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4046|回复: 0

旗扬:新闻解析一周精选2021.06.26(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27 18: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旗扬新闻解析2021.06.21(一)

  “普拜会”刚结束没几天,白宫高官又宣称要对俄实施新制裁,俄驻美大使回应!

  来源:环球网  2021-06-21 08:25

  【环球网报道 记者 侯佳欣】“普拜会”刚刚结束没几天,白宫高官又开始宣称要对俄实施新制裁了。

  据法新社报道,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当地时间20日警告称,美国正准备就纳瓦利内事件对俄罗斯实施新的制裁。

  “我们联合了欧洲盟友,一同努力让俄罗斯为在其领土上使用化学制剂对付他们的一名公民付出代价,”沙利文接受CNN节目采访时声称,“我们正准备对该事件实施另一套制裁措施……一路走来,我们已经表明了我们不会手下留情。”

  此外,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还提到,沙利文在节目中还表示,美国将继续针对参与北溪2号项目建设的俄罗斯公司实施制裁。

  沙利文发表这番表态之际,俄罗斯驻美大使安东诺夫正在返回美国的途中。对于沙利文的这番制裁言论,安东诺夫在抵达纽约后表示,美国计划对俄采取新一轮制裁的这种做法,无法使俄美关系稳定。这种信号与俄美两国总统会晤期间发出的信号不一样。

  -----------------------

  在普拜会之前我就分析过,不会取得任何实质性成果。拜登一方大概想利用这个机会来拉拢、分化、离间中俄关系,结果也没有得逞,反而让俄罗斯利用这个舞台获得了外交胜利。所以,美方开始翻脸了。

  美国现在病急乱投医,为了对付中国,有用没有用的手段都使出来了。

  强硬派当选伊朗新总统,美国以色列“不安”

  2021-06-21 12:09:09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 周弋博】

  伊朗主流通讯社塔斯尼姆通讯社(Tasnim News Agency)当地时间6月19日消息,伊朗总统选举委员会主席贾马尔·阿尔夫当天宣布,根据初步统计结果过,现任伊朗司法总监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Seyyed Ebrahim Raeisi)赢得2021年伊朗总统大选。

  在各方向莱希表示祝贺之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当天(19日)立即发起指责,称伊朗人被剥夺了在自由公正的选举过程中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权利。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发推称,伊朗公民选出了一位“极端主义”的总统,以色列外长则在转发该推文时称,伊朗新任总统将致力于“全球恐怖活动”。

  莱希属于伊朗强硬保守派阵营,曾在竞选中表示,如当选将建立强力政府,维护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

  保守派候选人、司法总监易卜拉欣·莱希现年60岁,1980年进入伊朗司法体系,2014年担任伊朗总检察长,2016年被任命为伊朗最大慈善基金会主席、2019年担任伊朗司法总监至今。

  据法新社当地时间6月19日消息,伊朗公布莱希赢得总统大选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便声称,“伊朗人被剥夺了在自由公正的选举过程中选择自己领导人的权利。”

  该发言人还宣称,尽管如此,美国仍将继续与伊朗就美国重新加入前总统特朗普放弃的2015年伊核协议进行间接谈判。

  -------------------------

  这个人是个比内贾德还强硬的保守派人士,他如果上任,不会有好耐心与美国继续谈判磨牙,会直截了当提出要求:要么美国立即无条件重返伊核协议,否则伊朗将重启核武计划。当然,阻止拜登政府重返伊核协议的不是拜登势力,而是美国的保守势力,他们与以色列强硬派是一丘之貉。

  旗扬新闻解析2021.06.22(二)

  美国前部长:美国最大的危险不是中国,应该小心自己转向法西斯!

