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97|回复: 0

[时事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第2021-13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17 01: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视点》

  霸权的落日(一)——从美俄核军控的本质,看已没落的超级大国和正没落的超级大国

  【第2021-137】

  【消息】据相关媒体7月31日报道,美总统拜登表示,美俄在日内瓦举行的战略稳定谈判令人鼓舞。

  【时事视点】在东方时事解读看来,“7.14事件”被中巴共同定性为恐袭后,除非西方对俄罗斯做“真金白银”的大幅让步,否则俄美战略谈判中恐怕很难有“真正会令拜登感到鼓舞”的事情出现。为了进一步展开讨论,我们来看第二则消息:

  【消息】据相关媒体7月31日报道,戈尔巴乔夫当日对俄媒表示,俄美需要就较低水平的核武器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包括中、英、法在内的其他核大国参与谈判,并共同实现彻底消除核武的目标。

  【时事视点】在我们看来,如果说有令拜登感到鼓舞的事情,那恐怕就与戈尔巴乔夫相关言论中在俄美军控问题上再度扯上中国有关。

  大家知道,俄美战略稳定谈话与中美天津会晤不同,其是“闭门会议”,这意味会议的内容除非刻意披露,否则外界很难知晓。俄美军控问题始于冷战时代,与中国无关。显然这是美国借戈尔巴乔夫故意“爆料”美俄战略稳定谈判相关内容或涉及中国。

  在笔者看来,冷战时代开始的军控谈判很大源于经济因素,即维持核武库的开销十分巨大,以至于其官宣的数量总是低于条约规定最高限额。

  另有数据显示,美俄各自实际拥有的核弹头数量远少于各自官宣。各自在2000至3000枚之间。

  事实上,美俄之所以要将官宣核弹头数额搞的那么高(各自5000多枚)、一个意图就是互吹,彰显中、法、英三国核力量非常薄弱,不足以威胁美俄(撼动当时美苏两霸构成的世界秩序)。

  7月30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局长纳雷什金对国际局势发表看法。他认为新冠疫情打击了美国的国际信誉,美国所谓的霸权也已无法解决全球危机。这清楚地表明,美国已经失去作为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 的地位。

  俄对外情报局局长的相关言论也许揭示了美国越来越频繁拿核武说事儿的真正原因,即:常规力量不够,核弹头来凑!而目前阶段,美俄经济均很困难,虽然情况各异、但本质类似,美国的经济实力已不足以支撑其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独霸地位”的继续存在。这一点在中美阿拉斯加交锋中也得到了充分验证。

  大家知道,在核武威力的展示上,数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如果中国真成了堪比俄美的核大国,美国世界霸权自然不保,以俄罗斯对美国的经济实力不如、去对比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经济实力,不难看出,美国拉中国进入军控谈判不仅为了战略上离间中俄,也在于尽可能通过某些框架、条约限制中国核武力量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对于目前的美国而言,不论是军事压力层面的,还是经济压力层面的,均极为迫切。

  在我们 的观察与评估中,中国的核弹头数量恐怕与美俄已在同一层面(在地理要素与人口及经济分布上,因中国在三者之间具有最强核战潜力,核弹数量可以略少),可以确保“相互摧毁”。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核弹头数量上也彻底压过美国后,美国在核威慑上将优势将会全部丧失。而且,因装填核弹头的核材料均有半衰期,核弹头是有“保质期”的,维护费用极为昂贵,在美俄之间的军控中,一批核弹头,不是“想拿下来就拿下来、以军控,想装上就随时装上、以备战”这样简单的。

  某种意义上说,俄罗斯与美国一样有理由对中国核武发展感到担忧,但明显不如美国急迫,经济上面对欧美联手多年制裁、及叙利亚与乌克兰战争多点消耗的俄罗斯经济,更关心的仍然是“真金白银”的眼前现实利益。

  在俄罗斯看来,核力量固然重要,但其是需要相应的常规实力去支撑的,否则,强大的核武器在“威慑”上,很多时候,不太好把握!这一点从古巴导弹危机以及两机事件中看的非常清楚,所以俄罗斯急于将半死不活的苏57项目彻底盘活,该项目牵扯俄罗斯航空制造业的死活,如果苏57最终死了,苏霍伊将就此彻底倒下,则俄罗斯不仅仅会失去航空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其六代机的研发也将无从着手,俄罗斯的全球战略也将一同彻底死去。(未完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3 02:2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