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帖子
查看: 3354|回复: 0

智谷子:6月的最大惊喜原来是它!但对中国新一轮高技术围堵也将由此展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7-5 22:4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继OPPO之后,中兴也表示将不会使用中国自主的鸿蒙系统。

  这看上去是企业的选择,没什么可指责的。

  或许,有朝一日,中国人所有插电的工具都用上了鸿蒙系统,自然会倒逼各大厂商,要么自行开发一套系统,要么改弦易辙。

  同样,如果有一天,中国不得不以“安全”的理由来审视含有美国技术的产品,谁又会是排头的国产选择?

  这一天也许不远了。

  中美关系败坏到了今天这个程度,对中国而言,有忧患,就必须要有备。

  2021年6月发生的一些事的意义,很多人都还没有意识到。先来回顾两个场景:

  6月17日,三名中国宇航员进入“天和”核心舱,直播向全国人民揭开了一个神秘系统的面纱——麒麟操作系统,全中文。

  这套系统早已应用于中国的航天事业,相当一部分政府机构内部也在使用。

  6月2日,华为发布了HarmonyOS 2.0操作系统,鸿蒙系统。

  我身边许多朋友已经尝鲜了这套系统。这是华为为了未来万物互联而开发的系统,除了手机外,可以应用到平板、电脑、电视等多屏,未来的物联网系统中。

  麒麟与鸿蒙,都可以被归为“基础操作系统”。

  普通人可能不熟悉这个名词,但专业人士都知道,它迄今仍是中国的“三大痛”之一。当年列入国家863计划重点攻关的这三大痛,系统内称之为“核高基专项”。

  “核”是核心电子器件;

  “高”是高端通用芯片;

  “基”是基础软件。

  基础操作系统,不只是人们日常办公的电脑系统,还包括最核心的工业设计、运维等专业领域的操作系统,在这一项上中国长期差距最大。

  普通人最熟悉的操作系统是微软的Windows,它曾长期占据国内90%的计算机市场。

  2008年,微软发动了“黑屏事件”。国内所有未通过正版验证的Windows系统电脑,桌面被强制修改为黑色,并且在屏幕上会永久出现“您可能是软件盗版受害者”的标记。

  黑屏事件

  这次一下子提醒了国人,中国操作系统的研发从那时开始变得紧迫起来,但是效果一直不彰,收获的是一个又一个失望。

  从这个意义上讲,2021年6月堪称惊喜。

  有意思的是,6月26日,微软推出了Win11系统,并到2025年10月14日终止对Win10系统的技术支持。

  微软这一次更新,在中国迎来的追捧已经不复从前。

  当鸿蒙一个月装机量达到2000万,谷歌也坐不住了,有传言,谷歌将会修改安卓应用的文件系统,使得鸿蒙无法顺利兼容。

  随着国产操作系统的面世,中国用户与国外软件各种爱恨情仇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其中可能会首推Windows。

  Windows的扩张,是商业史上的一个传奇。

  中国人开始接触视窗,是从Windows 3.0版本开始的。

  但真正普及,则要等到Win98。

  古老的Windows 1.0

  Windows诞生于1985年,一出生就被认为是微软“借鉴”苹果Mac OS系统的成果。

  它的很多关键设计,比如全屏跑的滑鼠、菜单设计、多任务窗口切换,怎么看都像苹果。

  两个公司为此发生了龃龉,虽然最终达成协议,苹果允许视窗使用Mac设计元素,但两年后在Win2.0发布时,苹果还是把微软告上法庭,诉其189项设计侵权。

  Windows 2.0

  出人意料的是,苹果败诉了。因为在之前达成的那个协议中,居然有这么一条:

  “Windows1.0和之后所有微软软件都可以使用苹果元素”。

  可以说,Windows从诞生时,就写满了商人的狡猾。这也在它之后征服中国市场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Win95彻底告别了MS-DOS系统,实现独立。随后历经98、Win Me和Windows for pocket PC系列版本更新后,Windows XP帮微软开创了大众市场的辉煌时代。

  在巅峰时期,全球76%的计算机都安装了Windows XP系统,这一纪录直到2012年8月才被Win 7打破。

  Windows 7

  微软的中国攻略,一直被认为是比尔盖茨的阳谋。

  1994年,比尔盖茨坐着一架波音747踏上了中国领土,他此行是为了发布中文版视窗系统。

  1990年代的中国,网吧才是电脑消费的主力。到1995年,全国电脑销量也才100万台,总金额200亿元。

  但是中国每年30-40%的增速,可预见的市场前景,让微软怎能放过这块肥肉?

  1995年是微软奠定帝国地位的关键一年。Windows 95帮助微软实现了巨大的商业化和盈利化,5周就卖出700万套。

  在Win95发布时,微软找到了红极一时的滚石乐队唱了那首《Start me up》,让一波看热闹的围观群众加入购买狂潮。

  Windows 95开始功能表

  垂涎中国市场的不仅是微软,还有众多中国本土软件企业。但Windows刚起步的民族产业感到了威胁。

  《经济日报》记者在采访比尔盖茨时,毫不犹豫地指出:“听说中国业界对您此行并不欢迎。”

  其实不仅是企业不欢迎,当时微软也意识到拿下中国市场将是个难题。

  正版Windows 95售价1000上下,Win98更是高达1998元,在那个年代,相当于沿海大城市中心市区的平米房价。

  正在微软举棋不定的时候,国内盗版商家反倒帮忙指出了一条明路。

  每当新款Windows发布后,几个月内市场上就会出现盗版软件,一张盗版光盘只要5到10块,在大学后街就可以买到。

  就算你对电脑不感兴趣,卖盗版光盘的也会去大学寝室一间间推销,为Windows的宣传敲出了一片天。

  Windows系统DVD

  这时候,微软并没有急着扼杀这些苗头。

  在中国还不熟悉微软的情况下,廉价盗版就是流动的品牌广告,而且还是一抓就得倒贴钱的那种。与其将其抹杀,还不如留着让中国市场认识Windows系统。

  1998年《财富》刊登了巴菲特对比尔盖茨的采访,比尔盖茨对于中国这波“免费广告”乐享其成:

