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838|回复: 0

安民:中美博弈,美国从来无底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31 08:3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全球疫情:

  现在是周六下午3点,腾讯上的美国数据,累计感染34022657人,累计死亡608961人。上周,这两个数字是33862398人和599314人。7天时间,新增感染160259人,平均每天22894人;7天死亡9647人,平均每天1378人。感染人数仍然下降,但死亡人数快速上升。

  印度数据,昨天累计感染27729247人,新增173790人。累计死亡322512人。数据尽管在下降,但仍然很高。

  到4月中旬,美国已接种疫苗的人,有近6000人感染。现在是10262人感染,也有192人死亡。近9万人打了疫苗无抗体。

  关于疫情,我要谈几点:

  第一点,数据比较,如何比较才合理。我前面讲得很清楚,内在逻辑很清楚,印度公布的感染数据是极度不可信,看看就好,聊胜于无。死亡数据也一样。

  我5月4日在博客上发文,说有多少国家新冠患者感染数据和死亡数据造假,后来很快,5月10日有报道说,福奇9日说美国死亡人数或超90万,福奇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他对实际新冠死亡人数被严重低估并不惊讶。“我们一直在说,疾控中心也一直在说,我们很可能低估。”因为美国华盛顿大学当时发布基于模型计算得出的数据,估计美国实际新冠死亡人数已经超过90万。而美国疾控中心对美国感染人数的估计,是公布的数据3倍,就是现在有超过1亿人感染。5月9日,美国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印裔教授杰哈在推特发文,质疑印度政府公布的死亡数据,并推测印度每天死亡人数可能接近2.5万。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印裔政治学教授纳兰转帖并直言:“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治理失败。”当时印度每天感染30多万,2.5万这个数据与我判断的8%的最低死亡率是比较接近的数据。

  我不需要任何模型,只凭坚实的事实依据,就能够做出比较正确的推断。说话需要有依据,有内在逻辑,有数据支撑,否则就是大嘴吓BB对吧。

  我的文章发了后,有读者留言,说武汉流调感染人数是百分之五,不是公布的50000多人。用5万多人比较不正确,可以参考全国外省的数据做比较。

  这个提问比较有代表性,但的确有问题,也比较离谱。因此在博客里专门说一说,如何构建我们牢靠的比较基础,如何公平比较,如何通过比较做出正确的判断。

  到2021年5月27日,武汉市卫健委官网上的数据,累计感染50363人,累计死亡3869人,死亡率为7.682%。我在武汉生活了37年,疫情前后,到现在一直在武汉生活。武汉的数据是可信的,但这个高死亡率的数据,是在疫情突然爆发,挤兑医疗资源的情况下的数据。新冠疫情,没有发生医疗资源挤兑的话,死亡率1%左右,甚至更低点,或者再高点,都很正常,一旦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死亡率超过10%都不奇怪。因此判断疫情的死亡率数据,是否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是关键,而是否发生挤兑,关键要看是否爆发,爆发了,一定出现医疗资源的挤兑。只要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又没有武汉那八大条件,死亡率至少8%,一定比武汉高。

  因此在判断印度疫情数据时,我将它分成两段,前段是1400万,假设,注意是假设,假设说那1400万是不处于爆发状态的数据,也没有发生医疗资源的挤兑,加之情况比较远,我也懒得细细地深入追溯了。因此我只看眼前这一段,从1400万到现在2700来万的这段,这段是绝对的大爆发,每天20几万、30几万,甚至40多万,不是爆发是什么?而且医院里是两个人挤一张病床,连氧气都不够,太多人住不进医疗,医疗资源的挤兑不言而喻对吧。因此,印度这一段,每天死亡人数低于8%就是很不正常的数据。所以,印度的数据,每天如果报出来死亡两三万人很正常,至于现在每天死亡三四千例,那就是蒙骗大家的数据,根本就不可信。因为武汉的感染数据和死亡数据是很坚实的数据,有武汉这个牢靠的基础做比较,就能非常清楚地判断出印度数据的问题。相当于武汉是个照妖镜,在武汉这个镜子面前,世界各国数据是否造假了,一看便知。

  武汉疫情爆发时,两个来月,感染了5万多人,死亡率7.682%。印度变异病毒比武汉传染性强,死亡得快(经常不到一周就死),武汉有8大条件做支撑,印度一项条件也不具备,凭什么武汉7.682%的死亡率,印度才1.16%的死亡率?难道印度医术高明,特别会救人?或者病毒会专门放过印度人?显然不对。

