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3549|回复: 5

东方时事评论:要激化欧美日之间的三边撕裂 2013-12-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3 08:51: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日媒:日本将允许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
  
  【东京消息】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日本国土交通省的干部12日称,在针对中国政府设定的防空识别圈问题上,日本政府将坚持“不承认”的立场,但是从飞行安全的角度考虑,将允许日本各航空公司在是否需要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的问题上自由作出选择。
  消息称,由于韩国国土交通部当天允许韩国各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日本政府陷入了孤立的状态。日本航空和全日空等已经在上月下旬向中国递交了飞行计划书,但是遭到了日本政府极大的政治压力,不得不撤回递交。但是韩国政府改变立场允许航空公司递交飞行计划书的决定,让日本的航空公司产生了对于政府不允许决定的不满。
  日本国土交通省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的立场不会改变,但是从飞行安全的角度考虑,将会允许航空公司自由作出是否递交的选择。
  
  报道指出,日本国土交通省的这一做法,意味着日本政府已经变相放弃了部分的立场。
  针对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一事,中方多次强调,划设东海防空识别区是中方的正当权利,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中方将依据有关国际法和国际通行做法,对东海防空识别区实施有效监管。中方还表示,愿同相关国家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就有关技术性问题进行沟通,共同维护有关空域的飞行安全和秩序。
  本月初,中国国防部发言人曾表示,防空识别区划设国如何要求别国进行通报,国际上没有统一标准。许多国家都要求飞经其防空识别区的航空器提前通报飞行计划,中国的做法不是特例。
  中方发言人表示,实际上,东海防空识别区公布以来,大多数飞经该空域的航空公司都向中国民航部门通报了飞行计划,即使是日本的一些航空公司也进行了通报。中方也注意到,有关国家的军机在中国公布防空识别区后就正视了其存在。
  这位发言人强调,东海方向空域航路密集、飞行繁忙,中方要求飞经该区域的航空器通报飞行计划和相关信息,对于保证空中飞行安全、避免误解误判有益无害。极个别国家政府坚持不通报的立场是无益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时事点评】请大家仔细阅读上面这则新闻片段 ,其关键内容就是三条:
  
  其一、由于韩国国土交通部当天允许韩国各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日本政府陷入了孤立的状态;
  
  其二、韩国政府改变立场允许航空公司递交飞行计划书的决定,让日本的航空公司产生了对于政府不允许决定的不满;
  
  其三、日本国土交通省的这一做法(即指报道称:日本国土交通省干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本政府的立场不会改变,但是从飞行安全的角度考虑,将会允许航空公司自由作出是否递交的选择),意味着日本政府已经变相放弃了部分立场。
  
  显然,直至日本国土交通省官员的这份表态为止,不仅其后续发展如何,在民用航空器飞越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时是否遵守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的管控规则的层面上,在短短的二十天的时间里,不自量力的日本极右势力(包括暗中支持日本极右政府的日本经济)其实就已经经历了从“因其主要盟友(美、韩)选择了遵守而陷入国家孤立”,到“因国家孤立而令日本的航空公司(其实是暗中支持日本极右政府的日本经济)产生了对于政府不允许决定的不满”,直至“因(暗中支持日本极右政府的日本经济)不满而迫使日本极右政府变相放弃了部分的立场”的整个过程。
  
  由于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瞄准中东局势(伊核问题)而划的一道(西方必须对是否立刻解除对伊朗实质性制裁说YESNO)时间红线,而在1123日划出当日就产生成功迫使西方立刻与伊朗达成部分解除实质性制裁的暂时核协议的红线效应之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这里认为已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了迫使西方将暂时伊核协议转换成正式伊核协议,并将落实时间明确提前到今年元旦之前(141月份之前),而不是中国春节之前(注:是指142月份之前,因为如果真拖到142月份之后,对国际社会或南方利益而言,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局面就很可能非常被动了),更不是西方塞进临时协议的145月份之前。从而或(中国)围绕东海防空识别区或重新在伊核进程上(伊朗),或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在操作层面体现出某种时间挤压效应也就成了必然!
  
