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8688|回复: 0

江湖大大:一双球鞋暴涨31倍卖5万,一场厂商、庄家和资本的惊天大阴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9 19: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个万物皆可炒的年代,国外品牌球鞋的炒作之风,突然刮到国产球鞋。

  受“新疆棉”事件影响,一些作死的国外球鞋品牌商,受到了爱国人士的抵制。

  身处其中球鞋炒家,嗅到了国产球鞋有利可图,闻风而动,迅速转移阵地,突然拉高国产球鞋的价格。

  一双李宁韦德之道4球鞋,原价只要1499元,两个星期的时间就拉高到48889元,暴涨了31倍!

  相形之下,所谓的炒房、炒股、炒币,在炒国产球鞋面前,简直弱爆了!

  炒鞋圈内的人为之疯狂,而圈外之人却满脸狐疑。

  让大多数圈外人不解的是:到底是谁这么傻会去买如此高价之鞋?球鞋厂商为什么不加大供应,这样既可以多卖货,又可以多赚钱?

  到底又是谁,在背后把球鞋的价格拉高?

  在这些疑问的背后,实际上潜藏着一条完整的炒鞋黑色利益链。

  这条利益链上,不仅有品牌厂商的默许和纵容,有资本参与做局,还有庄家的疯狂炒作,以及小散户的盲目跟风。

  那么,本文就给你揭开炒鞋背后的神秘面纱。

  一、

  在2015年之前,球鞋和一般服饰没什么区别,即便是品牌球鞋,也是要打折出售的。

  耐克和NBA洛杉矶湖人队球星勒布朗合作发布的一款签名球鞋,早期发售价为1480元;一般情况下,这款球鞋要打折到400-500元,才有卖出去。

  这种情况依然常见,也是一个销售套路,被所有的球鞋厂商沿用。

  定一个高的发售价格,以彰显品牌价值,再给一个高额的折扣,让客户以为得了便宜。

  2015年前后,这种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

  耐克、阿迪达等国外厂商,开始与国内的流量明星合作,他们的球鞋,穿在了明星的脚上,走在街头巷尾,故意被娱乐记者抓拍。

  杨幂、余文乐、吴亦凡等大牌明星,都公开穿过这些品牌鞋。

  原本平淡无奇的球鞋,一旦赋予了时尚的元素,就得到了95后和00后的追捧。

  看到旗下球鞋市场开始躁动起来,耐克和阿迪达玩起了骚操作,开始搞饥饿营销。

  最直接的手段,就是限量发售,通过抽签、摇号等方式,售卖一些NBA球星的联名球鞋。

  这些厂商屡屡制造营销噱头,彻底扭转了球鞋市场的形势,改变了球鞋终端售价低于发售价的局面。

  由此,一轮球鞋的大牛市正式拉开,随之而来的是各个参与者跑步入场,企图在这场财富盛宴中分一杯羹。

  二、

  最先参与到炒鞋大军中的,是一些年轻的球鞋爱好者,多数都是在校大学生。

  他们刚开始单纯是因为爱好某一款联名球鞋,参与品牌厂商的抽签发售,谁知运气好,中签了这款限量球鞋。

  当他们以1000多元,拿到心爱的球鞋时,还来不及打开来穿一穿,就发现这双球鞋涨了两三百元。

  还有很多这款球鞋的爱好者,因为没有抢购到,只能在二手交易平台,加价购买。

  抢到球鞋的爱好者,发现只要把这双鞋转手卖出,就赚到了20%-30%的利润。

  当他们真把鞋子卖出去,尝到了赚钱的甜头之后,他们的初心就变了。

  既然一买一卖,就能赚两三百;如果再买进来,涨了之后再卖出去,岂不是又能再赚一笔?

  既然买卖一双,可以赚两三百,如果买卖两双,不是可以赚得更多?