  在大爆发的条件下,病毒所造成的死亡率应该比较接近才对,这才符合规律。武汉应该在所有的国家中最低才对。墨西哥的死亡率数据就是一个印证。因为武汉有8大条件,其他国家都不具备。因此,武汉和墨西哥的死亡率,就是新冠在爆发情况下的死亡规律。新冠疫情如果爆发了,死亡率还不到1%,或者不到2%,那这样的数据基本没啥看头,因为根本就不可信。所以,这么比较下来,内在逻辑是,要么武汉的数据有问题,要么印度和其他国家的数据有问题。如果印度数据是真实的,武汉的数据就是造假,是错的,可如果武汉的数据是错的,武汉就只应该死800人以内,而不是3869人。很显然,用常识判断,武汉不会虚高报告死亡率,因此死亡率有问题的是印度的数据。这是很明显的靠得住结论。

  第二,用武汉市全员核酸检测后抗体阳性率数据测算的感染数据来做基数,再与印度的死亡数据来比较对不对呢?不对。

  一是传说全员检测后,抗体阳性率百分之五,我不知道这个数据是真是假,我在网上搜了,没有发现这个百分之五的抗体阳性率来自哪里。

  二是2020年6月《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流调的文章,武汉医疗机构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8%;社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2%。但我认为,这个调查数据的说服力不强,因为数量太小。医疗机构抽查的人才714人,社区居民抽查数为346人,总计1060人,样本太小,很难说明问题。去年因为封闭,武汉不同社区,感染率数据相差比较大,样本小了,根本就不具备说服力。这个3.8%也好,那个3.2%也好,代表性并不强。

  三是去年4月1日到4月7日,湖北全省有27万余人进行核酸检测,武汉市的阳性检出率为0.14%;从4月8日到5月17日进行的核酸检测中,武汉市的阳性检出率仅为0.027%。两个数据都意味着,人群感染率在1%以下。

  四是去年5月15日启动的武汉全员核酸检测,媒体统计,到5月24日,完成900多万人次采样和超过650万人次检测,总共发现189例无症状感染者,检出率约为0.287/万。武汉市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是,4月1日到7日,检测107376人,无症状感染者223人,比例为20.768/万,0.20768%。4月初武汉疫情应该是处在结束前后,数据有说服力。4月8日至5月10日,检测1537401人,查出无症状感染者638人,比例为4.15/万;5月11到17日,检测894995人,查出无症状感染者69人,比例为0.771/万;5月18到21日,检测3212025人,查出无症状感染者92人,比例为0.286/万。

  这些数据表明,武汉没有出现5%的抗体阳性情况。也就是我们不能用不存在的数据来和印度的数据比对。

  就算武汉出现5%的抗体阳性,也不能用这个数据来和印度比较。因为武汉最能说服人的是全民核酸检测,假如说武汉经过全民检测,测出来的阳性抗体比例为5%,就是50万人曾经感染新冠,然后死了3869人,以此去对比印度的数据,对不对呢?不对。因为印度没有进行全民检测,印度到底感染了多少人,这个人数并不清楚,这个对比的条件是不对等的,不公平的。如果武汉进行了全民检测,然后印度全国也进行了全民检测,或者某一个代表性的城市进行了全民检测,然后以两地全民检测的感染人数做比较,再以死亡人数做比较,这样的比较就是靠得住的,条件对等。这就像要比较两个小水塘里到底哪个小水塘的鱼多,一个水塘用一群人在里面钓鱼一小时,钓起了50条,一个水塘用雷管炸药炸,炸死了1000条,然后我们下结论后者鱼多,前者鱼少,这个结论是靠不住的。因为前者是局部,后者是全局。用全民检测的武汉数据和没有全民检测的印度数据比较,前者是全局,后者是局部。这种比较不能比,不对等,不公平。用武汉不存在的夸大的数据来比较,更不公平。

  第三,能不能用武汉之外的全国数据和印度比较呢?一样不能。武汉之外,只有湖北有几个小城市有中小规模的爆发,其他省份,没有一个省份爆发,也没有一个省份存在医疗资源被挤兑。用中国不存在医疗资源挤兑的相关数据,比较印度存在医疗资源挤兑的数据,是不公平的比较。不能这样比。

  第四,印度、美国这样造假死亡数据,为什么?

