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735|回复: 0

青衫老祖:航天领域好事不断显影中国航天大布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9 10:0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4月8日消息,浙江象山县将启动一项庞大航天基建项目,建设“国际商业航天发射中心”。据报道,这一项目计划占地67平方公里,总投资达200亿人民币。项目完成后,这里将成为中国第五个航天发射中心。

  而实际上,这可能不是第五个,而是第六个。因为早在2020年9月15日,在有关中国长征11号运载火箭在黄海海域采用“一箭九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星送入55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的报道中,就同时披露出以下信息:2020年4月22日,东方航天港产业项目开工暨重大合作项目签约仪式在海阳举行。据介绍,东方航天港是以提供军、民、商用卫星发射一体化服务为牵引,推动航天发射核心产业和卫星研制、卫星应用、航天新材料、航天文旅、航天技术转化等1+5航天全产业链发展,到2023年,建成多功能海上发射母港,打造火箭发射、卫星制造及应用领域的百亿级航天产业健全;到2028年,具备“冷热兼顾、固液兼容”常态化、规模化海上发射能力,全面建成海上航天技术服务港和东方航天产业园区,逐步迈向千亿级航天产业。

  如上述项目顺利实施,我们看到,中国的未来将有6个航天发射中心,即甘肃酒泉、山西太原、四川西昌、海南文昌、浙江象山、山东海阳。六个发射中心,三个在内陆,即酒泉、太原和西昌;三个在沿海,即文昌(南海)、象山(东海)、海阳(黄海)。其中,三个内陆发射中心较早建成,三个沿海发射中心都是近期建成或新投入建设。出现如此态势,充分反映中国国家安全发展大势,是一个喜人的变化。

  在文昌发射基地建立之前,中国航天发射中心之所以布局内陆,显然与中国以陆权为核心的防御策略和基础密切相关。那个时候,中国既没有强大的海军,也没有强大的空军,防御范围基本在近海以内,为确保航天发射体系和能力安全,唯有按“西三线”范围布局。随着我国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进程加快,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不断强化蓝水海军、战略空军建设,将原二炮改革为火箭军,中国积极防御的范围加速向远海延伸,目前已经逼近太平洋纵深4000公里之外,中国近海的安全形势发生历史性巨变,在沿海布局航天发射中心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同时,由于中国航天技术研发、产品制造、物流运输等需求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在沿海布局发射中心,不论军事需要还是商业需要,都更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且拥有更多的发射窗口期。内陆三个、沿海三个,也更有利于东西平衡发展。

  中国加快布局新的发射中心,也是适应建设全球一流航天强国需要的必然抉择。随着中国加速向月球进军、向太阳系进军、向建设太空基地进军、向天地一体进军,中国航天发射密度和强度大幅度增加。据报道,2021年,中国航天发射密度将超过40次,平均一月三次还多。随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力度不断加大,辐射密度必将持续提高。满足这一要求,就必须建设更多的发射基地。现在,中国布局3个沿海辐射基地,不仅必要,而且紧要。

  纵观6个发射基地,我们还会发现,这6个发射基地的性质并不相同,其中,5个为固定发射基地,1个是海上移动发射基地。坐落于山东海阳的东方航天港,就是1个海上移动发射平台母港。在优化固定发射基地布局的基础上布局海上移动发射基地,让中国强化航天发射的国际合作更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比如代他国发射卫星,完全可以通过将发射平台运送到当事国海域的方式提振当事国民众的科学精神和民族自信心。移动发射基地的“位移”能力,还为中国航天发射突破“窗口期”限制提供了无限可能,这同样弥足珍贵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GMT+8, 2025-8-6 11:10 , Processed in 0.093767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