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038|回复: 0

戎评:国家连续重拳,揭示了我们怎样的困境?(资本立场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8-4 01:0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什么是资本?资本家到底是好还是坏?

  马克思的认为,随着社会关系的物化,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分裂,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必然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也就是说,资本是在物的外表掩盖下的一种人和人的特定生产关系。

  而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指出:资本家就是资本的人格化,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是死劳动,像吸血鬼一样,必须吸收活的劳动,方才活得起来,并且吸收得愈多,它的活力就愈是大。

  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当然,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和资本家都是存在于资本主义国家当中,还没有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也就看不到一旦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生产资料和资本,实现了公有制以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当苏俄成立以后,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随后的岁月中,苏联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一场大型的社会实践,最后以失败告终。

  虽然苏维埃失败了,苏联变成了苏修,把自己“修正”成为了资本主义,但是依然让人们看到了当社会主义国家掌握了生产资料和资本以后所迸发出来的巨大生产力。

  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当中,既存在着代表人民掌握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企业和国有资本,又同时存在着私有制企业和私有资本,甚至在参与全球化以后,还引进了代表国际资本的外资企业。

  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经济格局,也考验着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社会综合治理能力,特别是对资本的约束和引导能力。

  像滴滴事件所暴露出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监管力量已经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滞后于私有资本乃至国际资本的野蛮扩张。数据安全仅仅是表象,数据只不过是资本谋取经济利益、榨取利润的工具而已,数据安全问题的背后,是我们的人民政府需要及时提高的对资本的约束和引导能力。

  好在,我们的有关部门及时跟进,我们的立法机构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正在加强这方面的能力。

  1.中国的反垄断与西方的反垄断

  当代社会早已经摆脱了经典资本主义社会的束缚,现在的社会主义国家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国家也部分借鉴了计划经济。

  面对这样的政经格局,我们要根据资本服务的对象以及资本家所站在的立场来判断资本和资本家相对于国家和人民是好是坏。

  在全球化的今天,资本没有国界,但是资本家却有国籍;资本随时根据利益关系益来调整自身的立场。

  君不见,当中美发生贸易摩擦冲突的时候,服务于中美贸易的贸易商最反对特朗普的相关贸易政策,而那些和中国市场关系不大的本土资本却非常乐见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制裁措施。

  君不见,当美国政府对字节跳动海外最优质的的资产——Tik Tok下手的时候,为了保住海外市场,字节跳动的创始人张一鸣甚至要求大家以“火星视角”来看待问题,在国家还没出手之前就先跪了。

  由此可见,在一般情况下,资本和资本家都依附于政治和经济实体赚取利润,一旦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与资本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只要不存在重大风险,基本上都会做“叛徒”。

  在中美贸易战正酣的时候,相当一部分美国资本家跳出来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操”,这是因为资本依附于美国这个暂时还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依附于白人这个暂时还是在世界上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种族,依附于美国社会这个暂时还是对资本极度友好的社会环境当中,可以争取到利益最大化。

  一旦这些前提条件都消失,本人是十分怀疑这些美国的“爱国资本家”能否继续“为国而战”的。甚至只要不符合资本的利益,不符合资本所倡导的价值观,最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合法当选的总统私人账号也可以封禁。

  前文曾说到美国互联网垄断巨头对欧洲的危害和荼毒,难道这些欧洲贵族老爷们都浑然不知吗?还不是这些资本仰仗着美国强大的国家机器乃至军事威慑力才肆无忌惮地割韭菜。

  那些毫无反抗能力的欧洲国家只能任由美帝蹂躏,绝不敢说一个“不”字。

  当然,情况随时在发生变化,现在西方社会内部也悄然刮起了一股反垄断的风潮,不过部分西方国家的反垄断和我国的反垄断是不同的。

  4月30日,欧盟正式对美国苹果公司发起反垄断诉讼,苹果很可能招来天价罚单。

  7月13日,法国反垄断机构对谷歌公司处以5亿欧元罚款,原因是谷歌未完全遵守该机构就谷歌与法国新闻出版商的争端下达的临时命令。早在2018年,整个欧盟的监管机构就已经对Alphabet旗下谷歌部门处以创纪录的43.4亿欧元(约合50亿美元)反垄断罚款。

