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54|回复: 0

戍天九思:中国成功研发水下直升机!既是水下卫士,也是潜艇克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8 11:49: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由浙江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等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水下直升机”,在南海完成海洋试验验收,下潜深度超过1000米。
  “水下直升机”是中国原创

  “水下直升机”概念,由浙江大学教授陈鹰等提出,是一种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概念自主无人潜水器,可长期驻留海底工作,具有自由起降、定点悬停、全周转向和贴底航行等常规AUV(无缆水下机器人)难以实现的功能。可用于海底移动观测、海底资源勘探、海底区域巡航与探测、海底管线监测与维护、海底救援与打捞、海底考古、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智能运维等,填补了海底移动探测与作业领域的空白。

  该项目于2017年7月在浙江大学舟山校区启动,项目团队按照研究计划完成工程样机的研制,先后开展了实验室水池试验、千岛湖湖上试验和南海海上试验等。2021年9月,水下直升机的下潜深度首次成功突破1000米。

  之所以叫“水下直升机”,是因为它与直升机类似,可完成停机坪“起飞”、“空中”悬停、原地360度旋转等。工作时从海底基站“起飞”,完成海底观测等任务后降落回海底基站充电、传输信号,实现海底基站间的数据等接驳,无需敷设海底电缆。

  中国的“水下直升机”不同于美国的“水下飞机”

  “水下飞机”概念,最早由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在2008年10月提出的,是为了解决作战力量近海投入面临的挑战。

  美国的“水下飞机”主要是军用,是一种会潜水的飞机,而非会飞行的潜艇。它大部分时间在空中飞行,短时间可在水下潜航。有五大作战需求目标:

  ①航程。在不补给燃料的情况下,“水下飞机”作为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平台在空中、水面和水下的航程分别为1000海里、200海里和24海里。

  ②巡航。能够在5级海况下巡航,在水面或水下待机时间为72小时。

  ③有效载荷。可搭载8名人员,有效载荷约900公斤。

  ④深度。目前尚未对潜深有特别要求,只要求能在相对较浅的水下航行。

  ⑤速度。要求“水下飞机”在8小时内完成空中1000海里、水面100海里和水下12海里的战术运输任务,其中包括“水下飞机”进行重新装配所需要的时间。

  中国的“水下直升机”主要是民用,是一种会飞行的潜艇,而非会潜水的飞机。

  中国“水下直升机”既是水下卫士,也是潜艇克星!

  笔者通过分析公开报道认为,中国“水下直升机”有三大特点:

  一是机动性好。它的形状像飞碟,直径1.5米,以电能为动力,有极强的机动性。扁平状的圆碟设计使机体水平方向的接触面积小,减小运动阻力,增加垂直方向运动的稳定性。

  二是活动范围比深潜器大。一般深潜器主要是深海作业,下潜深度大,如中国“奋斗者”号可达万米,但活动范围比较小,不能大范围机动。而“水下直升机”可快速水下机动。

  三是下潜深度比潜艇深。常规潜艇下潜深度一般为300米左右,核潜艇下潜深度为500—600米,该“水下直升机”已成功下潜超过1000米。

  因此,笔者认为,“水下直升机”可以军民融合使用,主要有三大用途。

  一是潜艇克星。“水下直升机”有主动声纳,比反潜机和潜艇反潜灵敏度高,可在中国周边重要海域水下巡逻,随时发现跟踪对手潜艇。

  一方面,水下直升机可以用主动声纳,打灯笼找潜艇,潜艇没什么好的办法应对,也没有好办法在主动声纳的探测下隐藏自己。

  另一方面,水下直升机小而灵活,很难被潜艇发现,发现后也很难对付,而且是无人的。如果加装小型鱼雷,还可直接攻击潜艇。以现在的反潜技术,对手潜艇一旦被发现,就很难存活。

  二是水下巡逻兵。在军事上,可通过巡视发现海底声呐阵列、海底监听设备和潜航器,并实施定点清除。中国有了这款“水下直升机”,可有效地发现和清除美日在南海、东海布设的耳目。

  三是水下工程兵。该装备填补了国内海下移动探测的空白,在民用上可用于海底移动观测、海底资源勘探、海底区域巡航与探测、海底管线监测与维护、海底救援与打捞、海底考古、海洋牧场和海上风电智能运维等。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10 19:06 , Processed in 0.09334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