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0348|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20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1-1 18:39: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表象之下(二)

  澳大利亚核潜艇大单之争

  【第2021-209】

  【时事视点】在上一期视点中,我们着重讨论了美国“密电门”事件,以及由其引发的美国2021年内第二次宪政危机,同时我们也着重讨论了这起“突发事件”背后闪现的“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鬼影”。正所谓,年年有怪事,不如今年多,有其在时间来到2021年9月后。在人们还在猜测“密电门”的始末缘由的时候,又一起大跌眼镜的事件突然发生,把澳大利亚和法国推山舆论的风口浪尖。

  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还是用时间线的方式,梳理一下澳大利亚潜艇大单之争:

  【9月15日】据媒体报道,澳大利亚已决定购建一支核潜艇舰队,并取消与法国海军集团的 900 亿美元合同,转而与美英开展联合项目。

  【9月16日】法外长与防长发表联合声明,批评澳美达成核潜艇合作协议。声明批评该协议有违法国与澳大利亚先前达成的合作精神;还批美国相关选择将诸如法国这样的欧洲“伙伴国家”排除出与澳大利亚的合作关系之外。

  【9月16日】法国因美英抢潜艇订单取消庆祝纪念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参与并对英军取得胜利的切萨皮克湾海战240周年宴会。

  【9月17日】法国官方宣布,立即召回法国驻美澳大使,以抗议潜艇协议,怒斥这一行为是“背后捅刀子”。分析认为,美法关系正处在“危机”之中。

  【9月17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否认在法国不知情的情况下撕毁两国常规潜艇建造协议,辩称他事前向法方打了招呼。对此,法国驻澳大使予以否认。

  【9月18日】曾两度竞选总统的法国国民议会现任议员梅朗雄投书法媒,提醒法国应当停止追随美国在印太冒险,放弃同中国的军事竞赛。此前他已并呼吁法国退出北约。

  【时事视点】从以上系列消息不难看出,围绕澳大利亚潜艇大单展开的“剧情”堪称“狗血”,其中不仅翻出了西方内部的诸多“陈年旧事”,而且还将一副“欧美大撕裂”的图景空前展示在世人面前。

  澳大利亚总理说事先和法国通过气,但法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说没有这个事儿,显然有人说了谎,但对此我们并不关心。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真正值得我们关心的是,美英联手撬单法国潜艇订单事件,从西方资本利益层面观察不是个大问题,但这个订单在西方国家利益层面的冲突却显得非常现实,其后续发展也非常重要,因为其牵扯到后来西方资本究竟落在欧美哪个平台的问题,换言之,西方资本复杂转进首先要选择一个能活下去的平台。有趣的是,英国在第二天宣布继续发展下一代核潜艇。

  无独有偶,在航空工业方面也是如此,比如波音和空客,也涉及“西方资本复杂转进”问题。以波音为例,为了生存,波音近日也推出了新产品(军品)——MQ25无人加油机。MQ25无人加油机由X47B改进而来,设计初衷在于为航母舰载的F35C进行加油。美国此时炒作MQ25无人加油机,第一是军事炫耀;第二昭示其在中国周边有能力“技术抗衡”歼20(美军对20和其搭载的专门猎杀空中加油机、预警机的霹雳15,十分忌惮)的强大实力;第三是波音基于经济上的考虑(通过这一军品、去维持公司的生产能力)。此外,英国也在争取印度的五代战机订单,其对手就是法国的罗罗和法国通用。

  从法国对潜艇订单的不依不饶,至少在表面看来,西方内部似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公开撕裂,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公开撕裂与美国宪政危机类似,首先其所折射出的矛盾是现实客观存在的,无论是美国内部两党之争(为了争夺即将出台的大规模经济刺激的份额大打出手),还是欧美国家利益的矛盾,都有其逻辑合理性。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首要原因恐怕就在于欧美国家经济、在疫情的反复冲击下,目前维持稳定运行都非常困难。

  但正如上一期视点中我们所提出的问题那样,这些,就是全部的真相吗?恐怕都未必!