  除此以外,法国一直拟对谷歌、脸书、亚马逊等多家美国互联网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这是目前美法之间最大的一起经贸摩擦。

  从宣布准备实施到暂缓再到重启征收计划,法国政府与美国政府和这些跨国资本反反复复较量了多次,一直未放弃。

  而最近,一直对美国言听计从的澳大利亚也跳出来“反水”了,起因就是澳大利亚政府怒告国际互联网媒体垄断集团垄断了国内的新闻媒体市场。因此,澳大利亚国会通过立法要求那些国际互联网媒体巨头向澳大利亚媒体支付使用费。

  据悉,在澳大利亚的新闻媒体市场,外国的互联网媒体巨头分走了81%的在线广告收益,澳而本地媒体才分到19%的广告收益。

  长此以往,澳大利亚终于也忍受不了,开始对这些国际互联网媒体巨头动手。

  可见,美国的盟友们已经开始把自己原本不设防的市场和国门悄悄关上,争取保留一点信息主权、经济主权,拯救一下早就被美国渗透得千疮百孔的数据安全防火墙、国家安全防御体系。

  今天,欧盟、日本、韩国、印度乃至全球大部分国家都成为了被割的韭菜,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还是当年听信了一帮美国芝加哥新自由主义学派学者鼓吹的市场私有化、自由化。并通过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确立下来,自此,全世界大部分国家的大门都向国际资本敞开,不设防地让这些资本渗透、控制自己。

  其实,所谓的“私有化、自由化”就是让无国界的资本不受任何公权力的制约,可以肆无忌惮地扩张,在全世界跑马圈地割韭菜。

  当资本膨胀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反噬社会。现在,就连美国社会内部关于反对这些互联网巨头、新兴跨国科技资本的联合垄断呼声也是越来越高,拜登政府内刚刚获得国会通过的美国联邦交易委员会主席莉娜·可汗,上任后的工作重点就是反市场垄断,尤其是反互联网科技巨头的市场垄断行为。

  据悉,早在2017年,还在读书的莉娜·可汗在《耶鲁法学杂志》发表文章《亚马逊的反垄断悖论》,在法律界和政界引发巨大反响。她也由此被视为反垄断运动的主导人物之一。

  她主张阻止过多的公司合并,积极打击垄断行为,并拆分一些美国大型公司。可见,她的上台必然会与这些跨国互联网垄断巨头展开一番激烈的较量,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如今,资本集团内部也内卷,资本主义国家之间也互相割韭菜,说到底还是资本扩张到头了,除了南极洲和少数几个不参与全球化的封闭经济体,全世界都被资本所占据了。

  所以,西方反垄断的本质是资本与经济利益的再分配。而中国,显然要做的更多,用社会主义国家的视角来看,我们是要对资本洪流同时做到疏导和防堵,这才是治本之道。

  那么,中国如何对资本的无序扩张进行约束与引导呢?

  2.资本的联合VS人民的联合

  什么是资本的无序扩张?

  所谓的“资本无序扩张”通俗点来解释就是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去了不该去的地方,使得资源不能得到有效配置,形成了市场供需的不平衡,表面现象就是行业的内卷化程度越来越严重。

  比如说电商平台的崛起和价格战让实体商店的经营愈加困难;外卖平台的崛起和价格战让餐饮企业和外卖员的收入越来越微薄;打车平台的崛起和价格战让传统出租车行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等等。这些都可以看成是资本无序扩张导致的行业内卷,让中小企业和相关从业人员的利益受损,最终得到最大的获利的只有资本。

  当普通人的收入不增反减,中小企业的利润无限接近于零走向破产倒闭的时候,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经济体都会受到巨大的负面影响。

  反垄断是一剂猛药,立竿见影成果显著,而长久之道是要做好产业升级、转移供给和扩大消费,让资金、技术和劳动力去该去的地方,而不是集中在几个行业里面恶性竞争,肆意垄断。

  最近一段时间,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连续重拳出击,目的就是遏制资本的联合垄断,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

  除了前文提到的滴滴事件,中国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太好过。

  其实从蚂蚁集团上市前夕被紧急约谈暂缓IPO开始,国家就开始部署、实施一系列行动,来约束某些互联网巨头的商业行为。

  4月10日,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巴巴在境內网络零售平台服务市场实施“二选一”垄断行为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罚款达182.28亿元人民币。