  与此同时,为了“反时间挤压”、西方弄出些“小伎俩”也是意料之中。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下面再来阅读一则新闻。
  
  伊朗宣布暂停伊核谈判 回应美国最新制裁
  
  【德黑兰消息】据外媒报道,就美国政府因违反对伊制裁将十余家公司或个人拉入黑名单后,伊朗方面宣布暂停与大国的伊核谈判。
  一位谈判代表表示,伊朗的谈判代表中断了与六国的谈判。此前,伊朗方面一直在讨论如何落实上个月伊朗与六国达成的一份里程碑式的协定。
  在美国对规避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为伊朗核计划提供支持的一批公司和个人实施制裁后数小时,伊朗作出了上述决定。报道认为,美国此举旨在促使两名高级参议员遵从白宫的请求,不再提交新的制裁议案。
  但是这也冒着伊朗官方一再警告的危险。最近几天,任何额外的惩罚措施将激怒伊朗违反上个月的核协议。
  伊朗核问题六国1124日在日内瓦与伊朗达成一份阶段性协议。在未来6个月时间内,伊朗将暂停部分铀浓缩活动以换取减轻制裁。
  美国还同意不再向伊朗实施新的制裁。但是美国政府高级官员持不同意见,称该措施只是维持现有制裁,并迫使伊朗回归谈判桌。
  
  请大家注意这一段文字,原文是:
  
  一位谈判代表表示,伊朗的谈判代表中断了与六国的谈判。此前,伊朗方面一直在讨论如何落实上个月伊朗与六国达成的一份里程碑式的协定。
  
  在美国对规避国际社会对伊朗制裁、为伊朗核计划提供支持的一批公司和个人实施制裁后数小时,伊朗作出了上述决定。报道认为,美国此举旨在促使两名高级参议员遵从白宫的请求,不再提交新的制裁议案。
  
  但是这也冒着伊朗官方一再警告的危险。最近几天,任何额外的惩罚措施将激怒伊朗违反上个月的核协议。
  
  这段文字的关键在于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此前,伊朗方面一直在讨论如何落实上个月伊朗与六国达成的一份里程碑式的协定;
  
  第二个要点是报道认为,美国此举旨在促使两名高级参议员遵从白宫的请求,不再提交新的制裁议案;
  
  第三个要点是报道认为,但是这也冒着伊朗官方一再警告的危险。最近几天,任何额外的惩罚措施将激怒伊朗违反上个月的核协议。
  
  显然,基于上述三个要点,特别是第三个要点,人们不难看出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促使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不惜冒着伊朗官方一再警告的危险(注:报道指来自西方的任何额外的惩罚措施将激怒伊朗违反上个月的核协议)也要抛出这份新制裁的原因在于第一点。也就是说:令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压力山大的是,“此前,伊朗方面一直在讨论如何落实上个月伊朗与六国达成的一份里程碑式的协定”。
  
  而基于第二点,人们更加不难看出,美国此举绝不是什么“旨在促使两名高级参议员遵从白宫的请求,不再提交新的制裁议案”。而在于在幻想拿“(西方)不再提交新的制裁议案”去换取“伊朗不再要求立刻落实”上个月伊朗与六国达成的那份所谓的里程碑式的协定。因为立刻落实就等同于立刻实质性解除对伊朗的实质性制裁,也就等同于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被实质性打断。也正因如此,西方在被迫签下意味着低头的伊核临时协议的同时坚持要有6个月的落实期限。
  
  显然,站在西方-西方资本的角度,被迫签下该临时协议已经支付了“在关键时刻极大强化伊朗国内各阶层对国际社会信心”这一对价。“立刻落实”不仅从一开始压根没有想过,现在即便是“冒着激怒伊朗违反上个月的核协议”的危险也绝不可能兑现。然而,站在国际社会的角度,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签字时压根没想过落实也好,现在绝不可能兑现也罢,是且只能是个对方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可能低头的问题。因此,对国际社会而言,不论从着眼还是着手解决问题的角度,不论是从总体策略还是具体方法的层面,均是一个是且只能是持续加压、直至极限才能最终解决问题的问题。
  
  第二个问题,基于第一个问题对西方意图的详细描述,也就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个所谓的里程碑式的协定由于一开始就缺少愿意立刻兑现(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而言)或可以立刻兑现(对于国际社会而言)的要素。因此,在方方面面各自拿到了需要的东西之后,在签字的瞬间它就是废纸一张。有必要补充的是,对国际社会的中东政策而言,通过签下这张废纸,拿到的是向来主导中东事务的西方必须在承认伊朗的核权利的基础上、同意解除对伊朗的实质性制裁;而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之微调后中东战略而言,拿到的是理论上还有6个月的最后推进时间。
  
