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336|回复: 0

安民:筑牢中国金融长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10 09: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我今年3月中下旬写的文章,现在贴出来,供大家参考。央行已经明确,要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降低,说这话的是副行长范一飞,还有盛松成也持同样的观点,他是央行原司长,他撰文称,随着低基数效应减退,当前是合理、适度降息较好时机。大家注意我的观点,我的观点就是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一起降。因为存款利率涉及到外国套利金融资本。另外,昨天央行降准了。这两条信息,说明央行的观点已经转向。)

  一、外国金融资本无风险套利中国债券市场情况

  这几个月来,我一直在谈中国要防外国金融资本无风险套利,还有要防他们的金融攻击。先说无风险套利,到去年12月底,共有905家境外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持有银行间市场债券3.25万亿,也即这种无风险套利已经开始了。就算债券利率3个多点,加上人民币升值每年5个点左右,那么他们一年无风险套利8个点左右是有保障的,草草估算,3.25万亿一年可以无风险套利2600亿元;以五年为一周期的话,可以套利13000亿人民币。而且,未来这类资本会加大流入力度。

  中国持有美国国债11000亿美元左右,一年利息估计也就300亿美元左右,。两相比较,相差太大。如果算上美元贬值的折损率,更是惊人。

  而全中国的投资回报率,平均不超过2.7%,外国资本只要流入中国,只要买中国债券,就可以达到8%的无风险收益。中国企业银行贷款利率至少是4.75%,外国是零甚至是负的,所以中外资金成本、收益和风险的差别,太大太大了。这会导致全球套利中国——不怕你中国经济发展得好,我就套利你,实现一个对中国实体经济极为不利的资金大循环,同时还把中长期的风险留在中国。

  二、防美国金融攻击核心在股市和大宗商品市场

  去年我讲得很清楚,美国败于疫情,在经历最初的通缩之后,美联储大放水,全球金融资本会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和汇市、股市,有的也有会进入有些国家的楼市。进入大宗商品市场的资金,会炒高期货,带来全球通胀,对中国是输入性通胀;上游涨价,中游和下游承压。现在这些影响已经开始显现。

  由于大宗商品市场,以原油、黄金和铜、粮食为代表的上游资源的定价权不在国内,国内是跟随国外走的,因此,中国在防国际金融资本攻击方面,很难在大宗商品市场上有所作为,最多是国际金融资本炒高什么,中国多生产点什么增加产量,也许可以稍稍平抑一下价格。故而中国在大宗商品市场,暂时难以有大的作为。也即大宗价格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我们总体上只能承受。

  那么剩下来的,就是资本市场。特别是A股和港股。

  三、警惕美国金融资本进攻日本的手法在中国相当部分重演

  美国人自己说,日本从金融市场上输给美国的钱,远比他们实体经济出口美国所挣的钱要多得多。

  1.抄底,一个真底,一个假底

  美国拉日本垫背,实质上是先抄日元和日本股市、楼市的底。在高峰时,东京地产总价比美国全国房地产总价之和还要高,日资大量买入美国资产,进入美国楼市、股市,购买一些美国非核心资产(就像现在,美国禁止中国资本购买美国核心资产一个样)。在广场协议之下,日元大幅升值,日本股市、楼市、汇市就炒到天上去了,美元兑日元汇率从250到120,1990年8月,日本银行将贴现率从4.25%提高到6%,利率的提高,开始刺破日本资产泡沫,日本股指从最高峰时近4万日元跌到不足7000,楼市至今仍是熊市。

  2.美日再一次完成资产置换

  美国再忽悠日本人在日本资产的高位做了一次资产置换。日本央行一加息,日本股市、楼市、汇市全部崩盘,美国金融资本就在日本套现出局,大幅做空,狠赚一笔,然后回流美国,日本资本要回国救市,就将当初在美国购入的资产全抛在地板上,从而又一次完成资产置换。美国在天花板上卖给日本股票、日元、房地产,在地板上买回当初被日本买走的资产,完成又一次资产置换,还从做空中大赚特赚。

