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121|回复: 0

戎评:国家雷霆出击,形势就此逆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22 17: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场事关国运和祖国未来的重磅政策颁布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所谓的“双减政策”指的是:1.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2.坚决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国家决定在管控作业、提升课后服务水平、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这三个方面展开工作,力争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1年内有效减轻、3年内成效显著,人民群众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

  这份文件之所以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就是因为“双减政策”首次提出“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严禁资本化运作”。

  此消息一出,资本市场立刻做出反应,教育产业类相关股票价格应声下落,和股价最高点相比缩水近90%,相关投资者损失惨重。而广大人民特别是家长群体一片叫好之声。

  1.教育产业化的不正之风引发众怒

  为什么资本市场和舆论市场会出现截然相反的反应呢?

  因为这些年随着教育产业化之风越刮越猛,中国教育界大有资本绑架教育、通过恶意制造焦虑吸干家长们的财富并妄图在体制外再造一套资本掌控的教育体系的趋势,这种倾向严重动摇了公立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更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

  从古至今,“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中国传统儒学思想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教育观念,围绕着这一中心思想,中国人把科举制度发扬光大,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思维路径。

  为了实现阶级跨越,无数家庭几乎是倾家荡产供孩子读书考科举,希望金榜题名,圆了鲤鱼跃龙门之梦。可历朝历代随着知识精英们把持朝政,造成阶级固化,整个社会失去了上下流通的渠道,王朝便开始从兴盛走向衰落。

  纵向来看,教育和文化一直是被少数贵族精英所把持的,是他们巩固权力和资源的有利工具。每次王朝更替,社会重新洗牌以后,都会有一批新贵走上历史舞台,可当他们借助科举实现翻身之后,马上就变成了既得利益者,总是千方百计地阻止更多的草根进来分资源,最好能让自己的荣华富贵世袭罔替,传至千秋万代。

  于是,他们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团,不断提高教育的门槛,打压寒门学子,通过政治联姻等方式巩固既得利益,成为吸血鬼吸干国家的财富,直到和旧王朝一起覆灭。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不计代价地大规模扫盲,努力提高全民文化知识水平;1978年以后恢复高考,让普通人可以通过考试就一跃成为全社会最顶尖的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

  可随着改革开放教育产业化打开之后,资本开始进入教育产业,原本相对公平公正的全民教育体系遇到了威胁。

  2006年,俞敏洪的新东方教育集团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功。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俞敏洪所创办的新东方成为了中国教育产业的领头羊,也让资本看到了巨大的商机。

  各路资本纷纷入场,教育产业化之路在中国特殊的教育环境下一路狂奔。有赖于强劲的市场需求和资本的涌入,教育产业市值也是屡创新高。

  2020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开始爆发,在线教育成为了资本新宠,互联网与教育产业的结合,催生出新的教育产业巨头。

  根据网经社《2020年度在线教育融资数据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显示,当年我国在线教育融资总规模高达539.3亿元人民币!

  在市场一片红火的表面下,各种乱象丛生。根据记者的暗访调查,很多在线教育机构都与金融机构有深度合作的关系。这些机构的销售人员经常诱导家长开通网贷支付高昂的学费。

  而且,这些各类形形色色的课外辅导机构,很多都没有办学许可证、培训教师没有教师资格证、课程教育质量低下,还有的向家长收取高昂学费之后卷钱跑路的。

  最极端的一个案例是某地的校外辅导培训机构为了所谓的“教育口碑”与“考试通过率”,还渗透、腐蚀了体制内教育系统的从业人员,将窃取的考题泄露给“VIP培训班”学员,被曝光后引起巨大的舆论讨伐之声,相关责任人也遭到了法律的制裁。

  由此可见,不受约束的课外辅导产业正在带偏整个教育产业,甚至为了资本获利,不惜花重金从体制内的公立学校挖掘优秀教师,造成公立优质教育资源的流失。

  而部分教师也看到了整个教育大环境的改变,于是故意降低课内教育质量,把最精华的部分留到课外辅导课程里面,强迫家长花费更高昂的教育成本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于是,原本国家花费大力气和成本为普通人打造的优质教育资源被资本廉价收割,再打包成商品出售,变成了少数“精英贵族”的专属,教育公平荡然无存!

  为了抢夺生源,资本们炮制焦虑、传播恐慌情绪、大搞恶俗营销,严重败坏了整个社会的教育风气,照此发展下去,中国整个公立教育体系被腐蚀殆尽!普通人也将失去低成本的阶层流动机会。

  而在这种教育环境和压力下成长的中国孩子能够成才吗?