  某种意义上说,美国如何平息宪政危机我们并不关心,我们关心的是,美国通过米利“密电事件”向外界传递了哪些信号?从目前米利亲自承认,且将其定性为“执行公务”、现任美国总统拜登对其表示支持、而前任美国总统声称“从未想到过攻击中国”等现象去观察,首先传递给方方面面的恐怕就是“美国无意、从而也不会与中国开战”的信息。

  但方方面面也都注意到另一个细节,那就是米利传递此信号的方式——秘密方式,且正因为此事牵扯美国“家丑”、一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一位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两位美国总统,甚至整个美国决策圈,至少在“电话内容”的真实性(确有其事,还是美国的阴谋)上让人难以分辨。既然如此,中国之外的其它国家,尤其是伊朗、俄罗斯之流恐怕会因此有所猜忌,那就是美国真的只和中国“秘密的”聊了这些表面上看上去并不难理解的“大道理”(无意与中国开战)?同理,中国是否也有理由猜疑,对于同样对美国有“灭国能力”的俄罗斯,俄美之间是否也存在类似的、秘密的、至今尚未公开的“秘密电话”?如果有,俄罗斯,或美国为何不公开?

  同样,因潜艇撬单事件突然爆发的公开的、空前的欧美之争,恐怕也会对俄罗斯有所触动,毕竟俄罗斯阿富汗政策的“小九九”至今没有实质性调整,俄罗斯错误至今的全球战略同样没有做实质性调整,且这世界上总有一些国家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情,正如上期视点所述,欧美闹翻之下,那个承载了“西方资本复杂转进”的“大欧罗巴计划PLUS版”对俄罗斯是会更具强烈吸引力的。

  通过两期视点的讨论,无论从美国宪政危机的“正常逻辑”观察,还是从澳大利亚展开的潜艇大单之争的“逻辑正常”观察,脱离美国内部的经济利益争夺的角度,从外部角度去评估,我们似乎看到了两只无形的大手在里面摆弄、操纵,“一只”是“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进程,“另一只”就是“大欧罗巴计划PLUS版”。之所以东方时事反复提醒2021年9月随时可能发生不可预测的事件,之所以接连出现“密电门”、澳大利亚潜艇大单之争这种匪夷所思的“突发事件”,就是因为西方在于方方面面都感受到了空前的紧迫感,这种紧迫感始于中美阿拉斯加交锋,强化于贯穿于“美国阿富汗撤军失败”进程,如今已是大白天下的“中国这次不允许美国‘重新做人’”。

  如果站在西方资本利益的角度去看问题,某种意义上说,无论是“西方资本复杂转进”,还是“大欧罗巴计划PLUS版”,其目前所面临的最大危机,除了非传统安全层面的“金融维稳”之外,在传统安全层面、恐怕就在于“担忧中俄战略互信的不断加深”,而这种趋势尤其在阿富汗问题上表现的更为明显。一旦这种加深达到一定水平(比如在阿富汗最终形成有国际社会主导的区域联合反恐),并形成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则在“维护阿富汗及中亚稳定基本稳定”这个层面上,西方就会面对一个巨大的战略恐慌:“上合走出实质性停摆”的本质就是“中俄彼此间展开实质性合作”,在这个层面上,“上合就是中俄、中俄就是上合”,上合组织将会率先“在阿富汗问题为代表的中亚范围”形成“满血复活”,并带动南亚的巴基斯坦、甚至印度,中东的伊朗、甚至沙特等,而西方精心策划的、目前暂时冻结的“南亚破局”进程、恐怕将更进一层,彻底被国际社会“反弹琵琶”,而这一趋势,又因伊朗即将加入上合进程的启动,从而意味着印度的内心也在“异动”,得到进一步强化。相关话题我们将在下一期视点中做进一步展开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2 22:5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