  此后就是日本逝去的30年。90年代中前期,日本GDP就是5万亿美元,2019年日本GDP还不足5万亿,2020年大致在4.5万亿美元左右,回到八十年代末90年代初的水平。这就是日本失去的30年。

  而日本股市,离90年代的高峰,还远着呢。

  3.美债决定美国必须对其他国家发动金融攻击

  美国要忽悠中国,是因为美国政府债务太高的缘故,美国惯于收割他国财富,从他国身体上吸血以壮大自己,现在美国国债和地方债超过34万亿美元,用不了几年会超过40万亿,达到40万亿到45万亿的区间,如果没有其他国家来填美国的坑,美国怎么有未来?因此,鉴于美国现在在全球围堵中国的事实,而且中国改革开放43年积累了天量的财富,美国不忽悠中国不足以填平自己的窟窿。

  4.美国从金融上攻击中国的手法

  第一,拉高全球大宗商品。拉大宗商品,可以提高中国企业的直接生产成本,大宗商品涉及到粮食价格,间接涉及到肉类产品价格,这会给中国城市底层百姓生活造成困难,生活成本高,通胀严重,央行有加息的压力。拉全球大宗商品,可以提高中国企业上游的原材料生产成本,还有能源成本(能源成本占到40%左右),成本拉高后,如果企业无法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那么企业的利润就会自然而然地下降。大宗商品价格提高后,通胀重新抬头,超过3%或达到3%左右,中国央行会习惯性地加息,企业财务费用大幅度提高;企业利润再次受到侵害。成本提高,财务费用提高,加上人民币升值导致销售的压力,企业利润在总体上就会下降,股指就会掉头向下,这是必然。

  第二,拉高美股。美国去年爆发新冠危机,全球最重,但现在全球股指最高却是美国,涨得最好的也是他们。是他们的企业有投资价值吗?不是,是美国国家利益需要,当初救市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一起救的,而且是无限量供应美元,这说明什么,说明是美国国家利益使然,美国的国家利益要求必然要保卫美国股指。现在也一样,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突破1.6%了,中国担心美国股指大幅调整会打下中国股指,造成中国股市危机,然后相关部门相应调控A股股指,结果美股跌了几天,返身向上,道指和标普500创下历史新高,纳指尽管没有,但用不了太久,依然会创新高的。美国在历史上已经形成了一个被大家默认的事实,就像中国楼市长牛一样,美国股指一牛往往牛很多年,因此本次美股调整以后再创新高,各国投资资本会寻机进入美股。

  现在美国要的就是中国资本流入美股,因为美股自09年3月份以来,牛了12年整,中间只有2020年二三月间有个较为深幅的调整,但之后又反复走牛了。

  因此,对美国国家利益而立,美国要的就是中国股指走熊,美股走牛,形成一个翘翘板,形成一个时间差,然后中国民间资本流入美股,完成美股的高位接盘。当然,这个时候对美国来说,中国资本流入美股和美国其他边缘资产,那是多多益善(估计总体量不是特别大,但至少以千亿美元计)。

  所以,美国暂时不会加息,至少得一两年时间,原因很简单,美国需要自己股指走牛,而且,至少一两年,美元指数会走短中线反弹,为的就是配合美股,吸引全球资本特别是中国资本流入美国(因为中国股指不跟随美股的节奏,全球股指往往会跟随美股的节奏)。

  这个时间差是美国收割中国的必然基础,没有这个时间差,美国不可能收割中国。

  与此同时,加息会大幅度打下中国金融资产价格,典型的就是现在在港上市的中资股,比如我以前文章列举的中石油的例子,还有交通银行的例子。交行是中国曾经的第五大银行,现在为第六大行,去年三季度每股净资产9.56元,一年净利润大致在0.88元/股,每年分红大致在0.26元到0.32元;到今年3月底,它的每股净资产大致为10元,公司现在股价为4.63港币,按现在港币兑人民币的汇率,相当于不足3.88元,股息率6.8%到8.25%;即现在交行港股已经打了61.2%的折扣。如果加息,交行港股至少对折,价格就会打到两折以下。