  第三个问题,这里想强调的是,那份所谓里程碑式的协定不仅是废纸一张,它更是白纸一张。在某种意义上,这份废纸般的临时协议又犹如一张空白支票。它最终是否能成为一座真正意义上攸关全球格局阶段性(510年内)演化方向的里程碑,在于方方面面(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及西方资本主导的西方利益)是否有能力、特别是是否敢于以一切可用的手段在这张方方面面均已签字的空白支票上、在承兑期限(双方的时间表)之内尽可能地填上自己条件(特别是时间),并尽可能抹去对方的要求(特别是时间)。
  
  显然,为了在这张方方面面均已签字的空白支票上、在承兑期限(双方的时间表)之内尽可能地填上自己条件(特别是时间),并尽可能抹去对方的要求(特别是时间)。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伎俩就包括有美国的最新制裁,幻想拿“(西方)不再提交新的制裁议案”去换取“伊朗或者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不再要求立刻落实或按协议最后的时间(距离签订时6个月)落实上个月伊朗与六国达成的那份所谓里程碑式的协定。事实上,只要看看“美国宣布制裁为伊朗核计划提供支持的公司和个人”的粗略情况就不难明白,在“美方首次开出据称支持伊朗核计划的公司和个人的名单,这些公司位于伊朗、新加坡、菲律宾和乌克兰等国”的背后,其矛头直指上述国家的中资、俄资商业、特别是金融机构。
  
  而值得警惕的是,这只是个开始或才是个测试。手握金融霸权的西方资本已计划以此为始、由点成线、再由线成面,直至延伸至中国、俄罗斯国境线。其意图是以与伊朗有交易为名去限制、打击或威胁打击以中国、俄罗斯为核心的国际社会或南方利益的商业、特别是金融体系。并同时有效弱化中国、俄罗斯经济(特别是金融)对这些国家或区域经济(尤其是金融)体系的影响力。
  
  除了对伊朗境内的制裁目标是意在制裁或以制裁相威胁之外,在新加坡、菲律宾或乌克兰等国,西方对国际社会的商业或金融机构的威胁或打击,更多是计划得到或者以一切手段最终得到这些国家政府的配合。从而正式将那条以叙利亚之乱为战略腾挪支点的、初期目标旨在针对伊朗,但最终目标直指俄罗斯、特别是中国经济的金融防火墙向中东之外的区域延伸。一方面,这既是在同时推进水淹南方的最后准备进程;另一方面,一旦新加坡、菲律宾、乌克兰这些或在特殊身份上(比如新加坡是亚洲的一个金融中心,且扼守马六甲海峡,还因西方的支持在东盟内部有一定的发言权)或在特殊地理位置上(比如美国强化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是阻碍中国必要时绝对控制中国南海的一大障碍)更或在战略全局具标志性意义的层面上(比如乌克兰一旦不屑于继续留在俄罗斯体系之内而完全倒向西方,则将标志着俄罗斯将迅速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国家,继面极大冲击国际社会与西方利益之间的战略平衡)的.国家最终选择密切配合西方制裁制裁名单上的公司或个人。则意味着它们不仅正式加入对初始目标(伊朗)的制裁阵营,还意味着金融防火墙已经正式溢出中东,从而正式开始成为水淹南方的战略工具。
  
  如果在这个层面去观察与处理问题,则当再回到前面的那个话题——由于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是瞄准中东局势(伊核问题)而划的一道(西方必须对是否立刻解除对伊朗实质性制裁说YESNO)时间红线,而在1123日划出当日就产生成功迫使西方立刻与伊朗达成部分解除实质性制裁的暂时核协议的红线效应之后,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这里认为已不到2个月的时间了)与国际社会一道,为了迫使西方将暂时伊核协议转换成正式伊核协议,并将落实时间明确提前到今年元旦之前(141月份之前),而不是中国春节之前(注:是指142月份之前,因为如果真拖到142月份之后,对国际社会或南方利益而言,在经济、特别是金融层面局面就很可能非常被动了),更不是西方塞进临时协议的145月份之前。从而或(中国)围绕东海防空识别区或重新在伊核进程上(伊朗),或在叙利亚问题上(俄罗斯)在操作层面体现出某种时间挤压效应也就成了必然!而为了反时间挤压,西方弄出些小伎俩也是意料之中!
  
