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参考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2652|回复: 1

曾兵:谁在徐孟加落马后打横幅放烟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13 08: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据媒体报道,在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被宣布免职当天,晚上9点前后,雅安市中心区域的西康码头上放起了烟花。爆竹炸响声中有人打出一条长近三米的红布横幅,上书三个粗黑体大字,“送瘟神”。笔者猜测,这应该是庆贺徐孟加的落马。

  为官者,离任时能有群众夹道欢送,不易。如徐孟加一样打横幅、放烟花相庆,也很难。前者是依依不舍,后者是幸灾乐祸,而且还充分表达出来,能做到这两个极致的官员,在当地必有一番截然相反的大作为。

  如果说放烟花、打横幅是当地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是民意的另类表达与释放,或是高估了群众的智慧和激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时下的中国不同于文革时的热情与冲动,不可能再出现如朝鲜举国批判张成泽那样的风潮。谁在徐孟加落马后放烟花,媒体并没有具体说明,笔者以为,最有可能的是四类人。

  第一类人是得不到晋升的官员。雅安市的一位干部称,“在市委机关里面,许多人不愿意和徐书记同乘一部电梯”,“不是怕他,是对他不满。”笔者分析,“不怕”,或许表明徐孟加不是一个严厉而苛刻的人,而作为官员的“不满”,当然有坚守真理、正义的官员,但在很大程度上,或源于晋升渠道被堵死,说明徐孟加可能太专注于小圈子,而得罪了更多的官员。

  第二类人是利益受损者。徐孟加作为雅安的“一把手”,既主宰着官场整体格局,又决定着当地利益分配,而在潜规则疯涨的时代,是否得到利益的决定性因素,官员不在于能力大小,企业不在于是否具备资质等条件,关键取决于与主政者的感情、利益、心理和圈子的距离。离公共财富越近,就越容易先富起来,这是被反复证明了的一条真理。

  第三类人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官员的善与恶、美与丑,“钱多、房多、女人多”不可能是草根能掌握的信息,很大程度上应该来自于内部。官员没有不重视政绩与官声的,徐孟加官做到那个份上,当然也懂得立威树信谋长远之术。但令人不解的是,徐孟加落马之后,滚滚骂名随之而起,负面评价的激烈程度出人意料,一方面投射出他将权力陷进自我设计的游戏之中,另一方面说明,一些不满的官员的“谣言”传播,在不明真相群众中发挥了作用。

  第四类人乐于并善于拍马屁者,他们混在人民群众这中,以这种形式和姿态,代表群众的表达欢呼,表明政府的决策是多么英明神武,多么得人心。当然,或许这也是某些人希望看到的结果。

  作为旁观者,无意为谁辩解,但感觉这几类人或各怀心腹事。得不到晋升的官员可能更多的是怨,利益受损者可能更多的恨,而不明真相群众则是漫天的骂。无论是由怨生恨,还是由恨转而谩骂,除了所谓的公平、正义之外,归根结底还是主政者缺少平衡的技巧,没有摆平的智慧。

  笔者在想,如何才能科学考察任用官员,这应该是减少腐败的关键。但现实中又存在着博弈,比如,官场评价不高的背后,可能是不搞小圈子,工作标准高、过于严厉,使下属产生了抗拒。而一片赞扬的背后,可能是只当老好人,缺少创新和魄力。笔者以为,如何得出正确的结论,如何客观评价官员,如何选择任用好官员,应该还是多听听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声音,可这又是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徐孟加在川西这片贫薄之地为官七年,最后的结果是落马和放花、打横幅的庆贺,不知道徐孟加自我感觉如何,但有关方面或许会感到羞愧。笔者以为,在羞愧的同时,更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如果类似事件频发,那就不仅仅是颜面问题,恐怕还会引发出更多更大的事来。(曾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12-13 17: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徐孟加在川西这片贫薄之地为官七年,最后的结果是落马和放花、打横幅的庆贺,不知道徐孟加自我感觉如何,但有关方面或许会感到羞愧。笔者以为,在羞愧的同时,更应该进行深刻反思。如果类似事件频发,那就不仅仅是颜面问题,恐怕还会引发出更多更大的事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大参考 |

GMT+8, 2025-5-3 21:50 , Processed in 0.093770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大参考 X3.4 © 2001-2023 dacankao.com

豫公网安备41010502003328号

  豫ICP备17029791号-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