  从1400万到今天的2773万,这次疫情爆发,印度新增感染人数1373万,按照8%的死亡率计算,这次疫情爆发以来,印度死亡人数保守估计是109.84万。莫大仙儿能够公布这个数据吗?他敢公布这个数据吗?自去年以来,保守估计印度的新冠死亡人数不下130万,是现在数据的4倍多。莫大仙儿如果这么公布数据,他的政治生命,还有他们印度人民党的党派政治前途,那铁定完蛋。个人的政党的政治前途,决定莫迪怎么也不会公布真实的死亡数据。这个才是印度疫情死亡数据如此低下的真实原因。印度公布的死亡率如此之低,有助于莫大仙儿稳定自己政治地位,有助于印度人民党执政和后续选举。而且,对全体印度人来说,如此低的死亡率,有助于他们建立自己的迷之自信,即是他们整个民族都捏着鼻子哄嘴,你看印度的死亡率在大国中最低,抗疫取得很大的成功(这次爆发前,正是这么宣传的)。也即如此低的死亡率,有利于形成印度全国整个民族的幻觉。你的明白?

  因此,抗疫,数据的不清楚(感染是亿级的),死亡数据的造假,大规模造假,显现了整个印度政府和机构的无能,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无能。这是我们顺理成章的结论。如果就此甩锅,那是一种什么情况?比如前些时说中国制氧机提价导致印度人大批量死亡,要全款才发货,中国抗疫物资贵了等等,那不是傻,那是只把个人利益当利益,把中国人当傻瓜的坏。

  第五,人权问题

  比较实际上存在一个公平问题。今天借这个机会,我们扯远一点讲。比如美国,一直在谈香港、台湾、新疆、西藏的人权问题。当美国跟中国谈人权问题时,中国人的反应,自然会同美国比较中美人权问题。你美国说中国人权有问题,你美国的人权问题做得很好吗?如果你人权问题处理得一团糟,你有什么资格来同中国谈中国人的人权问题呢?这是中国人自然反应的逻辑。那么,我们就要看美国的人权问题到底处理得怎么样。结果是不咱地。美国历史上杀死了几千万印第安人,到20世纪初,只剩下30多万。直到1924年,美国国会才通过了《印第安人公民资格法》,宣布凡在美国境内出生的人均为美国公民。历史上美国对印第安人是真的种族灭绝,这有什么人权?现在德国和法国都承认当初进行了种族屠杀,美国什么时候承认对印第安种族屠杀?

  这是远的。近的去年疫情以来,美国政府不作为,抗疫不力,导致美国死了60万人,福奇他们说最少90万人。美国人把这几十万人的生死当回事了吗?一个不重视普通百姓生死,不拿普通百姓生命权当回事的国度,有何资格谈人权?他们有谁因为这个事件受损,被撤职查办了?没有。普通民众照样死,美国资本家的财富照样涨个不停,阶级矛盾照样飙升。川普的爷爷靠开妓院当了资本家,现在他外甥女儿那一代依然是资本家,这是一家5代,95%的黑人,几百年都是生活在最底层。贫民窟里,枪击,毒品,卖淫,抢劫。再如种族歧视,白人跪杀黑人和墨西哥人,黑人和墨西哥人攻击亚裔。每年死于种族歧视的人至少几万,美国为此采取什么措施了,这些措施有过什么效果,没有效果的情况下,他们做了什么改进?什么都没有。今年这样歧视,明年依然,50年100年后依然。当年旧金山歧视黄种人,现在一样歧视。再如去年以来,数百万美国人没钱租房,就在大街上搭帐篷,晚上吃喝垃撒都在街上解决,镜头下是一片一片的,一条街半条街满满的。中国解决了9900万人脱贫,美国制造了500万到1000万街头帐篷族,还有制造了无数零元购。这是什么人权?

  但美国依然要努力制造谎言,说中国种族灭绝。然后把这个贩卖到欧洲和世界上其他国家。那些国家政治人物有人真信吗?没有。那为什么他们要跟着美国跑呢?因为他们对中国崛起不愤,心里不平衡。他们要找个理由聚集起来,给自己信心,来跟中国斗。180年前,特别是120年前是辛丑条约,他们有实力,就纠集起来,用枪炮和战舰来打开中国国门,来攻陷中国首都;现在他们没有这个实力,就用个莫须有的种族灭绝、人权问题再来纠集起来,来找中国麻烦。他们典型的打着最漂亮的旗号,干着最肮脏的勾当,对吧。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呢?美国要干啥?想干啥?就是颠覆中国,分裂中国,这是美国的长远目标,短期目标则是遏制中国。这个目标美国自己人是清楚的,他们早八百年前也写在书里了,但现在他们不这么说,他们撒谎说中国人权有问题,造谣中国种族灭绝,这些恰恰是他们自己正在干的事情。就像村子里一个杀人犯,杀人抢劫无恶不做,可现在他将自己打扮成救人英雄,攻击村子里救了无数人的老中医杀人一个样。美国政客做事,关键的时候,从来都没有底线,现在一样没有底线。他们干最罪恶的勾当,然后把自己打扮得最光鲜最纯洁无辜,就是这个样子。