  这种下跌,港股和A股的下跌,与美股的上涨,刚好构成了中国资本流入美国接盘和美国资本进入A股和港股的绝佳机会,而且是美国打击中国的历史性机会。如果出现这样的机会,这是未来美国唯一有可能挫败中国的时间窗口。

  美国国家利益需要这个机会,因此他们就会创造这个机会,诱使中国资本接盘炒高了12年的美股,抛弃A股和港股。与此同时,美国金融资本流出美国,待A股和港股跌得差不多了,大规模介入(现在全球资本介入A股超过3万亿),抄底打对折以下再打对折的中国金融资产,两国金融资本相互完成一次资产配置,他们抄底,我们高位接盘。一旦这个置换完成,美国金融资本会借全球复苏之机疯狂拉高A股和港股,并完成高位出货。待美国通胀走到高位以后,美联储再加息,美股暴跌,中国金融资本在美国被收割,割在地板上,而美国金融资本在中国就会赚得盆满钵满,然后再回国去填美国金融资产的坑。

  四、防明斯基时刻是中国金融的重中之重

  2018年前后,中国非金融企业有300万亿有息负债(含表外贷款),去年疫情以来,中国至少贷出了20万亿的企业贷款,目前总体有息负债不会少于320万亿。但目前中国的GDP增量,估计一年最多8万亿,打破天10万亿。320万亿有息负债,即使按4.75%的利率计算,每年需要还贷款15.2万亿,跟全国GDP增量相比,一年相差5.2万亿到7万亿。也就是,明斯基时刻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中国经济头上。2017年以来,中国成立了金融委,要防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其间重点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但到现在为止,去杠杆之路进行得并不顺利。

  当然,我们这个计算是比较粗线条的,因为有些核心数据我们不掌握,但是粗线条的计算,恰恰有利于我们看清楚中国经济的大局和中美金融博弈的大局。

  明斯基时刻不解决,中国经济和金融的风险就跟美债一样,会越积越大,特别是中国还有房地产的风险,只要加息,特别是连续加息,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出现多大的动荡,泡沫会破灭吗?会拖累银行吗?我看危险。

  因此,中国经济和金融未来几年的核心问题,就是防明斯基时刻,要解决中国实体经济在总体上的收入增量不足以覆盖利息的问题。平衡中国的经济发展和金融风险,特别是从总体上拆弹,解决明斯基时刻这个始终悬在中国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总体上,我以前讲得很多,数量型去杠杆此路不通,只有价格型去杠杆,同时辅以数量型去杠杆,才是出路。原因很简单,就算中国贷款利率平均4.75%,就算中国GDP增量每年10万亿,要达到平衡,至少需要每年减少5.2万亿利息支付才达成平衡。此时需要减少多少万亿贷款呢?110万亿。整个社会的有息负债从320万亿降到210万亿以内,会有多少企业得完蛋?首先是现金流紧张的一定完蛋,其次是利润形成承压、利润率薄的企业得完蛋。从算大账就可以知道,中国不可能走数量型去杠杆之路,数量型去杆杠政策一推出,或者一加息,最终只会达到美国金融资本的目的,即打下中国金融资产的价格,让它们对折再对折抄底。

  前些时中国一些大企业一死再死,就是证明。但我认为,如果走数量型去杠杆之路,或者出台传统的加息+收缩货币的政策组合,中国企业至少得死掉三分之一。这个大局就摆在那里了。

  用数学的思维来看,动杠杆有两种办法:加息,减息,这是价格型去杠杆。还有一种是降杠杆(货币紧缩),加杠杆(放水),这是数量型去杠杆。以此有四种组合:加息+紧货币,这是传统的去杠杆的办法;减息+放水,这是传统的宽货币政策,也即是现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的货币政策。但还有两种不常用的政策,就是减息+紧货币供应的政策,和加息+放水的货币政策。