  近几年,在资本们的大力宣传之下,“鸡娃”这个新概念逐渐被家长接受并隐隐然形成社会主流共识。

  什么是“鸡娃”?所谓的“鸡娃”就是为了让孩子获得竞争优势,家长们倾注所有的资源和精力培养孩子,用各种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方式给孩子打鸡血、灌输心灵鸡汤,以便让孩子“早日成才”,这种现象就叫鸡娃。

  而且,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鸡娃的时间跨度长达15年之久!孩子们每天早上7点钟上学,一直要到晚上8点钟甚至更久才从课外辅导班放学回家,再继续完成繁重的家庭作业。

  这种学习强度和压力别说小孩子了,大人们也顶不住啊。相比较之下,996还真是“福报”了。

  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成长环境中,我国学生的身体素质严重下降,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更让部分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为了逃避压力又产生出很多的社会问题,请问这样的一种状况能把孩子培养成栋梁之材吗?

  可以这么说,鸡娃就是现代版的揠苗助长,短期来看确实效果显著,但这是以透支孩子幸福一生为代价的,长期来看弊大于利。

  资本之所以鼓吹鸡娃,绝不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竞争力,而是为了培育市场,制造需求,方便割韭菜。

  2.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下的隐忧

  今年的两会期间,教育问题成为人民群众呼声最大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两会结束以后,国家对教育行业的监管骤然收紧,力度和强度也前所未有地加大。

  5月10日,市场监管部门对“猿辅导”和“作业帮”存在的虚假宣传行为分别处以250万元的顶格罚款。

  6月1日,市场监管部门再次出击,对“新东方”、“学而思”、“掌门一对一”等15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行为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7月19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有偿补课和教师违规收礼的整治通知”,决定为其开展长达9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

  7月24日,“双减政策”出炉,教育产业迎来了最大规模的整顿风暴!

  细看“双减政策”的内容,可谓直指问题的核心,为了严格贯彻到位,各地方政府甚至将处理取缔非法课外辅导班的行动纳入扫黄打非、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同步进行,可见力度之大、决心之坚决。

  那国家为什么会如此重视这个问题?为什么又要如此高规格、如此严厉地处理这些顽疾呢?

  因为从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前,我们始终把社会的公平放在第一位,而改革开放后又把效率放在第一位。这两种态度既促进了我国较快平稳的发展速度,又产生了很多的社会问题和发展瓶颈。

  通过几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摸索和矫正,我们明白了绝对的公平导致社会发展的僵化停滞,而绝对的效率又会导致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只有让公平与效率并重,社会经济的发展才会一直在健康轨道上运行。

  这几十年来,我们的经济建设成就成绩斐然,造就了一大批富豪和富裕阶层。这一批人是中国和平发展的最大受益人,也是最有能量的一群人。

  不过,人性当中都有自私黑暗的一面,人性的贪婪也让这一群人成为了既得利益者。为了维护自己已经获得的巨大发展红利,他们彼此之间结成既得利益集团,形成特权阶级。

  于是,我们预想中的“先富带动后富”的情况没有出现,反而是有不断各种特权阶级突破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基本公序良俗甚至是法律底线的事件发生。

  2020年12月29日凌晨1点30分,一位年仅22岁的拼多多女员工在下班途中突然晕倒,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一个年轻生命的离去已经够不幸了,然而更不幸的是她离世之前拼死拼活为这家公司卖命的拼多多官方账号,居然发表了一段非常恶心的评论,对自己的员工毫无怜悯之情、毫无人道主义关怀之意。

  请各位看完这段评论后先压制一下内心的怒火,因为这仅仅是最近几年一连串突破大众心理底线的事件之一。

  5月22日,广受人民群众爱戴、对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原主任、自称“老农”的袁隆平爷爷去世。

  袁爷爷的离世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深切哀思,更提高了全社会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意识。然而,就在这个当口,某位不知名的“女明星”苏芒在综艺节目《五十公里桃花坞》中,在来宾讨论伙食费的环节爆出惊人语录——每人每天650元的伙食费不够!

  面对宋丹丹的质疑为什么时?她理直气壮地反问道:早上不吃鸡蛋的吗?不喝牛奶的吗?