  因此,这样一比较,我们就能够看清楚美国政客的嘴脸。他们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要脸的一群人,干最罪恶勾当,装最纯洁的表情,穿着得最光鲜,装13装得最高尚。明白吗?这世界最反人类的,绝对是美国。

  我曾经在博客上多次说,美国针对中国,会无所不用其极。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底线,就是因为这个,他们才无所不用其极。

  全球经济:

  这次大宗商品大涨,是由美国大量印钱无节制放水引发。美国放水+零利率负利率,资本就没有啥成本,甚至借钱还能挣利息,因此资金就大量流入大宗商品。这是一个很早就可以预期的结论。

  关键不在于这个结论,在于应对。

  以前我们是以CPI为主,利率政策紧盯CPI,CPI到达3%以上,加息。美国是到2%以上,加息。资金流入大宗商品,炒高大宗商品价格,通胀是必然。

  但是很幸运,我们遇上了猪肉下行周期,一个猪肉,把CPI给压制住了。4月份中国CPI为0.9%,美国是4.2%。

  中国如果盯住美国的CPI,结论就是,美联储加息前夜,中国要先收紧货币,主要表现就是加息。很多人有一个观点,就是疫情期间中国放了不少水,现在要让货币政策恢复到正常状态。即使中国的代表机构,也不时有这样的观点。而所谓的恢复正常,就是不外乎加息和缩减货币规模两个选项,要么先一项,要么选两项。

  但是大家看得很清楚,我的观点不是这样,我反对中国收紧货币。原因很清楚,如果站在金融战的角度,中国先收紧货币,先加息,结果就是中国掉进美国的陷阱里去了。

  这之间不能有个时间差。

  而且,从中美实体经济的利益来看,也不能中国先加息。我一直提倡的货币政策组合是低利率+控制货币供应量。

  为什么我说要出台这样的政策组合呢?原因很简单,内在逻辑是清晰的。

  第一,通胀是美国为主体的发达国家零利率+天量货币供应+金融资本流动制造的,国外是无节制的货币政策宽松。

  第二,我们是输入性通胀,而且首先表现在PPI上面。对于输入性通胀,我们能做的工作有限,所起的作用有限。比如中国不想通胀,不想铁矿石涨价,因为涨得越多,中国付出的成本越大。但2020年4月以来,铁矿石从542涨到最高1358。2016年以来,铁矿石涨了三波,从最低282.5,涨到最高1358,多少倍了?这么大的趋势,中国除了顺势而为,基本不可能扭转趋势。因此,前些时中国所出的政策,给出口钢加税,取消钢材出口补贴,给国外进口废铁减税,都只能影响短期的行情,对中长期所起的作用有限。

  当然,在大级别的顶点所出台的政策除外,那个时候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第三,常规的做法是加息。一旦加息,结果就是,中国实体经济既要承受上游原材料和燃料、能源涨价的成本压力,还得承担加息带来的财务费用增长。中国实体经济现在贷款是百万亿级,加息一个点,利息就是几万亿。这加息的成本,减少的是企业的利润。加了多少息,企业利润就降多少。这是其内在的逻辑。

  第四,中国企业材料成本和能源成本成倍上升,财务费用大幅度上升,所以企业就没有利润,所以股市就跌;而美国在刺激经济,发钱刺激消费,发债刺激经济,所以股市就涨。如果形成这个局面,中美股市走势就刚好走出了一个时间的剪刀差,如此,则美国布下的陷阱,中国刚好就跳进去了。

  第四,因此我的观点是,不给美国这个机会。中国向下游加价,转嫁通胀压力,这种做法和传统做法刚好相反。但这个办法很有效。中国传统的方法是好人的办法,亏都自己吃,自己给扛过去,好处都让其他国家拿走了。我的观点不是这样,你给我制造了通胀,我已经付出那么大代价了,不能光你吃肉,我至少要喝点汤是吧。因此,向下游转嫁通胀压力,是顺着这个逻辑链条的必然结果。