  我认为,中国现在如果出台加息+降杠杆的货币政策,就会进入美国金融资本预设的伏击圈,最终让他们完成上述的金融布局。

  我们现在的货币政策,应该以化解中国金融风险为最终目标,以不进入美国金融资本思维体系和预设阵地为要务,当弃书本而重务实,从中国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就是减息+紧货币供应(适当去杠杆),从根本上化解中国未来五到十年明斯基时刻的金融风险,为中国经济大发展,打下一个牢固的基础,筑牢中国金融长城。

  中国的应对办法如下:第一,抛美债,在全球买入中国核心金融资产,特别是分红率高、折价率高的金融资产;如果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不太高的话,可以适当配置上游资源股权,如果价格太高了,暂时放弃,待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后再寻机配置。第二,将部分收回的资本,配置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抄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优质资产。第三,出台降息+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一起降,推动中国资产跟随美国资产节奏同步,而不要造成大的时间差,也可以堵住美国和全球金融资本大规模无风险套利的大漏洞,堵住美国金融资本超大规模介入从中国特别是从股市上收割中国财富的大动荡,保卫中国改革开放所形成的巨额财富。第四,在全球推动人民币进出口结算,去美元化。第五,摆脱美元结算系统,建立中国的全球贸易清算系统。第六,中国出口要尽量向下游转移涨价的压力,即要尽量加价在国外销售。推动大宗商品涨价的是国外金融资本,现在相当大的成本压力由中国企业在承担,中国产品若跟随涨价,这个压力就转移到美国、欧洲、日本和东南亚消费者身上,美国现在穷人比较多,到时他们就会比中国难受得多。一旦美国扛不住加息了,先受损的,是美国股市先崩。第七,严厉打击刻意炒高中国股指的国际金融资本,可以通过交易所的监控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要防他们过度过快推高A股,使得中国市场先于美股崩溃;防止机构抱团现象加剧,过度去散户化也会导致金融市场大动荡。第八,加强监管,防民间资本借美股大涨绕道大规模流入美国股市、楼市。第九,金融开放要适度(这个下周另文讲清)。

  五、两种资金大循环

  按照传统思路,出台加息+紧杠杆的货币政策,中国明斯基时刻的风险会越来越重。此时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资金循环呢?中国企业承担4.75%以上的贷款利率,每年至少要还15.2万亿利息到银行;而且每加一次0.25的利率,中国企业每年要多付出0.8万亿利息;而降杠杆此路不通。中国企业的风险越积越高,越来越大。而外国金融机构大规模进入中国进行无风险套利,每年坐收8个点的无风险利息,现在一年拿走2600亿利息,以后会更多;外国金融资本,在加息导致的低位抄底中国金融资产后,一旦高位抛售,至少是几倍的收益。而且助力中国民间资本未来在华尔街被美国收割的历史命运。这个资金循环,是从中国企业大幅流向银行,再从银行流向外国金融机构,包括进行无风险套利的金融机构和进行股市投资的金融机构,而且是巨额流向国外,如果他们发动金融攻击,中国将受到的这个损伤,将会令我们大国也难以承受。因为他们的资金是负成本或没有成本,我们实体经济贷款利率至少是4.75%,民间甚至高达20%左右。目前的货币政策,对中国企业,对中国机构和国外金融机构,存在着这么大的不公平,不能继续下去了。

  第二种资金循环,就是降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达到全国GDP增量与贷款利息之间的平衡,彻底解决未来五到十年的明斯基时刻问题,相当程度上化解中国的金融风险;这样利率每降一个点,就将3.2万亿利润留在中国实体经济中,中国实体经济可以更好地抵御上游成本上涨的压力,全球竞争力更强,一旦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将会率先而上;然后我们可以较大程度堵住外国金融资本无风险套利中国的路径,也堵住美国金融资本未来大规模收割中国的路径;而一旦中国股市随着美股节奏走,我们就不会提供给美国金融资本一个极好的剪中国羊毛的机会,不给美国金融资本时间差,他们就难以下手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07:24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