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25|回复: 0

风雨锐评:中央30日重磅会议,强烈针对某些势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1 20:0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个文件:

  ●《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

  ●《关于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战略和应急物资储备安全管理的若干意见》

  ●《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

  ●《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

  仅仅从文件的名称,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强大气息。这些文件可以说都是直接针对某些势力的。

  第一个文件,反垄断,这是针对垄断资本。

  第二个文件,战略储备,这是为了应对紧急和极端情况,包括特大灾害、战争!

  第三个文件,这是应对美欧西方势力挟环保打压中国。

  第四个文件,以统计数据监督,其中一个方面就是直接通过人民群众的呼声和反馈,对各种势力迅速采取行动。

  这就是8月30日中央深改委第21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所有这些文件,都标志着中国来到了新的节点、转折点。

  我们先回顾一下。

  十八大以来,我们整顿了军队,痛打了老虎(至少有392只省部级老虎被拿下),扫黑除恶、打伞破网、整顿基层。

  这些硬的行动,将全国各个层次,基本都扫了一遍。

  比如最近火爆全国的电视剧《扫黑风暴》,就是以影视剧的形式展现打黑扫恶的伟大成果。剧中描述的黑恶现象触目惊心,但扫黑除恶的结果也大快人心。

  目前中国的状况,人民的凝聚力极其高涨。

  但是中国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形势依然很严峻。主要在于:

  其一是来自外部,美国为了对付中国,无所不用其极;

  其二是来自软的层面。比如说资本、舆论、媒体、平台、文化、娱乐,等等。这些领域日益对国家利益构成威胁。

  美国越衰落,对中国的极限碰瓷可能越凶狠,铤而走险、狗急跳墙的可能性越大。所以现在已经到了准备应对极端情况的时候。

  加强储备的意见就是为此而设。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处于永久和平的环境。承平已久,中国是到了需要正视战争,随时应对战争的时候了。

  此外,某些极端情况也值得高度警惕。今年以来,多省区暴雨如注,仅郑州暴雨一次就死亡302人,有人推测,这可能是气象战争所导致的。无论实情是否如此,极端天气都给我们敲响了警钟,需要采取行动。

  这就是我们需要加强储备战略行动的基本原因。

  那么,深改委为何要讨论环保问题呢?这也与国际矛盾有关。

  敌对势力可能用软的手法逼迫中国,首要的就是利用环保议题打压中国。目前从事实上看,中国是钢铁最大生产国,以及能源第一消耗大国。在这种情况下,美国西方极可能以此为议题,集体对中国施压。

  所以,中国采取节能降耗、发展绿色能源、降低污染等措施,具有战略性意义。

  有的人会问,我们国家力量如此强大,在自己国家发展产业,难道美国西方还敢打过来吗?

  问题绝非如此简单。中国实行的国际国内双循环战略,对外经济合作非常重要。如果在环保、绿色能源上不能达到国际标准(虽然这个标准本身就是阴谋),中国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战略就会受到重重阻碍,对中国非常不利。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家战略更是如此。

  目前,由于全球产业链严重断裂,各国对中国产品的需求非常强烈。但如果疫情缓解,各国产业链有所恢复,则很快全球各国可能会一致对中国施压。

  因此,中国未雨绸缪,极为必要。

  储备问题、环保问题是为了应对国际势力的。剩下来的两个文件,则是应对国内势力的。

  一个是反垄断,一个是统计监督。

  为什么此时出台这两个意见呢?前文已经说过,整军队、打老虎、扫黑恶、清基层,这些硬的行动都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现在中国的问题主要是在软性领域。因此,出台了这两个文件。

  先看反垄断,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要拿恶性资本开刀。

  比如有的企业搞二选一,意图把其它同类企业全部压死、搞垮;有的企业搞百倍杠杆的借款,并长期发放网络高利贷;有的企业不给员工交社保,员工猝死,一分钱都不赔。凡此种种,都严重破坏了国家经济稳定和社会稳定。需要国家采取行动,加以遏制。

  但从另外一方面说,资本和平台,对于国家经济是有正面意义的,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措施。因此需要应对非常复杂的情况。

  深改委会议提出:坚持监管规范和促进发展两手并重、两手都要硬,明确规则,划出底线,设置好“红绿灯”。

  意思是说:对于企业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必须作出明确规定。可以做的,引导企业积极去做,不可以做的,必须以强有力的手段阻止。比如某企业因为搞二选一,被罚款182亿,就是对该企业的强烈警告。如果还发生类似的情况,那就不是182亿的问题了。

  哪些是企业可以做或者受到鼓励的呢?

  会议提出:引导督促企业服从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鼓励支持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比如有一家超级平台企业听从中央号令,拿出500亿元搞芯片研发,这就是值得鼓励的。后来又拿出500亿搞共同富裕。说明这家企业真的听懂了上面的意思。

  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的意思是,让大家都能过日子、又方便,更直接地说必须促进就业,工作生活还要更便利。类似于平台送菜,压缩底层就业的事,绝对不能搞。

  参与国际竞争就更容易理解。

  比如前段时间,中国几乎所有跨境电商都被迫关门,无数人倾家荡产,一些人选择跳楼自杀。原因是国际电商平台亚马逊不仅直接封了中国电商的运营号,还将店铺的资金也冻结了。这实际是美国西方对中国发动的最新的经济战争。

  (这场战争就发生在8月份。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在此种情况下,如果中国电商平台能够顶住国际压力,帮助开拓国际市场,显然就可以称作“参与国际竞争”。

  如果企业不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非要对着干,搞垄断和和不公平竞争,国家将怎么办呢?

  会议提出:

  要加快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堵塞监管漏洞,提高监管效能。

  意思很明显,如果垄断型企业还像以前那样野蛮生长、无序扩张,在国家的严密监督下,是逃不掉打击的。

  笔者个人认为,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的打击风暴,将会愈演愈烈,不断深化。这方面的大瓜远远吃不完。

  第四个文件:《关于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的意见》,似乎最不引人注意,最为寻常。

  但笔者认为,这可能是一个真正划时代的文件。

  会议提出:

  (建立新的统计监督项目),重点监测评价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情况、重大风险挑战应对成效、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解决情况等。

  这个意思是,要把以前作为定性问题的发展战略实施、重大风险、群众突出意见进行量化。这就使得治国理政变得精细化,操作更为精准。

  特别要指出,有的部门对统计指标的设计不科学,不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还有的部门对统计数据敷衍了事,日积月累,酿成大问题。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现在特别设立“人民群众反映突出问题”及其“解决情况”的统计数据,那么就可以从人心向背方面倒查问题。

  如果群众反映强烈,那么无论相应的部门如何标榜科学合理,都将被要求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国家高层和智囊团可能会在顶层设计方面作出某些改进。

  这是在大数据时代治国理政的全新做法,非常值得人们关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7-6 08:21 , Processed in 0.15629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