  显然,通过上面的解说,人们已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为了反时间挤压,西方弄出的这些小伎俩。而针对这些小伎俩,站在国际社会的角度,在操作层面体现出某种时间挤压效应也就更加迫切。
  
  在之前的解说中曾经给出这样一组观点,即:
  
  第一、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其实有两个方案。而围绕两个解决方案也给出了相应可能的后续发展。(注:相关内容非常重要,请大家参阅之前解说、反复阅读相关解说)
  
  第二、一旦欧美利益在不能承受中东最爆力破局,或必要时国际社会就提前解决日本问题,更或者叙利亚引爆冲击波被有效导出而出现中东大乱,总之是或导致欧或美经济(特别是金融)危机、甚至是社会危机全面爆发的巨大压力下,因内部矛盾的强大张力导致其中的一部分(注:更多可能是欧洲国家利益与欧洲资本利益)最终被迫接受中东全面破局的战略选择项,则日元无限量化宽松之后的日本经济(特别是金融)是有可能作为妥协条件或有可能成为引爆亚洲201415年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以金融断尾的角色被西方利益在三边撕裂(欧美日)的框架内牺牲掉。
  
  第三、与此同时,日本极右政府也在极力规避包括沦为金融断尾在内的所谓三种局面。(在这个问题上,也请大家参阅之前解说,反复阅读相关解读!)日本极右政府在极力规避包括沦为金融断尾在内的所谓三种局面的挣扎中,必然会将“必要时配合西方利益-西方资本,通过其台湾岛内代理势力,挑动台独、特别是部分台独制造台独重大事件、最后金蝉脱壳”作为备选的逃生方案。
  
  第四、只要以中俄为核心的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中东、以至全球形势的极其严峻性,特别是只要俄罗斯决策层能清醒认识到形势的严峻性(乌克兰问题上,时间陷阱效应令俄罗斯事实上已经无力单独守住自己的战略红线。这足以说明俄罗斯叙利亚政策、伊核政策有太多反省的地方),能一如中国果断、强硬地设立覆盖钓鱼岛领空的东海防空识别区一般做出正确的、且极具针对性(对现有格局具颠覆特征、从而绝不给企图‘复杂转进’的美国资本-西方资本以任何防空洞或避弹所)的战略反击。那么,球仍然是可以抛回给欧美日或西方资本的。那袭初步、策略性附着在欧洲利益(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身上的黄袍(美国资本-西方资本)也是可能被国际社会强硬扯下来的。三边撕裂(欧美日)也是可以重新被激化的。
  
  不仅如此,那件失去了安全附着物(美国平台已经被QE3抄了后路,中东最爆力破局所导致的中东核扩散将令欧洲利益也无法成为美国资本-西方资本的防空洞与避弹所)的黄袍(美国资本-西方资本)也是可以被再次逼进决策困难的境地的。一如美国驻利比亚大使被定点清除与美联储单独QE3之前埃及穆兄会政府与土耳其政府纷纷向中东全面破局方向移动时的决策困难状态。事实上,这一可能性在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立刻迫使西方资本暂时同意解除对伊朗实质性制裁(金融、石油相关产业)的事实中,就已经得到了侧证。尽管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签下暂时性解除对伊朗实质制裁临时协议的背后,也明显包含有别有企图(穷举一切可能,至少再争取两个月的时间)的险恶用心。
  
  第五、对如今已吃了两粒经济(特别是金融)毒药的日本经济,或公开冒天下之大不韪重拾日本军国主义及法西斯死魂灵的日本,不论其最终是选择早死还是找死,就成全它好了。在这个问题上,在具体层面上,这里进一步认为:
  
  一、与第一种提前解决日本问题方案相对应的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后续可能发展就是:
  