  “中国人不会为软件付钱,不过总有一天他们会的。既然他们想要去偷,我们想让他们偷我们的。他们会因此上瘾,这样接下来的十年我们就会找出某种办法让他们付账。”

  奸是真的奸,聪明也是真的聪明。

  就这样,微软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一路疯涨,鼎盛时期高达90%以上。

  中国市场对Windows的依赖性也因此确立。哪怕在苹果iMAC进入中国市场后,买下iMac的人也自觉会在电脑里装一套Windows系统。

  毕竟,苹果外壳用来装逼,实用还是得靠windows。

  然而,在确认中国市场已经无法戒掉Windows之后,微软立刻下手杀猪了。

  2006年,最大的盗版商“番茄花园”收到了微软的律师函。2008年,番茄花园站长洪磊因侵犯知识产权的罪名被逮捕,被判处三年半有期徒刑。

  这手杀鸡儆猴效果立竿见影。其他盗版商雨林木风、深度技术等公司纷纷转型,微软一举夺回市场主动权。

  同年,方正、清华同方等电脑公司到访美国,合计向微软下单17亿美元。

  毕竟,中国再没有其他能打对台的系统。

  2020年5月的百度统计结果显示,中国目前win10系统市场份额占33%,win7系统占48.24%。也就是说,win10和win7总共覆盖了超80%的国内市场。

  而2019年Office365企业订阅用户高达1.66亿,个人订阅用户达3480万,且仍呈上升趋势。

  十几年来,Windows系统仍然是市场主流。市面上有句话很有意思:能用IOS系统的人基本都会用Windows;而用Windows的人未必会用IOS。

  在中国市场横扫之后,麻烦也随即而来。

  首先就是无穷无尽的补丁。

  北工大毕业典礼上曾上演尴尬一幕。典礼进行中,两边大屏幕都自动进入蓝屏开始系统更新,全场师生都在肃穆地注视着大量补丁进行安装。

  北工大毕业典礼大屏Win7自动更新

  2008年Windows黑屏事件,以今天的视角,就是一家企业用最“温柔”的方式宣告了自己的强大,对一个国家的消费者进行”制裁“。

  这和10年后,美国政府挟持企业对华为、对中国做的事何其相似,只不过后者下手更狠、更黑。

  Windows黑屏事件发生后,中国”核高基专项“研发开始提速,当时中国掀起了使用自主操作系统的热潮。

  然而,微软的技术以及人们的惯性何其强大,国产操作系统要和微软竞争已经力不从心。

  2011年,研发永中office办公软件的永中科技因经营不善,落入了倒闭整肃的困境。

  2013年,被国家寄予厚望的自主操作系统红旗Linux因为研发公司破产无疾而终。而仅仅在一年前,红旗还在宣称连续七年蝉联中国Linux市场占有率第一并持续盈利。

  当年,还不算富裕的中国为这个系统投入了1.1亿,但当国家补贴一停,天堂和地狱仅仅一线之间。

  这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失败案例,和基础软件高投入、高风险特性,让研发商们都望而却步。似乎在中国市场上,只能放任舶来品横冲直撞,从PC,到手机、平板电脑。

  2018年,中美博弈拉开帷幕。

  在对华为的围剿中,美国高端制造、技术、研发优势展露无疑,华为承受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关照“,从造硬件的高通、台积电、三星,到开发软件的谷歌、微软……

  华为经历的一切,未来某一天是否会在更大的层面上演?

  当然有可能。

  然而,2021年6月,让我们的担心消减了不少。

  银河麒麟操作系统,正是当年核高基专项的果实之一。它同样肇始于开源Linux,但它初步完成了打破外国操作系统垄断,为中国提供一套自主产权的操作系统的重任。

  麒麟系统

  麒麟系统在关键领域的国产替代早已经在进行中。2008年,已经开始替代中国航天系统里的非国产软件,随后一些大型国企,以及中国的援外项目也使用了麒麟系统。

  而且,麒麟系统已经开始进入民用领域。2020年发布的V10也能适配5G设备,可以将300万安卓软件无缝迁移到国产平台。

  有了麒麟和鸿蒙,可以说中国”缺芯少魂“的困境中,少魂已经获得了初步解决。

  神舟飞船上天之日,因为用了自己的系统,我们的专家才敢大声说出:”采用别人的系统,再大再漂亮,也会不堪一击“。

  美国肆意挑起的争端,正让许多国家心生戒心。

  全球试图打破Windows垄断的行动已经开始。

  在Win7停止支持后,韩国政府准备将政府及公共机构的操作系统进行替换,预计在2026年前完成。

  去年5月,德国也宣布将抛弃该系统。

  布道者Jerry Nixon曾表示,Win10将是Windows最后的版本了。这话似乎正在变成一句预言。

  如今,微软发布的Windows 11系统,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动作。比如和英特尔、亚马逊的深度合作,在疫情期间对互联网的渗透和整合,可以在本地原生运行安卓应用……很多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然而,Win11的界面仍然被吐槽是继续对苹果的“模仿”,当年Windows颠覆性的创新已是时代的眼泪。

  随着,中国自主操作系统问世,谷歌等企业似乎准备采取行动。

  真正的战斗,或许将从这一刻开始。

  我们希望,真正的颠覆,会在中国不远的将来发生。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7 00:14 , Processed in 0.0937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