  来源:环球时报新媒体  2021-06-22 13:43

  英国《卫报》近日刊登美国前劳工部长、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教授罗伯特·赖希(Robert Reich)的文章,称美国今天面临的最大危险并非来自中国,而是美国自己“转向法西斯主义”。

  文章称,中国越来越“咄咄逼人”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立场,正在美国引发两党的强烈反对。作者认为,如果这能够导致美国对基础研究、教育和基础设施的更多公共投资,那很好——就像1950年代后期苏联带来的“人造卫星时刻”那样。但作者称,它也带来了危险。

  60多年前,对苏联突然超越自己的恐惧感,让美国摆脱了战后的自满情绪,并导致美国去做了一些早就应该去做的事情。尽管美国做的这些事都以国防为借口——例如出台《国防教育法》和《国防公路法》,依靠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进行半导体、卫星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研究——但带来的结果却是提高了美国一代人的生产力和工资水平。

  美国很多科技成果都是DARPA主导的

  后来,当苏联走向解体时,美国又找到日本充当下一个“陪练”。当时,日本制造的汽车正在从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手中夺走市场份额。与此同时,日本企业三菱地产还收购了洛克菲勒中心大量物业,索尼公司收购了哥伦比亚影业,任天堂也在考虑收购西雅图水手队。到1980年代末和1990年代初,围绕着日本对美国竞争力带来的“挑战”,以及日本对美国就业市场的“威胁”,美国国会曾经举行过无数次听证会。

  -------------------------

  如果特朗普连任,美国一定会走向法西斯,这是我几年前就说过的。即使特朗普这次被搞掉了,但是美国内部以及高层,还有很多极端保守势力人物。他们在美国制定各种对外政策时,会想办法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国会和白宫,否则就坚决不配合政府。

  旗扬新闻解析2021.06.23(三)

  借环保非议“中国人吃肉”,西方到底有多伪善?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6-23 06:51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对于世界来说,“14亿人的中国餐桌”一直意味着巨大的商机,为满足中国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一些国家甚至会改变其种植和销售食物的方式。然而,“中国餐桌”也总是被外界拿着放大镜挑刺。早在十多年前,就有美国《洛杉矶时报》称“中国人要吃光美国的乌龟”,到近年来,一些西方媒体称中国人对牛油果“无法满足的胃口”导致其“全球供应短缺”,“中国人对火腿的狂热”导致西班牙国内伊比利亚火腿价格上涨。最近,一些所谓的科普大V在国内社交平台上扎堆发表“中国人过度食用海鲜”的言论引发巨大争议,他们被揭可能是收了境外非政府组织的钱。而处于此次舆论风波最中心的是科普大V“回形针PaperClip ”,因为其前员工被起底现在供职于美国军方机构。此次并非是“回形针”第一次受到质疑,去年,它还发布过“中国人的肉蛋奶消费为什么会影响到巴西热带雨林的存亡”的视频。其观点跟西方的论调可谓高度一致——近年来,一些外媒持续炒作“中国人吃肉多导致全球变暖”的话题。

  ---------------------

  环保议题的核心就是排碳权,吃不吃肉也是环保议题的一部分。环保派就认为,多吃肉也污染大气,但是他们自己不会断肉,就如瑞典的那个环保小公知。他们强调低碳,但自己不会排斥开大排量汽车和坐飞机。中国的柴公知,积极宣传环保,自己却开着4.0排量的汽车。

  当然,注重环保是对的,但是环保背后的老板立足点却不是环保,而是控制排碳权。然后把排碳权变成稀缺资源,从中谋取暴力。

  美联储主席:不会“先发制人”加息

  来源:新华网  2021-06-23 12:10

  新华社华盛顿6月22日电(记者许缘 高攀)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鲍威尔22日表示,当前美国经济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较早前预计的更高,但导致通胀上升的因素是暂时性的,美联储不会“先发制人”加息。

  鲍威尔当天出席国会听证会时表示,近来美国通胀指标明显上升,原因包括新冠疫情初期的低基数效应、油价上涨、消费支出随着经济重启而反弹及供应瓶颈等。随着这些“暂时性”因素消减,通胀率有望回落至美联储设定的2%长期目标。

  鲍威尔说,美国经济出现恶性通胀的概率“非常低”,美联储不会因为担心可能出现高通胀就“先发制人”加息。但他强调,本轮通胀可能比预期更持久。如果通胀压力持续增加,美联储将在必要时动用政策工具,引导通胀回落至目标水平。

