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051|回复: 0

北风:赴美上市都玩“半夜鸡叫”?沦为国贼的资本必须严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8 19:37: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过去十几年,一些上市公司或者名人明星,都选择在半夜流量最低,大家关注最低的时候发布利空消息或者个人负面丑闻,这种行为被称为“半夜鸡叫”。

  经过发展,“半夜鸡叫”如今主要是两种模式:第一,半夜低关注时段搞突袭;第二,以特殊日子特殊热点事件为掩护,暗度陈仓。

  国人事先都想象不到,滴滴这个“全民使用”级别的互联网巨头,居然在6月30日选择赴美上市。

  根据时差,滴滴美国上市开始交易时,国内正是深夜沉睡之时,更何况第二天,全网热门,全民关注,都被“庆祝建党百年”的全民狂欢所占据。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上市从资本市场融资,都是企业发展“划时代”的大事,在滴滴之前的任何企业,上市之前都要给媒体发红包,给各大平台买热搜,买软文。

  像滴滴这样捂得严实,半夜鸡叫突袭上市的,还是第一次见!

  滴滴这个“国民出行”第一平台,偷偷摸摸的,到底在躲什么?

  壹、滴滴突击赴美上市的原罪

  滴滴的这次赴美上市,突然到什么程度呢?

  不仅是我们普通群众事先不知情,就连滴滴内部核心员工也不知情。

  滴滴6月30日美国上市,在此之前的6月中旬,滴滴控制人程维和柳青在内部职工恳谈会上,回答了很多职工问题,谈了滴滴的困境与发展路径,但是完全没提到赴美上市的时间。

  互联网科技巨头,最喜欢玩的一种“亲民又民主”的套路,是“内部员工信”。企业重大事项,重大难关,重大变革,往往都是通过控制人的“内部员工信”来凝聚人心。

  程维在最近的“滴滴内部员工信”之中,也对赴美上市的事瞒得密不透风。

  滴滴6月30日赴美上市,7月1日全国都在庆祝建党百年。

  7月2日,滴滴的重要投资资本,推动滴滴赴美上市的高瓴资本才在官微上以“祝贺滴滴上市:迎接可爱城市和美好出行”为题发文。高瓴资本称自己长期看好并支持滴滴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模式。

  可是滴滴的“半夜鸡叫”并没有骗过国家监管层。“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也在7月2号就发布对滴滴进行安全审查,同时为了防范滴滴泄露信息风险扩大,“停止滴滴新用户注册”。

  7月3号,针对网上“滴滴将中国核心路网信息”以及“普通民众出行大数据”打包送给美国美国监管层的消息,滴滴副总裁网络直接回应,表示“滴滴绝对没有这样做”,同时要起诉造谣传谣的人。

  7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给出了调查结果。滴滴从上市筹备,到赴美上市,手法很清晰,就是为了与国家管理层以快打快,搞突袭。

  国家监管层这次从调查到结果,也给滴滴上了以快打快的一课。

  从官宣开始调查,到出具调查结果,要求滴滴全面整改,各大平台“下架滴滴”,禁止下载,也就两天时间。

  从国家层面的初步调查报告里,并没有明说“滴滴有没有将路网地图信息”以及“用户出行大数据”交给美国监管层。

  国家监管层只是确认滴滴“严重违法收集并使用”了用户核心数据。注意,除了收集数据,这些数据还被他“使用”了。

  如果北风今天就断言滴滴把中国出行大数据与核心地图数据出卖给美国政府,那确实是没有实锤的揣测。

  现阶段滴滴的罪行只是“严重违法收集并使用”公民隐私数据。

  那么滴滴赴美上市的原罪是不是只有这些呢?

  当然不是,滴滴在建党前夜赴美上市,他的原罪与美国特朗普政府2020年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案》攸关。(以下简称为“HFCAA法案”)。

  HFCAA法案规定,所有赴美上市的企业都必须接受PCAOB(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对会计底稿的审查,否则将被强制退市。

  可同样是在2020年,中国通过了新《证券法》。

  新《证券法》第一百七十七条明确规定:未经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与证券业务活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

  也就是说,中美博弈已经进入了“法制博弈”的新阶段。在两项法律都生效之后赴美上市的企业,不提供财务底稿给美国审查,就违反了美国法律,可如果不经国务院同意提供底稿,又会违反中国法律。

  从滴滴的财务底稿上,已经可以获得大量中国普通老百姓的出行信息。包括哪个城市的业绩增长快,哪些城市总额高,哪些城市利润高,哪些城市的高净值人群多,哪些城市的滴滴用户平均里程最长或最短。

