关键。

  2015年11月27日,我们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目标,确保到2020年完成全部脱贫。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国务院红头文件明确提出了产业脱贫,农林产业扶贫、电商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科技扶贫,之后在五年的脱贫攻坚战中,有1800余人牺牲在一线……

  政府从产业上给帮扶,基层干部和老百姓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这就是我们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祖宗的话到今天,仍然还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04.

  联合国官网上曾经给出过答案,引发饥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为冲突。

  经济不好造成局势动荡,老百姓被政治团体利用、一点就着;大规模爆发冲突,经济环境变得更糟,引发粮食危机;国际援助被政治势力吞下,普通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更加糟糕。

  然后又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动荡……最终形成一个负反馈的死循环。

  依托于联合国及各个国际组织的力量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这种单方面的“施舍”,目前来看解决不了问题。

  真正做好扶贫,关键还是要让穷人自己具备造血能力,建立初步的基础设施,然后发展产业容纳就业人口,最后才能形成消费市场。

  捐钱捐物很简单,但想要从根子上帮助这些国家,就必须要做一些正确而简单的事情,去做长期规划、去搞基础设施建设、去投资发展产业。

  我们援建非洲是为了帮助更多的非洲国家从农业化甚至是半原始状态走出来,也是为了消化我们的过剩产能并拓宽原材料进口,这是真正的双赢。

  在非洲,我们已经修建了超过6000公里的公路和铁路,130多个医疗设施,45个体育馆和100多所学校,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清华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曹丰泽,选择去坦桑尼亚,做一个水电站的工程师。

  他前往那里的理由,就像保尔柯察金献身革命般炙热。

  “我在非洲感受到最令我痛苦的,莫过于人类发展的不均衡。在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一个最普通的人的生活,对非洲人来说都是无法想象的天堂。哪怕能够在非洲推广一些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科技,都可以为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问题根本不出在技术上,恰恰就出在政治上,出在这个有问题的国际环境上。”

  “在赞比亚,一个结实的无纺布袋子,在超市要卖到合人民币35元,相当于一名工人两天的工资,而这种袋子,就是你从超市里拎回来准备扔掉的……”

  “作为曾经遭受过苦难,如今刚刚摆脱的我们,是继续看着这种极端不均衡的世界永远像现在这样维持下去,还是从现在开始思考,我们应当做些什么,来改变这种极端的不均衡、不合理?”

  同志们,同志们,我们是时候起航了。

  为了我们最初的、久远的,但却从未忘记的,人类共产主义的梦想。

  帮助一个国家真正脱贫致富,从来都不能单靠捐助,而是要靠援建,从工业化中获得持续的造血能力,然后加入到全球化分工的浪潮中。

  这才是真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12:55 , Processed in 0.17193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