  ---------------------

  这一点我最近多次说过,美联储不会加息。但是,对于美元滥发造成通货膨胀又怎么应对呢?采取逆回购收拢一部分货币。

  据说美国现在通胀指数已经突破4%,这超出2%稳定线的一倍多。按说,美联储就应该加息,同时开始缩表。只要加息了,美元的使用成本就增加了,很多金融机构就会把从美联储借来的美元还回去。市面上的货币减少了,通胀就能压下来了。但问题是,一旦加息,美国的股市就会下跌,因为会有钱从股市流出嘛。美国经济复苏所需要的的资金也会减少,经济复苏就会减慢。所以,美联储对美元加息首鼠两端,这个前面说过了。

  美联储现在采取的是逆回购,他们的逆回购跟我们的逆回购刚好相反:我们的逆回购是放水,美联储的逆回购就是抽水。大概意思就是,各金融机构零利息从美联储借的钱,有放不出去的。放在自己账户上不用,会产生财务成本。现在美联储逆回购,就是让这些机构把多余的钱存回美联储,美联储象征性给一点点利息。

  这个有点奇怪吧?你的钱是美联储零利息借给你的,现在你存到美联储,美联储还要给利息,美联储不能直接收回吗?按照美国目前情况,美联储不能收回借款,只能逆回购。逆回购,这些金融机构如果需要使用,随时可以取出来。这个给大家的印象是货币宽松政策没有变,需要时,市面上仍然有那么多货币,投资者就不会产生心理恐慌,股市也就不会跌。另外,美元指数也会上升。如果收回,那就是要缩表了,对美国资本市场打击可能比较大。

  美联储逆回购,我们不希望在中国的美元回流,美元不是绿纸,是有全面购买力的有价值的货币资本。所以,我们最近采取了一个综合措施来阻止美元回流美国,这个昨天分析了。

  旗扬新闻解析2021.06.24(四)

  扎哈罗娃开火!俄外交部发言人质问:“谁在撒谎:英国国防部、BBC,还是英国大使馆?”

  来源:环球网  2021-06-24 09:07

  【环球网报道】英国俄罗斯黑海发生“对抗”事件后,英方否认其军舰曾被俄方开火警告。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23日表示,英国国防部、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在此事上的表态互相矛盾,并质问“谁在撒谎”。

  “新闻1:英国国防部称其军舰被开火警告的报道为‘俄罗斯虚假信息’”,扎哈罗娃在即时通信软件Telegram上写道,“新闻2:英舰上的一名英国广播公司记者证实该船故意进入俄罗斯水域,并指出‘大约20架’俄罗斯飞机飞越了该舰,他还‘听到了枪声’。”

  此外,扎哈罗娃表示,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还声称,英舰并没有被开火警告,只是“根据国际法无害地通过乌克兰水域。”

  “谁在撒谎:英国国防部、BBC记者还是英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答案是有的……”扎哈罗娃写道。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认为,扎哈罗娃暗示是英国国防部和大使馆在撒谎。此外,扎哈罗娃还表示英方下次想“无害通过”俄罗斯水域时应该先“敲门”。

  -------------------

  被俄罗斯炸弹警告,大英帝国面子有点挂不住,抵死不承认大毛是警告他们,而是坚持认为俄罗斯是在进行实弹演习。呵呵,今天俄罗斯把当时的视频发出来了,打了牛牛一记耳光。英国为什么不承认呢?因为按照他们(含北约)的尿性,如果明确是受到大毛威胁,他应该作出反击。但是,牛牛现在敢吗?本来是去挑衅大毛的,结果被反打。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大英帝国纸老虎的末日景象。

  塔利班攻占重要边境通道,阿富汗再现大规模内战之忧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6-24 04:26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甄翔】法新社23日报道称,自美国和北约组织5月1日从阿富汗撤军以来,塔利班已针对阿政府军发起数轮大规模攻势,令阿富汗安全形势持续恶化。目前,塔利班声称已占据阿全国421个地区中的80多个地区,22日更是攻占了阿富汗和塔吉克斯坦之间重要边境通道。