  中国在1123日正式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一旦到了必要的时间点(注:所谓时间点,是利用今年年底前的一段时间,以一切可用的方式尽可能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国家理解并接受中国防空识别区的规则,从而尽可能地孤立日本),或中东更或者南亚形势的需要,就要立刻加力压迫日本。首先以日本航空公司不根据防空识别区管控要求报备为由,或处以罚款或减少航班,或以其它技术手段增加日本航空(其实是日本经济)运营成本等种种方式迫使日本航空公司(其实是日本政府)在日本航空企业(其实是日本经济)亏损与中日实质性断航(实质是政冷经也冷)之间最终做出选择。而如果已经吃了安倍经济学、特别是日元无限量化宽松这两粒经济(特别是金融)毒药的日本经济最终选择早死,那就成全它好了。
  
  二、而与第二种提前解决日本问题方案(政治特别是军事解决)相对应的东海防空识别区的后续可能发展就是:
  
  首先,第二种解决方案极可能是第一种解决方案的政治特别是军事斗争延伸。因此,中国在1123日正式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之后,一旦到了必要的时间点(注:所谓时间点,是利用今年年底前的一段时间,以一切可用的方式,尽可能争取到尽可能多的国家理解并接受中国防空识别区的规则,从而尽可能地孤立日本),或中东更或者南亚形势的需要,就要立刻加力压迫日本。首先以日本航空公司不根据防空识别区管控要求报备为由,或处以罚款或减少航班,或以其它技术手段增加日本航空(其实是日本经济)运营成本等种种方式迫使日本航空公司(其实是日本政府)在日本航空企业(其实是日本经济)亏损与中日实质性断航(实质是政冷经也冷)之间最终做出选择。作为政治特别是军事斗争的延伸,如果日本经济不想早死,却想凭借欧美-西方资本的支持而进一步挑衅中国设立东海防空识别区的权威,比如动用无人机,甚至日本至中国台湾的民航机在不服从管控的情况下闯入钓鱼岛领空,则要坚决强硬处理。
  
  处理方式一、对日本无人机等军事飞行器,一如之前所说只要日本敢飞起来就坚决打下来,对闯入领空的民航机要坚决予以拦截、甚至迫降,并对相应的日本航空公司予以后续的严厉惩罚,或对日本经济进行实质性制裁。如果日本军事反应不强烈,则也就回到了第一种解决方案。
  
  处理方式二、在处理方式一的情况下,要摆出这样一种姿态:准备依托已经在南海方向进行训练的航母,将东海防空识别区迅速扩展至南海、黄海,甚至从空中延伸至南海海面上。从而着手全面的有效切断日本与东盟、南亚、中东方向经济联系。继而拿下具锦州效应的中国南海绝对控制权。并着手启动中国经济最低内循环,以此对至今仍然企图暗渡陈仓的西方资本示警。而在东亚方向,可通过这种方式继续逼迫日本经济在早死还是找死的层面进行选择。
  
  处理方式三、如果日本对处理方式一的军事反应强烈,继续以无人机这类军事飞行器军事闯入钓鱼岛领空。一旦中东战略需要或日本军事挑衅行为造成我方人员装备受损,则可直接军事打击日本相应的军事基地。从而将日本的进一步挑衅直接延伸至政治与军事解决方案。这等同于日本经济在找死。
  
  处理方式四、一旦形势发展至处理方式三。提前解决日本问题或成了不得不为之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强行同步的中东、南亚局势或同时剧变,内部高层刚刚全面整合的朝鲜与伊朗之间的各种互动(特别是核互动)将更加高效。这将对欧美国家利益之间与欧美资本利益之间及欧美国家利益与资本利益之间的强大张力施加最大限度撕扯力。不仅如此,由于支撑美元无限量化宽松及欧元持续宽松的东亚实体经济的流向与流速已经受控,欧美两大经济体将因经济稳定运行成本的不同而造成社会稳定运行成本的撕裂。从而全面激化欧美国家利益间不可调和矛盾与欧美资本间很难调和的矛盾。而在中东核扩散的情况下,欧洲将不再是寻求复杂转进之西方资本的防空洞与避弹所。但美国又早就被QE3抄掉了后路。因此,按顺序最有可能接受中东全面破局的阿盟、欧洲国家利益、欧洲资本利益、美国国家利益就有可能按上述顺序愿意面对符合包括欧洲国家利益在内的国际社会之大多数利益的中东全面破局。
  
  第六、基于上面的解说,这里其实想强调的两个问题就是:
  
