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28|回复: 0

安民:中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内在逻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30 14:4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的文章,慢慢聊。

  一、疫情

  现在是周六下午1点,美国累计感染人数46771919人,累计死亡765722人。按照美国公布数据的习惯,到下午4点前,还会有一些更新,但增加的数据不会大。

  上周六下午2点,美国累计感染46264596人,累计死亡755721人。因此7天时间,美国新增感染507323人,平均每天72475人。7天新增死亡10001人,平均每天死亡1423人。两个数据仍然不低。考虑到这不是下午最终的数据,因此到下午4点,两个数据都还会增加一点。

  好几个月前,我判断美国公布出来的累计感染人数,最终会达到5000万。目前数据已经达到我前期预判数量的93.54%。

  目前,关于国际疫情,最为重要的不是这些数据,而是德尔塔又变异了。据英国方面的消息,新变异毒株的传染能力有所增强,相比德尔塔毒株,大致提高了10%到15%。

  因此,前期判断今冬明春,北美和欧洲疫情会卷土重来,降下去的数据会再起来,预计到时候会成真的。美国现在一天七八万感染者,如果疫情再加快传播,届时一天有可能达到二三十万。

  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目前在欧美已经表现得很充分了。全球供应链已经开始掉链子了,欧美物资的短缺,背后正是疫情打击下供应链的脆弱问题。还有,全球能源危机,背后正是新能源的全球博弈问题,以及欧美白左政治正确因素的影响。

  二、中国国家能源战略的内在逻辑

  1.中国新能源战略两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安全可控和成本低廉

  中国的传统能源供应,前七十几年中,是煤炭、石油为主。这种能源结构,让中国对世界市场依赖很大。特别是原油和天然气。所以,国际金融资本炒作上游资源,特别是国际资源在大幅向上攀升的过程中,都是对中国经济的重大侵害。中国在铁矿石和原油领域吃国际炒家的亏,并不少见。这些年来,澳大利亚敢于跟中国叫板,也正是基于他们家里有矿,在中国需求的推动下,澳大利亚在本世纪初2000年人均GDP才2.17万美元,但到2013年就迅速上升到6.82万美元;2020年仍然达到5.37万美元。这还是在疫情爆发和中国禁止进口澳洲一些产品的情况下发生的。同样的道理,国际金融炒家在上游炒作石油和天然气,也会大幅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毕竟去年原油的6.5美元和今年的85.41美元,意味着原油进口国资金流出的天量差别。而且还有更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原油中国进口通路在马六甲和印度洋,这一运输线路如果失去控制,意味着中国能源的不安全。可实际上,中国从来没有控制过这条运输线路。

  因此,中国的资源安全是未来构建全球资源战略的核心问题,中国国家能源安全是中国构建自己的能源战略时的核心问题。

  中国能源安全要求中国在构建自己的新能源战略时,不能像现在的石油和天然气一样,主要依靠海外。如果这样,中国能源恰恰是不安全的。还有一点就是,中国能源安全要求,原油也好,天然气也好,最好能够长期运行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而且波动要小,这样能够保障中国工业产品的能源利益。但从各方面来看,这些我们暂时都还做不到,因为定价权不在国内。

  也就是说,中国新能源问题的核心,其实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新能源的安全问题,一个是新能源的价格问题。其中安全问题是核心,必须自主可控。价格问题是基石,是中国工业制造竞争力的基础。如果中国新能源价格不能降下来,那么未来几十年内,中国制造的竞争力就会堪忧。

  关于中国能源的自主可控,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原油,去年美国打劫中国银行原油宝,将国际原油价格打到负值,而且是在中国不交易的深夜打的,这样就洗劫了那批做原油宝的中国资本。然后今年八九月份中国动力煤价失控,价格从最低750涨到最高1982,短短10周时间,价格上涨了164.27%,然后国家开始介入,彻查炒作资金,然后10天时间,动力煤就从1982元被打到本周五最低941,已经跌掉一半多了。可在煤价暴跌的同时,纽约原油期货价格10天前收盘81.95美元,本周五收盘83.272美元,还有上涨。中国不想原油跌吗,肯定想;可为什么原油还涨,同时煤炭跌了52.52%?因为煤炭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是自主可控的。