  这些数据都能通过财务报表看出来。

  并且为了核实财务是不是造假,当然就可以要求提供城市的用户大数据以及路网信息进行比对。

  所以只要滴滴还继续在美国上市,就代表他准备接受美国的监管法律,就算今天没有交出核心数据与路网信息,未来的财务审核季到来时,还是得被迫提供。

  所以滴滴的“窃取国家机密数据”以及“数据出卖给美国”不是正在发生,就是走在“即将发生的路上”。

  所谓“原罪”,就是从滴滴的股票代码在美股生成的瞬间,就已经注定,未来某个时刻,会付诸实施的罪行。

  贰、夹在中美博弈风暴中心的不止滴滴

  滴滴的原罪除了涉嫌“出卖国家安全核心信息”,另一个就是在中美博弈关键咬牙期“跨海投降”。

  实际上,2013年,中国财政部与证监会与美国证券财务监察机构签署了一个合作备忘录。

  这份谈判文件中明确规定美国证券财务监察机构只能对中国在美股上市企业进行执法型检查,不能进行常规性检查。

  因为常规型检查涉及中国的经济主权。中国监管部门绝不同意有外国机构拥有对中国企业常规型检查的权力。

  最后是美国人做出了让步,让中概股成为美股中唯一可以不被财务机构常规型检查的企业。

  所谓‘执法性检查’就是只有明确证据,证明你有财务造假的嫌疑,美国监管机构才能财务调查,不用按季度或者按年份提供常规检查报告。

  到了2020年,随着特朗普政府反华的牌越来越少,最终才将中概股的常规检查重新立法。

  也就是说,中概股过去拥有“豁免检查”的权力,如今被检查,相当于被特朗普政府施加的新制裁。

  中美两国现阶段正在重新接触,重启经济谈判的关键期,取消“美国对中概股”的审查,也会是一个谈判筹码。

  中国企业为了抵制美国新的检查法案,去年以来已经有大批企业回国或者回港上市。

  电信三大家也在今年五月联合宣布从美国退市,回到中国上市。

  这当然一方面是因为电信三大家身背中国民众通信的核心大数据,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对美国新的制裁措施,检查法案坚定不配合的决心!

  可是仅仅一个月后,中国互联网科技排名前十,在出行领域实现垄断的滴滴却公然赴美上市。

  这就是让美国人拿话柄:你看,你们国内的企业,自己情愿接受我们的检查,宁愿违反你们的《证券法》。

  滴滴在中美博弈相持阶段赴美投降,这个出头鸟当然要严厉打击。

  同时,我们不能被滴滴一叶障目。

  就在滴滴的审查结果公布一天后,7月5日,国家“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宣布对“运满满”“货车帮”“boss直聘”进行网络安全审查。

  对这三家公司的审查,证明我们国家对“网络信息安全”的守护是全方位的,不仅仅是“针对滴滴”一家。

  这三家公司,都在今年上半年美国《外国公司问责法案》通过之后赴美上市。

  其中货拉拉在我国大型货车的互联网长途货运拼车业务中,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BOSS直聘今年的公司及应聘者注册信息增长都在70%以上。

  受去年疫情影响,今年货运物流业,以及就业求职都加大了向互联网转型,这两家公司也就身背中国的货运物流大数据,以及高端人才库与全国就业大数据。

  我国政府绝对不会同意这些公司将这样的核心数据交给美国审查,因此在美国上市的他们也就成为中美博弈的“暴风眼”。

  叁、国贼资本的升级形态

  我在以前的文章里,一直强调“资本是中性”的,资本为财,财为水。

  最终资本是成为救济苍生的“活水”,还是冲毁堤坝的“祸水”,取决于运作资本的人。

  在旧中国,我们都努力团结红色资本家,民族资本家,而且我们如今高速发展的经济模式,离不开“国家资本主义”的影子。

  所以,完全消灭资本,是不可能的。

  可是不同的资本,当它选择了不同的获利模式,不同的变现渠道,他就有了属性,有可能站在背叛民众利益伤害民众利益的对立面。

  如今的滴滴,违法收集和使用民众的隐私数据,这就是一种“窃取”行为,这些数据与国家路网地图核心数据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了“窃国行为”。

  窃取国内核心信息与数据,倒卖给竞争对手,国家安全最大威胁的美国,这就是“国贼”行为。

  这个时候,原本中性的资本,就已经被利欲熏心的美国资本,变成了出卖民众利益的“国贼资本”了。

  很庆幸,因为我们党和政府的初心是“为人民服务”,对资本管制,资本垄断一直处于高压态势,以至于我们内地的“国贼资本”还处在滴滴这种“小偷小摸”的雏形阶段。

  大家可能会疑惑,像滴滴这样的收集窃取国内核心信息,出卖给美国的行为,都只算“国贼资本的雏形”?

  那更高段位的国贼资本是什么阶段?