  第一个问题、不论日本经济早死或日本找死,虚拟经济极重的西方利益-西方资本是无法有效援助日本经济的。一旦日本经济不得不依靠东亚经济去尝试走出困境,则也意味着日本问题被提前解决。东亚经济格局(其实是人民币与美元市场)将全面洗牌。西方资本之全球安全框架将因西太平洋安全框架的瓦解而迅速瓦解。
  
  第二个问题、其于第一个问题,这里进一步认为,局势已经发展至今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埃及再乱随时会重来,埃及也必将向国际社会寻求巨额援助;而泰国已经混乱,泰国也必将向中国寻求巨额援助的情况下,留给国际社会可有效打断西方微调中东战略的时间已经极少了(不到两个月,泰国或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大选、但因西方利益在战略上的需要,泰国选举结果是没有用,反对派会以种种理由不会承认,泰国未来或直接陷入内乱)。因此,在已经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如果已经吃了安倍经济学、特别是日元无限量化宽松这两粒经济(特别是金融)毒药的日本经济最终选择找死,那也成全它好了。
  
  第七、在之前的解说中曾经提及值得注意的两个消息:
  
  一是伊朗外长称正在启动不受临时核协议约束的铀浓缩设备,并称伊朗有别的办法维护自己的核权利。而美国媒体则随后报道称朝鲜已做好启动宁边核设施的准备。宁边核设施用的是钚。在这个问题上这里曾经评估,对部分解除制裁,伊朗的应对方式就是个换个核材料(钚)继续主张临时核协议(也确认了)的伊朗核权利。
  
  针对上面观点,这里也再次强调:刚刚完成高层调整的朝鲜不论是在与伊朗(核)进行联动上,还是刺激日本极右核冲动,从而或将中东或将东亚方向的球也抛回给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问题上,将会较之前更加高效。而最新的相应形势发展是:1、在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的战略支撑下,迅速从西方手中获得临时核协议并在要求西方立刻落实临时协议层面上喋喋不休的伊朗,也顺着西方的小伎俩之势,宣布中断了伊核问题谈判;2、在朝鲜启动钚材料的宁边核设施之外,已经有媒体在猜测朝鲜或准备进行第四次核试验。
  
  前有俄罗斯宣布将根据安理会相关决议制裁朝鲜核项目,再有中俄对朝鲜国内局势变动持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冷静。形势似乎正在走向之前曾经评估的一个局面:
  
  在《东方时代环球时事解读.时事节简版》20131129日周五期的解读中曾经提示:
  
  如果评估属实,那么朝鲜钚核反应堆恐怕就要启动了。如果这种评估也属实的话,那么刚刚与西方利益达成伊核暂时协议的国际社会,在表面上恐怕就又得准备严厉谴责朝核试验,从而将自己与朝鲜核计划之间的关系撇得一干二净。毫无疑问,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仍然在变本加厉推进内嵌两个进程之微调后中东战略的严峻形势下,不论从时间还是从空间,国际社会都必须继续做好如下准备:
  
  第一、或彻底放手伊核进程,但在伊核暂时协议的软约束下,可转身彻底放手朝核扩散。默认朝鲜去冲撞西方资本的东亚底线就是个办法。在这个问题上,仍然是那句话:大家都是千年狐妖,不要聊什么聊斋了。
  
  第二、或继续进一步准备在政治或军事层面及经济或金融层面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
  
  第三、或彻底放弃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从而以另一种方式有效导出叙利亚引爆冲击波。这种可能性一旦成为事实,在彻底打断西方之微调中东战略的问题上仍然有效。
  
  因为,在(11月)23日之后,种种迹象在持续强化之前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形势已近图穷匕现。对双方均是。
  
  而形势的最新发展(注:日本将允许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伊朗宣布中断与六国的谈判,回应美国最新制裁)无疑又在进一步侧证上述评估。不仅如此,《日媒:日本将允许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日本极右放软)更加进一步证明:对经济硬着陆而言,最担心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对全球经济硬着陆最害怕的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而不是国际社会。而认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一旦与朝核项目撇清关系,国际社会就可以准备严厉谴责朝核试验了。至于今后朝鲜硬要悍然搞核扩散(特别是向中东方向的核扩散)或者伊朗硬要悍然高速推进核项目,恐怕国际社会也将无能为力了。当然,这只是将球踢给西方资本的一种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继续进一步准备在政治或军事层面及经济或金融层面,必要时提前解决日本问题。
  