  就这样,一个单纯的球鞋爱好者,在利益的驱使下,成了一名炒鞋的散户。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网络上的段子:我养了一条鱼死了,我悲伤不已,我想给它火葬,谁知这玩意越烤越香,于是,我又买了一瓶啤酒。

  初心变了,事情也就变味了。

  当一两个人从中赚到钱时,他们就会向周边的人炫耀。

  于是,网络上出现了很多“炒鞋暴富”、“炒鞋赚学费”、“炒鞋财务自由”的噱头文章出现。

  这些文章挑动着不谙世事的大学生的神经,他们以为炒鞋真的能一夜暴富,于是,一头扎进了炒鞋的深海。

  他们不知道的是,背后早有一把锋利的镰刀,准备向他们砍去。

  三、

  挥向炒鞋散户的第一把镰刀,是资金雄厚的庄家。

  有一部分炒比特币、炒股,赚到钱的人,看到球鞋可以炒之后,带着巨资入场了。

  他们习惯了收割韭菜,希望在炒鞋圈,也能狠狠地割上一把。

  通常庄家有两种打法,一种是在一级市场垄断货源,另外一种是在二级市场扫货。

  所谓的一级市场,就是在品牌厂商发售限量鞋的时候,组织大量的人力参与排队抽签,通过人海战术,拿下大量货源。

  2018年11月,耐克旗下的空中飞人(AirJordan)一款联名鞋发售,售价是1299元。

  一名庄家携巨资飞到昆明,雇佣了50人排队,每人给200元,排队24小时。

  排队抢鞋

  由于人数众多,昆明发售的26双鞋子,21双都被这个庄家拿下。

  没多久,这款球鞋价格就被拉抬到了5600元;仅一座城市,庄家就赚到了8万元。

  只要他如法炮制,在多个城市垄断货源,轻而易举把价格拉高,就能轻轻松松地在短时间内,赚到几百万元。

  错过一级市场的庄家,就只能在二级市场扫货;所谓二级市场,就是品牌厂商发售之后,发生的二手交易买卖。

  此时,由于价格已经涨上了一波,庄家的扫货成本高了。为了利用最少的资金,最快速地拉抬价格,庄家一般会选择一个热门尺码进行炒作。

  他们通过各个渠道,快速买进同一尺码的限量版联名球鞋;达到基本控盘的时候,就在各个平台上挂出更高价格进行售卖。

  一些炒鞋的散户,看到这款球鞋价格在上涨,就会迅速跟进,买进这款球鞋。

  当散户真正能买到手的时候,其实庄家已经在开始悄悄出货了。

  除了散户接盘,还有就是一些真正的球鞋爱好者,他们担心价格继续上涨,于是高价买入心爱的球鞋。

  无论是散户炒鞋者,还是球鞋爱好者,都是一茬一茬地韭菜,最终都会被庄家收割得体无完肤。

  四、

  收割炒鞋散户的镰刀,除了庄家,还有代表资本意志的交易平台。

  最开始,散户买卖二手球鞋,是通过贴吧、QQ群、微信群,后来在咸鱼等二手交易平台。

  随着二手球鞋的交易量越来越大,一种专为球鞋交易的平台应运而生。

  比较出名的球鞋交易平台,有得物(圈内叫“毒”)APP,以及Nice APP。

  交易平台要收取每次交易的9.5%作为佣金,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一双1000元的球鞋,光佣金就要95元。

  这势必会抬高球鞋的价格,每次交易的价格,最少要覆盖交易的佣金,要不然卖鞋一方就会亏钱。

  这是平台收割散户的一种方式,炒鞋越火爆,交易越频繁,平台就越开心,他们收的佣金就越高。

  因此,平台最有动力促进球鞋的买卖交易。

  为了方便用户查看球鞋的涨跌情况,一些平台根据成交的价格,提供球鞋的市场行情走势,不同成交周期的K线图,还有买卖挂单的情况。

  交易平台的球鞋行情

  这还没有完,为了方便用户交易,平台还推出了寄存闪购的功能。

  这是一个什么功能呢?

