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3913|回复: 0

叶立华:东北发展的主要矛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5 23: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为什么要逃离东北,这是个问题。

  东北的教育率,因为历史原因,很高。很多人受了高等教育,这导致岗位在招人的时候,很多人都符合条件。

  于是,东北最早出现了学历贬值的问题。

  研究生能干的工作,就贬值到了博士,本科生能干的活,就贬值到了研究生。

  专科生能干的活,现在也要本科生来干。

  东北人才格局的主要矛盾,是没有那么多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岗位,和高素质劳动力太多之间的矛盾。

  矛盾尖锐到什么程度呢?

  确实需要极高素质的岗位,有就来,欢迎。不那么需要高素质劳动力的地方,比如一个岗位,本科生就能干,现在全都是研究生来应聘。

  大家能力都没有溢出的情况下,用人单位为了完工,必须要选优。

  但是,大家能力普遍溢出的情况下,选谁好呢?

  选个陌生人,还是选个熟人?

  能力普遍溢出,怎么考量都能满足工作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要选个熟人。

  上世纪六七十年年代,在深圳还是个渔村的时候,东北就在做增量。当时的东北,唯才是举,人来了,就有匹配的岗位,保证青年人能够发光发热。

  后来,随着人才的饱和和过剩,随着增量的减少,矛盾出来了,原本能干的人不多,就这个人能干,就让他上。

  后来,能干的人很多,还是选个熟悉的吧,知根知底,用起来更顺手。

  这个趋势,从新世纪开始,就在东北蔓延。

  近亲繁殖和走关系,是增量减少的前提下,出现的必然的结果。立华我把这个现象叫做人才的东北化。

  于是,东北的青年人并没有什么选择。

  哪里还在做增量,没有关系的人才自然要往那里跑。

  如果北上广的增量减少,北上广也要出现这个问题。

  那么,东北的未来在哪里呢?

  要解决未来的问题,还是要考察现在。青年人走了,房价自然就下来了,双鸭山出现了一平米一千块的房子,鹤岗出现了一套几万块的房子。

  房价低,但是基建完备,生活便利。

  这让东北变的很适合发展线上经济,特别是不用去办公司办公的线上经济。

  互联网和软件编辑,以及一些电商服务,根本不需要在大城市,不像是制造业,需要人真的去工厂里,人不去就干不了活。

  人来了,房价低,工资高,消费就来了。

  消费来了,基建又完备,不需要做多大的进一步基建,也就不太需要卖地维持财政。只靠税收,就能有个维持运转的财政。

  再加上新业态创造的GDP比较高,安全生产风险比较小,就会出现居民可以安居乐业,领导可以无风险升迁的局面。

  双赢,岂止是双赢,简直可以赢到麻。

  希望作为线上经济洼地的东北,能抓住这样的风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5 00:51 , Processed in 0.0937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