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094|回复: 0

[经济视点]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第2021-0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24 18: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经济视点》

  【第2021-016】

  2021年4月18日

  从汽车业看日本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的危险处境

  【相关新闻】1.美东时间4月16日,美日联合声明1969年以来首提台湾,日本在中日关系上大开历史倒车。

  2.4月15日,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代表团访问大连,研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合作模式。

  3. 4月16日,央企中化国际扬州基地正式揭牌,该基地是中化国际与德国宝马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规划建设年产能20GWh电池项目。

  4.4月17日,华为与北汽联合研发的华为“第一辆车”极狐阿尔法S落地,该车搭载华为鸿蒙系统,采用华为自动驾驶技术,“能够在市区做到1000公里无干预的自动驾驶。”该车采用了快充技术,充电10分钟,续航197公里。

  【经济视点】当日本在政治上大开倒车回到1969年之时,经济层面恐无法开倒车回到过去。

  就在日相访美期间,16日,中国央企宣布与德国汽车战略合作,与此同时,“欧洲车商接收‘中国制造’潮流,法国雪铁龙全新行政车型C5X将落地中国生产”等此类新闻此起彼伏,对日本汽车业而言不能不说是极大的刺激,所以就在菅义伟访美的同一天,丰田高管也奔向中国大连“研讨氢燃料电池车领域合作模式”。

  就当前“中国新能源车路线图”而言,氢能源技术,有则是锦上添花,没有其实也无所谓。而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在自动驾驶所需的操作系统、高性能芯片设计、5G运用领域的绝对优势,更加证明中国靠自己也能走得通,就算贸易脱钩,在智能电动车领域,也有中国企业的技术自主性这道“护城河”。

  况且前有比亚迪、宁德时代在新能源动力电池领域的自主优势,后有中化国际与宝马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可以说中国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上、一直是动力电池+氢能电池这两条腿走路,根本不会将希望全压在日本氢能源这条腿上。必要时候,中国更可以拿培养日本汽车业的竞争对手来警告日本的方方面面:注意小心行事。

  在这个现实背景下,依然在最后一次战略投机中、在氢能源合作问题上磨磨蹭蹭的日本汽车业恐怕要吃大亏。试想,一年半载之后,中欧在动力电池方面的合作已成规模、由此中国最终确定了技术路线,那时可能真的就没日本氢能源什么事了,日本新能源汽车潜在市场在中国或将被中欧企业挤压殆尽,而失去了市场就失去了一切,现在还是日本汽车业压箱底宝贝、至今不肯实质性拿 出来 进行合作的氢能源技术,那时恐怕真的要"烂在箱底”了。

  即便美日想联手研发5G/6G,恐也难成,事实上,不仅4G已经和美国无关,更早的3G都与日本无关了。退一万步讲,即便他们最后能研究出结果,由于日本没卫星导航,恐怕还得受制于人(美国),最后落得为美汽车业做嫁衣裳的结局,所以在联合研发5G/6G的问题上,美日恐怕也是同床异梦。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美国并不敢与中国摊牌,中国也没有足够的动机和美国提前摊牌,在这个共识下,大家都在防范日本利用这个局面“混水摸鱼”,所以即时日本汽车业小心思很多,但依然所得有限。西方不信任它,中国也开始培养日本汽车的竞争对手约束和警告它,所以在我们看来,搞最后一次战略投机玩儿小聪明的日本,最后可能真的要吃大亏。

  如果日本汽车最后落得“一边已失去中国市场,一边又为美汽车业做了嫁衣裳”的境地,占据日本经济半壁江山的汽车业恐怕真的会走向“消亡”,全球汽车业格局从而形成中、美、欧三足鼎立局面,而这个局面或就是对日经济层面“三家分晋”的一个场景,所以仅从这点分析,日本这个国家也是前景堪忧。

  就日前层出不穷的相关新闻来看,日本汽车已经开始为其在政治上开倒车的行为在买单了,未来是否真的会落得"三家分晋"的地步,就看日本在政治上、特别是在经济上,尤其是在汽车业上最终做何选择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4 21:3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