  你把球鞋寄给平台的仓库,平台收取一定的鉴定费用,鉴定为真鞋之后,就寄存在平台的仓库里面了。

  你在平台上卖出鞋子,你就不用再打包、寄送;买家买了你的鞋,也不用收快递拿真鞋,鞋子就在平台的仓库里。

  这个时候,炒鞋就真的成了炒鞋,买卖双方都看不到鞋子,只是在平台上倒来倒去,价格就随着行情起起伏伏。

  平台方仓库里有大量的球鞋,只需要雇佣一个老汉,推着一个车子,将买方仓库的鞋子,推到卖方仓库。

  如果这双鞋子又被买走,老汉又要将这车子的鞋子推到另外一个仓库。

  鞋圈戏称之为“老汉推车”,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因为这是瞎编的。

  这已经完全脱离了二手球鞋交易的范畴,而是将球鞋证券化,属于证券交易的领域。

  这种交易行为没有受到任何监管,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一个原本只是球鞋的二手交易平台,转眼就变成了球鞋证券的交易所,资本的力量真是让人惊叹,为了赚钱,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既然成了证券交易,就有可能会涉及到杠杆。在这一点上,平台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平台接入了分期付款的小贷公司,买家只要少量的钱,就可以买更多的球鞋。

  球鞋价格上涨了,卖掉之后,把本金和利息还上,有了四两拨千金的效果。

  分期小贷公司入局,平台坐收手续费,变相给炒鞋者加上了杠杆。

  其中的风险可想而知,买鞋卖鞋成了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球鞋的泡沫越吹越大。

  泡沫一旦破灭,或者庄家开始收割韭菜,结果一定是散户血本无归,甚至负债累累。

  五、

  炒鞋散户主力军,主要是95后和00后大学生。他们本身没有多少收入,加上杠杆之后,一旦鞋价下跌,他们完全有可能还不上贷款。

  不仅个人征信受到影响,还有可能引起金融风险,以及一些群体性事件。

  国家并非没有注意到其中的风险,早在2019年10月16日,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就发出了《警惕“炒鞋”热潮,防范金融风险》的简报,提醒“炒鞋”行业背后可能存在的非法集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金融诈骗、非法传销等涉众型经济金融违法问题值得警惕。

  在此之前,在成都鞋圈,就有一个绰号“刘饼干”的90后鞋商跑路的现象。

  刘饼干从一个外商那里,预订了1000多万货值的限量鞋。由于他没有那么多现金,就以预售的方式,收取了下家的货款。

  没想到这批货价格上涨到了2000万元,上家跳票了。刘饼干收到了钱,却没有货可以卖给下家。

  为了实现承诺,他只好以更高的价格,去市场上购买鞋子,然后寄给下游买家。

  炒鞋受害人:刘饼干

  很快,刘饼干就把预售资金全部亏完了,还欠了下游买家一屁股债没有还。

  鞋圈传出刘饼干跑路的消息后,引起了一阵骚动。很快警方就证实,刘饼干被拘留了,取保候审之后,刘饼干也自称并未跑路。

  刘饼干,以及那些渴望炒鞋致富的下游买家,成了这场炒鞋闹剧的受害者。

  那些下游买家,都是一些在校大学生,很多人通过套现信用卡、借呗方式,拿出来的现金去炒鞋。

  真是可悲,又可叹。

  六、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炒鞋闹剧之中,原本单纯的球鞋爱好者,尝到鞋价上涨的甜头之后,成了炒鞋大军的小散户。

  球鞋品牌商、庄家、交易平台、小贷公司,在利益的驱使下,联合做了一个收割小散户的局。

  品牌商限量发行,打造明星爆款,然后通过抽签等饥饿营销手段,造成缺货的紧张状态。

  庄家从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疯狂扫货,通过资金优势,迅速拉升球鞋价格,勾引一波小散户冲上来抢购。

  球鞋交易平台不但收取交易佣金,还打造了一个球鞋证券交易所,通过寄存闪购功能,降低交易门槛,提高交易效率,做大交易量。

  小贷公司接入交易平台,通过分期付款,收取利息的方式,给球鞋的炒家变相提供杠杆。

  原本想通过炒鞋赚一笔的小散户,拿着自己的学费、生活费,甚至贷款、套现的钱,在媒体渲染的炒鞋暴富的氛围中,投入到炒鞋的虚假繁荣之中。

  一旦泡沫破灭,这些学生小散户则血本无归,留下一地鸡毛。

  品牌商、庄家、资本支持的平台以及小贷公司,在这场盛宴中,则赚得盆满钵满。

  在疯狂的炒鞋圈,有一句话非常流行:你的钱呢?拿货了!货呢?卖掉了!卖掉的钱呢?拿货了!

  最后的结果,手里只剩下鞋,鞋越来越少,鞋越来越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4-6-14 04:5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