  国贼资本从滴滴这样小偷小摸升级后,第二阶段就是“维他奶”这样的“吃饭砸锅”阶段。

  “维他奶”集团不仅仅在这次七一杀警事件中,美化暴力,支持恐怖主义员工,在以前“毒传媒”苹果日报乱港时期,维他奶就是商业金主之一。

  “维他奶”一直以在商言商的名义,长期在苹果日报发布赞助广告,从而成为“港毒喉舌”的重要金援。

  可是维他奶集团明明71%的营业额,75%的盈利都来自于内地,未来的业绩增长,股价支撑都来自内地,可是他们偏偏成为“吃饭砸锅”“给奶不认娘”的“国贼资本”。

  肆、国贼资本的终极形态

  “维他奶”都已经到了“支持恐怖分子”“支持叛国媒体”的程度了,应该算是国贼资本的高段位吧?

  远远不算,“维他奶”升级之后,国贼资本的第三阶段,依旧在香港,就是以长江实业为首的“垄断利益集团”,香港长期金融利益的既得利益者。

  在香港回归前十五年,这些利益资本集团暴露的并不彻底,并且会用他们稳定香港来从内地置换更多的政治便利和经济利益。

  与“维他奶”只是暗戳戳的支持“港毒闹事”不同,这些香港既得利益集团,垄断资本家,已经有了幕后策划,实控港独分子,与高层叫板谈条件索要利益的能力。

  他们一方面挑拨底层民众,三观不健全的年轻人,将他们的人生失意,将他们的资产被掠夺,全部转移到内地的发展上,从而隐藏了自身的血腥剥削真面目。

  同一时间,又在公开场合唱高调,试图扮演“混乱终结者”,“各退一步调停者”的角色,实际上却是用自身影响力为筹码,狭洋自重!

  幸亏国家最近十年逐渐认清了香港资本既得利益集团,是香港祸乱的根源,不再和他们做交易,从依赖他们转为收拾他们。

  我们揭露了香港的两种层次的“国贼资本”,一方面惩治他们,一方面也要在内地防微杜渐,避免第一阶段小偷小摸的“互联网资本”,向第二第三阶段进化。

  那么“长江实业”这样的垄断既得利益集团就是“国贼资本”的最高形态么?

  当然不是,“长江实业”如果没有被及时打压,最终升级成长,就会成为“国贼资本”的终极形态,毁国根基的财阀。

  国贼资本的终极形态,最典型的,就是韩国财阀。

  韩国人均GDP极高,已经是世界公认的发达国家,可是这样的国家内卷却极其严重,发展停滞,人口锐减,这背后的根源,都是财阀的极限压榨。

  许多国人都爱看韩国电影,韩国这些年赚取国际口碑的高质量电影,与早年靠爱情与偶像大火不同,都是靠极为尖锐的社会矛盾与超写实风格。

  我们看韩国电影,最直观的感受,是“真敢拍”。

  这几年一些韩剧的反派,最终阴谋都上升到“总统”的层级,或者高层政治的某一派系,一群官员。

  韩国电影里最极端的矛盾,已经是底层民众的极致内卷与国家秩序,国家体制的矛盾。

  这些韩国电影,韩剧的投拍公司,背后的掌控者其实就是韩国几大财阀。

  韩国揭露现实,极端残酷的内卷电影,有没有让韩国年青一代试图改变这个国家,一切更美好呢?并没有!

  韩国当下最大的问题是房价极高,年轻人没有上升通道,社会也缺乏公平的环境。

  这一切,都是几大财阀从资本顶层开始制定的产业规则与经济规律决定的。

  底层民众的一切苦难,都是财阀资本导致的。

  可他们却有足够的力量,控制媒体与影视业。他们只提供两种东西。

  一种是向80%普通民众贩卖软色情优质男女偶像,形成奶头乐产业链,让这80%的人选择躺平,无望到死。

  另外的20%,自认为自己够聪明,有抱负,会“试图寻找民众痛苦的根源与社会的毒瘤”。

  财阀资本也很喜欢这些人,给他们安排的是精心制作的“现实风格的揭秘文化”。

  财阀资本告诉这希望变革国家的20%精英,这个社会的顽疾就是政府,就是现行糟糕的,与财阀对抗的政治体制,让韩国年轻人对政府民怨极大。

  所以说,国贼资本的最终形态,不仅可以控制国家的经济命脉,还可以操纵民心,挑拨公民与执政者的关系,最后逼迫政治力量成为自己财富传承的护卫者。

  我们国家现阶段在“国贼资本”刚刚露头的时候,进行严打,就是避免它们最终进化到控制传媒,挑拨政府与人民的终极形态。

  今年,我们都领略了一百年前的年轻人从懵懂到觉醒的过程。

  一百年前的“觉醒年代”,最典型的标志,是五四青年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国家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我们的和平崛起,是对国际霸权主义秩序的颠覆,是百年后的再一次“外争国权”!

  为了确保“外争国权”的胜利果实,当然要从“内惩国贼”开始!

  已经堕落的国贼资本,必须承受人民的铁锤与镰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07:23 , Processed in 0.09376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