  第五,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你自己制造的通胀,你自己至少也要承受相当一部分。我向下游转嫁通胀了,我自己至少可以多撑一段时间。那个时候比的就是,谁能撑到最后,谁受不了,谁先倒下。这就像喝酒,大家你一杯我一杯,看谁撑到最后。

  现在的结果已经比较明显了,美国是4.2%,中国是0.9%。

  美国的传统是2%以上加息,但现在美国加不了息。为什么?因为美国经济是虚火,并不是真正的复苏。还别说加息,美国只要不印钱了,只要不给老百姓发钱消费,美国经济立马熄火。更别说股市了。美国只要一加息,美国股指立马就崩。所以我们看到,美国CPI4.2%,但是美国不敢加息,也不能加息。他们只能硬撑着。

  现在就是中美两国你扛你的,我扛我的,看谁扛得过谁。

  第六,美国怎么办?目前美国也不是只有加息一条路。应对目前的通胀,美国要么加息,要么减税,减什么税?减产品进口关税。而要减关税,中国产品首当其冲。因为一者进口量大,二者经过前几轮加税后,中国产品进入美国时的进口关税全球最高。

  因此,我们看到本周戴琪和中国领导人通话的新闻报道。美国所谋划的,正是降关税,然后想要中国多进口美国产品,要中国来帮美国撑着不倒下。

  前几年我的文章讲得很清楚,美国给中国产品加税,相当一部分税是加到美国公司和美国自己人头上去了,那些税由中国承担的量不大。现在美国要变更关税政策,刚好就印证了我前几年的判断。

  但这个时候,中国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是抻着。拖着。越拖中国越主动,美国越毛焦火辣,越不好要价。中国可以通过拖和抻,要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主动权在我们手上。

  所以,在这个政策上,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运行内在的东西。看不清楚这些,政策就是瞎出。包括前些时那些加息的声音,不管他们是什么人,什么专家,如果前半年,他们重点谈加息,那么就很清楚,他们没有看清楚这个大局,在胡乱出政策。

  所以,我们看到,相关机构,原来在谈货币政策转向,但是现在没有谈。尽管现在中国没有像我所倡导的那样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一起降,但是中国现在货币政策并不需要急转弯,他们的说法是促进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对不对。这说明相关机构出政策,至少已经部分考虑到我的观点了。他们现在这个政策,是一个折中的政策。

  第五,美国金融资本向中国传导通胀,通过上游涨价,拿足中国出口增长的好处,这实际上是上游直接分肥和金融资本进入大宗商品市场变相分肥。那么中国为了减轻自己的压力,就向下游传导,提价销售。这种提价,并不只有一种办法,有两种,直接提价和间接提价。直接提价是,假设一种产品,直接材料占比20%,能源成本占比40%,出厂价100元,成本70%。直接提价,是加价到110元销售,提价10%。间接提价是怎么弄?大家要记得我前面用过数据,估计人民币每年升值至少5%。假设现在人民币年升值10%,此时情况是:中国进口原材料因为人民币升值,相当于降价了10%,就是20元的成本原材料,如果同时段涨价10%,那么中国买入后,相当于还是原价。进口能源也同理。然后售价是110,涨价10%。没提价时,假设1美元兑6.6元人民币,则产品出厂价是15.15美元。升值10%后,110元人民币对应的出厂价是16.67美元。如果此时人币升值10%,则110元的出厂价,对应的是18.33美元。看到没有,从15.15美元,到18.33美元,中国产品涨价了。这是向下游转嫁通胀的压力。当然,央行讲得很清楚,人民币是双向的,既会升值,也会贬值,这意味着中国不需要向下游转嫁成本压力。央行讲得很对,从宏观上,的确是双向波动的,涨几天,跌几天,涨跌都正常。对吧。谁说不是呢。

  再说,企业要涨价,那是企业自己的选择,人民币要升值,那是市场的选择,对不对。

  哈哈。

  关键是我们自己要做好自己的事情,要先立于不败之地。比如应对好中外资本的不平等局面等等。下周再讲那些问题。

  最后,说说市场。

  下周,股指仍然有可能冲高,如果走这一走法,周二最迟周三是小高点;之后调整五到七天,调到上升趋势线上,就会继续上行。当然,也有可能先调个两三天,之后向上。前期判断证券等是底部,上证50探底成功,这周的走势印证了这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23:45 , Processed in 0.07814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