  当然了,除此之外,一旦俄罗斯中东政策从乌克兰问题中猛醒。从而彻底放弃至今不敢有效导出引暴冲击波的叙利亚巴沙尔政府,以另一种方式有效导出叙利亚引爆冲击波。直至今天,这种方法仍然可彻底打断西方之微调中东战略。但从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处理方式(试图极力维护乌克兰局势的稳定)来看,俄罗斯仍然没有接受叙利亚之乱持续至今的教训,更别提尽快下决心了。
  
  除非能以上述三种方式中的一种尽快强力且有效打断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否则,由于经济(特别是金融)霸权仍然把持在西方资本手中,且这些国家的政治结构(西方民主政治那套)根本就是为西方资本发挥其绝对优势而量身订制的。因此,不论是乌克兰问题还是泰国问题,特别是埃及问题(埃及外长已经到北京访问,其核心意图在于寻求巨额经济、特别是金融援助,与乌克兰总统访华、访俄的核心意图并没有本质区别)等等,均根本无解。
  
  如果时间继续拖延下去,这些重要国家或点,最终均将走向叙利亚之乱模式。最终均将成为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将金融防火墙在中东迅速成型(埃及是关键)并延伸至中东之外(乌克兰与泰国-东盟是要点)再水淹南方的腾挪支点。因此,这里也再次强调:在(11月)23日之后,种种迹象在持续强化之前的一个观点,那就是:形势已近图穷匕现。对双方均是。
  
  而在图近穷、匕欲现的层面,在《日媒:日本将允许航空公司向中国递交飞行计划书》之后,在日本极右暂时放软,从而尽可能规避第一种解决提前解决日本问题的方案之操作方案后,作为第一种解决方案的政治与军事延伸,特别是针对日本极右或金蝉脱壳的备选逃生方案,这里认为,既然日本(其实美日军事同盟)在东海方向放软,但却在伊核问题继续强硬(拒绝立刻兑现临时协议),对西方利益-西方资本而言,这明显是一种以退为进。因此,对日本极右(其实是西方利益-西方资本)的放软,务必要宜将剩勇追穷寇。
  
  由于时间异常宝贵,那么在西方利益-西方资本在东亚方向不惜以退为进也要为其微调后中东战略争夺时间以换取空间的最新发展下,国际社会则要以攻为守。以扩展东亚空间去挤压中东时间。国际社会就有必要加快设立南海防空识别区的准备进程。从而暂时以钓鱼岛(东海防空识别区)对台独与日本极右(其实是美日军事同盟)进行隔而不围。并着手对中国南海的绝对控制权进行围而不攻的战术布局。以“必要时拿下具锦州效应的南海绝对控制权,强行启动中国经济最低限度内循环,将维护攸关全球经济稳定的中东基本稳定之责任全部承包给西方资本”的战略能力与战略决心,一边准备战略同步中东、南亚、东亚、南美、非洲、甚至经济与金融等各个战略层面;一边与撇清与朝核、伊核关系的动作一道,形成一种强大的时间挤压效应,迫使企图在乌克兰问题及泰国(东盟经济)这两个点上围点打援(最大限度地消耗中、俄的巨额经济、特别是金融资源、也包括政治资源)并挤压俄罗斯与中国中东政策的欧洲利益(西方资本)不得不三思而行。并于三思之中重新激化欧美日之间的三边撕裂。
  
  从而尽最大努力将局势导向对包括欧洲利益(更多是欧洲国家利益)在内的国际社会之大多数均可接受的中东全面破局。继而尽最大努力实质性打断因内嵌有两个进程从而对国际社会危害巨大的西方微调后中东战略。显然,如果就此中东最暴力破局提前解决了日本问题,也是打断方式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12: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有几天时间咯。静待“两核”新闻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3 20: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那句话,巴沙尔靠不住(俄罗斯有自己的小九九),很可能是日本金融被断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10: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吧,这样可以解放日本人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26 21: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办法多的是,感觉东方也只是跟在时事后面马后炮,高层的人掌握的武器多得多,何止断航这么点小办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14 23:47 , Processed in 0.10939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