  一时之间,这段故意炫富的凡尔赛式语录瞬间引爆了整个舆论,大家口诛笔伐之余忽然发现自己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如此之大,忽然觉得自己努力了一辈子恐怕都过不上这种奢靡的生活。

  话说这位“女明星”苏芒女士,其实也不是无名之辈,人家作为前知名时尚杂志主编,手握大半个娱乐圈时尚资源,跟众多男女明星都有过合作,可以说是站在中国内地时尚娱乐圈顶尖的女人。

  娱乐圈的八卦咱不太了解,但是在2016年的时候,她在吴亦凡与小G娜事件当中,力挺吴亦凡,“表现突出”。

  今年,吴亦凡又因为都美竹的爆料彻底凉凉,当年因为力挺这位渣男、犯罪嫌疑人的苏芒和其它几个东西因为自己出格的言论,也一并遭到封杀,可谓是大快人心。

  吴亦凡还有之前的郑爽,作为被资本捧着的顶级流量,风光时前呼后拥,落魄后破鼓万人捶。它们对社会的最大危害就是扭曲了主流价值观,对下一代产生了不良诱导,甘当被资本拿来做“改良社会”的工具。

  说资本“改良社会”的工具,就不得不提到阿里巴巴女员工举报高管性侵事件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交给公安机关来处理。

  我们这里要讨论的是像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对员工打造和灌输的所谓“破冰文化”,其背后有何深意?这种畸形变态的企业文化为什么被资本大力追捧?

  所谓的“破冰文化”,按照前雇员和内部员工透露的情况来看,就是老员工带着新入职的菜鸟讨论很多难以启齿的话题,在威逼利诱之下曝光自己的隐私,以达到彻底放下自尊和人格,彻底融入阿里大家庭的目的。而且,这种散发着恶臭的“文化”并非阿里巴巴一家独有。

  我们普通人并不明白这些公司为什么会这么做?

  其实这是资本对被压榨的对象(雇员)所进行的服从性测试,从而筛选出那些成本低廉而又压榨价值高的“高价值目标”——资本把人变成机器,把市场变成狩猎场,把消费者变成圈养的家畜。

  然后,资本再用消费主义等概念拼命给大众洗脑,用繁重的工作和没有营养的垃圾信息阻止大家进行有价值的深度思考。这样,资本就方便用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一套价值观、行为逻辑和游戏规则去左右所有人。

  在这样一个游戏规则当中,资本让有钱人也就是既得利益者变成了特权阶级,凌驾于社会秩序和规则之上。他们奉行的是达尔文主义,是强者文化,而资本就是力量最大的一头巨兽,横行无阻,雄霸天下。

  借着资本这头巨兽,特权阶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并继续改变游戏规则,试图让这种状态永续下去。

  为了让一切变得可控,把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降至最低,这样资本才可以毫无顾虑地割韭菜,但这会把社会导向一个危险的地步——阶级固化。

  我们知道一家初创小公司总是充满活力,也没有太多的规矩;等到这家公司发展壮大到一定规模的时候,各种制度化规定陆续出台,各部门之间开始产生利益小团体,办公室政治也粉墨登场;到了这家公司发展成巨头的时候,公司内部的优质资源都会被幸存下来的老员工们所占据,为了维护既得利益就会把公司变成狩猎场,同时利用手中的权力寻找寻租空间。

  如果我们把一家巨头的现状放大到一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社会阶层流动性的降低也就意味着活力的丧失,更意味着大家开始疯狂内卷,为了生存不断把自己物化,甚至用自虐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压榨价值,只求不被社会所淘汰。

  试问这样一个社会,除了少数的既得利益者,谁会喜欢?谁会幸福?

  当个体的力量无法与资本集团和整个社会的趋势做抵抗的时候,打工人、躺平主义、佛系青年便应运而生,这既是被压榨、剥削的劳动者的自嘲,又是对社会现状不满的投射。

  再联系一下前文所分析的几个看起来互不相连的独立事件,其实背后都有一个总规律、总逻辑,那就是资本对个人、社会的异化,这种异化已经带来了严重的副作用。

  所以,包括国家开始大力整顿已经严重畸形发展的饭圈文化、敲打游戏产业,包括这次出台“双减政策”,其最终目的就是一个——防止资本彻底绑架社会、绑架社会主义共和国!

