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311|回复: 0

戍天九思:全球化走向区域化,中国开创ACEP新局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8 19:32: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先后出现的美国对华脱钩政策、新冠疫情阻断式危机和RCEP三大事件,标志着美国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正在倒退,加速走向区域联合。

  美国对华脱钩政策催生区域化

  据《环球时报》11月4日报道,今年年底前将有32个国家不再给予中国贸易“普惠制”待遇。

  所谓“普惠制”待遇,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及地区出口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制度。自1978年“普惠制”实施以来,先后有40个国家给予我国“普惠制”关税待遇,其中大多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在外贸增长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海关总署官员说,“普惠制”非永恒,当国家的经济水平发展至一定阶段后,取消它就显得合乎情理。当然中国目前仍为发展中国家,如果能让这一制度能够再度延续的话,也不失为一件好事。问题是发达国家不会再给予中国任何机会。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遭遇百年未有之大瘟疫,美欧深陷新冠疫情危机之中,贸易保持主义抬头,接连对中国发起贸易挑战。美国鹰派认为,中国名义上是发展中国家,但早已摆脱“低收入”经济体,迈向中等发达国家之列,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因此,美国要求对中国的市场地位重新进行评估,并纠集盟友对WTO等国际贸易仲裁机构施压。在这种情况下,美欧等32国取消了对中国贸易的“普惠制”待遇。

  毫无疑问,“普惠制”消失后,中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成本会上升,但疫情阻断危机之下欧美需要中国商品就像二战时世界需要美国军火一样,暂时还不会对中国出口产生大的影响,反而会倒逼中国提高产品竞争力。

  从长远看,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贸易大国、消费大国,对欧美国家的贸易可能会减少,中国对外开放格局可能会从过去的主要向欧美国家开放提前转向“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等区域开放,由出口导向型向消费拉动型转型,从而倒逼全球化向区域化转型。

  新冠疫情让全球化加速倒退走向区域化

  10月22日,意大利智库国际事务研究所出台《新冠病毒肺炎与国际自由秩序:再见“全球”,你好“区域”?》的报告,客观分析了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化的方向。

  报告指出,新冠疫情爆发初期,一些专家就悲观地认为这是全球化结束的开始:许多国家纷纷关闭边界,全球贸易停滞,全球供应链遭到沉重打击。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国家表示要让生产“回流”,以保证自己的安全供应。报告还专门提到,欧盟委员会新的工业战略就是这种“回流”想法的典型代表。

  那么,全球化进程真的是在逐步终结吗?报告认为情况并不是这样,从全球贸易来看,经历了2020年上半年的下降之后,到 2020 年 10 月,全球贸易额已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2021年第一季度的贸易额同比增长15%。为什么会这样呢?

  报告认为这是经济规律在起作用,其中有两个因素最为重要:

  一是成本考虑。要把生产从一个国家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是一整套成本昂贵的工作,所以企业在决定搬迁时会十分慎重,通常只有当企业认为某种冲击是永久性的,才会考虑“回流”之类的措施。

  第二是比较优势原则。各国都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所以企业会继续按这些不同的优势来分配生产,以便实现利润最大化。正是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工业品仍会通过全球供应链来生产,全球化也将会继续。

  最后,报告强调指出:全球化虽然会继续下去,但是会发生调整,需要关注下一步的区域化趋势。

  什么是区域化趋势?就是说那种地理上大跨度的、洲际供应链会减少,同一区域内的供应链整合可能增加。报告说,新冠疫情这次冲击太猛了,现在不少政府和企业都想加强抵御未来类似冲击的能力,为此可能考虑设立“缓冲区”,缩短供应链,降低它中断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区域供应链,并且会使经济和社会联系更加集中在本区域内部。

  总之,报告认为,全球化下一步虽然还会继续,但它已经不是原来的全球化了,区域性联合将成为主要趋势。

  RCEP成为全球化转向区域化的标志和拐点

  随着11月2日批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的国家数量已经达到最低门槛(10个),涵盖包括中国在内的15个成员国的该协定将在明年1月1日生效。

  贸易专家说,随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自贸协定生效,中国在扩大全球贸易的过程中一马当先,把越来越奉行保护主义的美国甩在身后。

  随着 RCEP 的正式启动, 中国还打算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中国现在将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发展国际贸易。

  香港中文大学国际贸易法教授布赖恩。默丘里奥说:“美国的退出改变了力量对比”“中国接住了美国砸过来的一切东西,现在处于更有利的地位,它将继续向前发展,且正在以一种可行的、置于世贸组织之外的方式前进。”

  香港中文大学贸易与发展计划主任盛柳刚说, RCEP 将提升中国在亚洲产业链供应链以及最终在全球化中的地位。RCEP不仅对中国有深刻意义,而且将为全球化注入更多信心。RCEP 还可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从2010年到2020年,全球GDP从66.165万亿美元增长到84.578万亿美元,十年增长了18.413万亿美元。

  其中,中国增长了8.636万亿,占比46.9%。

  美国增长了5.945万亿,占比32.3%。

  印度增长了0.947万亿,占比5.1%。

  东盟十国增长了1.0294万亿,占比5.6%。

  欧盟只增长了0.7万亿,占比3.8%。

  韩国增长了0.487万亿。

  德国增长了0.45万亿。

  日本减少了0.6万亿。

  由此可见,过去10年,中国GDP增长占全球增长46.9%,美国增长占比全球增长的32.3%,欧盟增长只占比全球增长的3.8%。

  过去10年,全球95%的增长集中在中国、美国、印度、韩国、德国和东盟等15国,全球其它178个国家只增长了5%,像俄罗斯、日本还是负增长,这就是残酷的现实、残忍的真相!

  我们生活在为数不多的连续高增长国家有多么的难得!有的人还在天天发牢骚:GDP算了屁。睁开眼睛,看看战乱的阿富汗、伊拉克、叙利亚吧!

  说明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超过我国平时所讲的30%,中国是全球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主要动力,世界经济增长进入换锚阶段——由过去的主要靠美国经济拉动逐步转变为主要靠中国经济拉动!

  ▲10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特别是RCEP启动让全球经济进入“三国时代”:中国主导的RCEP自贸区,美国主导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美加墨区域),德法主导的欧盟。而且,RCEP自贸区是增长潜力最大、最具活力的自贸区!这意味着美国主导的全球化正在倒退为三足鼎立的区域化!

  ▲10月30日,G20领导人第十六次罗马峰会,拜登边边站。

  经济基础终将决定世界格局和国际秩序!过去十年欧盟几乎原地踏步,未来欧盟如果不融入中国主导的RCEP,将在百年未有之变局中彻底被边缘化,“西方不亮东方亮”的态势将进一步得到强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5:48 , Processed in 0.31259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