  4月12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四部门再次联合约谈蚂蚁集团,并向蚂蚁集团提出了五项整改内容。

  4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举报,依法对美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

  4月29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约谈了13家互联网金融平台。

  7月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规定,市场监管总局对互联网领域22起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件立案调查。

  7月9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保障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 推进快递员群体维权机制建设。

  7月1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关于《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可以说,政府相关的监管部门从互联网巨头这些年来为社会所诟病的几大方面都进行了“重点关注”,希望通过约谈整改、自我纠错的方式让这些资本实现自我约束,避免市场的大动荡。如果资本对此置若罔闻,滴滴就是前车之鉴。

  为什么前些年被吹捧上天的互联网巨头们如今这么不受待见了呢?

  首先我们先要搞清楚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为什么会发展得这么迅速?最大的原因

  有二:1.政策红利;2.成本转移。

  政策红利指的是中国政府为了扶持本土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打破了一切条条框框,以最大的政策空间鼓励企业的发展。而成本转移更是在很多发达国家都不敢做或者做不到的,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其配套的基础设施根本不用自己投资建设,省去了相当一部分的成本,还有社会保障等隐形成本都是全社会买单,最后红利都被这些企业拿走。

  客观地说,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提供灵活就业岗位、整合与盘活社会闲置资源、发掘和创新传统商业增值潜力方面是有很大贡献的。

  在2020年疫情刚刚爆发的时候,也是起到了很多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互联网企业的无限扩张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甚至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突破了某些边界,逾越了社会的底线,甚至在某些事关国计民生与国家利益的问题上立场不坚定,惹了众怒。

  现在政府相关监管部门的所作所为并非要打压互联网行业,而是让其“退烧”,回归正轨。

  如果我们不及时踩刹车,那么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资本家联合起来,一起垄断和压榨平民老百姓。为此,人民必须先联合起来,打破资本家的联合与垄断,才有活路。

  一般情况下,资本是没有自觉性的,只有依靠政府有关部门的强监管措施,才能让各大商业巨头规规矩矩地挣钱。

  前文说到外国政府的反垄断仅仅是资本与利益的再分配,这是其本质决定的。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依然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根本不可能考虑其它阶级的利益。

  而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有呼声、有怨言,人民的利益受到了威胁,政府就必须出面处理。

  这些互联网巨头通过前期不断烧钱的方式拿下市场的绝对份额,搭建平台,然后就像包租婆一样收取租金。只要没有风险,资本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就敢不断抬高租金,就敢让那些中小商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处于半死不活正好最容易被割韭菜的状态。

  这些互联网巨头越来越站到人民的对立面,越来越站到国家的对立面,如不加以警告和遏制,未来后患无穷。

  它们不想做个体面人,那么国家就“帮助”它们做个体面人。

  根据《道琼斯新闻》的报道,腾讯和阿里准备互相开放商业生态系统。这可真是活久见,要知道以前这两大中国互联网巨头一直就不对付,是互相抢饭碗的“宫斗大戏”,如今剧情突变,双方要握手言和了吗?

  其实这还是被反垄断给逼的,近一段时间不论是阿里还是腾讯都被监管部门的反垄断措施给“教训”了一下,限制其在商业领域的无序扩张。

  所以,这样看来,是两家为了适应新的监管环境和营商环境而不得不做出的调整。不过嘛,毕竟这两大巨头已经发展多年,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双方早就建立了一道商业护城河,即便开放也伤害不到核心商业利益。

  而且,面对后起之秀们的强力竞争压力,阿里和腾讯的相关合作也是在重新设置一道商业护城河,间接提高市场准入的门槛,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

  由此可见,在经历一番教育之后,这些互联网巨头无论如何都开始矫正自己的立场,纠偏自己的商业行为,这样才能在中国这片肥沃的商业土壤上茁壮成长。

  我们可以通过疏导资本积极扩大增量市场,妥善建立存量市场的合理分配机制,让整个社会充满创新与活力。

  这才是人民政府站在人民利益的立场,以长远的发展眼光处理资本无序扩张带来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12:35 , Processed in 0.09377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