  过去,我们通过改革开放让资本去追逐效率,实现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大飞跃,确实让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幅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但一旦资本不受任何约束必然会走向社会与人民的对立面。

  在此之前,我们必须及时纠错,否则整个国家的未来将会充满变数。不信?那我们看看邻国的例子吧。

  3.韩国财阀只手遮天的现状不是中国的未来

  韩国“天降猛男”文在寅上台执政以后,立刻下令司法部门严查前总统朴槿惠的“闺蜜干政门”,三星集团的掌门人李在镕也被牵扯在内——因为过向朴槿惠的闺蜜崔顺实行贿,以达到用不正当手段非法继承经营权的目的,李在镕被检察官送上法庭。

  一审,李在镕所犯罪行成立,判处五年监禁,李在镕不服,提起上诉;二审,经过多方角力,法院改判李在镕监禁两年半,缓刑四年。

  一时之间,韩国民怨沸腾,人民早就被财阀欺压够惨的了,现在好不容易抓到了确实的证据,把三星集团的掌门人送进大牢,打压一下财阀们的嚣张气焰。韩国法院现在竟然如此对财阀卑躬屈膝,毫无法律的底线和尊严,怎能不让人感到愤慨又绝望?

  在巨大的民意压力下,刚刚上任不久的文在寅总统也不想被人民当成财阀利益的代言人,于是下令督促司法部门要“秉公执法”,不要向权贵低头。

  就这样,案件闹到了高等法院。在高等法院的审理下,最终判决李在镕行贿罪、非法继承经营权罪罪名成立,判处两年零六个月刑期。

  这次李在镕也当庭表示服从法院的判决,随即锒铛入狱。

  韩国老百姓欢欣鼓舞,以为这次可以“公理正义战胜邪恶”了,正好搓一搓财阀们的锐气。但是,大家对资本家们的“本领”还是太低估了。

  有钱人与普通人的最大差别并不是你早上吃着不到10元钱的煎饼果子,他们吃着不低于650元的鸡蛋、牛奶+面包,而是有钱人通过人脉、资源和金钱去修改社会运行的规则和秩序。

  很快,韩国的法务部立刻着手修改法律条文,研究如何降低服刑人员申请假释的门槛。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要通过修改法律尽快释放李在镕。

  7月1日,韩国法务部举行闭门会议,投票通过了降低假释门槛的法律条文。

  8月1日,韩国法务部公布了一批申请假释通过的服刑人员名单,李在镕赫然在列。

  为了“营救”韩国三星集团的掌门人,被财阀们控制的媒体三天两头在电视和网络上公布所谓的“民意调查”,营造出韩国大部分民众都“要求释放李在镕”的民意。

  而部分所谓的“财经专家”和“独立学者”也在接受媒体访问和电视节目上公开鼓吹立刻释放李在镕,以“挽救韩国经济”。

  另外,李在镕的个人命运也和整个财阀集团的利益紧密相连。若李在镕真的倒下了,接下来倒霉的必然是自己。

  本着“财阀利益共同体”的原则指导之下,韩国的经营者协会也频繁发生,其副会长李东根竟然在媒体面前大言不惭地说什么“因为李在镕副会长不在,所以韩国的半导体投资很可能会出现差池”。

  这等于是公开叫板和威胁政府了,要知道韩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就是半导体产业,一旦半导体出了问题,整个韩国经济都会出问题。没有哪一个领导人会无视经济的下滑乃至爆发危机。

  而且,现在的三星集团最大的股东是美国。韩国总统文在寅访美的时候,就被“善意提醒”了一下。

  于是,访美结束回国后的这位“天降猛男”也迫于无奈,开始对财阀们态度放软,李在镕出狱也就是个时间的问题了。在服刑感刚刚7个月,不满200天之后,三星集团的掌门人又满脸春风地出来和大家见面了。

  所以,已经绑架了韩国经济的财阀们真的可以做到只手遮天了。

  那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可以允许这样的事情在中华大地上发生吗?答案当然是不可能!

  不要以为这仅仅是韩国的权贵阶级搞特权而已,实际上,因为财阀在国内只手遮天,造成了韩国的国民生活异常痛苦,不但扼杀了很多创新的可能,还直接逼得韩国的出生率成为全球倒数第一!

  这就是阶级固化,老百姓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被内卷到“自我消亡”的程度。

  好在中国不是韩国,韩国财阀从韩国人民吸血,财阀背后的外国资本家又从财阀那里吸血,这才让整个韩国陷入窒息当中。

  而我们还有希望,国家雷霆出击的背后就是人民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只要人民的靠山还在,资本就不敢也不能把社会“改造”成它们希望的那个样子。那样的社会,对特权阶级来说是天堂,对人民来说却是地狱!

  国家这次的雷霆出击不仅对于资本过度渗透的教育产业,对于资本严重渗透的其它产业都具有改天换地的震撼作用。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的中国绝不会辜负中国人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2 17:38 , Processed in 0.09379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