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887|回复: 0

玉名:不能放松警惕,做好复杂化准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8 18: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期市场还是保持万亿元成交,但逐步萎缩的迹象,尤其是管理层多次提到对量化交易监管,也有敲山震虎的意味。9.1日巨量,上证指数成交额达8425亿元,创2015年7月24日以来新高;两市合计成交额超1.7万亿,再创年内新高。随后基本上在1.4万亿元水平,但不能因为万亿元成交,就忽略市场所在的结构分化因素。近期其实跑赢指数的品种也是近3成左右,大量品种是滞涨,甚至逆势调整的。连续万亿元成交,为何没有普涨?甚至热点分化更严重了?主要是交投中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虚胖”的量化交易,资金的短线特性明显。

  而且过去一周我们也看到领涨领跌股的交替,如典型的如光伏板块,前一天大跌,次日就又集体涨停,实际上基本面没有任何改变,业绩也是向好,但依然经历经历这种震荡。中报因素告一段落,对于近期因为业绩大涨和大跌的走势来说,也可以逐步恢复到常态。所以,我们看到的是上证50新低后有一个压力缓解的反弹,这个类似于,7月、8月、9月初等,都是金融、白酒为首的大权重活跃,新兴行业调整。但随后整体的重心是下移的,这是要注意的。并不能因为局部因素就忘记了对趋势节奏的应对。9.8日证券板块是一个冲高回落的走势,其先于指数的走势,给予投资者一个明显的指示。而且个股涨跌各半的局面也非常明显,资金也更为谨慎。

  博弈市场热点时,我们会进行相关对比的思考,这里面的对比,有跨市场对比,比如说A股和港股,A股和美股,我们看到同一个行业的对比,如金融、芯片、医药等,这样能够看出来行业景气度联动,或者是一些差一点的原因,如监管方向等。还有的时候,我们要进行的是行业间对比,即题材与实质品种的对比,这个就是能够看出来,哪些是短期品种,哪些是长期的品种,比如说我们看到氢能源与新能车,就明显是一个短期与中长期的差异;而芯片板块内部也有概念与市值差异,导致炒作周期不同,这些都值得我们详细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2 01:04 , Processed in 0.17192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