  据报道,塔利班近日在阿北部发起全面攻势,不仅占领了大片农村地区,而且还于22日攻占了阿塔边境地区的重要枢纽城镇希克汉巴达尔,甚至还包围了附近的省会城市昆都士。一些阿富汗政府军士兵逃进塔吉克斯坦境内。有消息称阿政府军要发起大规模反攻,但截至本报发稿时,边境重镇希克汉巴达尔仍掌握在塔利班手中,尚不清楚阿政府军在边境地区有何反攻计划。

  联合国秘书长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莱昂斯表示,目前塔利班占领了阿多个省的省会附近地区,这说明其试图在外国军队完全撤出后攻进省会城市。莱昂斯22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的会议上表示:“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事实,阿富汗冲突加剧意味着周边远近许多国家都将面临更严峻的形势。”

  -------------------------

  发生内战是肯定的了,不然国家不会对中国公民警示离开阿富汗。就看塔利班的战斗力如何,能不能在三个月内控制阿富汗全国。

  看视频信息,已经有阿富汗安全部队全美械特种部队向塔利班武装投诚起义。一旦等美军全部撤走,这种场景会频频出现。

  旗扬新闻解析2021.06.25(五)

  【深度】从国家情报总监到国防部长,莫里森内阁有几只对华强硬的“鹰”?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6-25 06:20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德国特约记者李晓 青木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陈欣】“澳大利亚报道中国事务的记者不再用两国关系迎来‘新低点’这种说法,因为每周都是新低点。”《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近期文章里的这句话或许有夸张的成分,但足以说明一些人对目前中澳关系的悲观看法。自2017年以来,中澳关系就持续低迷,两国在政治、经济、技术、人权等各个议题上摩擦不断,而这两年,澳政府的挑衅言论和动作尤为密集。澳前外交官约翰·麦卡锡曾哀叹堪培拉外交的“消亡”。有分析人士甚至称,在对华强硬态度方面,澳大利亚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包括美国”。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据外媒报道,在对华政策上,莫里森及其内阁依赖于一批强硬派核心幕僚和下属官员。对华鹰派已经接管澳外交政策体系了吗?这一趋势引发了担忧。

  -----------------------

  不同国家都有鸽派和鹰派,剩余的就是鸵鸟派,也就是主战派和主和派,加上中立派,就看哪一派能得势。在美国两股势力没有分裂之前,澳大利亚就算是西方派。2008年之后,美国两股势力分裂,到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后两派彻底对立。澳大利亚莫里森上台后站到了盎撒势力一边,国内鹰派比较得势,会跟着盎撒势力积极反华。他们对中国的态度我估计至少三年不会变,所以,我们对袋鼠的经济制裁一定要延续三年以上才有效果。

  美媒:美国撤军后阿富汗政府可能在6个月内垮台

  来源:环球时报  2021-06-25 06:40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4日报道,美国情报界最新评估认为,阿富汗政府最快可能在美军完成撤军后的6个月内垮台。

  报道称,美国情报界此前认为,如果没有美军的支持,阿富汗加尼政府至少可以再撑两年。然而,在最近紧张局势加剧、政府军与塔利班之间发生冲突的背景下,美国情报部门改变了之前的预测。情报分析员和高级军事官员的最新观点是,在美军撤离后6个月到一年的时间内,喀布尔政府可能会垮台。一些西方官员甚至认为,阿富汗政府可能撑不过3个月。

  ----------------------

  我昨天说三个月,今年的报道就说可能撑不过三个月。我为什么会说三个月呢?

  我们分析军事动态都会考虑战斗力问题,战斗力主要包括武器弹药和人员行动能力。按照常理,只要还有人能打还有武器弹药,那就会有战斗力,强弱问题罢了。但是大家会忽视一个核心问题:战斗意志!现有的阿富汗安全部队有人、有武器、有弹药,正常就有战斗力,可以与塔利班拼一下。但是,有时候有人有武器,但是战斗力会突然降为零——放下武器投降了,或者起义投诚了。大家可以参考2003年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明明还有很多部队,但是不见抵抗——全部放下武器逃跑了。

  现在阿富汗的安全部队就像是我们抗日战争时期的伪军一样,日本鬼子一走,伪军不投降就会被消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 20:41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