  2.新能源战略的内在规律

  全球能源战略,已经开始从煤炭、石油转向新能源。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石油作为能源的一种载体,若干年后将会彻底失去市场,煤炭市场也将会被大幅压缩。因此,中国新能源战略的第一要务是能源安全,能源安全的保证是自主可控。第二要务是新能源要保障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而保障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则要求中国新能源成本全球较低,即低成本的新能源电力供应。

  新能源电力需求的高峰在早上8点以后,还有晚上6点以后。低谷在晚上11点半以后。低谷时家庭用电没有了,除了三班倒的工厂,其他正常上班的电力需求也没有。此时需要的是稳定供电。早上四五点开始,城市电力需求开始增加,一些提供早上服务的人用电需求增加,睡不着的老年人也开始用电,但早八点以后,城市大规模上班,用电又进入高峰。此时太阳能也开始发电,但晚6点以后,太阳能不供电了。等等。

  电力需求每天基本就是这样从高峰到低谷,从低谷到高峰。电力供应呢,其中最核心的数据就是不稳定供电消纳比例,这个是需求决定供给。这个数据基本稳定,也即不稳定新能源供电占全部供电的比例,它基本稳定。因此,如果不稳定供电比例大了,就会面临弃光弃风问题,前些年中国西部经常出现这个问题,这是前些年风电不被大家重视的原因。弃风弃光,风光发电太多,电网消纳不了,就只能弃掉。

  人们为了解决不稳定供电问题,就将不稳定供电的部分风电、光电、水电转化为二次供电,这就是储能,还有就是抽水蓄能。

  但二次供电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成本。储能越大,新能源电力成本越高;抽水蓄能越多,新能源电力成本越高。而且,从成本来说,抽水蓄能成本高于储能成本。

  因此,对新能源电力或者绿色电力来说,有一个规律就是稳定的一次供电比例越大,成本越低;不稳定的一次供电比例越大,成本越高;二次供电比例越大,成本也越高,而且是更高;而且二次供电成本远高于一次供电成本。

  明白了这个,就知道中国新能源电力战略将会如何选择。

  三、关于台湾问题

  近期台湾和美国互动频繁,而且日本、欧洲也在掺和。背后是中美在谈判。中美谈判,中国给美国划了三条红线,递了两份清单。我前面说了,美国不可能做到。美国很快将面临大节,但美国货架上物资不够,然后美国通胀厉害,物流又不畅,因此,如果物资不充足,圣诞节时美国物价会是什么样子,不可想象。美国当务之急是解决港口物流问题。这个已经启动了,地方政府允许堆放空集装箱的地方可以堆6层高,如此,则现在因为景观问题只让堆两层的瓶颈得以解决,这样就可以解放出一批批的货车;货车多了,就可以拖货,就可以让货轮靠岸卸货。码头拥堵的问题就可以缓解,然后中国就可以向美国多提供货物出口,美国也就可以向中国多出口货物了。

  但问题是,三条红线、两份清单美国不想答应,因此美国就抛出台湾问题来压制中国。就这。

  关于台湾问题,我还是那句话,美国不会出兵救台湾。因为美国没钱。如果美国出兵救台湾,得跟中国打仗。打这一仗的成本是,至少得花费1万亿美元,高者3万亿美元,美国现在自顾不暇,哪来的钱为台湾打仗?台湾是美国的爷吗?不是,是孙子。既然是孙子,爷为什么要花这个钱呢?这又不是小钱,况且,即使美国花了1万亿美元到3万亿美元,也打不赢这一仗。美国精英有这么傻吗?人家精着呢。

  但是,大陆现在也没到解放台湾的时候,因为时机不成熟,大陆准备不充分。打台湾不是问题,甚至治理台湾也不是问题,问题是打完后,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制裁。从逻辑上,美国不会选择出兵,但是一定会选择制裁,而且是联合欧日。中国在准备的是这个。

  如果准备到位,就可以破掉这个。能够破掉这个,大陆打台湾的时机就成熟了。

  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割剧政权,最后的结果都是被修理。台湾也会不例外。中华民族要复兴,要再次崛起,如果连个台湾都收不回,还叫啥崛起,叫啥复兴。那不叫复兴,也不叫崛起,那叫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3 05:04 , Processed in 0.20319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